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阳市致远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各位考生务必看清题意,认真审题,规范格式,细心作答,答案用2b铅笔和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图反映的是“雷”字的发展演变历程。据此可知,汉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逐渐趋向a.多元化b.形象化c.国际化d.简约化2.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注:秦汉时爵位名,列为第五级)、不更、簪褭、上造、公士(注:秦汉时爵位名,列为第一级)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这道题反映的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有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国特殊的数学观念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d礼制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3.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从材料中看,“瓦”应该是 a药房 b娱乐场所 c贸易场所 d旅舍4.南宋诗人李清照乌江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反映了a宋词豪放派特点 b宋朝社会动荡局面 c作者的爱国情怀 d两宋民族矛盾尖锐5.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c. 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6.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我们认为说下面的话并不过分要想了解中国,在这三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可找到宝贵的答案三部小说在此后所发挥的力量和对中国人的影响,超过儒家系统的四书、五经百倍”这说明()a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可忽视b古典小说成为此后国人唯一的文化消费内容c民众对理学压抑的反抗d预见了未来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7.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贴近生活,联系百姓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8.秦国丞相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于是集合门客们编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意图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b.兼容糅合诸子思想c.保存凸显诸子思想d.控制思想巩固统一9.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 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10.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从而抛弃了汉初实行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道家学说导致了汉初的社会动荡b.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政治需要c.道家学说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d.汉武帝对儒家学说的信奉推崇11.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罢黜百家”的转变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思想控制的加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儒家以外各学派彻底的消亡a. b. c. d.12.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一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一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14.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a.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b.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c.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d.促进了早期启蒙思想产生15.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谈到:“梨洲不汲汲于致用,而其待访录所陈之政治理想则为学术中最精彩之一部分,在亡明遗老中殆可首屈一指。”其中“最精彩之一部分”的政治理想是指a挑战“重农抑商”传统思想,提出“工商皆本”学说b反对“家天下”的观念,极力抨击君主专制制度c抨击了科举制度的流弊,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d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认为法治是人治的基础16.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a走向成熟的轨迹 b集权体制的根源 c因循反复的特点 d天下私有的本质17.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指出,“天地吾心,万物吾体,皆空理,无实事也”,这只能把读书人引向歧路,而终将贻害生民。这一主张a.批判宋代学者不言事功的迂腐学风b.剖析了宋明理学的思想本质c.揭示出宋明理学的虚伪和反动d.主张学者应该关注现实和社会18. 理学最为推崇的大学出自礼记,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反映出来宋明理学 a以修身为本 b以格物为本 c以平天下为本 d以礼记为本19. 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心20.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a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b主张将神人性化 c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想 d否定神的存在21.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而不在于生存”;“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的东西”。这反映出他a.思想中有进化论的成分b.思想中包含有理性的内容c.注意到对自然界的探讨d.比较看重教育的现实作用22.美国学者肯沃尔夫在大历史视野中比较东西方古代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时指出:(他们)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比如)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他们)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沃尔夫比较的两位哲学家是a老子和苏格拉底 b孔子和柏拉图 c孟子和亚里士多德d韩非和柏拉图 23.古希腊荷马史诗记载:“阿伽门农侵害阿喀琉斯的财产、女奴和个人尊严,引起阿喀琉斯的冲天愤怒。阿喀琉斯为个人的荣誉和自尊,置整个希腊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不仅愤而退出战斗,而且祈求宙斯让希腊人流血牺牲。他眼看着自己的同胞一批批死去而无动于衷”。材料反映了作者、肯定“人是万物的尺度”准则、对阿喀琉斯行为表示认可、对过度膨胀的个人意识的忧虑、有比较强的国家民族意识24.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的兴起和学术的发展,开创了具有基督教唯物主义色彩的中世纪文学艺术。一系列文化创新工作,推动着欧洲文明的重建。据此说明,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统治a.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推动者b.奠定了西方近代文化变革的基础c.强化了欧洲社会的宗教神权d.成为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先声25.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情人把他带进“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了理想情人的妩媚和他的感情;十日谈多半故事都以爱情、男女关系为主题。文艺复兴的这一共同点a充分反映出人文主义者放纵欲望 b是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的直接结果c根源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世风日下 d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直接影响26.“这场运动更加强调了信仰的内在化与世俗性,从而将对上帝神圣的信仰落实到世俗的生活世界,架起了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是指a.因信称义b.理性科学c.政教合一d.人性复苏27.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下列观点中与卢梭主张相近的是a.信仰得救b.顺应自然的社会就是至善c.人是万物的尺度d.人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28.伏尔泰对于中国的传统儒学推崇至极。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他推崇中国的儒学文化是因为a儒家思想宽容b中国政治制度体现了开明君主专制c中国古代社会的辉煌和谐d利用中国儒学文化批判西欧社会29.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a.自由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b.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c.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d.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30. “在启蒙思想家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分歧,特别是卢梭与伏尔泰,可以说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卢梭与伏尔泰对立的最主要表现是( )a是否信仰上帝 b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c倡导不同的政体 d对私有财产态度不同二、非选择题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材料二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材料三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3571788科学发现始终是在继承与突破传统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由于观测技术的进步,中世纪末期,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对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提出质疑。哥白尼在研究了大量古希腊哲学和天文学著作基础上,经过长期推算,提出“日心说”建立起一个新的宇宙体系日心体系。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的速度与质量成比例”的学说;并于1610年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1781年,一些科学家根据万有引力理论,通过大量的计算先后发现了海王星与冥王星。(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4分)(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变化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有何不同特点?(6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昔人每云帝王当举大纲,不必兼综细务。朕不谓然,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谨,即贻百年之患。但天下大权当统于一,神器至重,为天下得人至难,是以朕垂老而惓惓不息也。” 清圣祖实录卷275,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辛未材料二、“以上帝的名义,阿门。我们,下面的签名人,作为伟大的詹姆斯一世的忠顺臣民,为了给上帝增光,发扬基督教的信仰和我们祖国和君主的荣誉,特着手在弗吉尼亚北部这片新开拓的海岸建立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的面前,彼此以庄严的面貌出现,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公民政体,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1620年“五月花号”公约材料三、到16与17世纪,反对无限君权的“权限说”崛起后,宪法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被认为是一部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的法律文件。据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1)材料一、二的社会(国家)治理理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分析造成治理理念不同的原因有哪些?(10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列举清朝时期和美国18世纪的重大政治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对两国政治发展的不同影响。(6分)(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后来的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限制政府权力的思想主张?结合17世纪的英国史实,简要分析“权限说”对近代英国宪政的影响。(6分)9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题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dbccaababbccbb题目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dabbbbcbbaddcc31.(1)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4分)(2)原因:领先是因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落后是因为14、15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文艺复兴深入发展,推动思想解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8分)(3)中国:服务于农业(或分布在农业或与农业相关的领域);西方:主要服务于工业(分布在与工业相关各领域)中国:实用性强; 西方:重理论;中国:依据经验,多是经验总结;西方:依靠科学实验;(任选3点,共6分)32.答案:(1)理念:材料一体现强烈的君主专制意识(或人治)(专制);材料二体现出社会契约和法治精神(民主)。(2分)原因:材料一的治国理念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八股取士,钳制了思想,不利于社会创新;(4分)而材料二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进一步彰显了人文主义,提升人的主体地位,推动民主法治思想的发展。(4分)(2)中国:设置军机处(1分)。君主专制空前加强,造成中国政治制度滞后于时代发展潮流。(2分)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1分)。形成民主法治氛围,有利于推动了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2分)(3)主张: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4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影响: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一系列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权利法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2分)1.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汉字的演变历程,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图片中汉字“雷”的发展演变历程反映了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b、c三项,故选d。2.d3.b4.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词的知识,旨在考查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李清照属于婉约派,故a项错误;南宋是靖康之耻后偏居江南建立的与金、西夏、吐蕃、大理并存的政权,李清照经历了两宋交替时期,感受了金军入主中原,搬离故土的颠沛流离之苦,乌江反映了作者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爱国情怀,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故c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术与文艺术中国古代的文艺术 宋词 5.答案:c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宋代文学的发展 6.a【分析】本题考查明清的小说考查明清小说等经典文学作品价值的重要性【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三部小说在此后所发挥的力量和对中国人的影响,超过儒家系统的四书、五经百倍”可以看出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错在“唯一”,故b项排除cd两项材料没有反映,应排除故选a7.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京剧的形成与发展,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京剧发展过程中的文武兼修、联系百姓及政策鼓励,故无法得出b、c、d三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京剧的前身徽剧.兼唱昆腔、四平调.后.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体现了京剧艺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点,故选a。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题干材料中吕不韦阐述了诸子百家学说的特点,并提出“一则治,异则乱”的观点,即思想统一有利于天下大治,思想多样化易带来动乱,为了把诸子百家学说融为一体,他主持编撰成吕氏春秋,故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吕不韦强调融合百家思想,而不是控制思想,故d项错误。9.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c项应为墨子“非攻”的主张,与题目中的信息“墨子的爱”不符,故排除;d项中“抑制了”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孔子的“仁”的主张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墨子的“兼爱”的主张,消除了亲疏、贵贱的分别,提倡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即具有超阶级性。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b项,故选a。1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c两项的表述均与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有利于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及社会秩序的稳定的史实不符,故排除;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即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政治需要。故由设问要求“主要原因是”即可排除由b项所致的d项,故选b。11.d【名师点睛】材料给出的这段话出自史记董仲舒传,主要讲的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原文是这样的: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12.b13.c14.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对孔子思想权威的彻底否定及对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影响,故无法得出c、d两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体现了顾炎武关心时政的经世致用的思想,这是对先秦时期传统儒学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的继承与发展。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项,故选b。15.b16.d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唐甄批判的是宋明理学空谈心性、虚伪空疏的学风。结合唐甄生活的时代可以推断出其主张学以致用的学风,d项正确。a项的表述不准确,应该是宋明时期的理学学者,排除;唐甄针对的只是宋明理学家的学风,并没有对理学的思想本质进行剖析,b项错误;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18.b本题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由材料可知,戴震表述的是理和欲的关系,反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因此选b。戴震反对的不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也不是儒家伦理和佛教的禁欲主义,其余选项均错误。19.d【分析】本题考查比较古代中国孔子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思想,注意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了解他们的思想主张,并了解他们思想对东西方产生的影响【解答】材料中都是对女子的轻视思想,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当时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和经济原因,造成女子在社会地位上低于男子故d项符合;由于东西方处于隔绝状态,不可能有联系,双方不可能影响,故a、b排除;中国的诸侯割据不是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也不是重男轻女的原因,故c排除故选d2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梨园春秋。宋代南戏一般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主要在民间流行,故a、d两项错误;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繁荣,宋代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故b项正确;当时古代希腊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故c项错误。2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物竞天择与适者生存的主张、对自然界探讨的重视及对教育的现实作用的看重,故无法得出a、c、d三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凡善于考虑的人.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最有益于人类的东西”强调了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包含有理性的内容,故选b。22.b23.c解析:此题考查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材料中“置整个希腊民族的利益于不顾”、“看着自己的同胞一批批死去而无动于衷”可知作者并不认可阿喀琉斯这种只顾自我感受的行为,a、b选项错误。古代希腊并未形成统一的国家,更谈不上较强的国家民族意识,d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个人意志过度膨胀所带来的问题,故c选项正确。24.答案:b解析:本题隐性考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欧洲的天主教会对大学的兴起、学术和具有宗教色彩的文学艺术的发展、欧洲文明的重建等具有推动作用,这实际上指出了天主教会推动欧洲文化发展的进步作用,b项正确。天主教会的统治是封建主义的,不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推动者,排除a项;c项的说法与材料的主旨相反;d项本身说法错误。25.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宗教禁欲主义,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材料没有体现人文主义者放纵欲望,排除a,选b;文艺复兴片面夸大个性,使得个人主义膨胀,导致社会风气世风日下,排除c;十日谈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风格,排除d。故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影响【名师点睛】文艺复兴从形式上,表现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发掘、复兴,实质是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创造出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从内容上,最初集中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随后扩展到政治学领域,最后是科学的发展,表现为“人的发现”和“科学的发现”;从地域上,14世纪发生在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西欧大多数地区。26.a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信仰的内在化与世俗性”“信仰落实到世俗的生活世界”等可以判断此运动是指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等通过“因信称义”将信仰的自由赋予了个人,而且还将信仰的神圣性落实到政权、经济和法制中来,从而实现了宗教神圣化对世俗社会政治的全面建构。因此选a。科学和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旗帜,b错;宗教改革者主张加强世俗政权的权力,反对政教合一而主张政教分离,c错;人性复苏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作用,d错。27.da是马丁路德的观点,强调理性和思想自由,因而错误;c是普罗塔格拉的观点,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与材料观点不符合,因而错误;b是斯多亚学派的观点,强调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因而错误。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因此d选项正确。28.答参考案:d试题分析: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北美储能技术市场动态与政策导向报告
- 2025年氢能重卡技术创新在新能源设备运输领域的应用分析报告
- 留学中介行业分析报告的背景与目标
- 考研学校体育学资料(3篇)
- 2025双节廉洁教育党课严于律己筑防线清廉过节守初心
- ISO 9001(DIS)-202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之4:“4组织环境-4.4质量管理体系”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5A0)
- 湖北省咸宁市华师元一赤壁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 四川三类人员安全b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从业姿格证再教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甲烷氯化物PCE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内蒙古铜矿资源报告
- MSA-测量系统分析模板
- 植筋锚固深度计算表格
- 切肉机安全操作规程
- 110KV、220KV线路迁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588
- 钢箱梁支架搭设检查验收表
- 旅游文体翻译课件
- 植物病理学课件
-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表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会看书》
- DB62∕T 3171-2019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