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联考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c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核无关d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2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按箭头所示方向由aa或由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c治疗癌症的途径之一是用药物抑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段d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是在ba段3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特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着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dna分子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 形成纺锤体形成细胞板abcd4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a细胞膜向内凹陷b着丝点一分为二c中心体移向两极ddna正在进行复制5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a核膜、核仁消失b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c形成纺锤体d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7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依次为2:1和1:1的时期是()a前期和后期b前期和中期c间期和前期d后期和末期8某同学观察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发现从细胞的两极逐渐发出纺锤丝,纵行排列于细胞中央,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的中央,可推测他观察的是()a植物细胞分裂前期b植物细胞分裂中期c动物细胞分裂前期d动物细胞分裂中期9以下可能发生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变化的细胞是()a蛙的红细胞与大肠杆菌b癌细胞与植物分生区细胞c马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d皮肤生发层细胞与成熟的红细胞10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b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漂洗解离染色制片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11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未离体的体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12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是()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分化后的不同组织细胞其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 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从细胞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器的数目、形态、结构、功能及细胞质基质成分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从蛋白质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abcd13人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下列哪些特征?()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某些酶的活性降低 呼吸速率上升 色素积累增多 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 细胞核体积增大 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abcd14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两种方式细胞坏死是因病理因素而产生的被动死亡近期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b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c若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d以上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部分基因表达有关15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b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蝌蚪尾的自溶现象是细胞凋亡的具体表现16近日,蒙牛纯牛奶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140%,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会导致p5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b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d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17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18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19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对于其需要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df2的性状分离比是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20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问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和隐性b豌豆都为隐性,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2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结果的实质是()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22金鱼草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红色,aa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色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的叙述错误的是()a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c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d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3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bb)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体(bb)的比例为()a b c d24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a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b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c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d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25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26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产生的f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4000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a1333株b2000株c4000株d8000株27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基因型ttssttssttssttssttssttss比例111122则双亲的基因型是()attssttssbttssttsscttssttssdttssttss28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2:2:1:1b1:1:1:1c9:3:3:1d3:1:3:129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30研究人员为探究荞麦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两种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纯种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亲本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数量绿茎尖果绿茎钝果红茎尖果红茎尖果271 红茎钝果90绿茎尖果210 绿茎钝果71a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控制的b荞麦的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c荞麦的尖果与钝果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d荞麦的绿色茎与红色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3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c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d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32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产生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两条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33如图所示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abcd34如图a和图b为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b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d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35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b代表初级精母细胞c代表染色体d中的dna数量比是2:4:4:136卵细胞形成特点不同于精子形成特点的是()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无变形期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无联会现象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abcd37基因型为aabbcc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类型有()a16种b2种c1种d8种38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abcd39某人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yy,有可能是亲代产生配子时,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侧所致,此时的细胞名称为()a初级精母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40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0)41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杂交组合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康贝尔鸭金定鸭金定鸭康贝尔鸭第1组的f1自交第2组的f1自交第2组的f1康贝尔鸭后代所产蛋(颜色及数目)青色(枚)261787628294027301754白色(枚)1095810509181648(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色是显性性状(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现象,比例都接近(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该杂交称为(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鸭群混有杂合子42豌豆种子的子叶颜色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种子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其中y对y为显性,r对r为显性)某一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有4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作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试回答:(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定律亲代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2)杂交后代中纯合体表现型有;杂交后代中黄色皱粒所占比例为(3)杂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4)杂交后代中非亲本类型性状组合占%(5)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25%(6)若将子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理论上讲后代中的性状表现及比例:43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b:(2)甲图中a有条染色体;b有条染色体(3)图乙曲线a表示数量变化,曲线b表示数量变化(4)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5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5)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在光学显微镜下,可清晰辨认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区间是(6)乙图中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7)甲图中a细胞、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分别是、,b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是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联考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c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核无关d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考点】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分析】1、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2、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越有利于细胞的生长【解答】解:a、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越有利于细胞的生长,a正确;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停止分裂,b正确;c、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c错误;d、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d正确故选:c2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按箭头所示方向由aa或由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c治疗癌症的途径之一是用药物抑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段d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是在ba段【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析】细胞周期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主要完成染色体的均分,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分析题图可知,由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由ba表示分裂间期,由ab表示分裂期【解答】解:a、按箭头所示方向由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b、由ab表示分裂期,其中后期染色体平均分配,b正确;c、由ba表示分裂间期,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可以治疗癌症,c正确;d、由ba表示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dna含量加倍,d正确故选:a3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特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着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dna分子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 形成纺锤体形成细胞板abcd【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间期:dna分子数目加倍;前期:形成纺锤体;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形成细胞板;所以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特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dna分子数目加倍形成纺锤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细胞板故选:d4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a细胞膜向内凹陷b着丝点一分为二c中心体移向两极ddna正在进行复制【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解答本题的突破口为染色单体的数目在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后,细胞出现染色单体,并且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而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消失为0,染色体的数目也加倍【解答】解:a、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此时细胞中无染色单体,并且dna数等于染色体数,故a错误;b、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此时染色单体消失为0,故b错误;c、在有丝分裂前期时中心体移向细胞的两极,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故c正确;d、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此时还未出现染色单体,故d错误故选:c5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4)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菠菜是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因此有丝分裂间期不会进行中心体的复制,a错误;b、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正确;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c正确;d、细胞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而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正确故选:a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a核膜、核仁消失b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c形成纺锤体d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考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分析】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解答】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有核膜和核仁的消失,a错误;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中,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正确;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有纺锤体的形成,c错误;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分离,d错误故选:b7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依次为2:1和1:1的时期是()a前期和后期b前期和中期c间期和前期d后期和末期【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含量加倍;(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依次为2:1和1:1,a正确;b、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依次为2:1和2:1,b错误;c、有丝分裂间期和前期,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依次为2:1或1:1和2:1,c错误;d、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依次为1:1和1:1,d错误故选:a8某同学观察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发现从细胞的两极逐渐发出纺锤丝,纵行排列于细胞中央,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的中央,可推测他观察的是()a植物细胞分裂前期b植物细胞分裂中期c动物细胞分裂前期d动物细胞分裂中期【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出现,且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的中央,说明细胞处于分裂前期【解答】解:a、植物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此时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细胞中央,与题干相符,a正确;b、纺锤体是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b错误;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与题干不符,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植物细胞,d错误故选:a9以下可能发生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变化的细胞是()a蛙的红细胞与大肠杆菌b癌细胞与植物分生区细胞c马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d皮肤生发层细胞与成熟的红细胞【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末期核膜、核仁重建无丝分裂过程比较简单,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也没有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变化【解答】解:a、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进行的是二分裂,其分裂过程中都不会出现核膜和核仁的周期性变化,a错误;b、癌细胞与植物分生区细胞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末期会发生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变化,b正确;c、马的精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不存在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变化,c错误;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细胞不能进行分裂,因此不会出现核膜、核仁周期性变化,d错误故选:b10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b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漂洗解离染色制片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制作装片步骤是: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解答】解: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应该先解离,让根尖酥软,再漂洗去盐酸,接着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最后制片、观察,所以制作洋葱有丝分裂装片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故选:b11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未离体的体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考点】细胞的分化;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分析】本题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分化持久性的特点,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和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故a对;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中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故b对;c未离体的已分化细胞的全能性受到抑制,不会表现出全能性,故c对;d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故d错;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12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是()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分化后的不同组织细胞其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 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从细胞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器的数目、形态、结构、功能及细胞质基质成分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从蛋白质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abcd【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解答】解: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如造血干细胞,正确; 分化后的不同组织细胞其蛋白质种类的些是相同的,如呼吸酶等,错误; 细胞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正确; 分化具有不可逆性,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正确; 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正确; 从细胞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器的数目、形态、结构、功能及细胞质基质成分和功能改变的结果,正确;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错误故选:c13人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下列哪些特征?()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某些酶的活性降低 呼吸速率上升 色素积累增多 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 细胞核体积增大 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abcd【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解答】解:细胞衰老后,水分减少,细胞萎缩,正确;细胞衰老后,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正确;细胞衰老后,细胞中某些酶的括性降低,如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形成白头发,正确;细胞衰老后,细胞呼吸速率减慢,错误;细胞衰老后,细胞中色素积累增多,如形成老年斑,正确;细胞衰老后,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正确;细胞衰老后,细胞体积减小,但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正确;细胞衰老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正确故选:b14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两种方式细胞坏死是因病理因素而产生的被动死亡近期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b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c若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d以上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部分基因表达有关【考点】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分析】人体造血干细胞来源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故细胞内存在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通过调节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故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解答】解:a、人体造血干细胞来源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故细胞内存在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a错误;b、据题干可知,通过调节rip3的蛋白激酶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b正确;c、rip3的蛋白激酶可诱导细胞坏死,故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c正确;d、以上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部分基因表达有关,d正确故选:a15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b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蝌蚪尾的自溶现象是细胞凋亡的具体表现【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对生物体是不利的 3、人体是多细胞个体,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人体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解答】解:a、个体衰老是组成生物体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a正确;b、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b正确;c、细胞凋亡属于生理性死亡,细胞坏死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c错误;d、蝌蚪尾的自溶现象是生理性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具体表现,d正确故选:c16近日,蒙牛纯牛奶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140%,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会导致p5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b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d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1、细胞癌变原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2、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解答】解:a、p53基因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因此该基因为抑癌基因,a错误;b、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正确;c、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c正确;d、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d正确故选:a17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有机体是有利的癌细胞的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显著改变和细胞表面发生改变【解答】解: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a错误;b、细胞衰老后,细胞中的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但细胞核变大,b错误;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c错误;d、癌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d正确故选:d18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分析】孟德尔杂交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取材正确,即选取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防止豌豆自花传粉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是:(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并通过测交实验进行演绎验证【解答】解: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故a正确;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防止豌豆自花传粉,故b正确;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故c正确;d、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是:(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并通过测交实验进行演绎验证,故d错误故选:d19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对于其需要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df2的性状分离比是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有: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解答】解: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这样才遵循遗传定律,才能实现实现3:1分离比,a正确;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等,b错误;c、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c正确;d、子代数目较少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所以统计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出现3:1分离比的条件,d正确故选:b20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问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和隐性b豌豆都为隐性,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纯种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影响;而玉米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因雌雄不同花,系自交)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系杂交),所以隐性个体上产生的 f1既有高茎也有矮茎【解答】解:a、豌豆由于自花传粉,只有隐性个体;玉米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a错误;b、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是异花传粉植物,既有显性又有隐性,b正确;c、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比例不能确定,c错误;d、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豌豆都为隐性个体,d错误故选:b2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结果的实质是()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作性状分离;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相同性状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这是出现3:1的条件,不是根本原因,a错误;b、3:1性状分离比出现的根本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形成不同的配子,受精时不同配子随机组合,可以得到新性状的个体,b正确;c、控制高、矮茎的基因不在一个染色体上而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不是实质,c错误;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这是现象而不是实质,d错误故选:b22金鱼草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红色,aa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色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的叙述错误的是()a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c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d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红花金鱼草(aa)与白色金鱼草(aa)杂交得到f1(aa),f1自交产生f2,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红花):aa(粉红色):aa(白色)=1:2:1【解答】解:a、f2中红花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a正确;b、f2中白花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b正确;c、f2中纯合子(aa和aa)所占的比例为,c错误;d、杂合子(aa)所占的比例为,d正确故选:c23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bb)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体(bb)的比例为()a b c 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的比例为()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n,其中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1()n】【解答】解: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杂合子(bb)逐代自交n代,在fn代中纯合体比例1()n若自交3次,则f3代中纯合体(bb、bb)比例为1()3=,其中纯合体(bb)的比例为=故选:c24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a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b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c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d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说明鼠的黑色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性状分离;由于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说明黄鼠显性纯合会致死,因此子代黄鼠中只有杂合子没有纯合子;由于黄鼠都是杂合体,所以杂交后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丘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考点及答案
- DB21-T 2567-2025 工业锅炉 效率测试技术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高新区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宾馆转让合同范本
- 缠绕膜合同范本
- 社区政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私人聘请员工合同范本
- 承包田亩合同范本
- 网围栏采购合同范本
- 学校食堂及校内小卖部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表
- DBJ∕T15-232-2021 混凝土氯离子控制标准
- 刑事报案材料模板(涉嫌诈骗罪)
- 乳制品配送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 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 2024在役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附件检验技术规范
- 托管老师培训课件
- 大客户营销管理策略下的客户激励与忠诚度提升
- 管道改造管道吹扫安全方案
- 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机制的构建-以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例的中期报告
- 煤矿与环境保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