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优秀+3张CAD图纸】
【带任务书+15页@正文54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bat
主轴箱展开图.dwg
任务书.doc
工作台装配图.dwg
正文.doc
立式数控铣床主传动系统设计副本参考资料.doc
铣床主传动系统图.dwg
立式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任 务 书
1.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运用数控技术及有关课程的知识,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的能力。
(2)能根据技术要求,运用数控机床结构设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选型与设计计算,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等基本技能。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要求设计立式数控铣床工作台(X轴)的进给传动系统。技术要求:工作台、工件和夹具的总质量m=918kg,其中,工作台的质量510kg;工作台的最大行程Lp=600 mm;工作台快速移动速度18000mm/min;工作台采用贴塑导轨,导轨的动摩擦系数为0.15,静摩擦系数为0.12;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为30μm,重复定位精度为15μm;机床的工作寿命为20000h(即工作时间为10年)。机床采用主轴伺服电动机,额定功率为5.5kw,机床采用端面铣刀进行强力切削,铣刀直径125mm,主轴转速310r/min。
具体内容如下:
(1)进给传动系统的轴向负载计算;
(2)导轨的设计与选型;
(3)滚珠丝杆螺母副的选型与计算;
(4)进给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
(5)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绘制相关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必须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作的技术决定、数据和计算结果。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
根据提供的技术要求,设计数控铣床的进给传动系统,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A4纸),绘制装配图。
4.主要参考文献:
[1] 范超毅.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爱玲.机床数控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提供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内容与设计过程相符,且格式要符合规定要求;
装配图1套。
6.工作计划及进度:
2009年12月23日~12月24日 进给传动系统的轴向负载计算;导轨的设计与选型;
滚珠丝杆螺母副的选型与计算;
12月25日~12月26日 进给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
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12月27日~12月30日 绘制相关图纸,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2月31日 答辩
目录
1.概述1
1.1技术要求1
1.2总体设计方案2
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和计算2
2.1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2
2.2导轨摩擦力的计算3
2.3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3
2.4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3
3.工作台部件的装配图设计7
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验8
4.1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压缩载荷的校验8
4.2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转速的校验8
4.3滚珠丝杆螺母副额定寿命的校验8
5.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9
5.1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9
5.2滚珠丝杠螺母副扭转刚度的计算10
6.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10
6.1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10
6.2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力矩11
6.3 计算坐标轴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各种所需力矩12
6.4选择驱动电动机的型号13
7.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和规格型号13
7.1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13
7.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规格型号14
8. 课程设计总结14
9.参考文献14
1.概述
1.1技术要求
工作台、工件和夹具的总质量m=918kg,其中,工作台的质量510kg;工作台的最大行程Lp=600 mm;工作台快速移动速度18000mm/min;工作台采用贴塑导轨,导轨的动摩擦系数为0.15,静摩擦系数为0.12;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为30μm,重复定位精度为15μm;机床的工作寿命为20000h(即工作时间为10年)。机床采用主轴伺服电动机,额定功率为5.5kw,机床采用端面铣刀进行强力切削,铣刀直径125mm,主轴转速310r/min。
参考文献
[1]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文怀兴,夏田.数控机床系统设计[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4]夏田.数控加工中心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
[5]陈立德.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6]王爱玲.现代数控机床结构与设计[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9.9
[7] 华楚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8]. 甘永立.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 William Orthwein. Machine Component Design. West Publishing Company,St.Paul,MN,USA. 1990;
[10] T.A.Harris etc. Rolling Element Bearings Dynamics[J]. Journal of Basic Engineering, 1959.
[11] A .B .Janes. Ball Motion and sliding Friction in Ball Bearings[J].Journal of Basic Engineering, 1959.
[12] 叶邦彦,陈统坚.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3]杜迎辉等.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刚度计算[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11).
[14]陈宗农.角接触球轴承静态刚度计算[J]. 机械科学与技术,1993(3).
[15] 梁波.主轴轴承结构及其高速性[J]. 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9).
[16]李伟.机床电器与PL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
[17] 范超毅.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8] 王爱玲.机床数控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