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岳麓版·必修1):1.阶段复习课_第1页
高中历史《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岳麓版·必修1):1.阶段复习课_第2页
高中历史《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岳麓版·必修1):1.阶段复习课_第3页
高中历史《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岳麓版·必修1):1.阶段复习课_第4页
高中历史《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岳麓版·必修1):1.阶段复习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阶段复习课 及时回顾基础有助于提升学科综合素养 本栏目精心梳理单元主干基础知识 系统全面 层次清晰 便于快速回顾 高效理解 以达事半功倍之目的 一 夏 商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 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内容 2 特点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 西周的分封制 宗法制 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 诸侯争霸 秦王嬴政完成统一 建立秦朝 2 内容 1 确立皇帝制度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皇位至尊 2 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 监察百官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军务 三公之间相互配合 相互牵制 3 地方推行郡县制 秦地方政权机构分郡 县两级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 不能世袭 郡县制的建立 是秦行政体制的创举 秦朝通过郡县制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3 影响 彻底打破了分封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和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 中央集权的发展 1 汉朝王国问题的解决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景帝时出现了 七国之乱 汉武帝时颁布 推恩令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 北宋初年 为加强中央集权 改变唐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 采取了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等措施 加强了中央集权 至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 3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2 君主专制的演进 1 西汉 汉武帝建立 中朝 2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起草政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尚书省下设六部 负责执行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 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 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 有利于加强皇权 3 宋代 二府三司制 设 中书门下 作为宰相办公机构 军政归枢密院 财政归三司 这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4 元代 一省制 只设中书省 六部归入中书省 3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4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秦朝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汉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明朝 废丞相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 废丞相 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直接管理政事 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设内阁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 清朝 设置军机处 设置 雍正年间 为处理西北军务 职责 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 但只能跪奏笔录 没有决策权 影响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 演变 强化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夏 王位继承制 商 内外服制度 西周 分封制 西周 宗法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政治制度 秦 三公九卿制 汉 中外朝制度 隋唐 三省六部制 清 军机处 明 内阁制 地方行政制度 秦 郡县制 唐 节度使 宋 收权 宋 中书门下 魏晋南北朝 三省体制 汉 郡国并行制 一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1 特点 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 中央的权力得到加强 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 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 监督和制约 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 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机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治 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 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 这种情况在宋 明两代尤为突出 2 影响 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 自秦朝实施郡县制度以来 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 这一制度在征发徭役 兵役 征收田赋和租税 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封建统治 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二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 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过程 从未中断 因此源流分明 沿革清晰 2 以君权为中心 权力高度集中 在人神关系上 鼓吹君权神授 君权至上 以神权服务于君权 在君臣关系上 宣扬君令臣从 下级依附上司 全国依附君主 在权力配置原则上 君主一人全面垄断了全国的一切大权 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的设置 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 确保君主意志的畅通无阻 3 人治高于法治 人治的实质是权治 官治 是独裁统治 4 完备性 周密性和成熟性 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是相当完备的 从君主到臣僚 从中央到地方 上下相依 交叉相连 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5 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 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6 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 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三 古代中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1 加强君主权力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 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 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 加强思想控制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3 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 推行郡县制 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 4 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 自秦朝废分封制后 官吏的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 隋唐时期形成的科举考试制度 也是培养和选拔封建官吏的重要途径 5 加强监察机制 秦代设御史大夫 汉代设刺史 唐朝在地方设道 作为监察区等 1 2012 广东文综 T13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 不与政事 的现象反映了 A 分封制的巩固B 中央集权的加强C 宗法制的消亡D 君主专制的削弱 解析 选B 题干中的现象说明了诸侯权力的削弱 其依据是 惟得衣食税租 不与政事 因此 B项正确 A C D三项说法错误 排除 2 2012 山东文综卷 T10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 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 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名义行宰相权 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 推行科举取士B 分割相权 加强君主专制C 分工协作 提高行政效率D 缓和矛盾 抑制朋党之争 解析 选B 题干中宰相的任用资历限制被打破 低级的官员也行宰相权 参预朝政 这是对传统相权的分割 从制定政策的统治者的角度出发 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A D两项不能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C项在实施三省六部制之初就有此作用 3 2012 新课标全国文综 T28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 积成样本四巨册 官员 惟揣摹此样本为急 时人称之为 依样葫芦画不难 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 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 A 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 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解析 选B 内阁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产物 排除其他选项干扰 抓住事物的本质 材料主要说明了内阁官员处理公务以原有案例为样本 反映了政治体制的僵化 A项说法官员无所事事和题干 惟揣摹此样本为急 的意思矛盾 故A项错 C项不能体现题干的本质 皇帝个人独裁从材料中无法显示 4 2012 新课标全国文综 T29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 则有分裂 有分裂则有力征 有力征则有兼并 兼并多一次 则专制权高一度 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 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解析 选C 由题干主旨可以看出梁启超是说随着解决历史分裂问题 专制集权在不断加强 故C项符合题意 A项说法既不符合题干主旨 也不合乎历史事实 维系国家统一不一定非君主专制 B项说法不合乎历史事实 选项本身是错误的 D项说法也是错误的 小农经济是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 儒家思想是其思想基础 而不是武力夺权 故D项错 5 2011 新课标全国文综 T24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 春秋 的目的是尊天子 抑诸侯 崇周制而 大一统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 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和理解问题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准确把握 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 具有较强独立性 A项错在有效控制 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 D项错误 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 不可能大权独揽 B项不符合史实 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 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对后世影响深远 6 2011 海南单科 T1 秦统一后 废封建 立郡县 确立专制集权制度 但皇帝之子 弟封王 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 以为屏藩 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 诸侯争霸 兼并战争不断 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 选项A与史实不符 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 削弱地方势力 而非分王子弟 中央集权否定血缘分封 选项B错误 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 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 排除D项 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 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 故选C项 7 2011 广东文综 T13 隋唐以前 官府设有谱局 考定父祖官爵 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 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的终结B 察举制的完善C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 科举制的推行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A宗法制盛行于周朝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春秋战国时期逐步瓦解 不符合题意 B察举制是汉代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的制度 不符合题意 C三省六部制是隋唐出现的中央官制 主要体现的是相权一分为三 分工明确 对皇帝负责 与题意不符 而隋唐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官府考定门第现象就逐渐消失了 所以选D 8 2011 山东文综 T9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 它 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B 察举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