15-土方回填与桩基础_第1页
15-土方回填与桩基础_第2页
15-土方回填与桩基础_第3页
15-土方回填与桩基础_第4页
15-土方回填与桩基础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方回填与桩基础土方回填(1)填料选择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不能选用淤泥、淤泥质土、有机质大于5%的土、含水量不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填方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2)顺序问题填土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应根据夯实机械确定。(2)填方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例-多选题】关于土方填筑与压实的说法,正确的有( )。A.直接将基底充分夯实和碾压密实B.填土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分层铺填C.填土应在宽度上分幅进行铺填D.填方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E.填土只能采用同类土填筑网校答案:BD网校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除基底上的垃圾、草皮、树根、杂物,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种植土,将基底充分夯实和碾压密实。填土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填方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不是只能采用同类土填筑。桩基础(1)(1)预制桩(工序)(锤击沉桩法、静力压桩法) 1)锤击沉桩法a.施工程序: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切割桩头。b.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起吊,达到100%后方可运输和打桩。c.接桩接头宜高出地面0.51m。接桩方法分为焊接、螺纹接头和机械啮合接头等。终止沉桩应以桩端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当桩终端达到坚硬,硬塑黏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土及风化岩时,可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控制为辅。2)静压粧终止沉桩标准有:a.静压桩应以标高为主,压力为辅。端承摩擦桩,应以桩顶标高控制为主,终压力控制为辅;端承桩应以终压力控制为主,桩顶标高控制为辅;【例-多选题】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时锤击沉桩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A.基坑不大时,打桩应逐排打设或从中间开始向四周或两边进行B.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C.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向另一边施打D.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浅后深E.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小后大、先长后短网校答案:ABC网校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锤击沉桩的施工顺序原则如下:(1)当基坑不大时,打桩应逐排打设或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进行;(2)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3)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4)当基坑较大时,宜将基坑分为数段,然后在各段范围内分别施打,但打桩应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以避免中间土体被挤密,桩难以打入;或虽勉强打入,但使邻桩侧移或上冒;(5)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深后浅;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可使土层挤密均匀,以防止位移或偏斜。桩基础(2)(2)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机械、人工)孔灌注桩灌注桩沉渣厚度在什么时候测定?应在放置钢筋笼后,浇筑混凝土前测定(所谓二次请孔)重要:a.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要求:端承型桩应不大于50mm,摩擦型桩应不大于100mm,抗拔、抗水平荷载桩应不大于200mm。b.水下混凝土强度应按比设计强度提高等级配置,坍落度宜为180220mm;水下混凝土灌注应采用导管法连续灌注;水下混凝土超灌高度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1m以上。【例-单选题】钻孔灌注桩桩施工时,通常包括:钻机就位、孔位校正;开挖浆池、浆沟;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清孔换浆;下钢筋笼和钢导管,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其正确施工顺序为( )。A.B.C.D.网校答案:B网校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桩基础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桩施工顺序为: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成桩。(3)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控制要点(当前城市建筑使用最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开挖超过16m,要对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严格按方案规定的程序组织施工;桩孔内设有应急软梯;使用电葫芦安全可靠,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和含量检测;开挖超10m,配置井下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