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短裙 风波 某大学某年特别风行超短裙 而且一个比一个穿的短 学校领导见了认为极不雅观 贴出布告欲严厉禁止 谁知 布告一帖出 就掀起轩然大波 最先作出反映的是中文系女生 她们在宣传栏和报眼位置写了一首打油诗 几千师生齐争吵 只因裙子太短小 具体情况怎么样 宣传栏内有报道 美术系写道 维纳斯证明适度的缺少会更加美丽 法律系写道 法律禁止的只是原告由超短裙萌发的邪念 而非被告穿的超短裙 生物系写道 人与猩猩的根本区别不是裙子的长短 而是看见长裙与短裙能否作出不同的想象 为什么不同专业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提法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自探1 真理的含义 2 为什么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3 如何理解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4 如何理解真理都是具体的 5 为什么说认识具有反复性 6 为什么说认识具有无限性 7 认识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一 真理是客观的 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 谬误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1 真理的含义 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内容上是客观的 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 这是因为 第一 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 第二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为什么真理具有客观性呢 真理是客观的 不等于说真理就是不变的 真理的客观性是说其内容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 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错误反映 1 两者相互依存 互为前提没有谬误比较就无所谓真理 没有真理比较就无所谓谬误 2 两者相互转化 一方面真理是具体的 如果超出范围和条件就会变成谬误 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真理 第一 谬误的发生是因为超出了真理存在的条件 只要在回到真理适用范围 谬误就会转化成真理 第二 指人们从错误的认识中引出真理性认识 错误认识就成为正确认识的先导 3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5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 地位等为转移 由于人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不同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 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 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就会有多种不同的认识 真理只有一个 4 为什么对同一个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为什么会有真理与谬误的区别 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谷物播种完毕 不久下了两个小时雨 这雨对谷物有益吗 当已经积涝成灾 天还下倾盆大雨 这雨对庄稼是有益的吗 离开一定的条件 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 二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 真理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空间 超出特定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2 真理都是具体的 真理的具体性要求我们 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做到与时俱进 英国乡村医生詹纳行医期间发现 感染过牛痘病毒的挤奶妇对天花免疫 连续多年观察和试验 1796年5月4日 他给一个八岁男孩接种牛痘成功 当时人们将信将疑 教会则攻击他 造谣说那个接种牛痘的孩子脸上长出了牛毛 眼睛象牛公 连咳嗽的声音也如同牛叫一样 他连续收到许多诽谤信和恐吓信 他说 我好像乘着一只小船 快要到岸了 却受着暴风雨的袭击 后来 牛痘接种法推广开来 英国政府承认了他的研究成果 他去世后 人们为他立碑塑像 碑铭上写着 向母亲 孩子 人民的英雄致敬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方法论 真理与谬误是一对矛盾 它们往往相伴而行 新的真理不是一开始就得到理解和承认 新的真理往往为错误的 传统的观念 偏见 习惯势力所不容 有时反而被当做谬误遭到反对 犯错误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 出现错误总是难免的 所谓吃一堑 长一智 失败乃成功之母 正确对待错误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只有一个 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要不断丰富 发展和完善真理 归纳真理是客观的 有条件的 具体的 认识真理 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1986年1月28日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72秒后爆炸 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航勇士丧生 里根总统曾说 在冒险扩大人类活动领域的过程中 这类痛苦事件在所难免 可是 未来不属于怯懦者 未来属于勇者 1981年4月21日 美国成功发射并返回世界上首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使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系统梦想成真 航天飞机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 是1996年11月19日起飞 12月7日降落的哥伦比亚号 历时17天15小时53分钟 2003年2月1日 美国哥伦比亚航空飞机发生空难 机上7人全部丧生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航天技术呢 人类掌握航天技术过程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认识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在实践中出现挫折是难免的 由于认识具有反复性 因此 应在挫折中找原因继续探索 我们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挫折呢 是怨天尤人 还是鼓起勇气 再接再厉 三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2 什么是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1 为什么具有反复性 主 客体条件的限制 具体的实践水平 立场 观点 方法 知识水平 思维能力 生理素质等条件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变化着的 其本质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a 认识的主体 b 认识的客体 实践 据路透社报道 一位美国著名地质学家表示 未来火星的访客需要水时可以在火星的大沙丘下找到大量的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 火星地貌上的沟渠和山脊表明过去有水流过那里 而且火星探测器也发现火星土壤里有冰 伯克相信她已经发现了地形学上的证据 证明一些大沙丘含水量达50 人们对火星的认识由不知到知 由浅到深的认识 这说明了什么呢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b 认识的主体 人类 c 认识的基础 实践 是世代延续的 是不断发展的 a 认识的对象 物质世界 是无限变化的 2 什么是认识的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每个时代 每个人的认识发展是有限的 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是无限的 思考 1 为什么说认识具有无限性 3 反对 直线论 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 反对 循环论 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认识发展的总趋势 波浪式的前进 螺旋式的上升 4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认识具有上升性 真理不会停止 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 人类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 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归纳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追求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意识 认识 真理 理论 科学理论有何异同 1 区别a 意识和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意识是被动的 认识是主动的 b 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理论是人们把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 它包括正确的理论和不正确的理论 不形成体系的认识不成为理论 科学理论是正确的理论 2 联系 他们都来源于实践 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东西 是第二性的 它们统一于实践 他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 是真理性的认识 理论 真理 科学理论都属于人们的认识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简析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观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由于人们的立场 观点和思维方法不同 每个人知识构成 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但真理只有一个 因此 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 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内容 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表明人的认识和主体的差别性 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 应由实践来检验 因此 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 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所以真理是绝对的 永恒的 简析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 尽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 但当一个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时 他就获得了真理 而且不容怀疑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真理是绝对的 但真理又是有条件的 具体的 如果超过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或者不顾条件的推移 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 发展和完善真理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而且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 真理又是相对的 总之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在真理观上我们既要反对夸大绝对性的形而上学 又要反对夸大相对性的相对主义 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因而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简析 由于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没有终点 但并不是说人们不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因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 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获得真理性认识 但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都有自己的条件和范围 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随着时间 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因而总是有局限性的 不完全的 我们绝不能以真理的无限发展性来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将两者割裂开来的观点是错误的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 含义 过程 唯一特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 真理是有条件的 真理是具体的 原因 基本属性 客观性 内容客观 形式主观 一元性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主观同客观相符 真理的特点 绝对性 相对性 客观性 相统一 认识具有无限性 原因 认识具有上升性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非选择题 1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 是资源的 荒地 如何治理沙漠 化害为利 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上个世纪80年代 中国科学家认为 沙漠是资源 并提出了 沙产业理论 提出创建 利用阳光 通过生物 延伸链条 依靠科技 对接市场 的沙产业 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 沙产业理论 的指导下 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沙漠 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 随着实践的发展 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 科学开发利用沙漠 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上述材料体现了 生活与哲学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中的哪些道理 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 1 对于治理沙漠 化害为利 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这体现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中国科学家提出了 沙产业理论 提出创建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 这体现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在 沙产业理论 的指导下 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创造经济效益 这体现了 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4 随着实践的发展 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 科学开发利用沙漠为人类造福 体现了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2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认识 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 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 a 由于条件的限制 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b 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本身c 人们并不能使每次获得的认识都是正确的d 人们在每一次对事物的认识上都具有终极的意义 a 3 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 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 b c d d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 天圆地方 圆球体 扁球体 和 不规则扁球体 的漫长过程 回答 4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体现的哲理a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b 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c 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d 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b 5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 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 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 但是 19世纪初 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 在凹曲面上 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 随后 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 在球形凸面上 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说明真理是 因人而异的 具体的 有条件的 客观的a b c d d 6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a 一概而论b 千虑一得c 百感交集d 三人成虎 b 7 辨析 真理必有用 有用即真理 参考答案 1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能正确指导人们的行动 达到预期的目的 因此 真理必有用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2 但有用即真理的论断却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把真理当成可以按照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东西 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3 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 应通过实践检验它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而不是看它是否对人有用 有用即真理的论断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因而是错误的 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第二单元 1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的重大变化体现在那些方面 p50 1 经济发展由过去的 又快又好 调整为 又好又快 2 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 3 优化结构 一 探究问题1 想一想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什么关系 1 物质决定意识 确立科学发展观 2 意识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总之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结果 什么是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求 就是去探索 去追求 去挖掘 去研究 提高自身的能力 真 是指某种事实 规律和真理 务 就是尽量去追求 实 就是严谨扎实 一丝不苟 干实事 求实效 求真 侧重于认识世界 体现的是科学性的品格 着力于揭示世界本质和规律 务实 侧重于改造世界 体现的是实践性的品格 通过认识指导实践 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就是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 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新规律 提出新思路 解决新问题 使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既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又富于创造性 为什么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此强调求真务实精神 其哲学依据是什么 p51 概括地说其原因在于尊重客观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中国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靠实践 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其哲学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 认识基础的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人类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 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一 探究问题2 一 探究问题3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p51 上述材料说明了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中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人们的想法和做法应该适应这种不断的变化 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士别三日 即将刮目相看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说法 1 党的思想路线 1 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 理论基础 3 重要地位党制定路线 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二 理论评析 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 世界观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