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清水六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一语文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1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2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 (3分)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c“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金币。b唯大王命之 唯:希望。c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宽容、原谅。d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次:先后顺序。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而乃以手共搏之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c.嘉为先言于秦王 使毕使于前d.自引而起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3分)a荆轲顾笑武阳顾野有麦场b既至秦 轲既取图奉之c轲自知事不就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d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佛印绝类弥勒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5分)译文: (2)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5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送人之松江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8.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4分)答: 9.简要分析全诗是如何表现离愁的。(4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10、(1)漫江碧透,_。(沁园春长沙)(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_。(沁园春长沙)(3)携来百侣曾游,_。 (沁园春长沙)(4)在雨中哀怨,_。 (雨巷)(5)默默彳亍着,_。 (雨巷)(6)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再别康桥)(7)风萧萧兮易水寒,_。(史记刺客列传)(8)_,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采桑子 重阳)(9)红军不怕远征难,_。(七律 长征)(10)_,_,东临碣石有遗篇。(浪淘沙 北戴河)注:选做题,请在第三、第四大题中选做一题。三、课文选段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20分)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1)“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这里前一个“养育”的意思是_;后一个“养育”的意思是_。(6分)(2)根据诗节的内容分析选段第一、二节在全诗中有何作用。(6分)答: (3)诗人在选段第二节中写道:“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诗句中对大堰河的称代,由“她”而改换为“你”,这种称代上的变化,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8分)答: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20分)为敌人辩护张伟约翰亚当斯律师答应为英国士兵辩护。这着实令1770年的美国人大吃一惊。英国人的征税法已经让北美殖民地人民无法忍受,反英情绪正激烈,这群英国士兵居然在街头公然开枪,杀了5个平民。这本来已经叫人很难忍受。更何况,亚当斯原本还是以反对英国压迫而闻名的。他那篇支持人民权利的文章很受关注。就在不久前,4个水手因反抗英军强行抓壮丁而杀死英国军官,这个口若悬河的律师还出庭辩护,使他们免了罪。但这一次,他却顶着激愤的群情,替一群英国国王派来的杀人犯打起官司来。要知道,在此之前,被囚禁起来的英国上尉和士兵,甚至都找不到几个像样的人肯替他们辩护。这一年,又矮又胖的亚当斯35岁,距离他成为美国第二任总统还有将近30年。他有一个大而圆的脑袋,邋遢的卷发蜷曲在耳朵四周。据说,因为他腿太短,就职典礼上爬楼梯时,佩剑不时碰到大厦的台阶。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个杰出的律师。他口才好,思维敏捷,总能迅速抓住案件的本质。他这样答复请求他出庭的英国官员:“要是上尉认为没有我出庭就无法得到公正审理,那么我接受此案。”在一个英国国旗正被四处焚烧、征税员被人浇上桐油示众的城市,这个决定并不轻松。亚当斯面临着“自由之子”们的辱骂和猜疑。而他后来的表现也确凿无疑地显示出:他既对英国士兵的所作所为没有好感,也不希望通过此事讨好英国人而谋得什么利益。既然如此,我便只能从那让人印象深刻的辩护中寻找他的动机。一份文件记录了这个口若悬河的律师的如下辩词:“法律一方面对被告的乞求与哀叫无动于衷;另一方面,对公众的叫嚷不理不睬。法律只维护善,惩罚恶,它不以人们的贵贱贫富为标准,法律不受情感左右,它永远是理智的。”通过他的辩护,后人也得以了解这场屠杀的基本脉络:愤怒的人群叫嚷着“打死他们”,挑衅英国士兵,并且向他们扔去雪球、冰块和石头,后者于是开枪还击。据此,亚当斯在挤满了愤怒的旁听者的法庭里做出如下辩护:如果一名军人在执行任务时杀死一个对他进行侮辱的人,那是一种正当的行为。他也提醒被狂怒冲散理智的人们,自卫的权利,正是他们捍卫自由和财产的基础,如果英国士兵的自卫不被认可,那么“我们也就切除了自由和财产的基础”。他几乎大获全胜,包括上尉在内的6名英国士兵被无罪释放,两人被判处过失杀人罪。这个结局让大多数波士顿人感到失望,此后一段时间里,他几乎名誉扫地,没有什么官司可打,许多人怀疑他变成了一个亲英派,另一些人则指责他是被金钱诱惑尽管根据记载,他为这个官司忙活了将近一年,却只获得了少得可怜的代理费。在这个固执的人看来,他所服务的,并不是几个他所反对的政府的士兵,而是以上帝之名制定的法律,这个法律“假定每一个人都是无罪的,在法庭做出判决之前,没有权利把任何人称为杀人犯”。法律的公义并不为民意所左右,这是亚当斯辩词中的精义。愤怒的波士顿市民并没有让他放弃信仰事实上,他对于民意的狂暴始终保持着警惕。此前,看到反对印花税的人们砸毁英国官员的房子并抢劫财产时,他就表达过自己的恐惧。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作为美国的第一任副总统,坚决反对支持法国革命者。法国发生的暴行让他相信:“在民主政体中无限制地滥用权力,就像在君主专制统治下一样暴虐、残忍。”而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革命者砍掉脑袋后,他对一名英国记者说,人类最终会发现,假如大多数人失去控制,他们和不受约束的暴君一样,会变得专制残暴。在很长时间里,亚当斯都没有太好的名声。有人注意到,他的名字很少出现在建筑物或纪念碑上,教科书也只是将他一带而过。与独立战争的领袖华盛顿、人民权利的维护者杰斐逊相比,他保守、固执,刻意与激进者保持距离。而这些特质,都体现在他为几名英国士兵所做的辩护中。他曾带领国家进行了摆脱英国的战争,第一个将美国政府搬进了白宫,但在晚年回忆起来,他却觉得,唯有1770年那场辩护,才是他一生中为美国所做的“最明智、最勇敢、最公正也最杰出的事”。(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文章多次引用亚当斯的原话,有什么作用?(6分)答: (2)为什么亚当斯认为,唯有1770年那场辩护,才是他一生中为美国所做的“最明智、最勇敢、最公正也最杰出的事”?(6分)答: (3)文章标题“为敌人辩护”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 第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2分)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十一”假期,莫言旧居接待的游客超过千人。游客中既有单纯去参观沾“文气”的,也不乏“抠墙皮、挖砖块”的。b. 在钓鱼岛问题上,假如某些国家把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必将自食恶果。c.合肥市食药监局与合肥市食药监督检验所在全省连锁门店提出“七统一管理”理念并于近期实施,首开全省药品零售连锁管理之先河。d.在这部话剧里,他扮演的王威的弟弟王强为了能与未婚妻张妍过上宽裕的生活,铤而走险,贪污了 30 万元公款。1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某些城市大货车频繁出事,车主贪图利益,安全意识淡薄,货物超载,积重难返,这导致路途中经常出现严重交通事故。b. 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c.勤政廉洁的社会风尚,不是一次讲座、一次报告就能形成的。只有全社会成员一起长时间地上行下效,身体力行,才能促成。d.一系列诬蔑不实之词的威吓,可谓振聋发聩,他却始终冷静处之,没向恶势力低头,不愧是铮铮硬汉。15、将下面的六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5分)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_。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答:_16、阅读下面一幅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1)给这幅漫画拟个题目。(2分)答:_ (2)就这幅漫画所揭示的主题写几句评点的话。(3分)答:_ 17、仿照下列示例,另选话题,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水是山岳的眼睛, 山岳有了眼睛, 更加灵动妩媚。水是大地的血液,大地有了血液,更加丰润饱满。水是天空的云彩,天空有了云彩,更加多姿迷人。 五、作文(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爱尔兰作家威廉巴克莱在他的花香满径一书中说道,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清水六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c“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应是“鸿雁随阳”的审美感受。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在于要把雁的特点与它的审美感受对应起来,不能张冠李戴。雁的特点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学生做此题要有一定的审美感受和识别能力。2. 答案d解析d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既有因秋临塞下雁去衡阳而引起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穷感慨,又有因岁月流逝而坚定诗人建功立业、时不我待的报国信念。“雁”意象在此词中不再单纯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鸣、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a、c项侧重写景,b项侧重言志。3. 答案b解析b体现的应该是“坚韧强劲”的审美感受。4. 答案a解析a项币:礼品。5. 答案a解析a项均为代词,他,指荆轲。b项副词,于是,就;副词,才。c项介词,向,对;介词,在。d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6. 答案d解析d项断,极。a项两个“顾”,回头看。b项两个“既”,已经。c项两个“就”,完成。7. 答案(1)燕王确实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发兵来抵抗大王,愿意将全国上下的人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臣服秦国的)诸侯的行列里,交纳赋税和听任差遣就像秦国的郡县一样,只要能侍奉守护祖先的宗庙就行了。(2)(秦王)于是拔出了剑来迎击荆轲,砍断了他的左腿。8. 答案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衬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感,为下文写离愁张势(做铺垫)。9. 答案首句借景物渲染离愁,“萧瑟西风”渲染了离别的凄凉;第二句直接抒写离愁,第二句送客的离愁使人肠断,两人默然对坐,滴酒未沾;第三句叮嘱友人一定要记住此时的分手处,暗示友人即将离开,孤独愁苦自此开始;尾句漠漠暮烟、蒙蒙微雨中一直目送着孤独的友人悠悠远去,凝聚并深化了离别的凄楚愁苦。10略11、(1). 答案(1)抚养、喂养 (2)养活、供养(2). 答案交代了“我”与大堰河的关系。大堰河是个卑微得连名字都没有的农妇,“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这一点暗示了她与村庄、土地的联系。“我”与她虽然有着不同的出身,但因为她“养育我”的缘故,“我”便与她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我”是她的儿子。由此“我”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农民(土地)的儿子。对“我”而言,后一种身份较前一种身份有更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反复的咏叹“大堰河”,则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3). 答案本诗是一首回忆童年生活的抒情诗。由于具有回忆性,用“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