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b体现了政府的专卖政策c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2“衣冠南渡”语出刘知几史通,原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少数士族为避战乱相继南进。南京出土的唐琅邪王氏墓志载:“周武王少子唐叔虞封于唐,有晋水,命曰晋侯,因官锡氏。汉司徒昭公随晋东迁,居于建业,分枝弈叶,是为金陵人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两个历史材料都论证了金陵人来自北方b材料记载了多个家族的变迁史c材料中墓志是“衣冠南渡”历史真实的有力证据d材料中墓志证明“衣冠南渡”是刘知几对历史的杜撰3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 ()a否认“天理”的存在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c认为“理”“欲”相统一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4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他强调科举取士的主要作用是()a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b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c促成了官民的读书风尚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官员选拔程序5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传统手工技艺优于机器生产d中国棉布纺织技术优于英国6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段话表明()a救国救民道路新思想萌发b武装对于革命的重要性c城市中心革命论已无市场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7关于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1945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b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c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d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8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他们的认识()a是基于对美苏争霸形势的分析b是基于对中美苏关系的分析c是主张与美国结成联盟制衡苏联d是主张中美苏三分天下9“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因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权力制衡确保社会秩序长期安定b抽签选举有助城邦公平正义风气c人人平等现实奠基民主自由社会d轮流坐庄促成贵贱等级差别消失10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主要说明()a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b工业革命使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法律体系的完善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府职能的完善11如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年代193019311932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外贸总额164315021002661.8510.3477.4485.4523.7475.1271.4485.2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b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c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d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12从欧盟发展的过程看,所谓“国族国家”的主权(国族是在近代才被广泛使用的术语,顾名思义,同国之族),并不必然是绝对的。在欧盟的框架下,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诸国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据此,我们可以看出()a欧盟成员国外交上用同一个声音说话b欧盟成员国“脱欧运动”的必然性c欧盟组织权力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d欧盟组织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突破了城邦时代人与奴隶、公民与非公民、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界限,提出了所有人平等的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张扬了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意识,人文主义者还大力提倡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如勤勉、守信、坚忍、自制、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等,从而为近代意义上公民的诞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作为公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7、18世纪的公民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古希腊罗马的公民理论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17、18世纪的公民还在范围和数量上得到了拓展:公民身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法律规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从公民及公民权利发展的动力源来看,主要是通过社会运动和革命战争的形式,使公民及其权利的范围得到了扩展,如英、法、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使原来封建专制制度下的臣民获得了资产阶级国家公民的身份。摘编自张博颖等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材料二 在1914年的日记里,胡适批评道:“吾国之家族制,实亦有大害,以其养成一种依赖性也。”后来,他陆续以嘲讽口气写下了差不多先生传、麻将,希望找出国人“日用不知”的各种毛病,引起对“旧的文学、政治、伦理”的警惕。此外,胡适还指出:“今日的贫民社会都不曾在文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在我的信仰中胡适则表示:“人生最神圣的责任是努力思想得好。”所谓“思想得好” ,就是不依傍、不盲从。而1919年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之时,胡适又提出,国民意识中当包含一个新态度,就是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注:胡适留美时导师杜威的主张)的“评判的评判”。从“五四”前后到1932年的十几年间,胡适一直在大声疾呼“科学”,强调只有用科学的精神教育国民,国家才能强大。摘编自朱承胡适与现代中国国民意识塑造(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方公民观内涵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近代公民观形成的深远影响。(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培养新国民与西方的差距,并分析胡适系列(删除)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解读上述材料,围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归纳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论题围绕材料信息并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三、选做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1小题,满分15分)15材料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宦官集团祸乱朝政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东汉的党锢之祸源于宦官专权;明代的阉党为祸更加严重清朝除继续沿用朱元璋制定的各项约束宦官的法规外,还进一步采取了诸多措施顺治元年,清世祖作出取消厂卫的决定,同时确定宦官事务归内务府管辖,撤销宦官衙门与此同时,顺治帝还下诏旨:“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贻祸乱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份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决不姑贷。特立铁碑,世世遵守。”明末宦官多至十万,顺治时裁减为数千人,到清末仅剩八九百人此外,康熙帝时明确规定:“各衙门官品虽有高下,寺人不过四品。”乾隆时还废除太监读书制度,奏事宦官一律改姓为秦、赵、高,其用意是“借此三字以自儆也”,可随时汲取秦代宦官赵高擅权乱政、祸国亡秦的历史教训。摘编自朱子彦中国朋党史(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为解决宦官乱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措施。四、选做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1小题,满分0分)16材料一 1941年9月,斯大林就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288万盟国大军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河后结束。百度百科材料二 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抹去了敦克尔克的耻辱(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在1943年夏以前没能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的观点。五、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共1小题,满分0分)17材料 甘地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言论记录,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他提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斗争的唯一武器就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他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甘地认为这是强者的武器。在印度这样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多样、种姓隔离和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殖民地国家,“真理是神”实际上是把印度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众神归一”,用人民大众熟悉、了解的语言和形式,唤起人们在真理的旗帜下不分种族、宗教、教派、种姓团结起来,勇敢无畏地追求真理。这无疑是印度资产阶级借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吸引群众参加反英斗争的有效武器。同时因为它提倡非暴力,不仅适应了英国殖民统治下人民被剥夺了武装的权利,一直受宗教成见麻痹的现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披着议会民主制外衣、富于统治经验的殖民者接受;不仅能发动群众,又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很适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既希望利用群众的反帝斗争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经济目标,又要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危及其自身利益的需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甘地思想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主义的影响。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b体现了政府的专卖政策c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考点】2x: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时期的经济政策,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及表现来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只涉及到政府对物资的控制,并没有涉及到解除封国的权利,所以不能解决疯狗对中央的威胁b材料主要是讲将一些物品转运其他地区获利,并没有说对哪一些物品进行掌控,没有体现专卖制度c材料中是将收上来的产品进行分配,没有涉及到增加农民的税收,也不会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材料体现出将一部分产品像商人一样投入市场获利,与商人争夺市场利润,体现了对商业的限制,反映出政府抑商政策故选d2“衣冠南渡”语出刘知几史通,原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少数士族为避战乱相继南进。南京出土的唐琅邪王氏墓志载:“周武王少子唐叔虞封于唐,有晋水,命曰晋侯,因官锡氏。汉司徒昭公随晋东迁,居于建业,分枝弈叶,是为金陵人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两个历史材料都论证了金陵人来自北方b材料记载了多个家族的变迁史c材料中墓志是“衣冠南渡”历史真实的有力证据d材料中墓志证明“衣冠南渡”是刘知几对历史的杜撰【考点】y1:历史与历史学【分析】本题考查史料的价值,解题是关键是要明确“第一手资料”的含义和特点【解答】第一手资料也叫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第一手资料指:文献资料(指原创的)和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第一手资料的特点是证据直接,准确性、科学性强“唐琅邪王氏墓志”具备上述特点,故c正确史通不能证明金陵人来自北方,故排除ab史通不能体现,故排除墓志证明“衣冠南渡”的真实性,故排除d故选c3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 ()a否认“天理”的存在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c认为“理”“欲”相统一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考点】za:历史文化常识【分析】依据材料中“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可知理在欲中,欲望得到满足,天下才能实现治理,材料的重点是在论述礼欲之间的关系【解答】a、材料“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学者并未否定天理,排除;b、材料主要论述的是礼欲关系,与朴素唯物主义之间没有关系,排除;c、由材料“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可知理在欲中,欲望得到满足,天下才能实现治理,正确;d、早期封建启蒙思想主要是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材料未涉及,排除故选c4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他强调科举取士的主要作用是()a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b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c促成了官民的读书风尚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官员选拔程序【考点】1o:科举制【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解答】依据材料“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故b正确a说法正确,但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c说法片面,故排除科举制只选官的一个方面,并不能体现选拔程序的公正,而且材料也不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官员选拔程序”故排除d故选b5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传统手工技艺优于机器生产d中国棉布纺织技术优于英国【考点】26: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小农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侵略中国的具体表现来分析材料【解答】a从材料可知,小农经济下中国古代土布,工业革命下的洋布相比较,质量较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b材料中看不出中国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只能看出中国土布质地优于英国c材料只能说明布匹的生产一个方面,不能说明整个传统手工技艺和机器生产的高低d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之间的,而不是说纺织技术的水平高低故选a6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段话表明()a救国救民道路新思想萌发b武装对于革命的重要性c城市中心革命论已无市场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考点】9m:国共的十年对峙【分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需要掌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解题的关键是对“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可以看出毛泽东强调的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a项正确bc两项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应排除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是在秋收起义之后,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7关于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1945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b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c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d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考点】a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需要掌握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对“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可以看出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故a项错误b项中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不能说明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信息,故d项错误故选a8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他们的认识()a是基于对美苏争霸形势的分析b是基于对中美苏关系的分析c是主张与美国结成联盟制衡苏联d是主张中美苏三分天下【考点】e5: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具体考查中美苏三角关系【解答】a项,是基于对中美苏关系的分析,排除;b项,是基于对中美苏关系的分析,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c项,材料无法体现主张与美国结成联盟,排除;d项,无法体现主张中美苏三分天下,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故选b9“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因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权力制衡确保社会秩序长期安定b抽签选举有助城邦公平正义风气c人人平等现实奠基民主自由社会d轮流坐庄促成贵贱等级差别消失【考点】4b: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分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需要掌握抽签选举的积极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是指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轮番而治”;“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说明雅典是一个相对公平正义的社会,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轮番而治有助城邦公平正义风气,故b项正确权力制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人人平等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d项中的消失过于绝对化,应排除故选b10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主要说明()a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b工业革命使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法律体系的完善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府职能的完善【考点】5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进行分析理解【解答】根据材料信息“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使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正确a项是题干所揭示的现象,不是针对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应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提及英国的法律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揭示的不是英国政府职能完善,故d项错误故选b11如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年代193019311932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外贸总额164315021002661.8510.3477.4485.4523.7475.1271.4485.2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b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c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d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考点】c9:斯大林模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特征,要求学生结合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经济危机期间苏联外贸总额,高于经济危机以后,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对苏俄经济贸易没有影响,材料也没有反映出经济危机对世界贸易的影响b从30年代,的经济贸易总额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对苏联进行经济封锁而且经济贸易规模还比较大c材料中体现了苏联的对外贸易现象的存在,说明,苏联没有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d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对外贸易总额不断的削弱,这反映了斯大林体制之下,主要依靠计划来调节经济而逐渐削弱和忽视市场的作用故选d12从欧盟发展的过程看,所谓“国族国家”的主权(国族是在近代才被广泛使用的术语,顾名思义,同国之族),并不必然是绝对的。在欧盟的框架下,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诸国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据此,我们可以看出()a欧盟成员国外交上用同一个声音说话b欧盟成员国“脱欧运动”的必然性c欧盟组织权力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d欧盟组织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考点】ei:欧洲联盟【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盟的性质和特点,要求学生结合,欧洲战后走向联合的基本过程和内容来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体现的意思是欧盟成员国可以让出许多主权,并没有直接说外交上才用一个声音说话b材料主要强调欧洲的联合,没有体现出脱欧的现象c材料可以看出,在欧盟组织内有许多权力是加盟国家让出的,但这并不表明欧盟中央就凌驾于各国主权之上d材料的意思是欧盟各成员国让出一些主权,最终是为了保障想有更多的共同福利,所以可以看出欧盟组织是一个共同利益体故选d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突破了城邦时代人与奴隶、公民与非公民、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界限,提出了所有人平等的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张扬了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意识,人文主义者还大力提倡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如勤勉、守信、坚忍、自制、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等,从而为近代意义上公民的诞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作为公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7、18世纪的公民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古希腊罗马的公民理论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17、18世纪的公民还在范围和数量上得到了拓展:公民身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法律规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从公民及公民权利发展的动力源来看,主要是通过社会运动和革命战争的形式,使公民及其权利的范围得到了扩展,如英、法、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使原来封建专制制度下的臣民获得了资产阶级国家公民的身份。摘编自张博颖等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材料二 在1914年的日记里,胡适批评道:“吾国之家族制,实亦有大害,以其养成一种依赖性也。”后来,他陆续以嘲讽口气写下了差不多先生传、麻将,希望找出国人“日用不知”的各种毛病,引起对“旧的文学、政治、伦理”的警惕。此外,胡适还指出:“今日的贫民社会都不曾在文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在我的信仰中胡适则表示:“人生最神圣的责任是努力思想得好。”所谓“思想得好” ,就是不依傍、不盲从。而1919年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之时,胡适又提出,国民意识中当包含一个新态度,就是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注:胡适留美时导师杜威的主张)的“评判的评判”。从“五四”前后到1932年的十几年间,胡适一直在大声疾呼“科学”,强调只有用科学的精神教育国民,国家才能强大。摘编自朱承胡适与现代中国国民意识塑造(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方公民观内涵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近代公民观形成的深远影响。(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培养新国民与西方的差距,并分析胡适系列(删除)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考点】85:文艺复兴;86:宗教改革;87:启蒙运动;a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7:新文化运动【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历程,要求学生结合古罗马时期和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时期的基本续分析材料(2)等提出要考察东西方民主意识的对比,要求学生结合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基本事实,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来对比分析【解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西方公民观发展的基本历程,在古罗马时期人人平等,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主张勤勉进取,守信坚韧,启蒙运动时期,推崇理性,主张法治,要求参政议政,强调主权在民近代社会公民观对近代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基础,同时也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另外也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广泛的,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促进近代科学的发展(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关于国民培养上的差距有,中国的长期专制统治,使国民缺乏公民精神的底蕴,国人缺乏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意识,中国旧体制,使得国人缺乏法制意识独立理性的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且中国文学没有像西方那样走向平民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距依据材料,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现实,可以看出,胡适强调要对国民进行科学精神,教育主张的背景从政治上看,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从经济上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从思想文化方面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和旧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从外部因素看,欧美的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故答案为:(1)发展历程:古罗马时期:人人平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勤勉进取,守信坚韧启蒙运动时期:推崇理性、力主法治、参政议政、主权在民深远影响: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时代到来;政治: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思想:有利于人类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2)差距:中国长期专制统治使国民缺乏深厚的公民精神底蕴;国人缺乏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意识;中国旧体制使得国人缺乏法治意识、独立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文学没有像西方那样走向平民化历史背景:政治: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政局动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思想: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和旧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欧美社会民主、平等、自由等启蒙思想广泛传播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解读上述材料,围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归纳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论题围绕材料信息并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考点】a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相关知识需要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原因、特点等知识【解答】第一小问的观点,依据题干图示可以得出观点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明显受到外国因素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既遵循了客观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二小问的论证,观点一可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原因进行说明;观点二可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特点等方面进行说明故答案为:示例一:观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明显受到外国因素影响论证:鸦片战争后的列强侵略促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具备了一定的劳动力、市场等条件;中国一些早期民族企业,也开始学习西方向近代资本主义企业转型;开明地主阶级为自强求富兴办洋务,从西方引进了近代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随着列强经济扩张加剧和洋务运动深入,一些官僚、地主、绅商等开始投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以上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过程表明,其产生不是内部孕育发展的结果,而是欧风美雨的产物示例二:观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既遵循了客观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论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条件逐步具备的过程中产生的,遵循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客观规律;但中国商品市场和雇佣劳动力的出现,是列强侵略下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的结果;近代技术的出现,也是列强倾销商品和国人从西方引进的产物;近代化所需资金,主要源于官僚、地主等的封建剥削和积累与买办的代理收益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既遵循了客观规律,也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先天不足”的独特性三、选做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1小题,满分15分)15材料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宦官集团祸乱朝政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东汉的党锢之祸源于宦官专权;明代的阉党为祸更加严重清朝除继续沿用朱元璋制定的各项约束宦官的法规外,还进一步采取了诸多措施顺治元年,清世祖作出取消厂卫的决定,同时确定宦官事务归内务府管辖,撤销宦官衙门与此同时,顺治帝还下诏旨:“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贻祸乱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份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决不姑贷。特立铁碑,世世遵守。”明末宦官多至十万,顺治时裁减为数千人,到清末仅剩八九百人此外,康熙帝时明确规定:“各衙门官品虽有高下,寺人不过四品。”乾隆时还废除太监读书制度,奏事宦官一律改姓为秦、赵、高,其用意是“借此三字以自儆也”,可随时汲取秦代宦官赵高擅权乱政、祸国亡秦的历史教训。摘编自朱子彦中国朋党史(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为解决宦官乱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措施。【考点】1q: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分析】(1)本题考查清朝为解决宦官乱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依据材料中顺治、康熙、乾隆等皇帝采取的相关措施可得出结论(2)本题考查对清朝解决宦官乱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的评价本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方面与局限性进行分析【解答】(1)依据材料“顺治元年,清世祖作出取消厂卫的决定,同时确定宦官事务归内务府管辖,撤销宦官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份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决不姑贷特立铁碑,世世遵守”、“顺治时裁减为数千人,到清末仅剩八九百人”、“各衙门官品虽有高下,寺人不过四品”、“借此三字以自儆也”可知措施有:改革宦官机构,裁撤宦官衙门;严厉惩罚宦官干政;削减宦官人数、品级;废除宦官读书制度;以史为鉴,警示宦官不要干政(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决宦官乱政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但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具体分析如下:有效减少了宦官祸乱朝政的现象,有利于加强皇权、维护统治;但因改革未触及专制主义制度本身,故无法根除宦官祸乱朝政的问题故答案为:(1)措施:改革宦官机构,裁撤宦官衙门;严厉惩罚宦官干政;削减宦官人数、品级;废除宦官读书制度;以史为鉴,警示宦官不要干政(2)评析:有效减少了宦官祸乱朝政的现象,有利于加强皇权、维护统治;但因改革未触及专制主义制度本身,故无法根除宦官祸乱朝政的问题四、选做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1小题,满分0分)16材料一 1941年9月,斯大林就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288万盟国大军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河后结束。百度百科材料二 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抹去了敦克尔克的耻辱(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在1943年夏以前没能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的观点。【考点】tl:斯大林格勒战役;tm:中途岛战役;tn:阿拉曼战役;tr:诺曼底登陆【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二战第二战场开辟的影响因素,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苏联美国的利益和矛盾来分析(2)本题主要考察诺曼底登陆的意义,要求学生结合,诺曼底登陆的背景和登陆以后战争发展形势来分析材料【解答】(1)结合英国美国苏联在战争期间的利益和冲突,我们可知,1943年没有开辟第二战场主要的原因是英国无实力组织大规模登陆作战,并且英国想趁苏德战争之际,重新塑造欧洲大陆势力均衡,并且想利用美国力量恢复英国海外殖民地(2)结合材料,我们可知材料认为诺曼底登陆是二战期间意义最大的战役,诺曼底战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阳安全员培训课件
-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学课件
- 矿大测试技术试题题库及答案
- 辅警岗前培训课件
- 中国银行2025永州市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张掖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交通银行2025朝阳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工业革命影响
- 邮储银行2025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河南地区
- 工商银行2025石家庄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废旧汽车拆解材料分类利用与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报告
- 2025-2026学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每课教学反思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37)
- 2025版金融业务合同委托管理协议
- 部队手榴弹使用课件
- 2025江苏南京市麒麟科创园所属企业部分招聘8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社区网格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宜都市总工会公开招聘乡镇工会协理员3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版欧派橱柜环保材料购货合同
- 教研组长经验交流会上教学副校长讲话:抓关键见实效干出值当的组长工作
-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