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pt学习课件.ppt_第1页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pt学习课件.ppt_第2页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pt学习课件.ppt_第3页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pt学习课件.ppt_第4页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pt学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1 5 1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一 基本概论 2020 1 5 2 2 2020 1 5 3 定义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neuro muscularfacilitationTechnique NFT 将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的基本知识运用运动疗法的基本操作 以治疗神经 肌肉 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类治疗方法特点 1 目的都是改善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2 方法上都是强调感觉对运动的重要性3 重复进行对学习的必要性 3 2020 1 5 4 定义 所谓促进技术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刺激运动通路上的各级运动神经元 调节他们的兴奋性 以获得正确的运动输出的方法促进技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通过某些方法 能够使处于阈下兴奋状态的神经元转变为兴奋状态的过程即易化通过某些方法 能够使产生兴奋冲动的神经元返回到阈下兴奋状态的过程即抑制 4 2020 1 5 5 理论基础 theoreticalbasis Sherrington1947年对脊髓反射的研究中所得出的神经生理学理论基础 连续性诱导后续效应 总和 包括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扩散交互神经支配 2020 1 5 6 理论基础 theoreticalbasis 连续性诱导 在主缩肌强烈的兴奋之后可以引起拮抗肌的兴奋 使之产生收缩 PNF技术中逆转技术就是利用了这一特性后续效应 刺激的效应在刺激停止后仍然继续存在 如果增加刺激的强度和时间 后续效应也增加 在维持静力性收缩之后肌肉力量的增加就是后续效应的结果 2020 1 5 7 理论基础 theoreticalbasis 总和 包括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 可获得较大的躯体活动 时间总和 在短时间内的一连串的阈下刺激的总和可以引起兴奋 空间总和 同时在身体的不同部位给予的阈下刺激 这些刺激可以相互加强 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 7 2020 1 5 8 理论基础 theoreticalbasis 扩散 当刺激的强度和数量增加时 人体产生反应的强度和传播速度也随之增加这种反应可以是兴奋性的也可以是抑制性的交互神经支配 主动肌兴奋时 拮抗肌的活动会受到抑制PNF技术中的放松技术正是利用了此原理 8 2020 1 5 9 理论基础 theoreticalbasis Sherrington的神经生理学理论基础外周本体感觉等输入信号影响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凡是引起运动神经元发放冲动的感觉刺激 使与该运动神经元相邻的运动神经元处于阈下兴奋状态 易化作用 使已经处于兴奋状态中的运动神经元停止释放冲动重新回到阈下兴奋状态的刺激 抑制作用 9 2020 1 5 10 理论基础 theoreticalbasis Sherrington的神经生理学理论基础总体运动模式 正常的功能性运动是由肢体的整体运动模式和躯干的协同肌作用所组成 大脑的运动中枢只能产生和组织这些运动模式 而不能将某一块肌肉从运动模式中分开 协同肌的有机组合构成PNF训练的运动模式 10 2020 1 5 11 原理 等有关神经发育学原则 头尾方向发育的规律 头 腰近端到远端的发育规律 肩 手共同运动到分离运动的规律 近端 远端分离由原始反射向随意运动发育规律 持握反射 主动抓握由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发育的规律 全手抓握 对指躯干控制 近端关节控制 远端关节控制简单动作 复杂动作对称动作 不对称 反转 11 2020 1 5 12 原理 神经肌肉功能重塑 重新组合 神经解剖学重建对侧 双侧支配同侧支配单侧大脑受损后 依靠受损对侧的大脑未交叉的皮层脊髓束保留对受损大脑对侧肢体的部分感觉和运动的控制上肢近端的运动则受同侧大脑支配 1973年Brinkman 刺激和调动潜在神经细胞的功能发育 实现功能替代神经生理功能重组 12 2020 1 5 13 分类 1中枢性促进技术 以Brunnstrom2外周感觉反馈性促进技术 1 PNF 2 Rood3神经发育技术 以Bobath技术为代表4运动再学习 motorrelearningprogramme MRP 13 2020 1 5 14 Brunnstrom 在患者尚未恢复主动活动之前 利用人体发育早期本属于正常的各种非随意运动皮层下反射活动 原始反射 去引出瘫痪肌肉产生收缩反应 以启动运动功能的恢复进程从而促使肌力的恢复 14 2020 1 5 15 外周感觉反馈性促进技术 1 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应用外周本体感受性刺激来募集更多的靶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性冲动 促使肌肉收缩以增加随意收缩的力量或肌张力 亦可抑制靶运动神经元使肌肉放松 缓解肌痉挛 2 皮肤感觉输入促进技术是以Rood等为代表 在特定皮肤区域进行刺激 获得局部促进作用的方法 15 2020 1 5 16 神经发育技术 以Bobath技术为代表 本技术是应用神经发育的原理 以固有反射及较高中枢对运动反射调节为基础 利用正常的自动性姿势反射和平衡保护反应等来调节肌张力 诱发正确的动作 从而抑制异常运动模式 重新获得对运动的控制 16 2020 1 5 17 运动再学习 运动再学习 motorrelearningprograme MRP 以神经生理 运动科学 生物力学 行为科学等理论为基础 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视为一直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 17 2020 1 5 18 各技术的比较 18 2020 1 5 19 二 治疗技术 19 2020 1 5 20 Bobath疗法 常用技术1 Bobath握手2 控制关键点 keypointofcontrol 3 抑制技术4 促进技术5 触觉和本体感觉刺激技术 20 2020 1 5 21 Bobath握手 患侧拇指在上限制患侧的前臂旋前和腕关节屈曲患侧拇指处于伸展位 作用 患者可以主动自助活动 积极参与治疗 防止手的屈曲挛缩 避免腕屈曲以及前臂旋前畸形 Bobath握手后上臂屈曲练习防止肩关节继发性活动受限 21 2020 1 5 22 控制关键点 keypointofcontrol 主要关键点 头部胸椎肩胛大拇指躯干骨盆 22 2020 1 5 23 抑制技术 抑制痉挛 异常姿势反射和联合反应 1 躯干抗痉挛模式牵拉患侧躯干使之伸展 2 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上肢 下肢 3 肩的抗痉挛模式使肩向前 向上 患侧卧位 4 手的抗痉挛 23 2020 1 5 24 促进技术 定义 一种阈下神经冲动使另一处于阈下的兴奋灶易于达到兴奋而引起兴奋的现象 原理 中枢兴奋性扩散 翻正反应的促进当身体的某一部位发生空间位置的改变时 其他部位也随之改变 以适应改变的状态 保护性伸展反应的促进 平衡反应的促进 24 2020 1 5 25 促进技术 5 触觉和本体感觉刺激技术关节负重 刺激本体感受器 增加肢体的稳定性 防止骨质脱钙关节压缩 关节不能负重是采取一种替代办法拍打 25 2020 1 5 26 治疗步骤 26 2020 1 5 27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法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PNF 2020 1 5 28 主题 1基本概念2理论基础3基本手法4特殊手法 2020 1 5 29 基本概念 concept 通过刺激人体本体感受器 来激活和募集最大数量的运动肌纤维参与活动 促进瘫痪肌肉收缩 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 缓解肌痉挛神经系统疾病 偏瘫截瘫 骨科疾病 骨折术后OA颈腰椎病 本体感受器存在于关节 肌腱 韧带等处 2020 1 5 30 螺旋或对角线运动是正常动作发育的最后阶段 这是因为所有的对角线模式中总有旋转的成分 而旋转是肢体发挥正常功能所不可缺少的 例如洗脸 梳头 吃饭 行走 对角线运动都越过中线 也利于身体双侧运动的发展 PNF的解剖学基础 30 2020 1 5 31 PNF基本手法 9种 手法接触 manualcontact 阻力 resistance 扩散与强化 irradiationandreinforcement 牵张 stretch 牵引 traction 挤压 approximation 言语刺激 verbalcommands 视觉刺激 vision 时序 timing 2020 1 5 32 手法接触 manualcontact 具体操作方法 治疗师手与患者皮肤接触刺激患者皮肤 肌肉 肌腱等本体感受器利用手部的握法及所给予的压力来引导动作进行正确的方向 并且增加肌肉收缩的能力 2020 1 5 33 阻力 resistance 促进肌肉收缩 运动控制 给予一个正常活动记忆的方法 给予阻力的方式视肌肉受到阻力时所产生的收缩方式而决定 等张 向心或离心 或等长 给予阻力的大小个体化 适当 能使患者完成的是流畅协调的动作及没有异常活动 2020 1 5 34 扩散与强化 irradiationandreinforcement 扩散指肌肉组织受刺激后所产生的反应扩展及其他肌肉组织的现象 强化是给予较强肌肉动作阻力以加强较弱肌肉的活动 如 给予手臂旋后时的阻力使肩关节外旋肌产生收缩 2020 1 5 35 牵张 stretch 牵拉刺激可引起肌肉产生牵张反射 在每一动作模式开始时 可采用快速牵拉并施加阻力以提高肌张力 即使是完全性瘫痪的肌肉 也可能在牵拉松弛的肌肉之后产生收缩 牵张反射可用于激发自主运动 增强较弱肌肉的力量和反应速度 持续牵张可以抑制肌肉反应 抑制痉挛 伸展收紧软组织 从而增加肌肉活动度 2020 1 5 36 挤压 approximation 对关节进行挤压 使关节间隙变窄 可激活关节周围伸肌利于关节伸展 促进关节稳定性 负重和抗重力肌的收缩 直立反应1 快速挤压关节 以引发反射性的反应2 慢速挤压关节 根据患者对诱发动作的反应及耐受力 缓慢地施加 2020 1 5 37 牵引 traction 牵引是关节表面稍微的分开 它可以用于诱发动作 特别是屈曲及抗重力的动作 协助延展肌肉组织 以及给予某部分动作阻力 牵引可以增加躯干与肢体的延展性 并可缓解 治疗关节疼痛 2020 1 5 38 言语刺激 verbalcommands 治疗师在适当时候发出口令 可刺激患者的自主运动 提高动作完成的质量具体操作反方法 预备口令 必须清楚明白 动作中的口令要短 准确 时间正确活动口令 告诉患者开始活动纠正口令 及时 准确 达到目的 2020 1 5 39 视觉刺激 vision 视觉刺激可以协助患者控制或改正其姿势或动作 在完成头 颈 躯干上部动作模式时 视觉可以引导正确的运动方向 令患者的眼睛注视肢体的运动方向 可以使动作更容易完成 有助于动作的发动与协调 患者与治疗师间的视觉接触是一种沟通方式 借助这样的沟通可促进两者的合作互动关系 2020 1 5 40 时序 timing 时序是指动作出现的时间顺序 流畅的动作时间顺序组成一个协调顺畅的动作 一个有协调 有效率的正常动作时机应是有远端进展到近端 特殊手法 节律性起始 rhythmicinitiation 等张组合 isotoniccombination 慢逆转 slowreversal 慢逆转 挺住 slowreversal hold 节律性稳定 rhythmicstabilization 保持放松 hold relax 收缩放松 constract relax 41 2020 1 5 42 节律性起始 rhythmicinitiation 1 特点 强调整个动作的节律性 被动活动开始 再进行抗阻活动 2 目的 协助患者起始动作 改善患者动作的协调性及对动作的感觉 使动作的节奏正常 帮助患者学会完成动作和放松3 适用 起始动作有困难者 位置觉迟钝的患者 因僵硬等原因导致运动不圆滑的患者 2020 1 5 43 等张组合 isotoniccombination 1 特点 一组肌群的向心性 离心性与固定性收缩组合 而无放松 治疗时 从患者肌力或协调最好的地方开始 2 目的 主动控制动作 增加主动活动范围 增加肌肉力量 获得离心动作控制的功能性 3 适用 离心动作控制不良 动作协调性差及运动方向不正确 关节主动活动差 2020 1 5 44 慢逆转 slowreversal 对抗的两组肌群缓慢地交替作等张收缩屈曲和伸展方向连续进行诱导训练完成最大关节活动范围促进协同肌 松弛拮抗肌 增加肌肉收缩力度 耐力及协调性 慢逆转 挺住 slowreversal hold 与SR诱导训练方法相似在所需ROM内进行2 3 肌肉地等长收缩促进较弱肌群收缩 加强肌肉地耐力和肌力 增强协调性 2020 1 5 45 节律性稳定 rhythmicstabilization 节律性稳定 特点 抵抗阻力做交替等长收缩 不产生运动 某一位置 目的 增加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度 增强肌力 增强稳定与平衡 减轻疼痛 适用 关节活动度受限 疼痛特别是在运动时 关节不稳定 拮抗肌群无力 平衡能力下降 2020 1 5 46 保持 放松 hold relax 1 特点 给予短缩肌肉等长收缩的阻力 再让肌肉放松 2 目的 增加被动关节活动度 减轻疼痛 3 适用 被动关节活动降低 疼痛 患者等张收缩太强 治疗师无法控制 收缩 放松 constract relax 1 特点 给予拮抗肌等张收缩的阻力 再让肌肉放松 以增加肌肉活动范围 2 目的 获得肌肉放松 在无痛范围内可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牵伸僵硬的肌肉 肌腱 3 适用 关节周围肌肉痉挛 关节活动受限 重复收缩 repeatacontraction 1 特点 先做主动肌的全范围的最大抗阻运动 然后做全范围的等张收缩 最后在有力的部位进行等长收缩 2 目的 增强主动肌的肌力和耐力 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3 适用 在以下几种肌力状态下应用此方法特别有效 肌力仅1级 此时随意发起运动有困难 可用快速牵张刺激肌肉收缩 一旦能收缩 立即施加阻力反复进行 2级 在肌力为l 2级时 对牵张不敏感 因此牵张要多重复几次 同时要加上较强的口令刺激 运动范围内肌力强度不均匀时 可在肌力减弱点处增加一次等长收缩 47 PNF运动模式的形式对角线模式 单侧模式头颈模式 左屈 右伸 右屈 左伸肩胛带模式 前伸 后缩 前缩 后伸骨盆模式 前伸 后缩 前缩 后伸 48 PNF运动模式的形式对角线模式 单侧模式上肢下肢模式上肢D1屈 右手摸左耳 屈曲 内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