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长阳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长阳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长阳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长阳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子告子载:“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初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2、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纽带的是a地域关系 b血缘关系c信仰关系 d财产关系3、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a等级制度森严 b宗法色彩浓厚c文化生活丰富 d法律制度严苛4、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5、西周初年,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卿大夫为四,士为二。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a.铁器牛耕使用 b.分封制度崩溃 c.礼乐文明崩坏 d.社会动荡不安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a世卿世禄制度确立 b世袭制度确立c宗法制家族制度形成 d中央集权制度建立8、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 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9、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a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 b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c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10、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1、汉武帝发布诏令:“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该做法a.得到了各位诸侯的衷心拥护 b.有效地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力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12、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需议定后请示皇太后就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汉 d.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13、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14、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15、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16、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论及某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最有可能是指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c分封制 d行省制度17、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18、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a.皇权被削弱 b.相权得到加强c.中书省独揽大权 d.中书省职能专一19、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士人和小吏要在仕途上求发展,多以孝廉为阶梯。这是a察举制 b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0、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依靠a战事立功 b门第出身 c才学品德 d皇亲国戚21、下图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奖励军功,按军功授官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2、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23、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a. 唐朝设政事堂议政 b. 元朝设中书省 c.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d. 清朝设军机处24、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定六部具体职掌,六部设尚书,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官员相对稳定,不得轻易调动,凡有劳绩者,则在本部升用。洪武十三年升六部品秩:尚书为正二品。这一变化是a. 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 b. 六部官员勤政廉洁的结果c. 源于中枢机构的调整 d. 科举考试更加严格的反映25、清代著作啸亭杂录记载:“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为克服这一情况,清王朝a废除宰相制度 b强化行省制c增强内阁权力 d设立军机处26、“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a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 b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c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d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27、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这说明古代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a河流b山峦c海洋d森林28、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设立“四百人会议” 29、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议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写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a.直接民主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c.代议制民主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30、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31、雅典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古希腊的经验。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独立自治b.三权分立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d.小国寡民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33、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父亲的罪名或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这反映出罗马法的原则之一就是a.保护弱者b.人人平等c.公正合理d.注重证据34、民法大全规定:“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上述规定不能表明a.罗马妇女不享有丝毫的权利b.罗马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较低c.罗马法具有歧视妇女的局限d.法律内容体现其特定的时代性35、一位美国法学家不得不承认:“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5千万,但现在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的体系之下。”这表明a.罗马法适用范围很广 b.罗马法影响范围很广c.罗马法内容庞杂,成就辉煌 d.罗马法征服并控制了世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6分,第37题14分,共30分)3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材料二下图为唐朝的政制结构图材料三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南雍志材料四(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明史卷七十二(1)材料一显示,汉代丞相有何特点?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材料一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废除丞相以后,明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3)以上中枢权力结构的变化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3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民法大全材料二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和被选举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内容是否可以否定罗马法的历史作用,为什么?(8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材料二中“伟大的创举”指的是什么?(6分) 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acaddcdaddba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bbabddccdacbaa题号3132333435答案cbca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6分,第37题14分,共30分)36、(1)特点:位高权重。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相权被分割;彼此互相牵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