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行政行为ppt课件.ppt_第1页
行政法行政行为ppt课件.ppt_第2页
行政法行政行为ppt课件.ppt_第3页
行政法行政行为ppt课件.ppt_第4页
行政法行政行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编行政行为 第四章行政行为概述第五章抽象行政行为第六章具体行政行为 1 2 第四章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行政行为的分类没有行政法的制度 就没有法治国家 没有行政行为的制度 就没有行政法 奥托 梅耶 2 3 第一节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一 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是指享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运用行政职权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行政行为应当具备的要素 1 主体要素 行政行为作出的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2 职权要素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职权 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3 法效要素 行政行为是依法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4 对象要素 行政行为是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行为 4 设置路灯 架设桥梁以及设立公立学校 公共水电设施 医院等 消防车疾驶导致人被撞 发布气象消息 因预报不准不能赔偿雨淋的后果 派出所在马路上悬挂 天上不会掉馅饼 警惕陌生人上前搭讪 姑娘 请不要把手机挂在胸前 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查饮用水的合格率 公布某些饮用水品牌的不合格率 5 二 行政行为的特征 1 从属法律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 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 具有从属法律性 2 裁量性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 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 变动性 应变性所决定的 3 单方意志性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 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 即可依法自主作出 4 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经作出 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 5 强制性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带有强制性 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 6 无偿性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 以有偿为例外 6 第二节行政行为的分类 6 7 行政主体行为分类 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不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民事行为 诉讼行为 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 外部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 依职权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 羁束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单方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行为 8 1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 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一般的 不特定的对象作出的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不等于行政立法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 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 个别的对象所进行的行政行为 凡行政主体都可以进行 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 1 针对的对象不同 主要标准 2 是否具有普遍拘束力不同3 是否能反复适用不同4 行为主体不同 9 下列何项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A 某长江大桥桥头有一块牌子 上写 6 00 21 00非机动车不得上桥 落款为该市公安局B 某区公安局对违反规定驾驶人力三轮车上长江大桥的人员处以100元的罚款C 某县劳动局规定 本辖区内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应报经本局鉴证D 某县劳动局对本辖区内某企业与其员工间的劳动合同予以鉴证 10 问题二 市政府作出两个不同的规定 在2010年前在本市已领取车牌的车主必须交城市扩容费1000元 今后凡在本市申领个性化车牌的车主必须交城市扩容费1000元 第一个决定由于行为对象即车主是固定的 可以统计的 因而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个决定由于车主是不固定的 无法事先统计的 因而属于抽象行政行为问题三 对张三昨天在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罚款100元 凡在公共场所抽烟的 必须罚款100元 该规定从颁布之日起施行 针对业已发生的事项作出的 该决定施行后就失效了 不得再用该决定去约束李四的行为或张三后天的同类行为 一个适用于将来事项的 可以反复适用的规则 11 2 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两者的区别主要是 1 法律效力范围不同2 是否能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不同 这是基于行政行为的效力范围对行政行为所作的一种划分 内部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 是指对人民不发生效力的行政内部活动 如机关就其内部各科组 课股的职责分配 人员配置 公文流程 公层负责划分等事项所制定的规则 以及行政内部的意见交换 请示与指示监督等外部行政行为亦称为公共行政行为 是行政主体对社会行政事务的一种法律管理 12 3 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这是基于行为的主动性程度对行政行为所作的一种划分 依职权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据自己的职权 不需要经过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如申请 声明 要求等 便能作出并发生效力的行为 如行政处罚 依申请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只有在相对人声明或申请的条件下方能作出的行为 没有相对人的主动申请 行政主体不能主动作出行为 如行政复议 13 4 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这是基于行政主体主观意志参与的程度对行政行为所作的一种划分 羁束行政行为是指在法律对行为适用条件有明确而详细规定的条件下 行政主体严格依照法律作出的行政行为 如税务机关严格按法律规定的税种 税率征税 不能有任何变动 自由裁量行为指法律只规定原则或一定的幅度或范围 行政主体根据原则或在法定幅度内 根据具体需要和实际情况 可以自主作出的行为 羁束行为和自由裁量行为分别运用于不同事务 羁束行为通常针对需要严格统一 稳定性较强的事务 自由裁量行为通常针对情况比较复杂 变化多 需要灵活修理的事务 14 违反羁束性规定 即构成违法行为 A 税务机关征税 对于特定税种的税率只能按照法律 法规规定 对此税务机关并没有选择裁量的权力 B 居民身份证条例 规定居民身份证按有效期分为三种 10年 20年和长期 而且对发放这三种身份证的年龄条件作了明确规定 16 25周岁 10年 26 46周岁 20年 46周岁以上的 长期 公安机关在决定某公民该发哪种居民身份证时 没有自由裁量余地 自由裁量A 消防部门在灭火时 有权根据火情决定是否拆除与失火房屋相邻的房屋及拆除几间房屋等 但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 裁量受到更多约束 甚至以前属于裁量权 而现在属于羁束权 例如 交警执法 未佩带安全带 罚款50元 超速 违章变道 罚款200元 醉酒 2000元 15 5 单方行政行为和双方行政行为 以行政行为是否由行政主体单方意志就可以形成并发生法律效力划分 单方行政行为 指以行政主体单方面的意思表示 无须行政相对人同意即可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 既有抽象行政行为 又有具体行政行为 大多数行政行为都是单方行政行为 双方行政行为 指以行政主体与相对一方的共同意志作出 城双方合意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如行政合同 行政委托等等 16 6 行政立法 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行为 这是根据行政行为的性质和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划分的 行政立法行为 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它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以行政机关为一方 以不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为另一方 行政执法 是行政主体执行或适用法律 法规和规章 使法律 法规或规章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实现的活动 它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以行政主体为一方 以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为另一方 行政司法 是指行政机关作为第三方 裁决行政争议的行为的 行政司法中的法律关系是三方法律关系 如劳动争议仲裁 人事仲裁 行政复议 行政裁决 17 第三节行政行为的内容和要件 17 18 1 象棋 中国政治象征 一切为了保帅 2 麻将 中国国民象征 互相算计 只为自己成功 3 围棋 中国思维象征 一切都是非白即黑 4 军棋 中国官场的象征 官大一级压死人 5 杂技 中国现状的象征 折腾来折腾去其实都是为了维稳 6 武术 中国军事的象征 架式吓人 近期没见制服过谁 19 一 行政行为的内容 行政行为的内容 即行政行为所包含的意思及其要达到的目的 行政行为作为一种法律行为 其法律意义上的作用就是产生 变更或消灭一定的行政法律关系 因此 行政行为的内容都与权利 义务有关 行政行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赋予权利或者免除义务2 设定义务或者剥夺权益3 确认法律事实或者确认法律地位4 确认和恢复权利 义务 20 二 行政行为构成要件 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 是指构成一个行政行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它是区分行政行为与非行政行为的标准 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具有行政权能的组织 2 行政行为的本质必须是行政权的实际运用 3 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是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4 行政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存在形式使行为主体的内在意思表示出来 21 三 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 一 主体合法 作出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即依法设立 具有行政权力 1 机关合法 行政行为由行政机关作出的 行政机关必须是根据宪法或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立 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 派出机构 临时机构 协调机构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实施行政行为 2 合法授权 3 合法委托 4 公务人员合法 这是指代表行政机关 法定授权组织 委托组织实施行政行为的公务人员必须具有合法的身份 具备法定职务 双方形成职务委托关系 能够对外行使行政权力 22 二 权限合法行政行为必须是在行政权力主体的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 超越权限实施的行政行为无效 授权组织和委托组织应在授权和委托的权限范围内对行政管理事项实施行政行为 1 事项管辖权 2 地域管辖权 3 手段的限制 4 程度的限制 5 时间管辖权 行政机关只能在其自身合法存在的时间内行使行政权力 行政机关被撤销 变更或发生其他变化 原来的行政权力也将发生变化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受到时间管辖上的限制 6 时效的限制 行政行为应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内实施 否则无效 如对违法行为应在一定期间内作出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作出后应在一定期间内强制执行 23 三 内容要件 要求行为的内容必须合法 适当 真实和明确 内容合法 是指行政行为的权利义务处理必须完全符合法律 法规的规定 内容适当 是指行政行为的作出必须公正 合理 符合实际 不能畸轻畸重 带有不良动机 内容真实 是指行政行为必须基于行政主体的真实意思表示 内容明确 是指行政行为所表达的内容清楚 具体 不致于产生模棱两可 使行政相对人无所适从 进而不能产生行政行为应有的作用的情形 24 四 程序和形式要件 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具备法定的形式 所谓程序 是指行政行为所要求的必不可少的过程 行政行为的程序必须合法 即一定的时限 顺序 步骤 方式等的要求 此外 对一些特定具体行政行为还必须符合特定的程序要求 如依申请的行为需有申请程序等等 所谓形式 是指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应具备一定的形式 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形式 特别是要式行政行为要符合特定的形式 25 一个实定法上的条文的理解 讨论 行政处罚法 第41条规定 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 应当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 不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 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问题 1 不能成立 应如何理解 是不合法 无效 还是根本不存在 成立的要件为何 2 当事人对不成立的行为如何行动 26 案例1 隐蔽式执法一名出租车司机因为交警隐蔽在立交桥下 守株待兔进行执法而将交通队告上法庭 问题 行政法的视角 案例2 高科技执法 城市 小广告 是困扰很多城市的一个问题 某市为了制止城市小广告的蔓延 通过技术手段 向小广告上公布的电话号码24小时不停呼叫 俗称 呼死你 恶意号码追呼系统问题 比例原则的考量 27 28 恶意号码追呼系统 该系统是一套安装在电脑中的软件 最多可以同时呼出196个号码 20秒钟呼一次 只要将非法小广告上的联系电话号码输入电脑 就能24小时不停地拨打该电话 对方接通后 来电显示 91444 字样 谐音 就要死死死 同时语音提示 你在城市乱贴 乱写 乱画的行为 违反了 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 请到 市城市管理局接受处理 呼死你 开通几天来 已有近百个手机或呼机被列入 黑名单 不停地被呼叫 一家搬家公司在接到呼叫提示后 主动接受了处理 29 呼和浩特市容管理局 另类处罚 被指违法 图 张广亮 化名 很气愤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700多元的手机预存款竟然不见了 近日 呼和浩特一市民贴小广告遭遇强行扣罚手机话费 张广亮致电 北方周末报 反映自己因在小区里张贴广告 遭到呼和浩特市市容管理局无理罚款 张广亮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经营了一家装修门市 前不久 为了招揽业务 张广亮在广告公司印制了一些宣传资料 之后雇用了几个大学生在其门市附近的小区进行张贴 他没料到自己的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 呼和浩特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张广亮接受 北方周末报 采访时说 上个月月初左右 我因为在包头做一个业务一直没回呼和浩特 我的呼和浩特手机卡一直没有开机 等回来了一开机发现手机已经欠费了 我很惊讶 因为我上个月走时话费余额还有700多元 就是扣除月租也不会少于700元 费解的张广亮给移动公司打了电话 经询问得知 是一项垃圾短信费 市容管理局 手机被扣费只能自认倒霉移动公司表示 存在手机里的700多元话费被市容管理局扣掉了 因为张广亮在小区内张贴宣传资料 而且在宣传资料上留有他的手机号码 根据市容管理局拟定 现行的 呼和浩特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第13条规定 未经批准不得在电杆 树木 居民住宅和其它公共设施上涂写 刻画和张贴 悬挂各种广告 宣传品 未经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批准 不得在道路 广场等公共区域随意散发广告和传单 违反本条规定的 予以警告 责令限期改正 可以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无奈 张广亮又交了100元话费 可是刚交上话费没到一周时间 手机又再次欠费停机 而且每天会有一个 10658494 的号码给他的手机发10几条付费信息 信息的内容是 请不要张贴 涂写小广告 您的行为违反了 呼和浩特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请每周一至周五去市容广告科接受处理 2元 条 咨询电话3389821 30 呼和浩特市市容管理局广告管理科一位李姓科长接受 北方周末报 电话采访时表示 该局是根据市政府呼政发 2006 38号关于整治 三乱 小广告的通告进行处罚的 本报记者在市容局广告科的墙上也看到了这份通知 其中第4条规定 通信管理部门及相关电信运营企业对 三乱 小广告行为人的手机 固定电话要采取严厉措施 相关电信运营企业要开通 城市警示短信息系统 对 三乱 小广告特别是办假证的电话号码高频次发送收费短信息 必要时采取停机措施 从源头上确保打击力度和整治效果 张广亮觉得市容管理局是执法部门 可是在治理小广告的做法上却在违反国家法律 执行的竟然是市政府的一份通知 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而且 移动公司作为企业单位没有权力代缴罚款 市容局也没有权力委托移动公司帮其罚款 根据 行政处罚法 第3章第19条规定 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2 具有熟悉有关法律 法规 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3 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 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张广亮认为 上述3个条件移动公司均不符合 因此 不可以委托其代扣罚款 本报记者以投诉人的身份来到呼和浩特市移动公司客服中心 当问及小广告代扣的依据时 客服人员拿出了两份文件 一份是移动公司的上级监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通信管理局下发的 关于配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整治三乱小广告的通知 另一份是呼和浩特市市容管理局关于配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整治 三乱 小广告开通警示短信系统的函 两份文件旨在要求呼和浩特市移动公司配合市容管理局的工作 开通具有收费性质的警示短信系统平台 31 钓鱼执法 上海一车主好心搭载自称有病的男子 结果认定涉嫌非法运营 被扣车罚款一万 引诱违法 引蛇出洞 与收集违法证据 卧底 无间道 32 第四节行政行为的效力 33 一 行政行为的生效时间行政行为的生效则是指已经成立后的行政行为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发生效力 也即产生公定力 确定力 拘束力和执行力的问题 1 即时生效 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效力 对相对方立即生效 它一般适用于紧急情况下所作出的需要立即实施的行为 自决定之日起生效 这类行政行为多限于行政主体对内部行政事务所进行的管理行为 一般不针对机关之外的其他行政相对人 如行政主体对所属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决定 一般自会议或行政首长决定之日起生效 并不以工作人员是否受领为条件 34 2 受领生效 是指行政行为须为相对方受领 才开始生效 所谓受领 是指行政机关将行政行为告知相对方 并为相对方所接受 受领生效 一般适用于特定人为行为对象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的对象明确 具体 一般是采用送达的方式 35 3 告知生效 是指行政机关将行政行为的内容采取公告或宣告等有效形式 使相对方知悉 明了行政行为的内容 该行政行为对相对方才能开始生效 与受领生效不同 告知生效所适用的对象是难以具体确定的相对方 包括不特定的多数人和具体的相对方 但住所地不明确 从而使行政行为的内容无法一一告知或难以具体告知 36 4 附条件生效 又称为 延迟生效 是指行政行为的生效附有一定的期限或其他条件 在所附期限来到或条件消除时 行政行为才开始生效 37 刘先生在2005年办理车辆年检时 被告知他在2003年有闯 电子警察 的违法行为 需缴纳罚款200元及50元的 电子警察 拍照成本费 为此 刘先生以行政处罚程序违法为由 将郑州市公安局交巡警三大队告上法庭 要求法院判令被告撤销对刘先生作出的处罚决定书 并返还所交纳的罚款200元及电子警察拍照成本费50元 根据 行政处罚法 的有关规定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 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交巡警部门未履行告知义务 又在超过二年的时效期内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 就构成了行政程序违法 38 二 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的效力 是指行政行为所发生的法律效果 通常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法律约束力和强制力 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 是指已经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哪些法律效力 通说认为 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定力2 确定力3 拘束力4 执行力 39 1 公定力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 不论是否合法 若非无效行政行为 就具有被假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组织和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 也就是说 公定力是一种经推定或假定的法律效力 而并不意味着具体行政行为的真正合法与否 换句话讲 不管行政行为事实上是否合法 即使是违法的 在被法定的国家机关经过法定程序否认它的效力之前 都应对它作合法的推定 它仍被认为是有效的 对有关当事人都有法律约束力 40 2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确定力 也称不可变更力 指行政行为成立 生效后 其内容具有确定性 非经法定主体 非依法定事由和程序不可随意变更和撤销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来源于国家行政权的权威性 行政行为依法被改变的情况主要是 1 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 2 经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 3 由上级行政主体行使监督权 4 经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判决 5 因发现确有错误 由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自己变更和撤销 41 3 拘束力 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 其内容对相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效力 有关组织或人员必须遵守和服从 拘束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行政主体自身的拘束力 行政行为成立后 在该行为被依法撤销或变更以前 行政主体要受其拘束 不仅要承认所作的行政行为 也要遵守和执行行政行为的内容 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是对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 对于生效成立的行政行为 行政相对人必须严格遵守 服从和执行 要完全遵守行政行为所设定的权利义务 不得违反和拒绝 42 4 执行力 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 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 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 它需要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通过一定的方式自觉实现行政行为的内容 而且在双方主体不能自行履行的情况下 行政行为便会发生强制执行的效力 实现方式有两种 即自动履行和强制执行 43 一 行政行为的无效 二 行政行为的撤销 三 行政行为的变更 四 行政行为的废止 三 行政行为的无效 撤销 变更 44 一 行政行为的无效无效行政行为是指已经成立了的行政行为但由于重大 明显违法而不具有公定力 从而自始 当然 确定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1 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2 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3 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4 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5 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45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行政相对方可在任何时候请求有权国家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 有权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相应行政行为无效 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 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相对人获得的一切均应返回相对人 所加予相对人的一切义务均应取消 对相对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均应赔偿 46 二 行政行为的撤销行政行为的撤销 是在其具备可撤销的情形下 由有权国家机关作出撤销决定后而使之失去法律效力 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 1 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 主体 权限 内容 程序 合法的行政行为必须具备三个要件 主体合法 内容合法 程序合法三者缺一不可 2 行政行为不适当 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也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47 行政行为撤销的法律结果 1 行政行为自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 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2 如果行政行为被撤销 那么 由此造成相对方的一切实际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 3 如果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相对方的过错 如其通过虚报 瞒报有关材料而获取行政主体的某种批准 许可行为等 或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共同过错 如行政行为是在相对方行贿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的情况下作出的 所引起的 行政行为撤销 行政主体通过相应行为已给予相对方的利益均要收回 行政相对方因行政行为撤销而遭受到的损失均由其本身负责 国家或社会公众因已撤销的行政行为所受到的损失 应由行政相对方依其过错程度予以适当赔偿 行政主体或其工作人员对导致行政行为撤销的本身的过错则应承担内部行政法律责任 48 例题1行政行为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是 A 被撤销的行政行为自行为作出之日起就无效B 被撤销的行政行为自行为被撤销之日起无效C 被撤销的行政行为被认为自始不存在D 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被撤销的行为可以继续发生法律效力例题2下列行政行为中 属于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A 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B 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C 不适当的行政行为D 所依据的法律 法规 规章 政策等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 废止或撤销 依此作出的行政行为 49 三 行政行为的变更指对已在实际生活中实施的 有瑕疵的行政行为内容予以改变 使其具有新的效力 行政行为变更的原因和理由 其一是因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而予以变更 如 行政复议法 第28条规定 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 复议机关可以决定撤销 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1 主要事实不清 证据不足的 2 适用依据错误的 3 违反法定程序的 4 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5 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其二是因行政行为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而予以变更 行政行为在合法有效成立并生效后 由于政策 法律的改变或事实情况等的变化 为使之符合新的客观情况及公共利益的要求 行政主体也可以对其予以变更 50 说明1 它是对行政行为内容和形式的部分改变 2 变更并不影响行政行为的整体效力 经变更后的行政行为与变更前的行政行为一样具有法律上的公定力 确定力 拘束力和执行力 3 行政行为中被变更的部分是以新的内容或形式取代旧的内容或形式 旧的内容或形式自变更后失去效力 而新的内容或形式开始发挥效力 51 四 行政行为的废止1 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 1 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 法规 规章等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 废止或撤销 依此作出的相应行政行为如继续实施 则与新的法律 法规 规章 政策相抵触 或因失去其作出依据而废止 2 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原行政行为的继续存在将有损公共利益 同时可能会给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 3 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的目标 任务 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 从而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52 四 行政行为的废止2 行政行为废止的法律后果 1 行政行为废止后 其效力自行为废止之日起失效 行政主体在行为废止之前通过相应行为已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