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十三章-糖尿病、骨质疏松症_第1页
49-第十三章-糖尿病、骨质疏松症_第2页
49-第十三章-糖尿病、骨质疏松症_第3页
49-第十三章-糖尿病、骨质疏松症_第4页
49-第十三章-糖尿病、骨质疏松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第三节 糖尿病一、糖尿病的分型与临床表现 分型: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二、临床表现:1型糖尿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30岁最常见。多典型“三多一少”,血糖显著升高,经常反复出现酮症, 血中胰岛素和C肽水平很低,甚至检测不出。功能基本丧失,需要终生应用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家族史,多数人肥胖或超重,起病隐匿、缓慢、无症状的时间可达数年至数十年;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三、并发症(一)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多病情危重,处理不当,可引起死亡。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低血糖症(血糖低于2.8mmol/L)3.高渗性非酮体高血糖症4.非酮症高渗昏迷。(二)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2.微血管病变 :肾病和视网膜病变3.神经系统损害: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4.糖尿病足病 十分常见,溃疡、感染和深部组织破坏,严重致死。三、诊断;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1)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h)血糖7.0mmol/L(126mg/dl)(3)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200mg/dl)。四、治疗:非药物治疗:饮食干预、体育锻炼和控制体重是血糖控制的基石口服降糖药的种类与特点1)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本脲2)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3)双胍类:二甲双胍、苯乙双胍4)-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5)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6)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7)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口服降糖药的种类与特点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1)1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给药,或与阿卡波糖、双胍类降糖药联合使用。(2)2型肥胖型糖尿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经饮食和运动治疗未达标,伴脂质代谢紊乱:首选二甲双胍(3)2型非肥胖型糖尿病,细胞储备功能良好,无胰岛素血症:首选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老年人不建议使用。(1)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首选-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2)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餐前血糖轻度升高:首选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列酮)。(3)妊娠和哺乳期女、患有急性病症如心肌梗死、大手术、严重创伤、烧伤者,可短期改用胰岛素治疗。(4)老年人应选择降糖平稳、安全的降糖药,如-糖苷酶抑制剂、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DPP-4抑制剂(二肽基肽酶抑制剂)、甘精胰岛素。(5)儿童:1型用胰岛素;2型用二甲双胍(仅有二甲双胍被批准用于儿童以及青少年,10岁以下不推荐使用)。(7)糖尿病合并肾病者:首选格列喹酮(格列喹酮是唯一几乎不从肾脏排泄的降糖药)(8)经常出差、进餐时不规律的患者,选择每日1次用药(格列美脲)更为方便,依从性好。【例-最佳选择题】注射胰岛素时应注意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点要间隔 ( )A.1cmB.2cmC.2.5cmD.3cmE.4cm网校答案:B 五 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1)注射胰岛素时宜注意注射时宜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点要间隔2cm,以确保胰岛素稳定吸收,同时防止发生皮下脂肪营养不良。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冷藏保存,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再应用。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宜冷藏,可与胰岛素笔一起使用或随身携带,但在室温下最长可保存4周。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 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麦芽糖、木糖等均为常见干扰物血糖值会有一定偏差。糖尿病治疗“五架马车”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 【例-配伍选择题】(3-6)A.二甲双胍 B.阿卡波糖 C.吡格列酮D.格列喹酮 E.胰岛素3.单纯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 ( )4.糖尿病合并肾病者首选5.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首选( )6.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餐前血糖轻度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 )网校答案:BDAC【例-最佳选择题】某女性,45岁,身高158cm ,体重75kg。自觉口渴,消瘦5个月,尿糖阳性,空腹血糖8.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5.1mmol/l,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C.甲状腺功能亢进 D.甲状腺功能减低E.骨质疏松网校答案:B 第四节 骨质疏松症一、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OP的风险因素有:高龄、绝经后女性、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咖啡及碳酸饮料、少动和制动、膳食中钙和(或)VD缺乏、光照少(户外活动少)、吸烟、酗酒(2次/d)和药物等。可引起或加重OP的药物有:锂盐、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肝素、苯妥英、质子泵拮抗剂(1年)、甲状腺素(过度替代或抑制的剂量)、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骨密度:T值降低提示骨质疏松补充维生素D治疗时需长期口服维生素D,推荐剂量为400800IU/d二、治疗: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我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800mg是维护骨骼健康的使用剂量。饮食中钙供给不足选用钙剂补充,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1200mg.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得钙约400mg,每日应补充元素钙量为500-600mg.维生素D成人每日摄入推荐量为800IU肾功能减退时,用阿法骨化醇或骨化三醇。三、骨质疏松症的治疗1、一般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其药物包括:促进骨矿化剂:钙制剂、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鲑鱼降钙素(明显缓解骨痛)骨形成刺激剂:甲状旁腺素(特立帕肽)氟制剂等。2.不同病因所致骨质疏松的治疗1)老年性骨质疏松:“三联药物”治疗:钙制剂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2)绝经后骨质疏松:激素替代治疗(HRT):钙制剂维生素D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剂)雷洛昔芬是已被批准用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防治。不增加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危险。3)高尿钙继发甲亢症:可用氢氯噻嗪以减轻尿钙丢失,另外可选择双膦酸盐或降钙素4)糖皮质激素双膦酸盐+补钙+维生素D5)抗癫痫药:长期口服维生素D6)接受去势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骨密度提示骨质疏松、有骨折史、年龄80岁,需应用双膦酸盐治疗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雌激素注意事项:同19章降钙素注意事项: 对蛋白质过敏者可能对降钙素过敏,用前宜做皮肤敏感试验,对有皮疹、支气管哮喘者慎用。妊娠期妇女慎用。双膦酸盐应用注意事项(1)为减少不良反应,不要同时使用2种双膦酸盐药。(2)食管炎为主要不良反应,粪潜血阳性,有食管孔疝、消化性溃疡者不宜应用。为避免消化道不良反应也可静脉给药。(3)低钙血症者禁用;心血管疾病、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驾驶员慎用;对双膦酸盐类药过敏者禁用。(4)与抗酸药、铁剂或含二价金属离子的药物合用,会降低本药的生物利用度。建议在服用双膦酸盐后1h才可服用抗酸药、钙剂等。(5)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高浓度快速注入时,血液中可能与钙形成复合物导致肾衰竭。(6)早晨空腹给药,足量水送服,服后30min内不宜进食和卧床。不宜饮牛奶、咖啡、茶、矿泉水、果汁和含钙饮料。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应用注意事项(1)考来烯胺、矿物油、硫糖铝等均能减少小肠对维生素D 的吸收。雌激素增加钙吸收,应相应减少活性维生素D用量。(2)降钙素与维生素D同用可抵消前者对高钙血症的疗效。(3)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疾病者禁用;妊娠期使用过量导致胎儿畸形、甲状旁腺功能抑制而使新生儿长期发生低血钙性抽搐,应慎用。患者教育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摄入富含钙、蛋白质和低盐的均衡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少饮咖啡和碳酸饮料。日光照可以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促进骨钙沉着。预防跌倒和外伤,降低骨折风险女性65岁,男性70岁,或有骨折的65岁以上男性至少需要检查1次骨密度。补充钙剂以清晨和睡前备用1次为佳,如采用3次/日的用法,最好于餐后1小时服用,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