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轴.dwg
风扇轴.dwg

玉米脱粒机的设计【优秀农业用机械设计+8张CAD图纸】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36866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1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11-28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45
积分
关 键 词:
玉米 脱粒机 机械设计 农业机械设计 玉米脱粒机
资源描述:

玉米脱粒机的设计【优秀农业用机械设计+8张CAD图纸】

【带答辩ppt+38页@正文130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bat

上盖剖面.dwg

凹板.dwg

总装图.dwg

机架.dwg

正文.docx

答辩.ppt

辊子轴.dwg

辊子轴带轮.dwg

风扇盖.dwg

风扇轴.dwg

目录

1.引言1

2.玉米脱粒机总体结构1

2.1入料部分1

2.2脱粒部分1

2.3筛选部分2

2.4风选部分2

2.5机架部分2

3.玉米脱粒机的设计3

3.1电动机的选择3

3.2钉齿条上的钉齿转速4

3.3钉齿滚筒的转速4

3.4电动机的功率4

3.5电动机的转速5

4.辊子带及带轮的设计7

4.1传动带的设计7

4.1.1确定计算功率7

4.1.2选择V带的型号7

4.1.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8

4.1.4确定传动中心距和带长8

4.1.5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9

4.1.6确定V带的根数9

4.1.7计算单根V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10

4.1.8计算压轴力10

4.2 V带带轮的设计10

5.辊子传动轴的设计12

5.1根据轴的扭转强度来初步计算确定其最小直径12

5.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3

5.3确定输出轴上的圆角半径值14

5.4按弯扭合成条件校核轴的强度14

5.4.1作轴的简图14

5.4.2求输出轴上的所受作用力的大小14

5.4.3钉齿条上的合力15

5.4.4轴上水平面内所受支反力如图15

5.4.5轴在垂直面内所受的支反力15

5.4.5作弯矩图16

5.4.6作弯矩图17

5.4.7作当量弯矩图(弯矩、扭矩合成图)17

5.5校核轴的强度17

6.钉齿条的设计18

7.凹板的设计19

8.入料口及脱粒机上盖的设计20

9.风扇带及带轮的设计21

9.1传动带的设计21

9.1.1确定计算功率21

9.1.2选择V带的型号22

9.1.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22

9.1.4确定传动中心距和带长22

9.1.5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23

9.1.6计算单根V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23

9.1.7计算压轴力24

9.2结构设计24

10.风机传动轴设计25

10.1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26

10.2初步选择输出轴系26

10.3确定输出轴上的圆角半径值27

10.4按弯扭合成条件校核轴的强度27

10.4.1求输出轴上的所受作用力的大小27

10.4.2钉齿条上的合力27

10.5校核轴的强度28

11.风扇叶及风扇盖设计28

12.机架的设计29

13.轴承座的选用30

14.螺栓的选用30

15.玉米脱粒机的安全操作31

15.1超速运转,机械“爆炸”31

15.2禁止过疲劳或酒后操作31

15.3应用合理31

15.4安全规则32

16.玉米脱粒机的维护32

16.1玉米脱粒机的技术保养33

16.2玉米脱粒机的保管33

致谢34

参考文献35

1.引言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位居第三。玉米即是粮食优势畜禽饲料中的主要成分,还是化工、医药、视频、能源等多种产品的重要原料,在各国的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代以来,世界各国对玉米的需求量和利用率均呈上升趋势。

玉米脱粒机是玉米脱皮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干,然后将玉米利用脱粒机使玉米和玉米芯分开,这种机械就是玉米脱粒机。在玉米脱粒机技术发展初期,两种玉米脱粒装置的发明具有重要意义:1785年苏格兰人安朱·梅克发明了第一台回转滚筒式玉米脱粒装置,从而开创了机械脱粒的先河。1812年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动盘式玉米脱粒装置。随着玉米脱离技术的发展,玉米脱粒装置收到国内外农机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它的工作原理是:玉米脱粒机利用钉齿滚筒回转运动的钉齿与圆孔式凹板之间的间隙相配合,在钉齿滚筒和圆孔式凹板之间的揉搓作用下,将玉米粒脱离玉米芯,并借助其他的机械机构将玉米粒和玉米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出口排出机体之外,循环脱粒。同时,风筛装置将杂质排出。循环不断的进行入料、脱粒、排出机体。

2.玉米脱粒机总体结构

玉米脱粒机主要组成部分:入料口、钉齿脱粒滚筒轴、圆孔式凹板、风机和机架等部分组成。整体组成如图1所示:

2.1入料部分

入料口与玉米脱粒机的上盖部分相连,它是利用2mm厚的冷轧钢板制成。将已剥皮的玉米从入料口进入,下滑到脱粒部位,即钉齿滚筒和圆孔式凹板之间,进行脱粒。

2.2脱粒部分

 脱粒部分主要是由圆孔式凹板、钉齿滚筒、半圆型上盖组成。由钉齿打击玉米穗,使玉米籽粒产生振动和惯性力而破坏它与穗轴之间的连接,在钉齿滚筒的转动下齿侧面间和钉齿顶部与凹板弧面间产生搓擦,实现脱粒。

2.3筛选部分

筛选部分主要是由圆孔式凹板完成。凹板的圆孔与快速旋转的钉齿滚筒将将玉米强行脱粒。无论是工作时还是安装时,圆孔式凹板是固定不动的。玉米脱粒之后,再将玉米粒经过圆孔式凹板,从凹板的圆孔漏出,顺着斜滑板滑出机体之外,目的是将玉米粒和玉米芯分开。玉米芯借助于滚筒上的螺旋排列的钉齿的螺旋推力和螺旋导向作用,由入料口的另一端(即出料口)排出机体之外。

2.4风选部分

风选部分由出糠口、风扇等组成。玉米粒经凹板滑下,通过风扇的风力,将籽粒中轻质杂质由出糠口吹出机外。

参考文献

[1] 高连兴 ,李心平 .《玉米种子脱粒损伤机理与脱粒设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张成堂,商立今.《脱粒机》. 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3] 河北农业大学农机教研室.《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4] 李长河.《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使用技术问答》.人民交通出版社.

[5] 柳建安,李伟杰.《螺旋挤搓式玉米脱粒机的设计》.

[6] 章惠全,李伟红.《5TN一1型玉米对生种子脱粒机的设计》.

[7] 陈立东,马淑英.《小型揉搓式玉米脱粒机的设计》.

[8] 张永丽.《种子玉米损伤机理与5TYZ—1型脱粒机总体方案研究》.

[9] 何树国,车刚,万霖.《5TY-10A 型玉米种子脱粒机的研制与试验研究》.

[10] 秦大同,谢里阳.《现代机械设计手册》.

[11] 濮良贵.《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玉米脱粒机 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机制1004班 张德高 指导老师 康丽春 玉米脱粒机是玉米脱皮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干 然后将玉米利用脱粒机使玉米和玉米芯分开 这种机器就是玉米脱粒机 1 1785年苏格兰人安朱 梅克发明了第一台回转滚筒式玉米脱粒装置 从而开创了机械脱粒的先河 2 1812年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动盘式玉米脱粒装置 引言 两种早期玉米脱粒装置 总体结构 筛选部分 入料部分 脱粒部分 风选部分 机架部分 入料部分 入料口与玉米脱粒机的上盖部分相连 它是利用2mm厚的冷轧钢板制成 将已剥皮的玉米从入料口进入 下滑到脱粒部位 即钉齿滚筒和圆孔式凹板之间 进行脱粒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脱粒与筛选 脱粒部分主要由钉齿滚筒 圆孔式凹板 半圆型上盖组成 由钉齿打击玉米穗 使玉米籽粒产生振动和惯性力而破坏它与穗轴之间的连接 在钉齿滚筒的转动下齿侧面间和钉齿顶部与凹板弧面间产生搓擦 实现脱粒 筛选部分主要是由圆孔式凹板完成 将已脱下的玉米粒从圆孔式凹板的圆孔漏下 落到下滑板 由仓口排出机体之外 玉米芯借助于滚筒上的螺旋排列的钉齿的螺旋推力和螺旋导向作用 由入料口的另一端 即出料口 排出机体之外 风选部分 风选部分由风扇 出糠口等组成 玉米粒经凹板滑下 通过风扇的风力 将籽粒中轻质杂质由出糠口吹出机外 机架部分 机架是由底座 出料口 下滑板及稳定结实的主机梁组成 机架是玉米脱粒机的主要支撑 他承担着脱粒机的主要重量和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玉米脱粒机的设计【优秀农业用机械设计+8张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6866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