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艺图.dwg
采煤工艺图.dwg

唐山沟12号煤层矿井设计【含CAD图纸+文档】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3713197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1-05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含CAD图纸+文档 唐山 12 煤层 矿井 设计 CAD 图纸 文档
资源描述:

压缩包内含有CAD图纸和说明书,均可直接下载获得文件,所见所得,电脑查看更方便。Q 197216396 或 11970985

内容简介:
中期检查表学院: 系别: 专业:论文(设计)题目 唐山沟12号煤层矿井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综述学生在设计完成过程中的研究态度、与指导教师联系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情况。1.研究过程中态度端正,认真严谨。2.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老师要求进行设计,在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提升自己3.与老师关融洽,在老师指导期间,积极主动向老师请教,不断发现问题,请老师给予指导4.老师认真负责,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5.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情况1)开始的时候不太会操作CAD,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得到解决2)查阅资料时遇到专业性问题看不懂,问老师和会的同学,最后弄懂3)画图的时候风路走不通,问老师和同学,最后走通风路4)说明书格式有的不会调整,求助老师和同学,最后调整合适5)摘要翻译不太精通,向学英语专业的同学求助,最后综合网上的专业术语翻译得到解决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声明作者声明:我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声明:该生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本人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相关的检测报告已审阅。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师签名:签字日期: 年 月 日毕业设计中文题目: 唐山沟12号煤层2.0Mt/a新井设计 英文题目:2.0Mt/aNew design of No. 12coal seam of tangshangou mine 学 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职 称: 完成日期: 年 6 月 1 日开题报告学院: 系别: 专业: 论文题目 唐山沟12号煤层矿井设计 论文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应用理论研究;D产品设计;E工程技术开发;F软件开发与应有;G其它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学号一、研究现状、目标、意义综述近年来煤矿一方面整合一些小矿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研究采矿新技术来提高煤矿安全系数和回收率。因此就有了无轨胶轮车、锚喷支护、综采放顶煤、煤层气开发等采矿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这些都是煤矿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毕业设计中,通过对某一理论或生产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二、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第一阶段:4月上旬,熟悉和了解矿井概况和地质特征;第二阶段:4月中旬,根据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完成开题报告;第三阶段:5月下旬,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的撰写,并进行初步设计;第四阶段:5月上、中旬,进行矿井总体设计,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五阶段:5月下旬,进一步完善系统,准备毕业答辩。三、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指导教师评分表学院: 系别: 专业:论文(设计)题目 唐山沟12号煤层矿井设计 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职 称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评 价 项 目ABCDE写作过程01写作过程中的认真程度02写作过程中,进度掌握情况选题质量03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情况04选题体现专业特点情况05选题体现三基的要求情况论文质量06知识综合运用能力07结构、方案设计、应用价值08写作规范情况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毕业设计分工情况:(多人合作时填写,包括本人研究的内容及其在课题中所占比例)评定成绩参考:优-7项A,另一项为B;良-6项B或A,其它至少为B;中-5项B或A,其它至少为C;及格-4项B或A,其它至少为D;不及格-4项为E。答辩记录表 学院 专业 级 姓名 学号论文题目 唐山沟12号煤层矿井设计 答辩委员会主席(或组长)职称答辩委员会秘 书答辩委员会成 员答辩记录(包含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情况等)1、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的含义?答:等高线越密,表示地势越陡;高线越疏,表示地势越平缓。2、风量计算的依据?答:(1)按瓦斯涌出量:(2)按同时下井人员数量:(3)按巷道断面。年 月 日 年 月 日摘 要唐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大同市新荣区唐山沟煤矿,系大同市新荣区国有区营企业,成立于1971年6月,1987年因资源枯竭,在新荣区上深涧乡刘安窑村东新建了接替井,1995年先后兼并了刘安窑乡办煤矿和市二轻局陈家沟煤矿,形成五对矿井,2004年以来进行了资源整合,合并成两套生产系统,2007年更名为山西大同新荣唐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下设唐山沟矿和陈家沟矿两座矿井。该矿地质条件较好,适合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此矿井煤层平均厚度为6.9m,属于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可布置一次采全高综合开采,煤层倾角为0.13度,可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工作面长度为158m,工作面回采顺序为后退式,采煤机割煤方式为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采区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井下主斜井采用皮带运输,副立井使用罐笼运输材料和工作人员,在轨道大巷中使用矿车运输材料。该矿井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其中回采工作面为全负压通风,工作面布置为U型通风,新鲜风流由副井进入。该矿井日产量为3029吨,能满足生产能力的要求,且回采率达到国家有关规定。关键词:倾斜长壁采煤法 ;中央式并列通风;后退式回采;一次采全高ABSTRACTTangshan Ditch coal Industr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s predecessor is Datong Xinrong District Tangshan Ditch coal mine, Department of Datong Xinrong Distric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as founded in June 1971, 1987 because of resource depletion, in the Xinrong District swept Township Liu an kiln village East new replacement Well, 1995 successively merged Liu an Kiln township office coal mine and city er Qing ju Chen Jia Gou coal mine , formed five to the mine, since 2004 has carried on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merges into two production systems, 2007 renamed to Shanxi Datong Glory Tang Ravine Coal Industr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under the Tang ravine Mine and the Chen Jia Gou Mine two mines.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mine is good, suitable for the use of comprehensive mechanized mining technology,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this coal seam is 6.9m, belong to thick coal seam,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can be arranged for a full high comprehensive mining, coal seam dip is 0.13 degree, can use inclined longwall mining method, the working face length is 158m, the working face mining order is back type Shearer cutting coal way for the end of oblique cut into the knife, two-way cutting coal, mining area using all the cross-fall method management roof. The main inclined shaft in the shaft is transported by belt, and the auxiliary shaft uses the cage transportation material and the staff to use the haulage material in the track big roadway. The mine ventilation method uses the central side-by-side ventilation, in which the working face is full nega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The mine daily output of 3029 ton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the recovery rate to meet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ate.Keywords: inclined longwall cutting method;central compound -like ventilation;目 录1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描述11.1井田概况11.1.1井田位置及交通11.1.2自然地理及地貌21.2矿井地质特征31.2.1煤层特征32井田境界及储量52.1井田境界52.2矿井工业储量52.2.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52.2.2工业指标52.2.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有关参数的确定62.2.4储量/资源估算结果62.3矿井设计储量62.3.1矿井设计储量计算62.3.2矿井设计可采储量72.3.3工业广场8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03.1矿井工作制度10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103.2.1 矿井生产能力103.3矿井及水平服务年限的计算114井田开拓12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124.1.1影响矿井开拓部署的因素124.2井筒形式的确定134.2.1井筒形式的确定134.2.2井筒位置的确定。134.2.3井筒数目及用途134.2.4井筒的特征154.2.5井底车场的选择174.3井田开拓方案的确定184.4主要巷道断面的确定235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255.1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255.1.1采区数目和位置255.1.2采区运煤,通风,辅助运输,及排水系统265.2采区车场选型设计276采煤方法286.1采煤方法的确定286.1.1采煤方法的选择286.1.2回采工作面长度的确定296.1.3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和推进度296.1.4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316.2采煤工艺方式316.2.1采煤工艺316.2.2工作面支护方式与采空区的处理346.2.3工作面支护选型及顶板管理346.2.4工作面循环作业与劳动组织35图6-2 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366.2.5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生产能力366.3回采巷道布置386.3.1回采巷道准备方式采区式准备方式396.3.2带区煤层地质特征406.3.3带区各参数的确定416.3.4带区硐室426.3.5带区生产能力426.3.6带区工作面采出率436.3.7回采巷道布置尺寸446.3.8回采巷道支护方式446.4巷道掘进工艺方式及设备456.5掘进工作面数量及设备467 井下运输487.1概述487.2带区运输设备的选型497.2.1工作面及顺槽运输设备选型497.2.2工作面运输设备运输能力验算497.3大巷运输及设备选择507.3.1移转载机、破碎机方式507.3.2运煤路线507.3.4辅助运输路线507.3.5井下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507.3.6大巷运输设备518矿井提升528.1概述528.2主井副井的提升528.2.1主井提升设备选型528.2.2副井提升538.3排水设备549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569.1综合描述569.2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569.2 .1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的选择569.2.2风井的数量,地理位置,和服务范围56参考文献:57致 谢581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描述1.1井田概况1.1.1井田位置及交通唐山沟煤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辖大同市新荣区新刘安耀乡的张望壮村和村里。井田的地理坐标为:东径11257071130218北纬400935401150点号国家6度带坐标XY14453473.0019672069.0024450489.0019673660.0034449967.0019671759.0044449966.0019671709.0054450026.0019671708.0064450019.9419671287.8074451409.6919671264.8684451377.7219669373.49表1-1 国家6度带坐标表55井田形状大致呈四边形形,南北最大宽度约3.48km,东西最大长度约7.36km,面积12.1464km2。该矿距大同市约30公里,距新荣区15公里。有冯(镇)至黄(土坡)公路,连接南4km和109国道;东至6km,大同市至荣安地区至丰镇路,北至荣安地区,距上深涧集煤站约4.5公里,距L煤炭集运约6km。奥斯斜率交通条件极为方便。1.1.2自然地理及地貌图1-1 唐山沟交通位置示意图(一)地形地貌本矿井属于平缓的丘陵地带 隶属于黄土高原。地表大面积都是黄土,地势坡度很小,发育的地理大的构造为黄土冲沟。在整个地形来看大的方向为南高北低。地形当中最高的是在本矿井井田的中央部位的梁脊。地形之中最低的位置位于冲沟之内。两点相对高差较大。一般19.90m。向北厚度逐渐减小1.2矿井地质特征1.2.1煤层特征图1-2 煤层综合柱状图侏罗系(J) 下统永定庄组(J1y) 主要由褐红色砂岩深色泥岩组成,砂岩多为粗粒砂岩、中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含有白云 母及重矿物,高岭土胶结,胶结良好,分选及磨圆度较差;泥岩为紫红色、灰绿、灰褐等杂色组成,鲕状结构明显,铁质浸染普遍。 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本组厚度21.00-77.42m,一般40.20m,本组地层显示了南厚北薄的趋势,具水平-微波状层理、斜层理。 中统大同组(J2d) 由褐色色粗碎屑岩及灰色泥岩、粉砂岩、煤组成。含煤13层。粗碎屑岩多为褐色,成分为石英,高岭土胶结,分 选性较好;泥岩及粉砂岩多为灰色,致密块状,坚硬,水平、微波状层理为清晰。基底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K11)与下伏地层为平 行不整合。本组厚度25.00-220.37m,南厚北薄,一般182.40m。中统云冈组(J2y) 岩性以灰白、灰黄中粗砂岩、砂砾岩为主,砾石成分以石英、燧石为主。硅泥质胶结,分选性差。基底为石英质 含砾粗砂岩(K21)。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本组厚度0-70.47m,一般20.50m。井田北部被白垩系地层剥蚀,主要分布在井田南 部山梁上。该煤层位于大同组的下部,上距8号煤层一般46.60m,煤层厚度为3.5-4.6m,平均3.91m,在井田内煤厚分布均匀,煤层顶底板多为灰 色砂质泥岩,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石0-3层,一般0-1层,可采性指数Km=1,煤厚变异系数r=19,为稳定煤层。 2井田境界及储量 2.1井田境界13号煤层露头线,西北部与大公煤矿群、尼尔山矿和五台山矿相邻,西南部由四老沟矿和白山市矿和北矿区相连。海斯特毗邻邕宁庄煤矿。2.2矿井工业储量2.2.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这一次矿井井田资源储量估算依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1月5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批准的整合各个井田范围以及各个矿井的层数,为侏罗系大同组8、11-1、11-2、12、13,号煤层,井田总面积14.733km2,估算煤层最低标高1070m(13号煤层标高),最高标高1190m(8号煤层标高)。本次储量估算范围为:8号煤层2787395 m211-1号煤层2716691 m2, 11-2号煤层5202538 m2, 12号煤层6997895 m2, 13号煤层7032298 m2 。2.2.2工业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附录D表D.2规定执行;1.最低可采厚度为0.93m。2.最高灰份Ad: 46%。3.最高硫分Std : 3%4.最低发热量(Qnet.d): 17.0MJ/kg。2.2.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有关参数的确定本矿井井田采用地质块段法估算储量。由于矿井的井田内煤层倾角大约一般为1-3,因此采用煤层伪厚度和水平投影面积估算。其公式为:Zg= (2-1)式中:S井田面积(),采用水平投影面积,用CAD在煤层底板等高线上直接查询即可得到;H煤层平均厚度(m),为各个勘察点探测的厚度之的平均值,各处煤层采用厚度的确定按照相关规程的规定来确定,故取6.9m;D煤层视密度(t/),煤层视密度(容重)均为1.4t/;煤层倾角,取。2.2.4储量/资源估算结果储量(万吨)平均厚度(m)面积(m2)容重(t/m3)1/10000所以可得唐山沟矿井井田储量约为14232.1万吨2.3矿井设计储量2.3.1矿井设计储量计算如何计算矿井的设计储量那,由书本可知由上文计算的矿井工业储量的基础上减去那些在井田内设计的断层煤柱,井田边界煤柱还有为了保护地面上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或者道路要留设保护煤柱。当然若有较大的水文地质情况还要把防水煤柱的储量也减去。而在该井田范围内地质条件无断层无节理。顶底板条件非常更好,只存在井田境界煤柱。 (2-2)在此式子中:矿井设计储量,万t;矿井工业储量,万t;P1永久煤柱损失量,井田境界煤柱长m,宽取30m。经计算得=14232.171.3=14160.8万吨表2-1 煤层设计储量表煤层工业储量永久煤柱损失设计储量井田边界断层小计12#1423271.3071.314160.82.3.2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由采矿学可知矿井储量的计算公式为: (2-3)式中: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万t;矿井设计储量,万t;P工业广场及运输大巷保护煤柱损失,万t;C采区回采率,薄煤层取C=85%;中厚煤层取C=80%;厚煤层取C=75%。-则: =(14160.8188.4)x75%=14232.1万吨2.3.3工业广场根据煤炭工业设计规范不同井型与其相应的工业广场面积见表2.2。第5-22条规定:因为矿井设计开采储量为14232.1万t工业广场的尺寸为584mx667的矩形,煤层近乎水平。在工业广场内有一条维修带。他的宽度为30m。矿井的地标建筑物。副井。主井全部布置在其中。由采矿学和煤炭地质可知岩层和冲击层的移动角为2.31.工业场地位置选择的主要原则1)要选择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应尽量选择在地势较平坦地段,尽可能避开岩崩、溶洞等不良地段,既防止自 然灾害的影响,又便于施工。2)要考虑煤层的赋存情况,根据煤层的实际赋存情况,井口位置和工业广场的选择要有利于首采工作面的布置,并且要为后期的 采掘做相应的准备,减少初期建设工程量和煤柱的浪费。3)要考虑到供电、供水、外部运输等因素,便于后期的建筑物的建设以及生活和生产需要,减少交通运输投资。 基于上述原则,工业场地可以设置在井田北面或东面,理由为: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井田开拓部署。 结合前三章已有的条件,本着合理集中、方便生产、有序接替,减少井巷工程量,降低巷道的花费,同时要重点考虑矿煤层的赋存情 况与井田的特征。图2-1 垂直刨面法示意图 表2-2 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指标井 型(万t/a)占地面积指标(公顷/10万t)240及以上1.0120-1801.245-901.59-301.8表2-3 岩层移动角广场中心深度/m煤层倾角煤层厚度/m30033.5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1矿井工作制度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应该按年工作日为330d,每天的净提升时间为14h。该矿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330d,其中应为每天四班作业,其中三班生产,一班准备,日净的提升时常为14h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3.2.1 矿井生产能力通过计算和讨论,设计矿井的煤层赋存条件好,煤质优良,地质构造极其简单,考虑煤炭储量,开发条件,市场需求量等等各方面因素,在煤炭部相关规定及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的批复要求,经过技术分析比较后,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为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应按照一下几方面来考虑:1.储量因素:井田内的12号煤层的储量为14232.1万t 设计可采储量为14232.1万吨。假设生产能力为1.3Mt/a 服务年限为108年服务年限,则浪费了城市发展寿命, 再假设生产能力为3.0Mt/a 则矿井的服务年限为33年,服务年限较短 。故应该在从此范围中折中即可得生产能力为1.8Mt/a 矿井服务年限为53年 矿井服务年限则与矿井生产能力匹配,而且同时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要求2.煤层的赋存情况以及地质因素还有开采条件等因素:大同组12号煤层为厚煤层,煤层赋存条件良好,顶板稳定,倾角为13度。且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地温地压正常,开采条件较好3.开采能力因素:根据当下本矿的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可知当前工作面布置综采最适宜3.3矿井及水平服务年限的计算矿井及水平服务年限均按下式计算: (3-1)式中:T服务年限,a;Z设计可采储量,万t;A设计生产能力,Mt/a;K储量备用系数,取1.4。则:矿井及水平服务年限T=1.4=53a4井田开拓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井田开拓指的是在划定好的井田的范围内。为了采出煤炭,需要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的巷道来进入到煤层,建立起矿井的的运人。运料。通风 排水。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所以这些为开采水平服务所布置的巷道和开掘的工程,称为井田开拓。4.1.1影响矿井开拓部署的因素1.矿井工业广场的位置选择和井筒形式的选择。2.本矿井井田面积适中,东西长大约5700,通风路线适中。3.地质构造简单,无大断层和大陷落住,煤层倾角25度,是近水平煤层。4.本矿井12号煤层属于厚煤层且只有一层,并且煤层厚度变化幅度不大,考虑单水平布 故我们应主要研究确定以下几个问题: 1. 布置几个井筒合适 2.在什么地方确定井筒的开掘 3.布置井筒后应该如何考虑大巷及井底车场的位置 4.矿井开采顺序的确定,以及开采水平的划q分。 5. 水平大行的布置 6.布置可靠的通风。运输。和供电系统 7.在确定开拓一系列的问题后,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总的来考虑地质,管理水平,开采技术等重要因素,再进行全面比较后才能确定合理的开拓方案。4.2井筒形式的确定4.2.1井筒形式的确定本矿井煤层倾角近乎水平 ,平均0.2-0.8,为倾角等于0煤层;无流沙层;无暗河;水文地质情况属于简单,涌水量很小。考虑到矿山的地表和地形条件,考虑到工业广场的选择,也考虑了井下的布局和矿井的通风系统。总总因素考虑之后,应选择斜井开拓的井筒形式4.2.2井筒位置的确定。根据相关规定斜井主副斜井井筒位置的确定要遵循以下原则:1. 对第一开采水平的开采起到促进优化作用。并且兼顾到其他水平有利于井筒的延伸和井底车场和主要的运输2. 可以有效缩短巷道掘进工作量,减少石门工程量。大大的缩短建井周期。3. 降低运输费用,节省建井初期的费用4. 对开采水平的交替有优化作用,使矿井建成的速度加快开采难度大大降低4.2.3井筒数目及用途因为要满足井下煤炭的提升和井下的运人运料,所以需设计一个主井,辅助提示及进风设置一个副井。为了加强通风另外再开掘一个风井,来进一步优化矿井的通风1. 主井:担负着全煤炭的提升任务而且还充当这矿井的进风井及安全出口2. 副井:负担这矿井的运人运料 辅助等提升任务,为矿井的主要的进风井及安全出口。3. 风井:主要用于优化矿井通风,形成回风系统的井筒,对矿井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1.工业场地的位置工业场地的位置选择在主、副井井口附近,即井田中部。工业场地的形状和面积:根据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指标,确定地面工业场地的占地面积为13.5公顷,形状为矩形,长边垂直于井田走向。2.开采水平的确定本矿井主采煤层为12#煤层。12#煤层属近水平煤层,平均倾角为0.5,煤层无露头,煤层埋藏最深处达-350m,垂直高度100m。根据煤炭工业设计规范规定,缓倾斜、倾斜煤层的阶段垂高为200350m,针对于本矿井的实际条件,决定煤层的阶段垂高为300m左右。由于这次设计的井田的地形为黄土丘陵区,表土层不厚,周围黄土覆盖不深,煤的埋藏较浅并且没有复杂的水文地质,那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斜井开拓,平硐开拓都是符合条件单的,所以接下来我们用这个两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方案的比较,来确定最后的方案由于设计矿井的年产量较大,所以决定主斜井采用胶带输送机输送煤炭。运输大巷设在煤层中,在运输大巷内铺设胶带输送机,煤炭通过主井胶带输送机提升到地面。另外,副斜井中布置罐笼,排矸、材料、人员通过副井提升。由于设计矿井的煤层赋存角度较小,基本为近水平煤层,所以一般可以采用带区式或盘区式开采。本次设计,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熟悉矿井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精神,适合采用采区式开采,故本设计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由于本矿井瓦斯,涌水及煤层倾角比较小考虑到井田范围不大,所以本矿井也可采用单水平的开采方式。我们应该从巷道的维护难易性以及在开拓巷道时煤煤炭的各种损失,举例例如煤柱损失,所以我想到方案为将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中,若必须经过岩石并布置岩石大巷时则不应该布置在松软,容易风化,且吸水会膨胀的岩石中布置。还要考虑到支撑压力的不利影响,同时因为读以前的资料可知这次设计的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是没有的。所以将大巷布置在煤层中是合理的并且对巷道的维护有优化作用。故带区式开采时,将运输斜巷和轨道斜巷布置在煤层中。4.2.4井筒的特征当我们矿井的开拓方式确定以后,然后就需要说明矿井的主要井筒(主井。副井。风井)的横断面布置形式,井筒的断面尺寸,井筒装备,以及井筒支护材料等特征1.井筒断面尺寸确定断面尺寸的依据为:井下那些用途为提升的那些容器的尺寸大小还有这些容器的种类形状,接下来要考虑到这些容器要布置多少个。考虑完之后还要将井筒的装备类型,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最小允许间隙要与井筒的规格相适应。最后要确定井筒的用途后,将那些管路,电缆等设备的平面尺寸一一配套。2.副井井筒断面位于井田工业广场之内,与主井东西相距200m ,副井的主要作用就是:提升设备。人员矸石以及材料。同时还有通风 。排水等作用为防止断绳事故,设有防坠器。井筒净直径7.0m。支护材料:基岩段采用单层砼结构,井壁厚度:基岩段300mm。井筒内装备有钢丝绳罐道、梯子间、电缆线和水管管道等。井深为-267m图4-1 巷道断面图3.风井井筒断面风井主要用于回风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配备有梯子间及管路、电缆等。采用砼支护,井壁厚度为280mm,井深400m。图4-2 风井井筒断面布置风速校核: 副井:V5.788 m/s,符合要求。 风井:V9.5315 m/s,符合要求。表4-1 井筒特征表井筒名称主井副井风井井口坐标X(m)374053637405893743150Y(m)384353238433983843335Z(m)726744693用途提煤、进风0提料、矸、人、进风回风提升设备胶带输送机3t双层双车罐笼井筒倾角()309090断面形状圆拱形圆圆支护方式混凝土砌碹壁混凝土砌碹壁混凝土砌碹壁井筒壁厚(mm)350400350提升方位角()209119井筒深度(m)720734680断面积净()19.628.319.6掘()22.532.222.54.2.5井底车场的选择1.井底车场车场型式的选定原则: 1)弯道和交叉点少,管理及调车简单。 2)符合相关的规定,操作安全可靠 3)井巷的工程量小,便于维护,生产成本低,以及降低了建设投资 4)施工便捷,每个井筒间的井底车场巷道要能与主要巷道间能迅速打通,以便于来缩短建设矿井周期。故根据以上原则,主,副井落地后沿着12#层布置皮带运输大行和轨道运输大巷1.核算副井的空车和重车线长度2.井底车场的调车方式3.井底车场硐室名的布置在副井底车场设有:中央水泵房,中央变电所。水仓。4.3井田开拓方案的确定根据矿井工业场地及确定的开拓方式,结合矿井规模、煤层赋存特征以及矿井目前的实际情况,本设计开拓提出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方案分述如下:方案一:采用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的开拓方式,具体特征如下:1.主平硐:拱形断面,担负矿井煤炭提升,进风兼作安全出口。2.副平硐:圆拱形断面,装备梯子间主要作用为矿井辅助提升、进风兼作安全出口。3.回风平硐:三星拱形断面,配置的有梯子间,主要作用为矿井的回风任务兼安全出口。主、副井均布置于井田中央,回风大巷和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均在煤层中。方案二:采用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的开拓方式(图4-3、图4-4),具体特征如下:1.主斜井:圆形断面,担负矿井煤炭提升,进风兼作安全出口。2.副斜井:圆形断面,装备普通梯子间担负矿井辅助提升、进风兼作安全出口。3.回风斜井:圆形断面,装备普通梯子间,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兼安全出口。主、副井均布置于井田中央,运输大巷和轨道大巷不知在煤层中回风大巷布置在岩层中1.方案技术比较以上所提二个方案中,井筒位置、数量和轨道大巷、回风大巷长度总体一致。区别在于:方案二:由于本矿井地质条件较好且煤层埋藏浅且顶底板条件良好。而且各种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不复杂。确定井筒时 井筒也不需要特殊施工。由地质资料可知,此煤层近乎水平,倾角很小,故对胶带机的布置非常便利,而且也不需要大量的串车提升,非常适用于斜井的开拓方案。并且由于各方面条件良好。管理水平较高,技术水平较先进 所以在建井时候初期投资较立井来说大大减少。采掘设备 施工设备。施工工序比立井开拓难度大大降低。虽然本次设计的为12#煤层的开拓方式但斜井开拓的好处就是延深方便,并且生产和延伸的干扰大大减少。由地质资料可知共有5层煤其中由三层煤的地质条件极其的良好,故因为斜井的延伸性良好。故此成为选择斜井开拓最重要的因素。如图所示图4-3井田刨面图1.方案经济比较。 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准备方式和采煤方法基本相同,故可以不进行比较方案经济比较是,可以将连个方案中有差别的基建工程量,基建费用。生产经营费用及费用汇总表分别计算然后汇总于表4-2,表4-3.和表4-4. 然后通过费用汇总4-5表在经济上来比较两个方案的优越表4-2 基建工程量时期项目方案一方案二早期主井井筒/m375.3+30375.3+30副井井筒/m370.3+7370.3+7井底车场/m13870+1410013870+14100主石门/m854/运输大巷/m10001000后期主井井筒/m180980副井井筒/m180980井底车场/m13870+1410013870+14100主石门/m1067979运输大巷/m2075+27252075+2725表4-3 基建费用表方案项目方案一方案二工程量/m单价/ 费用/万/元工程量/m单价/ 元/m费用/万元早前期主井井筒390.33754146.52390.33754146.52副井井筒375.34081153.16375.34081153.16井底车场27970281785.9627970281785.96主石门85423119.73302310.69运输大巷100023123.1100023123.1小计1128.471109.43后后期主井井筒180375467.57155048475.02副井井筒180408173.46154048474.54井底车场27970281785.9627970281785.96主石门106723124.653902319.01运输大巷4800231110.884800231110.88小计1062.521055.41表4-4 生产经营费用项目方案一生产经营费用/万元项目方案二生产经营费用/万元石门运输0.94691.211.9210.2411954.66石门运输0.94691.210.390.241396.83提升0.94691.210.60.8342212.73提升0.94691.211.550.3242120.330.94691.210.330.324451.43井筒维护0井筒 维护0.91.5527.93.05118.71排水394200027.90.3510-43882.36排水411347727.90.3310-44051.24合计8049.75合计7138.57表4-5 费用汇总表方案项目方案一方案二费用/万元百分率/费用/万元百分率/基建工程费2190.99101.22164.84100生产经营费8049.75112.77138.57100总费用10240.74110.19303.41100综上所述,方案一的总费用要比的高出方案二10.1,很明显方案二要比方案一而优越的多,故决定采用方案二。4.4主要巷道断面的确定本次斜井开拓后,要确定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这些主要的开拓巷道,开拓巷道就是在矿井中为这个矿井 或者为这个开采水平所服务的巷道。断面尺寸参数的确定第一个依据就是采矿学和井巷工程所学的知识和判断参数,第二就为要实地考量顶底板的情况,看看顶板是否有特殊的构造与资料不符合,第三就是了解井田周边的水文地质情况和相邻矿井之间的开拓情况,来确定这些运输大巷,回风大巷的参数。经过这些数据与情况的考量采能设定出一个可靠稳定合理的方案。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等主要开拓巷道的断面形式、断面大小、支护方式及参数见图和表。4-6 断面特征表围岩类别半煤半岩锚杆排列方式矩形掘进断面(m2)17.3锚杆排列间距(mm)800净断面 (m2)15.3锚深(mm)2300掘进尺寸(宽高,mm)4600,4800锚杆规格(L,mm)220016喷射厚度(mm)100净周长(m)10.8锚杆型式树脂锚杆百米风阻(Pa)锚杆外露长度(mm)1002. 辅助大巷图4-4 轨道大巷断面图表4-7 断面特征表围岩类别半煤半岩锚杆排列方式矩形掘进断面(m2)17.3锚杆排列间距(mm)800净断面 (m2)15.3锚深(mm)2000 5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5.1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5.1.1采区数目和位置 根据方案比较确定合理的开拓方式后,再在合理地质资料的分析情况下。再结合矿井的井型和井下工作面的装备水平,矿井到达设计生产能力时布置单一倾向的长壁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首采区选择在煤层的189采区,并且首采面选择在12#煤层的采区的东北部工业广场西北120米处的2017工作面。该采区储量可靠。地质构造几乎没有,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且煤层的赋存稳定。对于矿井达产和稳定生产有优化作用,还能避免小窑的影响。5.1.2采区运煤,通风,辅助运输,及排水系统1.运煤系统8101工作面:回采工作面(2017面)肩头胶带顺槽主井地面2.通风系统8101工作面:地面新鲜风流主井(副井)井底车场轨道大巷轨道顺槽回采工作面胶带顺槽轨道大巷回采工作面胶带顺槽轨道大巷风井地面3.辅助运输系统8101工作面:地面材料及设备副井井底车场轨道运输大巷(电机车)采区轨道顺槽(调度绞车)工作面(2017面)4.排水系统8101工作面:工作面轨道顺槽水平轨道大巷井底水仓副井地面井下水处理站图5-1 采区运煤、通风、运材料路线图5.2采区车场选型设计工作面顺槽直接与大巷相连,不需要设计带区车场。6采煤方法6.1采煤方法的确定采煤工艺及回采巷道布置并且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叫为采煤方法。在选择各煤层合理的采煤方法,必须在详细研究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地质特征。并参考实习矿井或矿区实际使用经验。在此基础上,可以参照下列各点选择采煤方法。6.1.1采煤方法的选择表6-1 可采煤层特征表特征名称数量单位煤层名称11-11213煤层厚度5.46.94.03m稳定性稳定稳定极不稳定硬度中硬f=1.0-2.0中硬f=1.0-2.0中硬f=1.0-2.0倾角345煤层牌号弱粘煤弱粘煤弱粘煤伪顶岩性深灰色泥岩泥岩泥岩厚度0.120.10.1m根据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的倾角均为0.7的缓倾斜煤层,在采区范围内,煤层结构单一,赋存稳定。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主采煤层选用综采开采工艺,选用综采开采工艺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1. 对于矿井的合理集中生产有优化作用2. 对煤层及地质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3. 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可使吨煤成本降低10-50元结合设计矿井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管理水平以及生产技术条件,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走向长臂采煤法,然后部分垮落发处理采过的区域。6.1.2回采工作面长度的确定考虑工作面长度时。有几方面必须考:第一点本次矿井煤层各方面的地质条件还有赋存条件。第二点建设矿井时,运来的机械设备以及使用的技术特征。第三点是否符合设计方案中的各种大巷布置经过资料可知煤层田间极好,无复杂地质条件,各方面都符合现代化综合机械化采煤的条件,所以确定工艺为综采。又因为综采要求工作面有强大的生产能力,所以应该考虑选用长度比较大的工作面,由采矿学可知一般综采的工作面长度最长为120000m。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的革新在加上管理水平较以前来说大大提高。最后再计算一下各个区段长度之间的存在的关系,再确保工作面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的要求的情况下 经计算可得工作面长度为158m6.1.3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和推进度经过学习可知采区边界和上下山带与长臂采煤法的相对位置关系还有形成巷道与采煤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可知工作面的推荐方向有后退式子,前进式 等等。 采掘干扰较小的,并且能在回采前通过开掘巷道来探明煤层条件,生产期间新风先经过实体煤,而且很少存在漏风的情况,并且在我国范围内大面积使用这种方式叫做后退式还有一种就是因为由于工作面不预先采出,所以煤层的赋存条件不明,形成巷道与采煤时候的干扰较大,生产期间新风要首先经过采空区,而且普遍存在漏风情况,并在巷道在维护时难度较大,因而这样的推进方式,在我国只有在很少使用,除非在极端情况下才使用。总结以上情况。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并经过老师指导 所以该矿矿井选择的方式为后退式。工作面的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时,由前人的经验可知,综采工作面的长度应该大于或者等于1200m,并且还应该考虑到工作面的搬家次数以及煤的损失情况随工作面推进距离之间的关系。最后在进一步结合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所选用滚筒采煤机的各种技术参数,可得出综采工作面的推进长度为2400m1、首采带区位置 为了便于矿井尽快投产,缓解前期建设资金的紧张状况,根据矿井生产以早产高效的要求,首采盘区位置布置具体情况为:布置在井 田东侧。倾斜长1300 m。煤层倾角平均2.5度,煤层赋存条件良好,顶底板稳定。2、工作面数目 本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工作面的长度需158m,方可满足矿井生产能力。本区煤层倾向长3100,除去边界和大巷的保护煤柱,实 际倾向长度约2600m。3.工作面内巷道布置 工作面内巷道采用三巷布置,布置一条轨道巷道,一条运输巷道,一条回风巷道。轨道巷道用于运料、排矸、运送设备以及进风;皮 带巷道主要用于运煤,并兼作进风巷,回风巷道专门用作回风。接替工作面采用单巷掘进方式,一个采煤工作面对应两个掘进工作面采掘比为12。6.1.4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表6-2 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1采煤机MG-300/730-WD12带式输送机DTL/1200/331523液压支架ZZ4800/22/421204乳化液泵MRB-200/31525转载机SZB730/4026移动变电站KSGZY17喷雾泵站XPB-250/5518主斜井带式输送机DSJ100/100/20019刮板输送机SGB730/20016.2采煤工艺方式6.2.1采煤工艺我设计开采矿井采用的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综采,初步考虑选用MG300/730-WD型交流电牵引机。由他来牵引采煤机落煤。装煤。再采用刮板输送机运煤。机型的选择再后文讨论。由于支架的类型选用的为支撑掩护式支架来维护工作面顶板且煤层厚度不足4米时见底露顶开采。当厚度超过4米的时候按照留底煤开采循环进度0.8m1.采煤机割煤方式本设计采煤机的割煤方式采用双向割煤方式。 双向割煤即往返两刀割煤方式。采煤机进刀方式为端部斜切进刀,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上行、下行均割煤。往返一次进两刀,滞后采煤机一定距离(约1015m)依次开动推移千斤顶推移输送机,与此同时,输送机铲煤板清浮煤。推移完输送机后,开始支设液压支架,当采煤机割底煤至工作面上切口,支设好端头支架,移直输送机。重复上述工序。2.采煤机进刀方式采煤机进刀采用在工作面端头斜切入刀法,其进刀过程如下:采煤机开至头或尾部,准备进刀;升起前滚筒、降下后滚筒,采煤机斜切入刀,直至滚筒完全切入煤壁,运输机斜切段大约40m;对调前后滚筒上下位置,推移端部40米处运输机,采煤机将该40米范围三角煤壁割通;对调采煤机前后滚筒上下位置,将采煤机反向牵引,将三角段浮煤扫清,采煤机正常割煤。 图6-1 采煤机进刀方式示意图6.2.2工作面支护方式与采空区的处理工作面选用ZZ4800-22/42型液压支架,采用及时支护方式。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即当工作面从开切眼推进一定距离后,人工撤除采煤工作面空间以为的支架,使直接顶自然跨落。6.2.3工作面支护选型及顶板管理液压支架支护强度验算:1.合理支护强度计算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6-1) =9.81x6.9x2.5x7=1184.6KNm2式中:采高6.9米; 岩石容重取2.5t/m3;支架支撑载荷相当于采高岩石的倍数取7。2.实际支撑能力计算 (6-2) 式中:工作系数,取0.99;增阻系数,取0.95; 不均匀系数,取0.9;采高系数,取1.0;倾角系数,取1.0;支架工作阻力,5146KN。3.每平方米支撑能力式中:支架最大支护面积:10.028m2由以上计算的选择ZZ4800-22/42液压支架符合要求。 6.2.4工作面循环作业与劳动组织1.工作面循环作业在井下的工作面采煤工作的运行,是一个循环。循环的开始是由采煤机破煤后,落下的煤落到皮带运输机上运到地面,当推溜完这一平面以后设计液压支架参数进行移架。液压支架移动之后支护完成,用设计的方法处理采空区之后则一个循环完成。这次矿井设计的为综采,则在工作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割煤,移架和推移输送机,这三个工序关系到工作面采出率是否能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当然既然是综采,机器设备的检修也很重要。综采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矿井高产高效的关键。所以要维护好设备。接下来就是安排人员上班来进行排班开始运行作业, 本设计采煤工作面采用“四六”制作业方式图6-2 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6.2.5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生产能力1.循环产量 (6-3)=158x0.8x6.9x1.4x0.95=1160.1t式中:工作面长度158m;截深0.8 m;采高6.9m;煤的容重1.4t/m3;工作面回采率0.95。2.循环作业时间 (6-4) =158/2+40/2+10 =109min式中:工作面长度 158m; 采煤机正常割煤平均速度,取2m/min; 采煤机斜切进刀长度,取40m; 采煤机斜切进刀平均速度,取2m/min; 采煤机在端头花费最短辅助时间为10min。3.每日有效割煤时间 (6-5) 式中:采煤机生产班开机率,取50%4.每日循环个数 (6-6) =540/109 =55.生产能力 (6-7)式中:循环产量。6.年生产天数日生产量一个工作面=回采面年生产量330x5800=1.8Mt掘进产量取回采面产量的10矿井总年产量=1897000+1897000x10%=1.9Mt满足矿井190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日进度=日循环数循环进度=50.6 =3.0米达到采煤工作面年进度按下式计算:年进度=日循环进度年工作日=3.0330=990米表6-3 设计生产能力时生产采区回采工作面特征表采区名称采煤工作面工作面个数煤层平均厚度机采高度长度年推进度装备年生产能力(KT)12#煤层8101带区16.97.2158990大采高1902.工作面劳动组织工作面劳动组织是指正规循环中生产工人的组织形式进和劳动定员。劳动组织与采煤工艺、作业形式、工序安排等有密切联系,合理的劳动组织应有利于完成正规循环,提高产量和效率。工作面劳动组织表及主要技术指标表体现了综采工作面的作业管理水平,对此,工作人员英严格遵守。其具体分配机制如表6-4所示6.3回采巷道布置根据本区自然地质地形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参照煤层厚度、煤层倾角、顶底板岩性特征以及机械化程度,确定准备方式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工作面和矿井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了选择合理的准备方式,必须对煤层的赋存条件进行分析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概况本工作面属12#层8101带区,该盘区采用三巷布置,一条专用回风巷,一条轨道运输巷和一条皮带运输巷,轨道运输巷和皮带运输巷布置在煤层中,回风巷布置在顶板岩层中,三条巷平行布置,每条巷间隔30米。三条巷均与工作面顺槽巷正交。二、巷道及切眼说明运输巷该巷为皮带运输巷,主要为运煤兼行人。此巷断面为矩形,断面积为12.6平方米,巷道净高2.8米,宽4.5米。锚栓、锚索联合支护,锚栓3排,间排距1米1.5米;锚索2排,间排距1.5米3米。回风巷该巷主要为回风、运料兼行人。巷道断面为矩形,净高2.8米,宽4.5米,断面积为12.04平方米。锚栓、锚索联合支护,锚栓3排,间排距1米1.5米;锚索2排,间排距1.5米3米。开切眼切眼与两顺槽垂直布置。断面为矩形,巷宽为7.0米,净高为2.9米,断面积为20.3平方米。采用锚栓、锚索、带帽点柱联合支护,锚栓7排,间排距1米1米;锚索3排,间排距2米3米。带帽点柱2排,间距1.5米。6.3.1回采巷道准备方式采区式准备方式根据该矿井煤层赋存条件,煤层赋存稳定,且煤层倾角较小,采用采区式开采方式布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较合理 。采用采区式准备方式的优点如下:1一组上下山,硐室和车场全部只为一个煤层服务,管理方便。2采区石门和大巷相连贯穿很多个煤层3采出率特别高,煤的损失较带区式小4综采单个工作面产量高不需要多个工作面同时作业6.3.2带区煤层地质特征1.带区区煤层特征带区内含煤地层包括上煤系侏罗系大同组和下煤系二叠系山西组及石炭系太原组。共含煤3层。煤层总厚7 m左右,其中大同组12号和11-2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12号煤层,厚3.28-4.2m,平均厚3.5m,结构较简单,稳定。11-1号煤层:全井田分布,在井田中部和西南边缘多与14-3合并,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厚度0.51-6.75m,平均4.81m,煤层结构简单,稳定。11-2号煤层以弱粘煤为主,一般不含夹石,单一结构。煤层倾角平均1.5,以亮煤为主,暗煤为辅,条带结构,块状构造,阶梯、贝壳状断口,可见镜煤条带,性脆易碎,宏观煤岩类型为光亮型-半亮型。2.带区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况12号煤层的直接顶岩性是以粉、细互层结构的岩层为其主要组成的岩层。11-1和11-2号煤层的直接顶岩性是以粉砂岩夹煤层为主大部分的底板岩石是粉砂岩、粉砂岩互层或细、中砂岩,它们都属坚硬岩石。3带区水文地质区内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底板有小的波动,局部变化较大,煤层倾角平均3,总体呈近水平。经初步勘探有断层但数量少,具体有待开采过程中确认,煤层赋存情况较好。4.带区地质构造 带区内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底板有小的波动,局部变化较大,煤层倾角平均1.5,总体呈近水平。经初步勘探有断层但数量少,具体有待开采过程中确认,煤层赋存情况较好。6.3.3带区各参数的确定1.首采带区位置设计矿井时首要要考虑的因素就为经济因素,因为建设矿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所以为了设计的矿井早日开始生产,初期投入的资金尽快开始回复,来维持矿井的后期建设,为了满足矿井生产早产高效的原则。所以将首采带区布置在井田的西部,井田斜长为2800m。煤层倾角平均为0.7度。煤层各个情况良好,无复杂地质构造。顶板地板都非常的坚固稳定2.工作面数目本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工作面的长度需158m,方可满足矿井生产能力。本区煤层倾向长2500,除去边界和大巷的保护煤柱,实际倾向长度约2500m,故只需布置1个工作面。3.工作面内巷道布置工作面内巷道采用三巷布置,布置一条轨道巷道,一条皮带巷道,一条回风巷道。轨道巷道用于运料、排矸、运送设备以及进风;皮带巷道主要用于运煤,并兼作进风巷,回风巷道专门用作回风。接替工作面采用单巷掘进方式,一个采煤工作面对应两个掘进工作面,采掘比为12。6.3.4带区硐室1.煤仓本区位于井田边界,但是使用皮带运输,所以设带区煤仓,保证工作面的连续生产。2.变电所由于本带区位于井田边界,其供电系统由中央变电所直接供给不合理,故本区需再设置带区变电所。6.3.5带区生产能力由于6.9m综采工作面产量大,只布置一个工作面即可满足矿井产量要求。1.回采工作面的单产计算已知M=6.9m, =1.4 tm3,L =158m,S=0.6 m,N=5,C=0.95,将各值代入公式(6-1),可得:=NLSMC330=51580.66.91.495%330=2.7(Mt/a)3.准备掘进和端头生产能力 工作面共布置两条斜巷:运煤斜巷宽为4.5 m,高为3.2 m;回风斜巷宽4.5 m,高3.2 m。计算方法如下: (6-10) 式中:准备掘进和端头生产能力,Mt/a; 运煤斜巷宽度,m; 回风斜巷宽,m; 煤层厚度,m; 巷道长度,m; 煤层容重,tm3; 综合考虑掘进和回采率,取0.70。已知=4.5 m,=4.5 m,m =6.9 m, T= 2500 m, =1.33 tm3, =0.70,将各值代入公式(6-10),可得=(4.5+4.5)3.525001.330.70=0.073(Mt/a)总上,矿井设计井型为2.0Mt/a,采区区生产能力1.3Mt/a,能满足矿井的产量要求.6.3.6带区工作面采出率1.概述带区内的煤炭损失主要包括初采、末采丢煤,工艺损失,端头损失,保护煤柱损失等,因此带区内实际采出的煤量低于实际埋藏量。带区工作面内实际采出煤量与带区工作面内工业储量的百分比称为盘区采出率。按下式计算:带区工作面采出率 = 盘区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 / 盘区工作面工业储量100% 2.带区工作面采出率1)带区工业储量=工作面长度工作面推进长度煤层厚度煤的容重 Zg=158x2500x1.4x6.9x0.0001 =3.8Mt 带区工作面采出率=(工作面的工业储量工作面损失的煤量)工作面的工业储量100% C =(3.80.04)2.21100%=0.98%根据煤炭工业设计规范规定:采(带)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设计首采带区采出率为0.98%,符合煤炭工业设计规范规定。6.3.7回采巷道布置尺寸回采巷道单巷布置,采用留设15米区段保护煤柱的护巷方法。区段运输巷断面尺寸为34.5(高宽m),区段轨道巷断面尺寸为34.5(高宽m),工作面开切眼断面尺寸为37.5(高宽m)。表6-5 区段巷参数表巷道名称断面形式断面尺寸(高宽m)支护方式区段运输巷矩形34.5锚杆+锚索区段轨道巷矩形34.5锚杆+锚索工作面开切眼矩形37.5锚杆+锚索区段巷道沿煤层底板并与盘区运输巷道垂直布置,区段运输与区段回风平行,按照5%-10%坡度布置和掘进。6.3.8回采巷道支护方式区段运输巷、区段回风巷和工作面切眼均采用锚栓加锚索支护。锚杆间排距为1000mm,锚栓20 mm,杆长2200 mm,矩形布置;锚索间排距为1900mm,锚索30 mm,杆长7000 mm,矩形布置。皮带运输巷、轨道运料巷的超前支护:在工作面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做超前加强支护的为两顺槽,超强支护长度的确定原则就为采动超前压力影响的距离范围。而且因为由于是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的开采方法。在设计巷道时 宽度和高度都有很明显的增加,所以导致了巷道的超前支撑压力的大小和范围也大大增加。而且超前支撑压力的作用导致在实际的生产中巷道片帮趋向严重。所以经讨论为在两条巷道超前工作面煤壁18m范围内进行超前支护 超前支护支设三排,为单体柱加金属顶梁,顶梁与巷帮垂直。皮带巷超前支护支设两排为20米,靠煤壁两排均支在距转载机溜槽边缘两侧0.5米处;运料巷超前支护,三排均支设20米。 端头支护及安全出口顶板管理:端头支护采用工作面液压支架及单体液压支柱维护顶板,具体为:当头尾第一架液压支架距侧面煤壁大于1米 且小于2米时,支设一排单体柱,柱距1.2米,支在液压支架与侧面煤壁中间位置;当头尾第一架液压支架距侧面煤壁大于2米时,支设两排单体柱,在支架与煤壁间均匀布置,柱距1.2米;当工作面第一架液压支架距侧面,煤壁小于1米时,不支设端头单体柱。 6.4巷道掘进工艺方式及设备根据矿井开拓方式和采煤工艺,矿井达产后,共布置一个大采高工作面,两个机掘工作面,采掘比例为1:2。掘进工艺为机掘、转载机和胶带机运输、锚杆支护。掘面主要配备EDJ-135型掘进机、JDB-17-800型转载机、YBJ-800型胶带机等。在巷道内稳设EDJ-135型掘进机组和皮带后,采用掘进机截割破煤,全断面一次掘进,达到最大控顶距停止掘进,进行临时支护,临时支护支设好后,施工永久支护, 永久支护施工完毕再继续截割。各巷道均采用EDJ-135型掘进机组截割破煤, 截割顺序为由下向上,先从巷道底部拉开槽,然后往返式割至巷道顶部。各巷由工作面掘进机截割落煤JDB-17-80型胶带转载机各巷内头部和二部YBJ-800型胶带输送机胶带大巷临时支护:至工作面迎头范围内采用前探梁支护,3根长4.5m的 10#槽钢,分别吊挂在每排锚杆的两个吊环内,前探梁最前端距工作面迎头不大于0.3 m,且必须采用刹顶木或道木与顶板背牢。当顶板来压或顶板破碎时要缩小控顶距,采用割够一排锚杆控顶,打一排锚杆支护。永久支护:根据各巷道断面,具体支护。掘进面需风量为600 m3/min,选用BKJ66-11No6.3型局部通风机,风筒为1000 mm柔性阻燃性风筒。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表6-6 掘进面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型 号数量安装位置运输方式运输距离备 注1掘进机EBJ-120型1工作面刮板运输8.5m2转载机QZP-160型1掘进机后皮带运输15 m3胶带输送机SJ-80型2转载机后皮带运输1555m6.5掘进工作面数量及设备根据回采工作面年推进进度和巷道掘进进度指标,本着以保证矿井正常生产时合理的采掘关系为原则,矿井移交生产时,共布置两个掘进工作面,其中初期为大巷机掘面;生产期间为一个大巷机掘面,一个顺槽机掘面。序列号 巷道名称 长度(米) 面积 (平方米) 净周长 (米) 风量 (立方米每秒) 通风阻力系数 风速 (米每秒) 阻力 (帕)1 副井 370 35.18 21.58 39.84 0.035 2.03 12.362 井底 车场 360 17 16.24 38.16 0.0065 2.44 8.343 运输 大巷 500 17 16.24 36.54 0.0065 2.44 9.374 轨道 上山 1100 16.33 15 34 0.01 1.88 80.25 石门 700 15.14 14.62 34 0.012 1.96 50.37 井下运输7.1概述本井田以不粘煤为主,局部分布少量弱粘煤。平均容重1.33t/m3,块质随变质程度而增。煤层厚度为3.23-7m,平均6.9m,煤层倾角0-3,平均 1.5,属于近水平煤层。直接顶岩性是以粉、细互层结构的岩层为其主要组成的岩层。在互层结构的粉、细砂岩层中有煤层者,可使直接顶更易于冒落。直接顶厚度的分布规律也受控于古河流的分布,在河间地带岩层较厚,向河道方向减薄。煤层底板标高在 m之间变化,底板以砂岩为主。 图7-1 运输斜巷示意图7.2带区运输设备的选型采区主要设备主要包括回采工作面、区段平巷的主要运煤设备、矸石、运料运输设备。其设备类型主要由地质特征、开拓系统、开采方法、运输倾角、运距、运量和瓦斯等条件来决定,对于采带区运输设备,原则上不必进行设计计算,直接从有关设备技术特征表中选用即可。采区设备选型时,运输设备的小时生产能力的确定依据是回采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小时运输能力,应大于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同时不应小于回采工作面的小时运输能力。7.2.1工作面及顺槽运输设备选型工作面由MG300/730-WD采煤机落煤装煤;采用SGB730/200型刮板机运煤,采用SZB730/40转载机将煤转载至顺槽皮带,由顺槽DSJ1200/3315型可伸缩皮带机将煤运至8101带区皮带巷。辅助运输设备的选型在第一区段运输巷口锚固一台JD-11.4型调度绞车,在第一区段回风巷口锚固一台JD-25型绞车;第一区段运输巷铺设一条24K钢轨,第一区段回风巷铺设一条24K钢轨,两巷运输方式为绞车牵引轨道运输。由于本设计开拓时采用带区式布置,辅助运输设备为1.5t矿车。7.2.2工作面运输设备运输能力验算12#煤层厚平均 6.9m,机采高度5.4-6.9 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t/a,机采采出率可以达到98%,日产5088.4t/d。矿井工作制度为四六制,三个生产班,一个检修班。刮板输送机能力验算:机采需达到的生产能力为 (7-1)式中:1.2生产不均衡系数;0.9时间利用系数。刮板的运输能力应比工作面采煤机的生产能力大1.1-1.2倍,则刮板的运输能力为:Q=303t/h所以,选用SGB730/200型刮板输送机可以满足生产要求。7.3大巷运输及设备选择7.3.1移转载机、破碎机方式在转载机中部靠近溜头10米处固定一部PCM-160型破碎机,移转载机是通过固定在转载机两侧的两根拉转载机油缸, 以戗杠为支点,用锚链将油缸与戗杠连接来完成。当支架推移完溜头后,转载机随之前移,即每割一刀煤,其移动步距为0.6米。7.3.2运煤路线8101工作面20101巷12#层307采区区皮带巷主井强力皮带地面。7.3.4辅助运输路线地面副立井12#层307采区区轨道巷20102巷7.3.5井下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1. 煤炭运输系统:工作面带区运输巷运输大巷主井强力皮带2. 材料运输系统:副井井底车场轨道大巷带区回风巷工作面3. 矸石运输系统: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带区巷轨道大巷井底车场副井地面4. 人员运送:人员由副井用罐笼下到井底车场,用人车将人员经轨道大巷送到带区巷,步行到工作面。7.3.6大巷运输设备大巷一般采用皮带运输。大型矿井,采区生产集中矿井一翼走向长度小于3km,条件适合,技术经济比较优越时,可采用胶带输送机。本矿通过比较合理选择DSJ1200/3315型可伸缩皮带机两部。矿井移交生产时,掘进煤矸经刮板输送机进入运煤系统,井下辅助运输主要是材料、设备和部分联络巷掘进矸石的运输。运输大巷内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大巷运输能力验算:验算按照公式:=1004t/h (7-2)式中:Q大巷高峰小时运输量;Q回采工作面高峰小时生产能力总和;5矿井井下每班有效生产时间,小时;K1回采工作面设备有效利用系数,0.4;K2工作面同时生产个数,取1;K3掘进煤量系数,K3613,煤巷多时取高值,岩巷多时取低值.8矿井提升8.1概述这次设计的矿井年产量为A=2.03Mt/a,而且所确定的本矿的工作制度为两班作业一班准备的“四六”制,一年的提升时间按照br=298d/a,每天的净提升时间为t=14h。矿井采用斜井采区单水平开拓,主斜井用皮带运输机运煤,副斜井用无轨胶轮车做运人运料的工作。8.2主井副井的提升8.2.1主井提升设备选型 本次经过计算的矿井的年产量为190万吨,在全国范围立来看属于类型比较大的矿井了,本次设计的额开拓方案为斜井开拓,然后经过考虑和实际情况分析后主斜井选用胶带运输机提升,其技术特征参数看下表即可表8-1 DSJ100/100/200/3235带式输送机技术特征表型号SSJ100/2132输送长度m1000输送量t/h700带速m/s2.5传动滚筒直径mm820托辊直径mm108输送带类型尼龙整芯阻燃宽度mm1000储带长度m100机尾搭接长度m15机尾搭接处轨距mm2200机头外形尺寸(宽高,)mm24351490机尾外形尺寸(宽高,mm)mm1880808电动机型号YSB-132功率kW2132电压V660/1140 质量t116.9398.2.2副井提升选用一对1t矿车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唐山沟12号煤层矿井设计【含CAD图纸+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713197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