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PPT课件.ppt_第1页
感觉器PPT课件.ppt_第2页
感觉器PPT课件.ppt_第3页
感觉器PPT课件.ppt_第4页
感觉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觉器 概述 一 感觉器是指一种特殊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 二 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上的特殊装置 1 特点 能够接受机体内 外环境各种刺激并将其转变神经冲动 分布于机体各部 结构多种多样 功能也各不相同 2 分类 外感受器 内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 1 一 组成视器由眼球和眼副器组成 眼球是视器的主要部分 眼副器对眼球起运动 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二 作用感受光的刺激 通过视神经的传导 将光的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和视觉反射 视器 2 3 4 眼球 一 眼球壁 眼球纤维膜眼球血管膜视网膜 5 6 一 眼球纤维膜 外膜 致密结缔组织组成 具有保护眼球内容物的作用 分为角膜和巩膜 眼球壁 7 角膜 巩膜 前1 6 透明无血管分布 曲度较大 神经末梢丰富 后5 6 不透明 呈乳白色 与角膜交界处深部有一环行小管称巩膜静脉窦 8 晶状体 虹膜 巩膜 9 角膜移植 第一例成功的角膜移植是萨米埃尔 比格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做的 10 角膜移植 成功的原因 无血管分布 移植的角膜不会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所排斥 11 巩膜静脉窦 角膜 巩膜 12 巩膜黄染 13 二 血管膜分为脉络膜 睫状体和虹膜 虹膜是中膜最前部 在角膜的后方呈圆盘状 中央有一圆形孔称瞳孔 内有平滑肌 瞳孔括约肌 开大肌 缩小 开大瞳孔 14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15 晶状体 虹膜 巩膜 16 17 看一看虹膜的色彩 18 瞳孔对光反射 19 睫状体 环行增厚 截面为三角形 1 睫状突 有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睫状肌 收缩与舒张 调节晶状体的曲度2 产生房水 20 脉络膜 血管膜后2 3 含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 供给眼球营养 形成暗室 吸收眼内散射光线 21 脉络膜 22 三 视网膜 分虹膜部 睫状体部 视部 睫状体部 盲部 虹膜部 盲部 视部 色素部 神经部 内层 感光作用 盲点 在视神经起始处呈白色圆形隆起 称视神经盘 此处无感光细胞 黄斑 在视神经盘颞侧稍下方 为一黄色的区域 黄斑中央下陷处称中央凹 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 23 视网膜分部 24 观察眼底 25 视神经盘 中央凹 黄斑 右眼底 视网膜 26 27 28 神经细胞层 色素上皮层 视网膜剥离 29 视网膜组织结构 色素上皮层 神经层 视神经节细胞双极细胞感光细胞 30 色盲检测图 31 视神经盘 32 33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球内容物 以上结构与角膜一样透明而无血管分布 具有屈光作用 称为眼的屈光系统 34 1 房水 无色透明液体 充满于眼房中 由睫状体产生 从眼后房经瞳孔入眼前房 由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 再注入眼静脉 循环更新 对角膜和晶状体有营养作用 具有屈光 维持眼内压作用 房水循环出现障碍 眼内压增高视力受损 临床称为青光眼 35 睫状体 眼球后房 眼静脉 巩膜静脉窦 瞳孔 眼球前房 虹膜角膜角 房水循环 36 2 晶状体 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呈双凸透镜状 具有弹性 无色透明 表面包有透明的晶状体囊 周缘借睫状小带连于睫状体 37 38 晶状体的曲度可随睫状肌的舒 缩而改变 视近物时 睫状肌收缩 睫状小带放松 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回缩 曲度加大 屈光力加强 视远物时 与其相反 39 晶状体调节 40 白内障 老年人 晶状体逐渐失去弹性 睫状肌也逐渐萎缩 调节功能减退 从而出现老视 因疾病或创伤而变浑浊 称为白内障 41 近视 远视 散光 42 43 3 玻璃体 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 是无色透明的胶状物 具有屈光和支撑视网膜作用 若变浑浊 可影响视力 若支撑减弱 可导致视网膜剥离 44 二 眼副器包括眼睑 结膜 泪器和眼球外肌以及筋膜和眶脂体等 1 眼睑 形态 构造 自外向内有5层 功能 保护眼球防外伤 防眼球干燥 45 46 47 睑板 眼睑的层次 麦粒肿 48 2 结膜 为透明的粘膜 按其分布分为三部 睑结膜 被覆在眼睑内 球结膜 衬在眼球表面 结膜穹隆 睑结膜和球结膜的移行处 形成结膜上穹 较深 和结膜下穹 结膜囊 结膜围成的囊状腔隙 为沙眼的发病部位 49 50 51 3 泪器 泪腺 位于眶的泪腺窝内 分泌泪液 泪道 泪点 位于上 下睑缘内侧端乳头状隆起的中央小孔 泪小管 起于上 下泪点 开口于泪囊 泪囊 位于泪囊窝内 上部为盲端 下部续为鼻泪管 鼻泪管 开口于下鼻道 52 53 54 4 眼外肌共有7条 运动上睑的肌肉 提上睑肌 提上睑 运动眼球的肌肉 内直肌 使瞳孔转向内侧 外直肌 使瞳孔转向外侧 上直肌 使瞳孔转向上内方 下直肌 使瞳孔转向下内方 上斜肌 使瞳孔转向下外方 下斜肌 使瞳孔转向上外方 眼球的正常运动由这6条肌肉协作完成 55 56 57 直肌运动 58 斜肌运动 59 三 眼的血管1 动脉 来自颈内动脉 最主要分支视网膜中央动脉布于视网膜 2 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注入海绵窦 60 61 前庭蜗器又称为耳 耳可分为外耳 中耳和内耳三大部分 前庭蜗器的功能 前庭器 位觉感受器 接受头位 体位变动 重力变化及运动速度的刺激 通过前庭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入中枢 而产生空间感觉 从而引起眼球外肌 躯体随意肌以及有关内脏的相应反射 借以维持身体在静态或动态中的姿式平衡 蜗器 听觉感受器 接受声波的刺激 通过蜗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入中枢而产生听觉 借以辨认外界事物 前庭蜗器 62 63 外耳外耳包括耳廓 外耳道及鼓膜三部分 一 耳廓以软骨为支架 外被皮肤 二 外耳道呈 S 形 外耳道检查时 需将耳廓向外上方牵拉 三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之间 呈椭圆形 半透明 向外下方倾斜 上部为松弛部 下部为紧张部 中央向内凹陷为鼓膜脐 前下有三角形的光锥 64 65 66 67 68 69 鼓膜鼓膜椭圆半透明心向内凹外下倾上部松弛下紧张前下光锥三角形 70 71 72 73 中耳中耳 包括鼓室 咽鼓管和乳突小房 一 鼓室鼓室位于颞骨内 鼓膜与内耳之间 内含听小骨 1 鼓室六壁 1 上壁 为鼓室盖 经一薄骨板与颅窝相邻 2 下壁 为颈静脉壁 有薄骨板与颈内静脉相隔 3 前壁 为颈动脉壁 前下有咽鼓管开口 4 后壁 为乳突壁 通乳突小房 5 外侧壁 为鼓膜壁 经鼓膜与外耳相隔 6 内侧壁 为迷路壁 有前庭窗和蜗窗 74 75 76 听小骨 有外向内依次是锤骨 砧骨和镫骨 三骨连成听小骨链 使鼓膜和前庭窗相连 听小骨链可将声波放大22 4倍 听小骨 77 看听小骨如何工作 78 二 咽鼓管咽鼓管是连通鼻咽与鼓室的管道 近鼓室的1 3为鼓部 近鼻咽的2 3为软骨部 其内面均覆以粘膜 三 乳突小房乳突小房为颞骨乳突内的许多含气小腔 它们互相通连 向前上经乳突窦通鼓室 79 80 内耳位于颞骨岩部内 称迷路 包括骨迷路和膜迷路 膜迷路内含内淋巴 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内含外淋巴 内 外淋巴互不交通 一 骨迷路分为骨前庭 骨半规管 耳蜗 1 骨半规管为三个半环形互相垂直的小管 2 骨前庭半规管与耳蜗之间 外侧壁上有前庭窗和蜗窗 3 耳蜗形似蜗牛壳 由一条蜗螺旋管环绕蜗轴而成 内耳 81 骨迷路和膜迷路 82 83 耳蜗 半规管 前庭 骨迷路 84 85 86 87 二 膜迷路分为膜半规管 椭圆囊和球囊 蜗管 1 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 也分为三个 膨大部称为膜壶腹 内有壶腹嵴是位置觉感受器 2 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前庭内 为互相通连的两个膜性囊 内有椭圆囊斑和球囊斑 也是位置觉感受器 3 蜗管是位于耳蜗内的膜性管 断面呈三角形 上壁为前庭膜 下壁为基底膜 基底膜上有螺旋器 是听觉感受器 88 89 90 91 92 93 94 三 声音的传导声音的传导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有二 即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1 空气传导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骨链 前庭窗 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 蜗管的内淋巴 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