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气候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生物资源2、影响可再生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水热条件 C.洋流 D.地质作用3、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A.自然环境 B.农业生产 C.自然资源 D.自然条件4、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质规律,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金、银、铜等内生矿沉积岩地区 B.煤、石油等外生矿沉积岩地区C.天然气等内生矿岩浆岩地区 D.铁、锰等外生矿变质岩地区某同学对城市洪水的发生问题颇感兴趣,并在课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据此完成56两题:5、同学首先对城市洪水的发生原因进行假设。下列最不合理的是:A.城市化过程中,因住宅区、工业区等建设的需要,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湿地)B.城市的道路路面大多采用不透水的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C.城市居民多用自来水,很少打井取水,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渗入到地下的地表水减少D.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的存在,导致某些路面排水不畅6、该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阐述和说明洪水发生的原理。下列实验的设计能说明暴雨容易引发洪水的是:A.快速地将一瓶矿泉水倒在海绵垫子上,水都被吸收了B.快速地将一瓶矿泉水倒在水泥地上,水在水泥地上四处漫流C.慢慢地将水倒在水泥地上,但连续倒上一天后,水开始四处漫流D.分别将水倒在草地和水泥地上进行比较,后者水四处漫流的可能性较大7、下列洪水形成因素之间关联不正确的是: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B.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洪水C.冰凌下泄堵塞河道洪水D.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流域汇水速度快江水8、下列关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B.导致海平面的上升C.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D.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会增加读18602000年全球气温变化图(图1),回答: 图19、下列各时段,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1880-1900 B.1920-1940 C.1958-1978 D.1978-199810、全球变暖会导致: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B.全球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下界上升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11、胡锦涛主席提出在新时期要建立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科学发展观,那么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中,其关键因素是:A 经济的发展 B 人口 C 技术的进步 D 环境1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 大洋洲、非洲 B 欧洲、非洲 C 非洲、欧洲 D 亚洲、拉丁美洲13、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 人口出生率、社会生产率、人口总数C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率D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图2是某地区水井多年水位变化示意图,回答第14题。图21465、66年,该地区发生了严重的:A水灾B旱灾C台风D寒潮图3是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1517题。图3l5人口老化最严重的国家是:ABCD16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ABCD17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ABCD18环境承载量是:A 环境人口容量 B 人口的合理容量C 环境持续供养人口的数量 D 衡量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指标19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 科技发展水平 B 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C 资源状况 D 人口的精神生活需求20人口合理容量是指:A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B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最适合人口数量C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最少人口数量D 环境承载力21不属于现实人类社会人口问题的是:A 人口过快增长 B 人口环境容量饱和 C 人口城市化 D 人口老龄化22发达国家造成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是:A 人口过快增长 B 人均消费水平 C 经济基础好 D 转嫁有害生产23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A 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B 环境质量相对稳定C 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 D 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读下表(表1),完成2427题国家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9100931092129301324表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A 0.29 % B 1.9 % C 1.9% D 3.9%25根据表中数量表示,国可能是:A 尼日利亚 B 德国 C 埃及 D 印度26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国所处的人口模式处于图(图4)中的: 图4A 阶段 B 阶段 C 阶段 D 阶段27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主要是:A人口增长过快 B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C 劳动力不足 D 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28、20062007年间的冬季气温相对以往达到一个新的峰值,这种异常的现象被称为“暖冬”你认为造成今年冬天“暖冬”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的发展排放大量的废热引起B、臭氧层空洞的扩大导致到达地球太阳紫外线增多引起C、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表现D、地球气温的变化是波动起伏的,今年恰处在气温的高峰期29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洪水就是洪灾B洪水致灾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的危害C洪水的形成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D人类对流域植被的破坏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发生30、目前,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 B.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C.政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D.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1、1997年,德国的人口出生率为2.9%,死亡率为3.7%,则其人口增长类型为:A、原始型 B、现代型 C、传统型 D由原始向传统过渡阶段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的新特点之一是:A、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B、人口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C、北美和大洋洲是人口大量流出的地区D、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33、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 D、人口社会发展阶段3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的迁移出现了“雁南飞”(一些高技术人才)的主要原因:A、自然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35、关于人口迁移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A、缓解了迁入地的人地矛盾B、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C、促进了迁入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产生一些环境问题D、有利于加强迁出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促进迁出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判断题、综合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第卷第一部分是判断题,请按要求认真作答;2第二部分是综合题,必须在答题卷(卡)非选择题答题区指定的区域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能写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做对一题得2分。本题共10分。)36、据科学观测,全球冰川面积在逐渐减少,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表现。37、衡量人口密度的重要指标是人口分布。38、判断非农业用地的依据是土地的区位和用途等。39、洪水会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属于洪灾的直接损失。40、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属于洪灾防治的工程措施。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每空1分,共计20分。)41、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图5),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计算方法是_ _。(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传统型”阶段的是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其特点是: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这类国家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3)图中的人口增长类型由A转变为B的过程是从_的 下降开始的。(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阶段(填字母)。 图5(5)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速度 (快、慢),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 _工作而取得的。42、(7分)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指标变化图(图6),回答:(1)四组人口指标中,1949年来一直下降的是 。(2)到70年代中期后自然增长率明显呈 趋势。(3)到90年代人口数仍增长很快,这是因为 。(4)由此,我国必须实行 ,控制 ,提高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向 过渡。 图6友情提醒:请将你的姓名,班级清楚工整的写在本页的左上角。丹阳市第五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答题纸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70分+10分)(含第二卷的判断题1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第卷(综合题,共20分,每空1分)友情提醒:请在框内相应位置上答题,否则无效。41、(1)_ _(2)_ _ _ _ _ _(3)_(4)_(5)_ _ _42、(1)_(2)_(3)_(4)_ _ _ _ 祝各位心想事成。(请将本页单独印刷)地理试卷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70分+10分)(含第二卷的判断题1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CBCDDD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DBBCACCB题号212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输安全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铁路网络安全考试题库电子版及答案解析
- 护理儿科共享题干题库及答案解析
- 山东会计从业考试及答案解析
- 17年朗逸安全性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郑州大学护理单招题库网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翻译公司项目管理流程
- 2025年铁路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通信管理局安全员c证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国质量月主题宣讲课件
- 施工升降机安全技术培训材料
- 安全培训反三违课件
- 教育机构投资协议合同书
- 石墨化工艺基础知识培训
- 刑事案件二次审判会见笔录范文
- 2025年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劳动关系协调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
- 小学中段阅读教学讲座
- 土地属地管理办法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2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