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地理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地理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地理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地理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地理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一、单选题:共11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1987年成立于深圳的一家民营企业,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象征。近几年深圳的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都在明显上涨,华为的终端(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等生产线)及产品供应链搬至东莞松山湖。目前,华为在国外已经建立了16个研究所,分布在美、英、德、法、俄等国家。据此完成问题。11987年吸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落户深圳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素质高b.技术水平高c.国家政策倾斜d.工业基础雄厚2与深圳相比,东莞吸引华为的终端生产线转移的主要优势a.交通运输便捷b.劳动力丰富c.技术水平高d.土地租金低3华为公司在美、英、德、法、俄等国家建立研究所的主要目的a.及时掌握市场需求b.利用当地熟练工人c.提高中国科技竞争力d.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答案】1c2d3a【解析】1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1987年深圳才改革开放不久,科技并不发达,劳动力素质不高,更没有工业基础,abd错误;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倾斜,把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优惠政策多,所以吸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落户深圳,c正确。故选c。2本题考查东莞吸引华为的终端生产线转移的主要优势。近几年深圳的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都在明显上涨,华为的终端(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等生产线)及产品供应链搬至东莞松山湖,所以东莞吸引华为的终端生产线转移的主要优势是土地租金低,d正确;交通条件、科技水平东莞不具有优势,ac错误;劳动力是价格低,不是丰富,b错误。故选d。3本题考查华为公司在美、英、德、法、俄等国家建立研究所的主要目的。发达国家地价、工人工资高,并不是建立研究所的目的,bd错误;核心技术各个国家应该是不相互交流的,c错误;华为公司在美、英、德、法、俄等国家建立研究所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掌握市场需求,来进行手机的生产,a正确。故选a。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节水的灌溉施肥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下图是我国某地滴灌技术及施肥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4图中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a.提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b.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c.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d.有效控制土壤的滴水量5滴灌技术的优点调节田间气候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地下水含量减少无效蒸发适宜全面灌溉保持土壤结构a.b.c.d.6目前,影响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的主要限制因素a.劳动力不足b.农业科技落后c.水资源不足d.经济成本较高【答案】4d5c6d【解析】4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所以图中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土壤的滴水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5本题考查滴灌技术的优点。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所以可以减少无效蒸发,保持土壤结构,正确;同时药物也是通过滴头送至作物根部,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正确;无法调节田间气候、增加地下水含量,错误;是局部灌溉,不是全面灌溉,错误。故选c。6本题考查影响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的主要限制因素。滴灌技术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小,a错误;我国农业科技较为发达,b错误;水资源不足更需要使用滴灌技术,c错误;滴灌技术经济成本较高,这是目前影响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的主要限制因素,d正确。故选d。有中亚明珠之称的伊赛克湖位于天山山脉北麓,中国古称图斯池、热海、清池,终年不结冰,以“热湖”著称,气候温和干燥,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部分地区可达8001000毫米,湖面以下7米处有被淹没的古城遗址。玄奘西天取经西行时曾经路过这里,并且留下了世界上有关义赛克湖的最早记载:“山行400余里至大清池。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成苦,洪涛浩瀚,惊波汨忽,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读图完成问题。7伊赛克湖以“热湖”著称的原因湖泊水量大,深度大纬度低,热量充足湖泊海拔高,冷空气不易爬升湖水盐度高,为高山内陆咸湖a.b.c.d.8伊赛克湖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a.地形b.湖泊分布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9推测伊赛克湖的形成原因a.火山口积水b.冰川侵蚀c.河道淤塞变迁d.构造陷落【答案】7b8a9d【解析】7本题考查伊赛克湖以“热湖”著称的原因。伊赛克湖以“热湖”著称,说明该湖区气温较高,受冷空气影响弱,读图可知,湖泊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的入侵,湖泊湖水深,面积较大,盐度较高,不易结冰,正确。故选b。8本题考查伊赛克湖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该湖泊东岸地势不断升高,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冬季降水量大。综上所述,伊赛克湖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地形,a正确,bcd错误。故选a。9本题考查推测伊赛克湖的形成原因。该湖是天山上的构造陷落湖,湖底地壳不断下陷,d正确,abc错误。故选d。随着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不断向郊外延伸,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随着集聚区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又称“边缘城市”。下图示意美国某“边缘城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读图完成问题。10图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a.生产用地b.办公用地c.零售业用地d.居住用地11图示“边缘城市”a.人口的昼夜流动性大b.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城市大c.空间上和中心城市相接d.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答案】10c11d【解析】10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的判读。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交通便捷,物流畅通,有利于零售业的货物运输;且郊区地价低廉,适合开设占地面积较大的大型购物超市并配套停车场,方便前来购物的顾客停车,故选c。11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d项,在“边缘城市”核心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零售业用地和办公用地占绝对比重,由此可知,其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故b项正确。a项,“边缘城市”是由起初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演变而来,随着规模的扩大,其逐渐具备城市功能,土地利用类型中也存在居住用地,由此可知,其存在常住人口,人口昼夜流动性较小,故a项错误。b项、c项,“边缘城市”形成于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是独立于城市中心的小区域,虽然具了城市功能,但规模较小,建筑物密度不及中心城市,故b项、c项均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共4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奥里诺科河干流发源于圭亚那高原,成一巨大弧形绕行于圭亚那高原(如下图),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较多。整个流域内降雨量相差很大,奥里诺科河是世界大河之一,从流大海的水量看,居世界第4位,从输沙量来看,居世界第11位,一年中有两次沙峰,第一次沙峰出现在汛期(涨水季节)的干支流,第二次沙峰出现在汛后(退水期间)的干流。材料二圭亚那是南美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国土面积21.5万平方千米,人口78.7万,首都为乔治敦,是拉丁美洲人口第二稀少国家。森林覆盖率高达86.4%。矿产资源丰富,矿藏有铝矾土、金、锰、钼、铜、钽、钨、镍、铀等,其中黄金资源较为丰富,为世界主要黄金生产国之一,但缺乏油气资源。由于人口稀少,导致人均道路投资太大,人均通信成本、物流成本太高,教育普及遇到困难,对外贸易很不方便。近年来,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圭亚那政府鼓励外资公司到本国租用土地,种植油棕、甘蔗、速生树等发展生物能产业,产品(生物柴油、酒精等)主要供应欧美市场。材料三(1)比较甲乙两地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2)试解释奥里诺科河一年中有两次沙峰(含沙量的高峰)的成因。(3)试分析圭亚那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原因。(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问题:说明圭亚那政府鼓励外资公司到本国租用土地发展生物能产业的理由。问题:为以生物能产业为基础的圭亚那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答案】(1)乙地年降水量大于甲地原因:甲地位于沿海平原,东北信风受地形抬升不显著,降水较少;乙地位于山前,受来自海(大西)洋的东北信风影响,地处山地(安第斯山)迎风地带。且东北信风从甲地到乙地时,地表水域广阔,水汽得以补充,降水丰富。(2)汛期,流量增大,河水侵蚀、搬运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大;因干流水位高,支流流速变慢,部分泥沙淤积;汛期结束,干流水位下降,支流流速增大,各支流中的泥沙重新流入干流。山现二次沙峰。(3)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狭小;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外贸易不便;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生产技术落后;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短缺,自然资源地域组合较差。(4)问题:人少地多,土地资源丰富;水热充足,多高原低山,适宜速生树种、油棕、甘蔗等生长,原料丰富;生物能产品国内外市场广阔;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问题:加强农产品种植和生物能产业的科研投入,确保生物能产业的优势;加大生物其他产业,如生物医药、生物环保等产业的研发;开发新产品;发展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经营多元化。【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降水差异及其成因。区域降水差异的成因与地形、大气环流等相关。甲地位于沿海平原,东北信风受地形抬升不显著,降水较少;乙地位于山前,受来自海(大西)洋的东北信风影响,地处山地(安第斯山)迎风地带。且东北信风从甲地到乙地时,地表水域广阔,水汽得以补充,降水丰富。综上所述,乙地年降水量大于甲地。(2)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在汛期的涨水季节,流量增大,河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大。在洪水期,干流水位高,支流流速变慢,泥沙淤积下来。在汛期结束的退水期间,干流水位下降,支流流速增大,淤积在各支流中的泥沙重新流入奥里诺科河,从而产生了第二次沙峰。(3)本题考查圭亚那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原因与该地的人口数量、基础设施、资源、科技、教育等方面相关。该国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狭小;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外贸易不便;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生产技术落后;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短缺,自然资源地域组合较差。(4)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圭亚那政府鼓励外资公司到本国租用土地发展生物能产业的理由可从该地土地资源数量、气候条件(水热资源)、市场、就业等方面分析。该地人少地多,土地资源丰富;水热充足,多高原低山,适宜速生树种、油棕、甘蔗等生长,原料丰富;生物能产品国内外市场广阔;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问题以生物能产业为基础的圭亚那经济发展的措施可从科研投入、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分析。加强农产品种植和生物能产业的科研投入,确保生物能产业的优势;加大生物其他产业,如生物医药、生物环保等产业的研发;开发新产品;发展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经营多元化。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茶树适宜生长在潮湿、温暖、隐蔽、表土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高山茶叶较平地优良,尤其是海拔200600米之间。历代“草本”类医书在提及茶叶时均说它有止渴、提神、解困、分解脂肪、纺织燥热等功效。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但藏区不产茶。材料二“茶马古道”是穿梭于云南、四川与西藏高山深谷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即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做交易。由于当时是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材料三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1)试分析高山茶较平地优良的原因。(2)分析唐宋时期川、滇与西藏之间“茶马互市”的成因。(3)三江并流区“江水并流而不交汇”,请说明理由。【答案】(1)高山气温较低,雨量充沛云雾较多,品质好;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高山坡度较大,利于排水。(2)藏区属于高寒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奶、肉是藏民的主食;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饮茶能够帮助分解脂肪,故藏民喜食酥油茶;由于藏区不产茶而产良马,川、滇两地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或暖湿的气候、适宜的地形和土壤等条件),盛产茶叶;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马匹,于是产生了具有互补性的“茶马互市”。(3)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使山脉隆起,形成一系列紧密的平行山脉;河流被山脉分隔在谷地各自南流;山高谷深,落差大,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侧蚀较弱;所以,江水并流而不交汇。【解析】(1)本题考查高山茶较平地优良的原因。高山茶较平地优良的原因与该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如气候、土壤等。高山气温较低,雨量充沛,云雾较多,品质好;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高山坡度较大,利于排水。(2)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与联系。唐宋时期川、滇与西藏之间“茶马互市”的成因。主要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等有关。藏区属于高寒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奶、肉是藏民的主食;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饮茶能够帮助分解脂肪,故藏民喜食酥油茶;由于藏区不产茶而产良马,川、滇两地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或暖湿的气候、适宜的地形和土壤等条件),盛产茶叶;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马匹,于是产生了具有互补性的“茶马互市”。(3)本题考查三江并流区“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原因。可从板块运动、外力作用两个方面来分析。该地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使山脉隆起,形成一系列紧密的平行山脉;河流被山脉分隔在谷地各自南流;山高谷深,落差大,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侧蚀较弱;所以,江水并流而不交汇。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团骑旅游是以山地自行车为交通工具、以510人为骑行团队、以古村田园和低丘山野为目的地的一种户外旅游方式。这种旅行方式经济、实惠、无污染、灵活性强,易于沿途观赏古村民情、田园风光、山野风貌,也易于增强野外团队精神。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2016年。当地高三学生相约高考结束后前往图示区域进行团骑旅游。分析该地区吸引高中学生团骑旅游的有利条件和该时段在该地区团骑旅游应注意的问题。【答案】有利条件:山丘、陡崖、河流、观景亭、古村庄等旅游资源丰富;有地方公路及景区路线,配套设施完善,骑行交通便利。应注意的问题: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7月份正值雨季,易遭遇暴雨、山洪、台风等气象灾害;地处丘陵地区,易遭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沿途坡度大,弯道较多,下坡车速难以控制,骑行难度大。【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以及旅游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旅游的有利条件可从该地的旅游资源、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该地山丘、陡崖、河流、观景亭、古村庄等旅游资源丰富;有地方公路及景区路线,配套设施完善,骑行交通便利。应注意的问题从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形等方面分析。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7月份正值雨季,易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