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层楼板配筋图.dwg
首层楼板配筋图.dwg

连江县凤城中学宿舍楼建筑结构设计【含CAD图纸+文档】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3712204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3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1-05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含CAD图纸+文档 连江县 凤城 中学 宿舍楼 建筑 结构设计 CAD 图纸 文档
资源描述:

压缩包内含有CAD图纸和说明书,均可直接下载获得文件,所见所得,电脑查看更方便。Q 197216396 或 11970985

内容简介:
(xxx学院土木工程系土木专业毕业设计 同学姓名 学号 )图纸目录清单序号图 纸 名 称图纸编号会审时间备注结构设计总说明1/10首层楼板配筋图2/10标准层楼板配筋图3/10顶层楼板配筋图4/10梁平法施工图5/10柱平法施工图6/10梁柱立、剖面施工图7/10整榀框架施工图8/10楼梯基础详图9/10基础平面布置图10/10 毕 业 设 计中文题目连江县凤城中学宿舍楼英文题目Lianjiang county FengCheng middle school dormitory building 系 别:年级专业: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职 称:xxx学院教务处制20 xx 年 月 日毕业设计指导记录表设计题目:连江县凤城中学宿舍楼结构设计文件年级/专业: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签名:指导内容: 与学生面谈,给学生下达任务。在确定了毕业设计的题目之后,给该生分析了在设计应注意的事项,指导查阅设计的相关资料以及书写时注意设计的书写格式,重点指导阅读相关资料,并指点设计方法。 2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 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完成。提交开题报告后,给学生提供毕业设计的撰写规范要求和毕业设计任务与指导书。 2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在开题报告后,要求学生根据开题报告和前一段时间的文献调研,对在开题报告中介绍所研究内容的方法做出调整,做出系统的构思,以综述的形式阐述所做设计的整体设计思路。 2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 通过数次关于施工组织设计数据资料的交流及计算,确定工程量,并提交初步的施工组织设计成果。 2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 对设计初稿进行修改、批注,提出第一次的设计修改意见,内容包括:设计格式、标点符号、中英文摘要、工程量数据、养护天数、资料来源等。 2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 指导学生,根据初稿的修改意见,完成设计内容作了第一次的修改,并上交。针对修改内容,提出第二次修改意见,内容包括:格式要求、横道图与网络图错误修改、标题符号使用等。2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 设计第二次修改完成,基本无专业技术上的问题,提出第三次修改意见,内容包括:论文目录自动生成、封面格式要求等。2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 在学生对设计内容进行多次修改后,毕业设计内容基本符合要求。但是论文局部内容和格式还需要进行修改。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校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格式要求进行修改。20 年 月 日备注:1.此表由指导老师如实填写,表格不够填写可续页;2.指导记录覆盖任务下达、开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毕业设计(论文)修改等;3.各系可根据实际调整表格。文件资料目录文件资料目录1、结构设计说明书2、设计意图和结构平面布置3、荷载计算书4、板、梁、柱、楼梯、基础的计算书5、板、梁、柱、楼梯、基础的施工图(含各图的配筋表)6、教师编写的评语 一、连江县凤城中学宿舍楼结构设计说明书1. 基地概况和要求基地概况和要求本工程位于连江县凤城中学校区内,建筑红线为 110m80m。该楼为连江学凤城中学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 4158 平方米,共 5 层,框架结构,坐南朝北,根据建筑设计、抗震方面等的要求,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方案,确定框架、基础的形式。根据要求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2.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功能要求:楼层为层,各层设有办公室 20 平方米,值班室 10 平方米。底层均须设置男女卫生间 50 平方米,储藏间 20 平方米,顶层设一个 100 m2 左右的大会议室,每层设有 20 住宅的单元公寓或宿舍,每一单元的公寓或宿舍均设有卫生间、盥洗间共 7 平方米左右,底层不考虑停车场所。 场地状况:临街地块,地势平坦,地段交通方便,如下图所示,基地内还需考虑绿化布置。水文、气象资料: (1)冬季取暖室外计算温度-8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2 最热月平均气温 28 最冷月平均气温-0.8 (2)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 夏季平均风速2.6m/s 基本风压值 0.4KN/m2,地面粗糙度为 B 类 冬季平均风速 3.5m/s 基本雪压 0.35KN/m2 (3)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 30cm,最大积雪厚度 25cm,雪荷载 0.25 KN/m2 (4)年降雨量为 631mm (5)常年地下水位低于 6m,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地质资料: 该建筑场地地基土层主要有粉土、粉质粘土,砂层及卵石层组成,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杂填土层,褐色,杂色,空隙大,松散,主要为建筑垃圾,有少量植物根系,土质较均匀,分布于地表,厚度约 0.6m。 (2)粉质粘土层:褐黄色,灰黄色,湿,稍密-中密实,有大量针状小孔及虫孔,具蜂窝壮结构,含少量钙质粉质粉末,有少量植物根系,土质较均匀,分布稳定,厚度约 4.8m。 (3)粉质粘土层:含少量白色钙质粉末及动物贝壳碎片,土质较稳定,分布稳定,层厚约 2.0m。 (4)粉土层:灰黄色,褐黄色,湿,中密,粉粒含量较大,具水平层理,土质较均匀,分布稳定,层厚约 5.5m。 (5)中砂层:灰黄色,褐黄色,湿稍湿,中密,主要有中砂粒组成,具水平层理,土质较均匀,分布稳定,层厚约 5.0m。 (6)卵石层:灰色,湿,中密,骨架主要有直径 3cm 左右,灰色浑圆状卵石组成,中细砂充填,土质较均匀,分布稳定,层厚大于0.5m。 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1)场地湿陷性评价:该场地为非湿陷性场地。 (2)地震效应: 基本烈度为 7 度,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土,层面坡度小于 10%,属稳定场地,场地类别为类,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 根据土工试验报告:结合区域建筑经验综合考虑,地基土各层承载力标准值fk 建议采用下列数值: 3.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本设计选取一榀主框架进行计算。首先根据框架布局确定各构件尺寸,进行恒载、活载及风荷载。然后采用 PKPM 进行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计算,并进行内力组合分析,按最不利的一组内力,进行构件计算。除了柱下独立基础的配筋设计之外,还进行了楼梯的设计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和相应的构造要求,绘制了结构施工图,并写出了相应的设计说明。 经过设计的过程,运用了大学四年所学过的很多理论,计算中多种计算方法得到体现,如 D 值法,弯矩分配法,分层法等,并采用实际工作应用软件“天正”“PKPM”进行设计。使自己掌握了多方面的知识。掌握多层框架结构的布置方法;掌握结构的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及配筋计算的方法与步骤;掌握结构构造的处理方法;完成结构施工图设计。4. 本设计的特点:本设计的特点:1)结构布置整齐、合理,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2)梁、板、柱传力路线清晰,受力均匀且途径明确;3)建筑物使用空间多样化,能灵活分割,采用框架结构即可最大限度的满足任务书中的要求。二、设计意图和结构平面布置二、设计意图和结构平面布置三、荷载计算书三、荷载计算书结构布置 采用纵横向框架承重方案,因总长 50.4m 未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55m)的要求,不设伸缩缝,如图 5-20 所示。1、构件截面尺寸估选(1)楼板尺寸估选 不设次梁,最大跨度双向板的短向跨度 l=3.6m,板厚应满足h1/50=72mm,取板厚=100mm。(2)框架梁截面尺寸估选 横向框架梁:边跨 l=6.9m,h(1/81/15)l=863460mm,取 h=600mm,宽度 b=300mm;中间跨 l=2.4m,h(1/81/15)l=3001660mm,且不小于 400mm,取 h=400mm,宽度b=250mm。(3)柱截面尺寸可根据式 4.1 估算。各层的重力荷载可近似取 14kN/m,由图可知边柱及中柱的负载面积分别 4.65m*4.5m 和 4.5m*3.45m。由式 4.1 和 4.2 可得第一层柱截面面积为:边柱Ac1.2N/fc=1.2*(1.25*4.65*4.5*14*10*5)/14.3=153645mm中柱Ac1.2N/fc=1.2*(1.25*4.5*3.45*14*10*5)/14.3=113995mm如取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尺寸分别为 391mm 和 338mm。根据上述估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本例柱截面尺寸取值为:1 至 5 层 400*400mm。2.竖向荷载计算(1)永久荷载1)屋面面荷载5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 4 双向钢筋,中距 200 抹平压光 2/25. 125*05. 0mKN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 2/4 . 020*02. 0mKN60 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 2/021. 035. 0*06. 0mKN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2/4 . 020*02. 0mKN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一层 2/05. 0mKN20150 厚膨胀珍珠岩找坡(坡度 2%) 2/595. 02/7*)15. 002. 0(mKN100 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2/5 . 225*1 . 0mKN刷素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20 厚 1:0.3:3 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 2/255. 016*02. 0mKN合计 2/471. 5mKN2)楼面面荷载15 厚 1:2 白水泥彩色石子磨光打蜡(铝条分格条) 2/33. 022*015. 0mKN刷素水泥结合层一道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2/4 . 020*02. 0mKN100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 2/5 . 225*10. 0mKN刷素水泥浆一道20 厚 1:0.3:3 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 2/255. 016*02. 0mKN合计 2/485. 3mKN梁自重(300*600): 2/07. 402. 0*16*) 1 . 06 . 0(*225*) 1 . 06 . 0(*3 . 0mKN3)柱子自重 2/12. 516*02. 0*)45. 0*245. 0*2(25*45. 0*45. 0mKN4)内墙自重计算内墙粉刷5 厚 1:0.3:3 水泥石灰膏砂浆粉面 2/08. 016*005. 0mKN12 厚 1:1.6 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 2/192. 016*012. 0mKN 合计 2/272. 0mKN填充墙自重 240 厚 ALC 加气混凝土砌块 2/2 . 15*24. 0mKN内墙自重 2/74. 1272. 0*22 . 1mKN5)外墙自重外墙粉刷:5 厚聚合物抹面抗裂砂浆 2/1 . 020*005. 0mKN25 厚膨胀聚苯板保温层 2/0075. 03 . 0*025. 0mKN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2/4 . 020*2 . 0mKN合计 2/5075. 0mKN填充墙自重:240 厚 KP1 粘土多孔砖 2/36. 314*024. 0mKN外墙自重: 2/14. 4272. 05075. 036. 3mKN7)楼面板传给横向框架梁的线荷载8)楼屋面板传给横向框架梁的线荷载,边跨梁为梯形分布,中跨梁伟三角形分布,如图所示。顶层梁(边跨): 21/62.245 . 4*471. 5mKNg顶层梁(中跨): 21/13.134 . 2*471. 5mKNg其余各层梁(边跨): 21/68.155 . 4*485. 3mKNg其余各层梁(中跨): 21/36. 84 . 2*485. 3mKNg 8)横梁自重、横墙均布线荷载顶层梁(边跨): g2 =4.07KN/m顶层梁(中跨): g2 =4.07KN/m其余各层梁(边跨): g2=4.07KN/m+(3.6-0.5)m*1.74KN/m =9.64KN/m其余各层梁(中跨): g2 =4.07KN/m 9)纵向框架梁传到柱上的集中荷载及柱自重顶层屋顶女儿墙 0.5m*4.5m*4.14KN/m 2=9.32KN屋面板传来 2.25m*2.25m*5.471KN/m2 =27.70KN框架梁自重 4.5m*4.07KN/m= 18.32KN合计 G =55.34KN(偏心距 0.1m)(注:纵向梁自重(300mm*600mm):0.25m*(0.6-0.1)m*25KN/m3+2*(0.6-0.1)m*0.02m*16KN/m3=4.07N/m)顶层屋面板传来 (2.25m*2.25m+1.2m*4.5m-1.2m*1.2m)*5.471KN/m =49.36KN框架梁自重 4.5m*4.07KN/m =18.31KN合计 G =67.67KN(偏心距 0.1m)其余层外纵墙 (3.6-0.5)m*4.5m-2.7m*1.8m*4.14KN/m2+2.7m*1.8m*0.45KN/m2 =39.82KN楼板传来 2.25m*2.25m*3.485KN/m2 =17.64KN框架梁自重 4.5m*4.07KN/m =18.32KN框架柱子自重 3.6m*3.855KN/m =13.88KN合计 89.66 KN(偏心距 0.1m)其余层纵墙 (3.6-0.4)m*4.5m-1.2m*2.4m*4.14kN/m2+1.2m*2.4m*0.2kN/m2=48.27kN楼板传来 (2.25m*2.25m+1.2m*4.5m-1.2m*1.2m)*4.14kN/m2=37.35N框架梁自重 4.5m*4.07kN/m=18.32kN框架柱子自重 3.6m*3.855kN/m=13.89kN合计 152.48kN(偏心距0.1m)永久荷载分布如图 5-23a 所示。(2)楼(屋)面可变荷载1)楼(屋)面可变荷载传到横向框架梁上的线荷载楼(屋)面可变荷载由楼(屋)面板传给框架梁,传递方式与楼(屋)面永久荷载相同。顶层梁线荷载(边跨): q=4.5m*0.5kN/m2=2.25kN/m顶层梁线荷载(中跨): q=2.4m*0.5kN/m2=1.2kN/m其余层梁线荷载(边跨): q=4.5m*2.0kN/m2=9.0kN/m其余层梁线荷载(中跨): q=2.4m*2.4kN/m2=576kN/m2)楼(屋)面可变荷载由纵向框架传给柱的集中荷载楼(屋)面可变荷载由纵向框架传给柱的集中荷载,传递方式与楼(屋)面永久荷载相同。顶层: Q=2.25m*2.25/m2=5.06 心距 0.1m)顶层: Q=(2.25*2.25.+1.2*4.5+1.2*1.2)*0.5kN/m2=4.51 心距 0.1m)其余层: Q=2.25*2.25.*2=10.13(0.1m)其余层: Q=2.25*2.25*2.0kN/m2+(1.2*4.5+1.2*1.2)*2.5kN/m2=27.23(0.1)楼面可变荷载分布如图 5-23b 所示。四、计算书四、计算书.板的计算书楼板计算书日期:12/20/2014时间: 0:59:48:99 am一、基本资料:1、房间编号: 4 2、边界条件(左端/下端/右端/上端):固定/固定/固定/固定/ 3、荷载: 永久荷载标准值:g 7.25 kN/M2 可变荷载标准值:q 2.00 kN/M2 计算跨度Lx = 3600 mm;计算跨度Ly = 3000 mm 板厚H = 90 mm; 砼强度等级:C20;钢筋强度等级:HPB235 4、计算方法:弹性算法。 5、泊松比:1/5.二、计算结果: Mx =(0.01522+0.02540/5)*(1.35* 7.3+0.98* 2.0)* 3.02 = 2.15kNM Asx= 212.39mm2,实配 6125 (As 226.mm2) min 0.236% , 0.251% My =(0.02540+0.01522/5)*(1.35* 7.3+0.98* 2.0)* 3.02= 3.01kNM Asy= 212.39mm2,实配 6125 (As 226.mm2) min 0.236% , 0.251% Mx =0.05536*(1.35* 7.3+0.98* 2.0)* 3.02 = 5.85kNM Asx= 426.73mm2,实配 10180 (As 436.mm2,可能与邻跨有关系) min 0.236% , 0.485% My =0.06382*(1.35* 7.3+0.98* 2.0)* 3.02 = 6.75kNM Asy= 497.91mm2,实配 8100 (As 503.mm2,可能与邻跨有关系) min 0.236% , 0.559%三、跨中挠度验算: Mk -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Mq -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1)、挠度和裂缝验算参数: Mk =(0.02540+0.01522/5)*(1.0* 7.3+1.0* 2.0 )* 3.02 = 2.37kNM Mq =(0.02540+0.01522/5)*(1.0* 7.3+0.5* 2.0 )* 3.02 = 2.11kNM Es 210000.N/mm2 Ec 25413.N/mm2 Ftk 1.54N/mm2 Fy 210.N/mm2(2)、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s: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 按下列公式计算: 1.1 - 0.65 * ftk / (te * sk) (混凝土规范式 8.1.22) sk Mk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8.1.33) sk 2.37/(0.87* 72.* 226.) = 167.12N/mm 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 90.= 45000.mm2 te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4) te 226./ 45000.=0.00503 1.1 - 0.65* 1.54/(0.00503* 167.12) = -0.093 当 0.2 时,取 0.2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模量的比值 E: E Es / Ec 210000.0/ 25413.0 = 8.264 、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 f: 矩形截面,f 0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As / b / ho 226./1000/ 72.=0.0031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 Bs 按公式(混凝土规范式 8.2.31)计算: Bs=Es*As*ho2/1.15+0.2+6*E*/(1+ 3.5f) Bs 210000.* 226.* 72.2/1.15*0.200+0.2+6*8.264*0.00314/(1+3.5*0.00)= 420.38kNM(3)、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影响增大影响系数 : 按混凝土规范第 8.2.5 条,当 0 时, 2.0(4)、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 B,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B Mk / Mq * ( - 1) + Mk * Bs (混凝土规范式 8.2.2) B 2.37/ 2.11*(2-1)+ 2.37* 420.38 = 222.202kNM(5)、挠度 f * Qk * L 4 / B f 0.00172* 9.3* 3.04/ 222.202= 5.816mm f / L 5.816/3000.= 1/ 516.,满足规范要求!四、裂缝宽度验算: 、X 方向板带跨中裂缝: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 按下列公式计算: 1.1 - 0.65 * ftk / (te * sk) (混凝土规范式 8.1.22) sk Mk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8.1.33) sk 1.69*106/(0.87* 66.* 226.) = 130.09N/mm 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 90.= 45000.mm2 te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4) te 226./ 45000.= 0.005当 te 0.01 时,取 te 0.01 1.1 - 0.65* 1.54/( 0.01* 130.09) = 0.330max cr*sk/Es*(1.9c+0.08*Deq/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1)max 2.1*0.330*130.1/210000.*(1.9*20.+0.08* 8.57/0.01000) = 0.046,满足规范要求! 、Y 方向板带跨中裂缝: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 按下列公式计算: 1.1 - 0.65 * ftk / (te * sk) (混凝土规范式 8.1.22) sk Mk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8.1.33) sk 2.37*106/(0.87* 72.* 226.) = 167.12N/mm 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 90.= 45000.mm2 te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4) te 226./ 45000.= 0.005当 te 0.01 时,取 te 0.01 1.1 - 0.65* 1.54/( 0.01* 167.12) = 0.500max cr*sk/Es*(1.9c+0.08*Deq/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1)max 2.1*0.500*167.1/210000.*(1.9*20.+0.08* 8.57/0.01000) = 0.089,满足规范要求! 、左端支座跨中裂缝: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 按下列公式计算: 1.1 - 0.65 * ftk / (te * sk) (混凝土规范式 8.1.22) sk Mk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8.1.33) sk 4.61*106/(0.87* 70.* 436.) = 173.43N/mm 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 90.= 45000.mm2 te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4) te 436./ 45000.= 0.010当 te 0.01 时,取 te 0.01 1.1 - 0.65* 1.54/( 0.01* 173.43) = 0.522max cr*sk/Es*(1.9c+0.08*Deq/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1)max 2.1*0.522*173.4/210000.*(1.9*20.+0.08*14.29/0.01000) = 0.138,满足规范要求! 、下端支座跨中裂缝: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 按下列公式计算: 1.1 - 0.65 * ftk / (te * sk) (混凝土规范式 8.1.22) sk Mk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8.1.33) sk 5.31*106/(0.87* 71.* 503.) = 171.11N/mm 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 90.= 45000.mm2 te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4) te 503./ 45000.= 0.011 1.1 - 0.65* 1.54/( 0.01* 171.11) = 0.576max cr*sk/Es*(1.9c+0.08*Deq/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1)max 2.1*0.576*171.1/210000.*(1.9*20.+0.08*11.43/0.01117) = 0.118,满足规范要求! 、右端支座跨中裂缝: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 按下列公式计算: 1.1 - 0.65 * ftk / (te * sk) (混凝土规范式 8.1.22) sk Mk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8.1.33) sk 4.61*106/(0.87* 70.* 436.) = 173.43N/mm 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 90.= 45000.mm2 te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4) te 436./ 45000.= 0.010当 te 0.01 时,取 te 0.01 1.1 - 0.65* 1.54/( 0.01* 173.43) = 0.522max cr*sk/Es*(1.9c+0.08*Deq/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1)max 2.1*0.522*173.4/210000.*(1.9*20.+0.08*14.29/0.01000) = 0.138,满足规范要求! 、上端支座跨中裂缝: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 按下列公式计算: 1.1 - 0.65 * ftk / (te * sk) (混凝土规范式 8.1.22) sk Mk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式 8.1.33) sk 5.31*106/(0.87* 71.* 503.) = 171.11N/mm 矩形截面,Ate0.5*b*h0.5*1000* 90.= 45000.mm2 te As / A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4) te 503./ 45000.= 0.011 1.1 - 0.65* 1.54/( 0.01* 171.11) = 0.576max cr*sk/Es*(1.9c+0.08*Deq/te) (混凝土规范式 8.1.21)max 2.1*0.576*171.1/210000.*(1.9*20.+0.08*11.43/0.01117) = 0.118,满足规范要求!-.梁计算书= 梁配筋和验算输出= N-B= 1 (I= 79, J= 85) ( 1)B*H(mm)= 150* 350 Lb= 3.60 Cover= 30 Nfb= 0 Rcb= 30.0 混凝土梁 -I- -1- -2- -3- -4- -5- -6- -7- -J-M(kNm) -12. -6. -2. 0. 0. 0. -3. -7. -13.LoadCase ( 13) ( 13) ( 33) ( 0) ( 0) ( 0) ( 32) ( 12) ( 12)Top Ast 210. 158. 158. 0. 0. 0. 158. 158. 210.% Steel 0.40 0.30 0.30 0.00 0.00 0.00 0.30 0.30 0.40+M(kNm) 4. 5. 6. 6. 6. 5. 4. 4. 2.LoadCase ( 32) ( 32) ( 12) ( 12) ( 1) ( 13) ( 13) ( 33) ( 33)Btm Ast 210. 158. 158. 189. 189. 189. 158. 158. 210.% Steel 0.40 0.30 0.30 0.36 0.36 0.36 0.30 0.30 0.40Shear 13. 10. 8. 6. -4. -7. -9. -11. -14.LoadCase ( 29) ( 29) ( 29) ( 29) ( 28) ( 28) ( 28) ( 28) ( 28) Asv 37. 37. 37. 37. 37. 37. 37. 37. 37. Rsv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Tmax/Shear( 12)= 0.3/ -12. Astt= 0. Astv= 36.8 Ast1= 0.0 Nmax( 28)= 4. 非加密区箍筋面积(2.0H 处) Asvm= 36.8- N-B= 2 (I= 85, J= 91) ( 1)B*H(mm)= 150* 350 Lb= 3.60 Cover= 30 Nfb= 0 Rcb= 30.0 混凝土梁 -I- -1- -2- -3- -4- -5- -6- -7- -J-M(kNm) -23. -10. -1. 0. 0. 0. -1. -11. -25.LoadCase ( 13) ( 13) ( 33) ( 0) ( 0) ( 0) ( 32) ( 12) ( 12)Top Ast 226. 158. 158. 0. 0. 0. 158. 158. 241.% Steel 0.49 0.30 0.30 0.00 0.00 0.00 0.30 0.30 0.52+M(kNm) 0. 4. 10. 16. 17. 15. 9. 4. 0.LoadCase ( 0) ( 0) ( 12) ( 8) ( 8) ( 9) ( 13) ( 0) ( 0)Btm Ast 210. 158. 158. 158. 162. 158. 158. 158. 210.% Steel 0.40 0.30 0.30 0.32 0.35 0.31 0.30 0.30 0.40Shear 27. 25. 20. 12. -4. -13. -21. -26. -28.LoadCase ( 9) ( 9) ( 9) ( 13) ( 28) ( 12) ( 8) ( 8) ( 8) Asv 31. 31. 31. 31. 31. 31. 31. 31. 31. Rsv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Tmax/Shear( 8)= 0.0/ -28. Astt= 0. Astv= 30.7 Ast1= 0.0 非加密区箍筋面积(2.0H 处) Asvm= 30.7- N-B= 3 (I= 91, J= 97) ( 1)B*H(mm)= 150* 350 Lb= 3.60 Cover= 30 Nfb= 0 Rcb= 30.0 混凝土梁 -I- -1- -2- -3- -4- -5- -6- -7- -J-M(kNm) -25. -11. -1. 0. 0. 0. -1. -10. -24.LoadCase ( 13) ( 13) ( 33) ( 0) ( 0) ( 0) ( 32) ( 12) ( 12)Top Ast 238. 158. 158. 0. 0. 0. 158. 158. 234.% Steel 0.52 0.30 0.30 0.00 0.00 0.00 0.30 0.30 0.51+M(kNm) 0. 4. 9. 15. 17. 15. 9. 4. 0.LoadCase ( 0) ( 0) ( 12) ( 8) ( 9) ( 9) ( 13) ( 0) ( 0)Btm Ast 210. 158. 158. 158. 160. 158. 158. 158. 210.% Steel 0.40 0.30 0.30 0.31 0.35 0.31 0.30 0.30 0.40Shear 28. 26. 21. 13. 4. -13. -20. -26. -28.LoadCase ( 9) ( 9) ( 9) ( 13) ( 29) ( 12) ( 8) ( 8) ( 8) Asv 31. 31. 31. 31. 31. 31. 31. 31. 31. Rsv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Tmax/Shear( 9)= 0.0/ 28. Astt= 0. Astv= 30.7 Ast1= 0.0 非加密区箍筋面积(2.0H 处) Asvm= 30.7- N-B= 4 (I= 97, J= 103) ( 1)B*H(mm)= 150* 350 Lb= 3.60 Cover= 30 Nfb= 0 Rcb= 30.0 混凝土梁 -I- -1- -2- -3- -4- -5- -6- -7- -J-M(kNm) -22. -10. -1. 0. 0. 0. -1. -10. -22.LoadCase ( 13) ( 13) ( 33) ( 0) ( 0) ( 0) ( 32) ( 12) ( 12)Top Ast 214. 158. 158. 0. 0. 0. 158. 158. 211.% Steel 0.46 0.30 0.30 0.00 0.00 0.00 0.30 0.30 0.46+M(kNm) 0. 4. 8. 13. 14. 13. 8. 4. 0.LoadCase ( 0) ( 0) ( 12) ( 8) ( 1) ( 9) ( 13) ( 0) ( 0)Btm Ast 210.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210.% Steel 0.4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40Shear 25. 22. 18. 12. 4. -11. -18. -22. -25.LoadCase ( 29) ( 9) ( 13) ( 29) ( 29) ( 28) ( 12) ( 12) ( 28) Asv 31. 31. 31. 31. 31. 31. 31. 31. 31. Rsv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Tmax/Shear( 9)= 0.0/ 24. Astt= 0. Astv= 30.7 Ast1= 0.0 非加密区箍筋面积(2.0H 处) Asvm= 30.7-.柱计算书=柱配筋和验算输出= N-C= 1 ( 1)B*H(mm)= 400* 400 Cover= 30(mm) Cx= 1.08 Cy= 1.67 Lc= 3.30(m) Nfc= 0 Rcc= 30.0 混凝土柱 ( 31)N= -227. Uc= 0.10 Rs= 1.30(%) Rsv= 0.95(%) Asc= 153.0 ( 18)N= 2. Mx= 22. My= -2. Asxt= 673. ( 18)N= 2. Mx= 22. My= -2. Asyt= 673. ( 18)N= 2. Mx= 31. My= 0. Asxb= 673. ( 33)N= -155. Mx= -2. My= 25. Asyb= 673. ( 18)N= 2. Vx= 0. Vy= -16. Asvx= 167. Asvx0= 98. ( 18)N= 2. Vx= 0. Vy= -16. Asvy= 167. Asvy0= 98. ( 15)N= -313. Vj= -115. Asvj= 143.- N-C= 2 ( 1)B*H(mm)= 400* 400 Cover= 30(mm) Cx= 1.56 Cy= 1.34 Lc= 3.30(m) Nfc= 0 Rcc= 30.0 混凝土柱 ( 31)N= -283. Uc= 0.12 Rs= 1.30(%) Rsv= 0.95(%) Asc= 153.0 ( 1)N= -320. Mx= -6. My= -5. Asxt= 673. ( 1)N= -320. Mx= -6. My= -5. Asyt= 673. ( 18)N= -155. Mx= 22. My= 0. Asxb= 673. ( 33)N= -226. Mx= -4. My= 29. Asyb= 673. ( 1)N= -320. Vx= 2. Vy= 3. Asvx= 167. Asvx0= 0. ( 1)N= -320. Vx= 2. Vy= 3. Asvy= 167. Asvy0= 0. ( 15)N= -329. Vj= -115. Asvj= 143.- N-C= 3 ( 1)B*H(mm)= 400* 400 Cover= 30(mm) Cx= 1.56 Cy= 1.34 Lc= 3.30(m) Nfc= 0 Rcc= 30.0 混凝土柱 ( 31)N= -325. Uc= 0.14 Rs= 1.30(%) Rsv= 0.95(%) Asc= 153.0 ( 1)N= -367. Mx= -8. My= 0. Asxt= 673. ( 1)N= -367. Mx= -8. My= 0. Asyt= 673. ( 18)N= -185. Mx= 23. My= -1. Asxb= 673. ( 1)N= -367. Mx= -4. My= 0. Asyb= 673. ( 1)N= -367. Vx= 0. Vy= 4. Asvx= 167. Asvx0= 0. ( 1)N= -367. Vx= 0. Vy= 4. Asvy= 167. Asvy0= 0. ( 15)N= -374. Vj= -144. Asvj= 143. - N-C= 4 ( 1)B*H(mm)= 400* 400 Cover= 30(mm) Cx= 1.56 Cy= 1.34 Lc= 3.30(m) Nfc= 0 Rcc= 30.0 混凝土柱 ( 31)N= -321. Uc= 0.14 Rs= 1.30(%) Rsv= 0.95(%) Asc= 153.0 ( 1)N= -360. Mx= -7. My= 1. Asxt= 673. ( 1)N= -360. Mx= -7. My= 1. Asyt= 673. ( 18)N= -181. Mx= 23. My= -2. Asxb= 673. ( 1)N= -360. Mx= -4. My= 0. Asyb= 673. ( 1)N= -360. Vx= 0. Vy= 3. Asvx= 167. Asvx0= 0. ( 1)N= -360. Vx= 0. Vy= 3. Asvy= 167. Asvy0= 0. ( 15)N= -369. Vj= -141. Asvj= 143.楼梯的计算书楼梯钢筋计算书编号: 112091725 一、荷载和受力计算 楼梯计算简图如下: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hh:楼梯梯板在不同受力段取不同的值,上图所示取楼梯梯板折算高度 在楼梯折板处取梯板厚度,在平台处取平台厚度,在楼板处取楼板厚度 荷载计算参数(单位 kn/m): 装修荷载 Qz=1.00; 活载 Q=2.00; 恒载分项系数 1.2,1.35 活载分项系数 1.,1.*0.7 梯板负筋折减系数(ZJXS)=0.8 各跑荷载及内力计算及示意图: 其中:Qb梯板均布荷载; Qbt梯板弯折段均布荷载; Q平台均布荷载; Q楼面均布荷载; 单位(KN/m); 第 1 标准层第 1 跑 Qb=10.220 Qbt=7.600; Qp=7.600 Qw=7.000;13.91330010.23300 第 1 标准层第 2 跑 Qb=10.220 Qbt=7.600; Qp=7.600 Qw=7.000;13.91330010.23300 二、配筋面积计算: 楼梯板底筋Asbd(cm2):按照两端简支求出max,按照max 配筋 楼梯板负筋Asbf(cm2):梯板负筋弯矩取max*ZJXS,按此弯矩照配筋 楼梯平台如果两边都有支承,按照四边简支板计算,采用分离式配筋 平台板底筋Aspd(cm2) 平台板负筋Aspf(cm2) - 标准层号跑数 Asbd Asbf Aspd Aspf - 1 1 7.19 5.65 0.00 0.00 1 2 7.19 5.65 0.00 0.00 三、配筋结果: 配筋措施: 楼梯梁保护层厚度:0 楼梯板及平台板保护层厚度: 受力钢筋最小直径: 楼梯板受力钢筋=8 休息平台受力钢筋= 楼梯梁受力钢筋= 受力钢筋最小间距:100 mm 非受力分布钢筋: 受力钢筋=14 时,取8250 楼梯板分布筋每踏步至少:6 各跑实际配筋结果: 梯板和平台配筋结果: - 标准层号 跑数梯板底筋 梯板分布筋梯板负筋平台底筋平台负筋 - 1 1 10100 8200 10130 8150 8200 1 2 10100 8200 10130 无 无 梯梁配筋结果: - 标准层号 跑数梯梁 1 顶纵筋 梯梁 1 底纵筋 梯梁 1 箍筋 梯梁底纵筋 梯梁顶纵筋 梯梁箍筋 - 1 1 218 218 8200 无 无 无 1 2 218 218 8200 无 无 无 .基础的计算+-+ + JCCAD 计计 算算 结结 果果 文文 件件 + + + +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宿舍楼宿舍楼 + + 计算日期计算日期: 2014-12-20 + + 计算时间计算时间: 11: 1:24.44 + + 计算内容计算内容: + +-+ 荷载代码荷载代码 Load 荷载组合公式荷载组合公式 368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活活 369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风风 x 370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风风 y 371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风风 x 372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风风 y 377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活活+0.60*1.00*风风 x 378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活活-0.60*1.00*风风 x 379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活活+0.60*1.00*风风 y 380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活活-0.60*1.00*风风 y 381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风风 x+0.70*1.00*活活 382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风风 x+0.70*1.00*活活 383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风风 y+0.70*1.00*活活 384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1.00*风风 y+0.70*1.00*活活 441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0.50*活活)+1.00*地地 x+0.38*竖竖地地 442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0.50*活活)-1.00*地地 x+0.38*竖竖地地 443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0.50*活活)+1.00*地地 y+0.38*竖竖地地 444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0.50*活活)-1.00*地地 y+0.38*竖竖地地 445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0.50*活活)+0.20*1.00*风风x+1.00*地地 x+0.38*竖地竖地 446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0.50*活活)+0.20*1.00*风风y+1.00*地地 y+0.38*竖地竖地 447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0.50*活活)-0.20*1.00*风风 x-1.00*地地 x+0.38*竖地竖地 448 SATWE 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00*(恒恒+0.50*活活)-0.20*1.00*风风 y-1.00*地地 y+0.38*竖地竖地 481 SATWE 准永久组合准永久组合:1.00*恒恒+0.50*活活 482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活活 483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35*恒恒+0.70*1.40*活活 484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风风 x 485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风风 y 486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风风 x 487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风风 y 492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活活+0.60*1.40*风风 x 493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活活-0.60*1.40*风风 x 494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活活+0.60*1.40*风风 y 495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活活-0.60*1.40*风风 y 496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风风 x+0.70*1.40*活活 497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风风 x+0.70*1.40*活活 498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风风 y+0.70*1.40*活活 499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1.40*风风 y+0.70*1.40*活活 556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0.50*活活)+1.30*地地 x+0.50*竖竖地地 557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0.50*活活)-1.30*地地 x+0.50*竖竖地地 558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0.50*活活)+1.30*地地 y+0.50*竖竖地地 559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0.50*活活)-1.30*地地 y+0.50*竖竖地地 560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0.50*活活)+0.20*1.40*风风x+1.30*地地 x+0.50*竖地竖地 561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0.50*活活)+0.20*1.40*风风y+1.30*地地 y+0.50*竖地竖地 562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0.50*活活)-0.20*1.40*风风 x-1.30*地地 x+0.50*竖地竖地 563 SATWE 基本组合基本组合:1.20*(恒恒+0.50*活活)-0.20*1.40*风风 y-1.30*地地 y+0.50*竖地竖地 计算独基时计算独基时不考虑不考虑独基范围内的线荷载独基范围内的线荷载 独基底板最小配筋率独基底板最小配筋率:0.1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07-2002 -综合法综合法 符号说明符号说明: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地震荷载组合地震荷载组合:faE) q :用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的基础埋深用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修正的基础埋深 Pt :平均覆土压强平均覆土压强(包括基础自重包括基础自重) fy :计算底板钢筋时采用的抗拉设计强度计算底板钢筋时采用的抗拉设计强度 Load:荷载代码荷载代码 Mx:相对于基础底面形心的绕相对于基础底面形心的绕 x 轴弯矩标准组合值轴弯矩标准组合值 My:相对于基础底面形心的绕相对于基础底面形心的绕 y 轴弯矩标准组合值轴弯矩标准组合值 N:相对于基础底面形心的轴力标准组合值相对于基础底面形心的轴力标准组合值 Pmax:该组合下最大基底反力该组合下最大基底反力 Pmin:该组合下最小基底反力该组合下最小基底反力 S:基础底面长基础底面长 B:基础底面宽基础底面宽 M1:底板底板 x 向配筋计算用弯矩设计值向配筋计算用弯矩设计值 M2:底板底板 y 向配筋计算用弯矩设计值向配筋计算用弯矩设计值 AGx:底板底板 x 向全截面配筋面积向全截面配筋面积 AGy:底板底板 y 向全截面配筋面积向全截面配筋面积 节点号节点号= 1 C20.0 fak(kPa)= 180.0 q(m)= 1.20 Pt= 30.0 kPa fy=210 mPa 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 370 -28.35 -0.24 35.16 88.42 0.05 194.00 1571 1571 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 at(mm) load 方向方向 p_(kPa) 冲切力冲切力(kN) 抗力抗力(kN) H(mm) 400. 482 X+ 74. 38.2 63.6 200. 400. 499 X- 128. 65.2 69.1 21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连江县凤城中学宿舍楼建筑结构设计【含CAD图纸+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712204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