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宁远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比赛考试(6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艺精品与市场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非叙事性的作品,没有人物和情节,但却是应该体现出作者的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绘画江山如此多娇等。 文艺精品还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语言,即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家,只要他是成熟的、有成就的艺术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艺术语言。同是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同是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的艺术语言是不同的;同样是电视剧导演,李少红和高希希的艺术语言也颇有不同。人云亦云的模式化作品,不可能成为精品。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都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也才能有市场,既有当下的市场,也有未来的市场。当代小说中,周梅森国殇、路遥人生等,可称为精品,都是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为其重要标志的。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的分析中,注重文艺精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而依我的浅见,精品与人民的息息相关,也许和依凭于市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说并不是志在市场才能出现精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拥有市场。1下列关于“文艺精品”的表述,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文艺精品是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的,而且是需要艺术家们耗尽毕生精力去创作、去追求的艺术作品。b文艺精品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的小说、绘画等的艺术作品。c文艺精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能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并具有市场价值潜质的艺术作品。d文艺精品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当下市场有卖点而过了若干年代后仍有市场卖点的艺术作品。2下列各项,不属于“艺术精品”的构成因素的一项是( )(3分)a作品要具有通过美好的艺术语言叙述的情节,既能让人读后情感上受到触动,又能把握到丰富的人物性格。b作品要具有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不管是叙事性作品还是非叙事性作品。c作品要蕴含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因为真善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d作品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门类艺术语言不同,同一门类不同艺术家亦不同。3根据原文作者的观点,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红楼梦到今天仍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这至少证明了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b分析当前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精品,市场化因素和受众性因素是我们关注的两条重要标准。c一个作品只要具备真善美普世精神、密切联系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三个因素,就能成为一个艺术精品。d在大众传媒时代,只有受众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可见,注重文艺作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也。从周少豁达,有智略。初入黄巢军,太祖大破巢军于王满渡,从周与霍存、张归霸昆弟相率来降。七月,从太祖屯兵于西华,破蔡贼王夏寨。太祖临阵马踣,贼众来追甚急,从周扶太祖上马,与贼军格斗,伤面,矢中于肱,身被数枪,奋命以卫太祖。赖张延寿回马转斗,从周与太祖俱免,退军溵水。诸将并削职,惟擢从周、延寿为大校。其从入长葛、灵井,大败蔡贼。 太祖遣郭言募兵于陕州,有黄花子贼据于温谷,从周击破之。又破秦贤之众于荥阳,寻佐朱珍收兵于淄、青间。淄人不受制,复与之战,获其骁将巩约。会青州以步骑万余人列三寨于金岭,以厄要害,从周与朱珍大歼其众,掳其将杨昭范五人而还。从太祖至范县,复与朱瑄战,掳尹万荣等三人,遂平濮州。乾宁元年三月,军至新太县,朱瑾令都将张约、李胡椒率三千人来拒战,师古遣从周、张存敬掩袭,生擒张约、李胡椒等都将数十人。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朱瑾果出兵攻外壕,我军士突出,掩杀千余人,生擒都将孙汉筠。 天复元年三月,与氏叔琮讨太原,从周以兖、郓之众,自土门路入,与诸军会于晋阳城下,以粮运不给,班师。顷之,从周染疾,会青州将刘鄩陷兖州,太祖命讨之,遂力疾临戎。三年十一月,鄩举城降,以功授检校太傅。太祖以从周抱疾既久,命康怀英代之,授左金吾上将军,以风恙不任朝谒,改右卫上将军致仕。末帝即位,制授潞州节度使,令坐食其俸,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陈留郡王,累食邑至七千户,命近臣赍 旌节就别墅以赐之。贞明初,卒于家。册赠太尉。(选自旧五代史梁书十六,有删改) 【注】赍:(j)携带。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b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c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d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提升官职”的意思,表示升迁官职的还有“迁”“拔”“升”等。b乾宁,皇帝年号。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c致仕,指官员因年老或衰病而被皇帝罢免职务。也称“休致”。d食邑又称采邑、采地。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葛从周率军投降后,屡立战功。太祖临阵落马,从周奋力救护;他随从太祖在长葛、灵井作战,大败蔡州的军队。b葛从周几次平定贼乱。黄花子占据温谷,葛从周领兵征讨,一举攻克;濮州兵反叛作乱,葛从周和朱珍大破敌兵。c葛从周有才智谋略。包围兖州,葛从周欺骗朱瑾出兵进攻,自己率军士突然出击,杀死一千多人,活捉了都将孙汉筠。d葛从周于乱世中却能得以寿终正寝。葛从周有病,太祖让人代替了他的职务,准许他退休。退休后在乡间的一栋别墅里养老。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初入黄巢军,太祖大破巢军于王满渡,从周与霍存、张归霸昆弟相率来降。(2)会青州以步骑万余人列三寨于金岭,以厄要害,从周与朱珍大歼其众,掳其将杨昭范五人而还。(二)古代诗歌阅读与古诗文名句默写(17分)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11分)公安县怀古 杜甫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注】本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汾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此两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下列对公安县怀古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2)本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古诗文默写(6分)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蜀道难中用反衬手法暗示行人入蜀艰难同时虚写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 。(2)琵琶行中,琵琶女应邀进行了精彩的弹奏,使得听众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以至于“ , ”。 (3)荀子劝学中,“ , ”两句告诫我们要广博地学习并且加强自我反省。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悄悄话和悄悄话 赵新我是这样认识他的。 那天傍晚,我在我们小区大门口的菜市上买了二斤黄瓜,提起来往家走时,觉得手里轻飘飘的,脚步就有了犹豫。我想请人把黄瓜复一下秤,即使分量不够,我也不去找人家的后账,只想做到心里有数。 我前后找了两个人。 第一个是30岁左右的小伙子。小伙子是卖西葫芦的。 小伙子冲我笑了:大叔,您好,您买西葫芦吗? 我说我不买西葫芦,我想把手里的黄瓜复复秤 小伙子挥了挥手:对不起,您不买俺的西葫芦,俺怎么给您过秤? 我笑了:同志,这是哪儿挨着哪儿呢? 小伙子严肃了:这不是紧紧地挨着嘛,您不帮助我,我怎么帮助您? 第二个是中年女人,身体粗壮,脸面黝黑。 我还没把话说完,她的脸就阴了,很不耐烦地说:走开,我可不做这伤天害理的事!我给你称了,就会得罪你以为我是个孩子?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伸出手来,接过我的黄瓜,放在了他的秤盘上。 他很认真地告诉我,这黄瓜是一斤六两;他说他的秤很标准,他称错了他负责。 他显然是一个乡下人,光头,布鞋,一条裤腿挽起来,露出了圆鼓鼓的膝盖;一条裤腿耷拉着,盖住了脚面。个头不高,眼睛不大,一张瘦削的赤红色的脸,一抹浓黑的很好看的胡子;站在如火的落霞里,我闻见他浓郁的汗味。 他不卖菜,他卖的是苹果、香蕉、橘子。 我很受感动。我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好兄弟,谢谢您! 他说不谢不谢,做这点儿事情不费吹灰之力;他说他今年才45岁,论年纪我是他的长辈。他说:叔叔,您回家吧,该做饭了,婶子在家里等您。 我担心他遭到那个黑脸女人的辱骂,或者遭到那个卖黄瓜的报复,就蹲在他跟前慢慢地抽烟,借以观察动静。他轻轻地把我拉起来,亮起嗓门说:叔叔您走吧,光天化日,没人找我的麻烦;找也不怕,咱有地方说理! 我就慢慢地往家走,走了几步他又追上来,踮起脚尖和我说了几句悄悄话。 这样我就认识了他,记住了他。我很快知道他姓吴,几个月前他还在村里种地,他的一双儿女一个叫吴优,一个叫吴律,都是正在读书的大学生。我很有兴趣地问他孩子们为什么叫吴优吴律,他说他希望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希望每个人无忧无虑地生活。 这一天我又看见他帮人复秤。请他称东西的是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放在他秤盘里的是一小袋鲜嫩的豆角,旁边还放着一把水灵灵的小葱。 他告诉老太太:大娘,您放心,您的豆角分量不差 老太太说:你说不差就是不差!你再把那把小葱给我称称;我让你称这称那,不会给你惹下祸害吧? 他亮起嗓门回答:不会,光天化日,没人找我的麻烦;找也不怕,咱有地方说理! 结果那小葱差了一两。 老太太要走时,他凑上前去,又和她说了几句悄悄话。 不久便有消息传出来,说难怪这位吴师傅天不怕,地不怕,行得端,走得正,原来人家有后台,根子很硬! 那天我买菜回来时,那个黑脸女人突然叫住了我:大叔,您等等。 我便停下脚步看着她,她的脸笑得很灿烂。 她很神秘地说:大叔,您知道吗?那个老吴的侄子是局长,专管咱们菜市场! 我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她说:大叔,您别替他保密啦,大家伙儿都知道啦。以后我可以给您重新过秤,看谁还敢缺斤短两! 我悄悄地问:大嫂,这事您听谁说的? 她悄悄地回答:我听那个称了豆角又称小葱的大娘说,老吴不是和她说悄悄话啦?对了,老吴肯定也告诉您了,他也和您说了悄悄话! 我不置可否地说:啊,啊,您忙吧,我走啦 我愿意老吴的侄子是局长,但是那次老吴和我说的悄悄话是,叔叔,您保重,为几两黄瓜,不值得生气。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6期,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文中的“悄悄话”内涵丰富,既可指说话内容,又可指说话形式。文中的“悄悄话”都是为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与和谐。b小说对“乡下人”老吴这段肖像描写很有真实感,既反映了老吴经济条件较差,又暗含了对老吴身上那种勤劳、朴实、机智的品质的赞美。c文中卖西葫芦的小伙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明哲保身、不愿意招惹是非,这一形象和“乡下人”老吴形成鲜明的对比。d小说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简洁、准确、生动,比如,在对“中年女人”这一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e小说以小见大,构思巧妙,通过“复秤”这种生活中的小事儿,自然地将一群普通人联到一起,通过描写他们在“复秤”上的言行等来反映主题。(2)请简析文中的“我”这一形象的特点。(4分)(3)设想一下,若那位“中年女人”在后来得知老吴并没有侄子在当 局长时,她还会帮别人复秤吗?试做分析。(6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通俗史学家蔡东藩 蔡东藩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甲午战争到八年抗日等等惊天动地的事件。世事纷扰,山河破碎,使这个长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忧患意识日深,因而不自觉地熔铸了他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他出身贫寒,过着箪食瓢饮的日子,住着以教读抵租金的居室,如果他能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也许能博取富贵。但一则他家境贫寒,无力应酬;再则他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的无耻恶习,实为腐败官场所罕见。从此,他决意敝屣荣华,告病归里,重回“君子固穷”的旧日生活。他手无缚鸡之力,不过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当他所写民国演义问世后,因秉笔直书,有触犯军阀劣迹数处,遂遭武夫恐吓,弹头威胁,有人亦劝其曲笔,“隐恶扬善”,但他决不为动,宁愿搁笔,决不曲笔。蔡东藩的种种立身行事,称得起是一位善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真正儒者。 蔡东藩自绝望于官场,即倾其毕生精力于著述。蔡东藩著述很多,但能享盛名而传之久远的,则是历朝通俗演义。蔡东藩之所以能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套通俗历史著述,绝非一时冲动的偶然行为。他身经国运艰危,目击风雨飘摇,不可避免地会像同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那样,忧患意识激荡,一心救亡图存。当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富国强兵”等等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也结合自己的条件作出了选择。他决意用自己的文史知识和秃笔凹砚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以实现其“演义救国”的夙志。就在他思考酝酿过程中,辛亥革命爆发,给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迎来的却是北洋军阀集团的统治和袁世凯的帝制自为,蔡东藩在这种政治恶行的刺激下,决定先从清史通俗演义开始,其主要目的是以这个被推翻的专制政权为靶的,笔伐“洪宪帝制”。他在清史演义自序中说:“至关于帝王专制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悬为炯戒。”清史演义着手于民国四年秋,正是袁世凯等办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成书的次年秋,又是袁世凯自毙之时。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民国十年正是“直皖战争”给民众带来兵燹灾祸之际,蔡东藩更运其如椽之笔,进一步地投枪于军阀统治的黑暗现状。他历数民元以来的动乱不宁,更明确表达其正直的史德说:“窃不自揣,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依次演述,分回编纂,借说部之体裁,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史家应有风骨,于此可见,亦无怪乎军阀武夫为之惧,而出以威胁之劣行! 蔡东藩在历史编纂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述虽以“演义”为名,但并不是相沿所谓的“演义体”如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等。他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书,他在后汉演义自序中,曾有所评论说:“若罗氏所著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加以二三通人之评定,而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寿虽晋臣,于蜀魏事不无曲笔,但谓其穿凿失真,则必无此弊。罗氏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蔡氏就以此观点指导整套通俗演义的写作而自成一“新演义”体,“新演义”体的特色是,博览群籍,广搜史料,文笔力求通俗,叙事端在真实,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敷衍情节,要不得脱离历史正轨。他还采用夹批、后批和注释等手段,以发挥自己的史观、史识。这一“新演义”体裁,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教化之助。顾便于以国史回归国人,鼓呼民气,尽史家之职责,所以,对“新演义”体固不得以小道视之,而当誉之为通俗史学,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一目。后之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何不取法乎此?等而下之,其戏说历史、亵渎历史者流,亦当自愧于先贤!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600余万字,其有功史学自不待言! 选自来新夏通俗史学家蔡东藩,有删改)【相关链接】蔡东藩(18771945),山阴县临浦(今萧山)人,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曾任候补知县,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即称病回乡。其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内容之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这套演义重史轻文,尽管略输文采,但却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为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演义”是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近代认为“演义”与“演绎”意义相近,演义故事是作者根据史实和一定逻辑性演绎出来的事件。(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蔡东藩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历史上众多惊天动地的事件,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的历朝通俗演义具有真实性。b由于蔡东藩在写民国演义时坚持正直史德“秉笔直书”,“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使“军阀武夫为之惧”,因而遭到军阀恐吓威胁。c蔡东藩的“新演义”体与传统的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演义体”历史小说不同,他完全采自正史,文笔力求通俗,不作文字修饰。d蔡东藩认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巧为烘染,悦人耳目”,以伪乱真,以讹传讹,误人子弟,脱离了历史正轨,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e作者认为历朝通俗演义应列入史学著作之中,并作为历史小说范例,供后世取法,而那些戏说历史、亵渎历史者流,相比之下应自感惭愧。(2) 蔡东藩所具备的“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5分)第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每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似乎都与技术变革息息相关。如今,正是新的技术革命爆发的前夜。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在义工联盟中,他不仅是发起人、带头者,更是义工精神的实践者、坚守者,时时处处都处心积虑,亲力亲为。82岁高龄的袁隆平面对辉煌没有任何改变,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实验田,依然从北到南查看育种基地。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自2015年6月起,经过三个月的改造,仁和花园焕然一新。如今,小区活动广场内篮球场、健身器材、桌椅等一应俱全。a b c d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b读书可以使人吸纳古今文化精髓,开创理想世界,马克思正是在40年的勤奋阅读和探索中,终于完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确立。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d我校创造节班徽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高一年级的师生为主,其他年级的师生也有,但数量不多。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_。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_。他所指出的“中国症结”,自己没有犯过吗?不在犯着吗?可还是常常翻翻看看,_。 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 b. c. d.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它既需要有言论自由, 。特别是作为公众人物的网络大侠, ,置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于不顾,那么,党和人民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损害。要知道, ,但并不意味着允许各种杂音、噪音充斥。社会空间是如此,网络空间也是如此。16下面是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表,请根据该图表主要信息,概括两点结论。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点不超过30字。(5分)结论 六、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曾成功主持三届青歌赛,获得极高赞誉;又连续十三次主持春晚,成为名副其实的央视一姐。继16、17年主持中国诗词大会、掀起全民喜吟古典诗词的热潮之后,又成功转型,既做主持人,又做制作人,她创办的朗读者文化类综艺栏目,让人一见钟情,再次惊艳世人。朗读者的横空出世并非偶然。早在1996年,董卿就利用空闲时间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编导系并顺利毕业。随后又报考华东师范大学,进入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07年又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攻读mfa艺术硕士学位。她平时从不间断地阅读红楼梦、古典诗词。董卿的成功来自什么?有人说,因为她从不把每一次的成功看成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也有人说,昔日的积累对她今日取得的辉煌意义深远。她自己则用四个字回答:拼尽全力。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性文章。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7年上期宁远一中高一比赛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 c(a项错在两点,一是没有揭示“文艺精品”的实质,二是“而且”后面的内容于文中无据。b项,该选项由原文第2 段变化而来,从下文“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来看,选项的观点 “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因此是不正确的。d项,该项理解片面,只抓住了“穿越时空”,遗漏了“愈增其审美价值”这一本质内容。)2 a(依据作者观点“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可知此项是错误的。)3 c(原文作者说“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至少”说明还有其他的因素。)4a 5c 6b7(1)葛从周开始时加入黄巢军,梁太祖在王满渡大败黄巢军队,葛从周与霍存、张归霸兄弟相约一起投降。(2)又逢上青州人率领步卒、骑兵一万多在金岭排列成三座兵营,扼守着险要地势,葛从周与朱珍歼灭了他们大量的士兵,活捉他们的大将杨昭范等五人而回。【解析】试题分析: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这段话断句的标志有:时间名词后停顿,“兖州”“ 兖人”之间应该停顿,借助这些内容理解句意即可断开。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二年十月,包围兖州,兖州人不敢出战,葛从周扬言欺骗兖州人说并州、郓州军队来援救兖州营寨。于是领兵奔向高吴,半夜再偷偷潜回兖州营寨。”。5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被皇帝罢免官职”错,应为“辞去官职”。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文本内容“又破秦贤之众于荥阳,寻佐朱珍收兵于淄、青间。淄人不受制,复与之战,获其骁将巩约。会青州以步骑万余人列三寨于金岭,以厄要害,从周与朱珍大歼其众,掳其将杨昭范五人而还”可知,b项“濮州兵作乱”应为“青州兵作乱”。7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补充句首主语“葛从周”,固定人名保留“太祖”“ 霍存”“ 张归霸”,“ 大破巢军于王满渡”(状语后置),“相率”译为相约。(2)“会青州以步骑万余人列三寨于金岭”(状语后置句),“厄”译为扼守,“歼”译为歼灭,“其众”译为他们大量的士兵,“掳”译为活捉。【参考译文】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葛从周小时候就豁达大度,有才智谋略。开始时加入黄巢军,梁太祖在王满渡大败黄巢军队,葛从周与霍存、张归霸兄弟相约一起投降。七月,跟随太祖驻兵在西华,进攻蔡州贼寇王夏寨。太祖临阵指挥时战马跌倒,贼寇们追赶上来,非常危急,葛从周扶起太祖上马,与贼军格斗,脸上受伤,箭射中了手臂,身上挨了几枪,拼着性命来保卫太祖。靠着张延寿回头驱马上前接战,葛从周与太祖才一同免于遇难,军队撤退到溵水。诸位将领都被削职,仅仅擢升葛从周、张延寿为大校。他跟从太祖到长葛、灵井,大败蔡州贼寇。太祖派遣郭言到陕州招募兵卒,有叫黄花子的贼寇盘踞在温谷,葛从周击败了他。又在荥阳攻破秦贤一伙人,接着帮助朱珍在淄州、青州一带收聚兵马。这淄州人不服从朱珍和葛从周,朱珍和葛从周又与他们交战,俘虏了他们的猛将巩约。又逢上青州人率领步卒、骑兵一万多在金岭排列成三座兵营,扼守着险要地势,葛从周与朱珍歼灭了他们大量的士兵,活捉他们的大将杨昭范等五人而回。跟随太祖到范县,又与朱瑄交战,俘虏了尹万荣等三人,于是平定了濮州。乾宁元年(894)三月,葛从周率领军队到达新太县,朱瑾命令都将张约、李胡椒率领三千人前来抵拒迎战,庞师古派遣葛从周、张存敬全面攻袭,活捉了张约、李胡椒等都将几十人。二年十月,包围兖州,兖州人不敢出战,葛从周扬言欺骗兖州人说并州、郓州军队来援救兖州营寨。于是领兵奔向高吴,半夜再偷偷潜回兖州营寨。朱瑾果然出兵进攻城外战壕,葛从周军士突然出击,一路杀死一千多人,活捉了都将孙汉筠。天复元年(901)三月,葛从周与氏叔琮讨伐太原,葛从周率领兖州、郓州的军队,从土门道路进军,与其他诸路军队在晋阳城下会合,因为粮草供应不上,只能撤回部队。不久,葛从周染上疾病,这时青州将领刘鄩攻陷兖州,太祖命令葛从周讨伐他,于是葛从周勉力带病出征。三年十一月,刘鄩率领全城投降,因功授任葛从周为检校太傅。太祖因为葛从周生病很久了,命令康怀英代替他,授予葛从周左金吾上将军,因为中风不能上朝拜谒,改授右卫上将军而辞官退隐。梁末帝即位后,颁布诏令任葛从周为潞州节度使,令他坐享俸禄,又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为陈留郡王,累增食邑到七千户,命令亲信臣子带着旌旗符节到别墅赐给葛从周。贞明初年,在家中去世,追赠为太尉。8. (1)d c,选d项给3分,选c项给2分,选a、b、e项不给分。(a项“五言古体诗”有误,应为“五言律诗”。b.用笔着力表现的不是“山野”与“江水”,而是“营”与“城”。e项“次写想象之景”有误,应为“眼前实景”。)(2)相同点:诗人在两首诗中均流露出了对古人(王昭君、吕蒙、刘备)的缅怀景仰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悲伤。(3分)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古人缅怀景仰的具体情感。(1分)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主要表达了对王昭君凛然勇毅的家国大义的敬佩。(1分)。公安县怀古中诗人主要表达对刘、关、张、孔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1分,意思对即可)9,(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每空1分,错1字该空不得分)10.(1)ed(答e 3分d 2分b 1分,ac不得分。a“都为了体现”不当,还有深化主旨作用。c “明哲保身、不愿意招惹是非”理解不当。b“机智”理解不当。)(2)答:隐忍。想复秤,即使分量不够也不会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装饰工程公司的合同模板
- 地砖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的模板
- 企业经营转让协议
- 行业标准化沟通邮件撰写模板
- 村级农家乐环保员招聘面试经典题及答案
- 企业级IT服务整合服务协议
- 消费信用协议
- 企业年度计划制定与执行监控工具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处理表
- 2025年内河船员考试(主推进动力装置2103·一类三管轮)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护理
- 公司不交社保合作协议书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
- 骨灰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火锅店股东协议合同范本
- 村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细则
- 2025年4月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 2025年试题辅警面考试练习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存款保险宣传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