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 江河 江河 作者简介 江河 原名于友泽 1949年生 北京人 1968年高中毕业 1980年他在 上海文学 发表处女作 星星变奏曲 著有诗集 从这里开始 太阳和他的反光 等 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 以 纪念碑 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 太阳和他的反光 赢得了社会的瞩目 朦胧诗 又称新诗潮诗歌 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 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 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 所以被称作 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 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 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朦胧诗派和朦胧诗 朦胧诗派是指由舒婷 顾城 北岛 江河等为代表的一批在 文革 中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组成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派 朦胧诗在艺术上 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 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 意象 来暗示或间接表达感情 内容含蓄隽永 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 往往借助象征 比喻 错觉 幻觉等手法 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 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 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文革 十年间 新中国政治 经济 文化各方面处于动荡状态 诗人们在迷惘和清醒 痛苦和庄严 失落和寻找 追悔和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句诗正是朦胧诗潮的缩影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80年 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 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 文革 十年 目睹了专职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 因此对 文革 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 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 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 因此写下了此诗 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梦 也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迷惘 这是诗人思考历史 人和现实的表现 星星 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 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一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1 由 如果 引领这一假设句 构成对黑暗现实强有力的否定 2 由 谁不愿意 开头的第一次反问 诗人借助 诗 和 蜜蜂 这两种象征光明的美好意象 构成一个富有诗意的理想世界 谁不愿意 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第二次反问 构成一个夏夜般柔美的理想世界 第三次反问 构成一个春天般温馨迷人的理想世界 一 诗人对光明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 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反面表达 构成对现实的否定 第一次反问 写出现实世界的苦难 谁愿意 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 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第二次反问 写出现实世界的寒冷 第三次反问 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二 诗人对黑暗冰冷的严酷现实的否定 表达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三 再读课文思考 诗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 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 那么诗中的星星有怎样特定的情景和意味 诗人反复咏叹星星 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 这首抒情诗以 星星 象征光明 即诗意 春天 温暖 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但诗中的 星星 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 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 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 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追求的理想 为了希望 他愿意燃烧自己 对光明的渴望向往 读一读 品一品 1 诗人用 柔软得像一片湖 来形容夜晚 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 鸟落满枝头 与 星星落满天空 的联想与类比 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柔软得像一片湖 把夜晚的安宁 平静 柔和 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鸟落满枝头 与 星星落满天空 的联想与类比 更生动地表现了 光明 的美好 四 问题探究 通感的定义 通感 又叫 移觉 通喻 修辞方式之一 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 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 是视觉 听觉 触觉 嗅觉等感觉彼此相通 3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与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诗人为什么用 闪闪烁烁 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与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这两句诗 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 白丁香的朦胧 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蕴 表现了 春天 之美 光明 之美 诗人用 闪闪烁烁 来形容声音 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 一会儿消失 一会儿清晰 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 闪闪烁烁 的感觉是相通的 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 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 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4 每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5 怎样理解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6 寂寞地燃烧 是什么意思 4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用暗喻的手法 表明 苦难的诗 所受到的束缚 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 星星是不会颤抖的 是生活的压抑和束缚使星星得不到自由 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参考答案 探究 探究 5 怎样理解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瘦小的星 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 不仅太阳失去了 连 瘦小的星 也被 一颗又一颗 地吹落 可见 夜 的黑暗沉沉 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参考答案 6 寂寞地燃烧 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 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 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 寂寞突出了孤独 燃烧代表了牺牲 探究 参考答案 这首诗为什么题为 星星变奏曲 这首诗上下共同以 星星 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的主题 并且结构对称 基本句式 修辞手法都相同或相近 也具有相同的韵律 但上下两节在情境 意味上发生变化并形成对比 就像音乐一样既有原来的轮廓而又以变化的形式出现 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所以叫 星星变奏曲 主题 表达作者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 抒发对理想 光明 的向往和追求 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艺术特点 含蓄朦胧 意境优美 星星变奏曲 光明 理想 幸福 美好 星星 温馨美好 寒冷严酷 向往光明 否定现实 星星变奏曲 第一节 诗人向往的光明世界 谁还需要 谁还会 谁不愿意 谁不愿意 谁不喜欢第二节 对现实的否定 谁还需要 谁还会 谁愿意 谁愿意 谁不喜欢 否定 肯定 否定 肯定 有人说 一个聪明的民族 是一个敢于反思敢于正视自我的民族 朦胧诗潮就是对过去时代的沉痛反思 有着厚厚的历史感 民族进步 避免少走弯路 尚且要如此 何况是我们个人呢 我们应该时刻反思 时刻提醒自己 不要再一次踏进同一条河里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课件
- 新解读《DL-T 790.461-2010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 第4-61部分:数据通信协议 网络层 无连接协议》
- 2025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4年电工考前冲刺测试卷附答案详解【B卷】
- 2024年执业药师常考点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花岗石合同(标准版)
- 物业开发合同(标准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学习笔记
- 吉林省临江市北师大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强化训练(有一套)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育行业数字化教材开发与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报告
- 小学生防骗防诈安全教育课件
-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 中外广告史(第三版) 课件全套 何玉杰 第0-11章 绪论、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 日本广告的发展
- 三年级全一册《劳动与技术》第二单元 活动3《创意剪纸》课件
- 肺结节科普宣教
-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空调维保项目进度保障计划
- 放射科室风险评估报告
- 各类组织架构图课件
- 创伤性窒息护理课件
- 人口老龄化对寿险产品需求结构的影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