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小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0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的全面推广 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 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2、西周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c.巩固周王朝统治 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3、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了继位4、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礼记中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从中可以看出( ) 礼乐制和分封制、宗法制共同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宗旨礼乐文明仅存于奴隶社会 礼乐制是了解西周社会的窗口()a. b. c. d.5、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6、下列对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a b c d7、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他们都是为了()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8、 秦朝地方行政和基层机构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郡县里乡 b郡县乡里c县郡里乡 d县郡乡里9、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反映了秦朝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秦朝实行皇帝制度 秦朝在地方设郡秦朝推行郡国并行制 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等职a b c d10、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11、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12、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13、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14、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有明显错误的是()a.趣谈秦朝三公九卿制 b.论元代刺史制的实行及其影响c论西汉中朝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差异15、 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a.秦汉三公制 b.隋唐三省制c.宋代三司使制 d.元代的中书省制16、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17、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8、当年明月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曾写道:“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朱元璋毁灭的“那个庞然大物”是为了()a废除宰相制度 b建立内阁制度 c打击勋贵集团 d强化君主专制19、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 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c.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20、中国古代某朝皇帝诏书中写道:“不期任非其人,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因是发露,人各伏诛。特诏天下罢中书,广都府,升六部”该皇帝为()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21、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历史根源分别是()a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b君主专制、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宗法制、三省六制 d君主专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22、克里斯提尼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部落,将平原、海岸、山地三大区各分为10区,每三种不同地区的小区又组成一个行政区。这表明()a环境对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 b民主制度进入繁荣时期c城邦制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 d贵族势力遭到沉重打击23、“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激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这表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性格 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 d、地理环境24、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25、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26、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称“这里还有其他一些人(希腊人), 将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的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这将是你的专长,你应当确立和平秩序。“对此段话的最佳理解是()a罗马人有着自己的法律和政治成果 b希腊人有着突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c 罗马人比希腊人更擅长运用政治权威 d罗马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胜于希腊人27、十二铜表法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该法令说明古罗马()a利用法律调解公民之间的纠纷 b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c用法律维护市容市貌 d用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28、1135年,在意大利北部的阿马尔菲发现了查士丁尼的国法大全原稿,这引起了意大利法学家的普遍关注和浓厚兴趣,于是波仑亚大学率先开展国法大全研究,逐渐吸引欧洲各国学生前往该校留学,最多时人数过万,形成了罗马法研究的发源地和第一个中心。该现象主要表明()a意大利政府十分重视依法治国的理念 b国法大全是古罗马最完备的成文法c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国家法律的源泉 d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最早从意大利兴起29、十二铜表法第十一表规定“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仅仅四年之后,该条款即被废止。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判决 b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c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和妥协 d广大奴隶的持续反抗30、伴随着国家疆域的渐次扩张,罗马法也经历了历史的演进。下图所示疆域的历史时期,罗马实施的法律是()a 十二铜表法 b 万民法 c 公民法 d 习惯法31、英国历史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上新酒,还不至于引起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建立c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掩饰下的皇帝专制32、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b提交国王作出决策c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交给最高法院裁决33、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这说明英、法、德三国()a.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b.法律地位至高无上c.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d.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34、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成为日不落帝国b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政治上的示范c成为“世界工厂”d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济上的典范35、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各国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共和政体确立 b.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3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37、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统帅于一身,除拥有属于其本职的行政权、外交权和军事权之外,还掌握着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这里“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指的是()a对立法拥有一定的否决权 b对法官拥有灵活的任免权c对宪法拥有权威的解释权 d对国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38、有学者指出:“美国宪法的设计者的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确立了共和制b实行民选政府制度 c规定修宪程序 d确立三权分立原则”3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取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上述这些规定的意图是()a、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b、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c、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d、建立民主自由制度40、1968年美国总统候选人乔治华莱士在评论美国的政党政治的时候说:“在两党之间没有价值一角钱的区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两党政治的公开透明性b否认了美国两党政治的作用c两党自产生之日起就没有区别d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具有一致性41、1877年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辞职,并任命保王党人组阁,此举遭到众议院的抵制。他又下令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结果共和派仍占上风,他只好同意共和派人组阁。1878年初共和派又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他被迫辞职。这表明()a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b共和派实际占据了优势c法国政局始终动荡不定d保王党人已经完全失败42、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a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d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43、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b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c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议会负责 d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44、对德国1871年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a法国宪法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从而巩固了法国的共和政体b德国宪法巩固了统一的成果,法国宪法打击了保皇派复辟的企图c德国宪法是“新瓶装旧酒”,是历史的进步d德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45、“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a浓厚的军事色彩 b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民主性 d专制独裁性46、中国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主权 d司法主权4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48、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49、中国近代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态呗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50、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 数量增多 开始深入内地 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51题15分,第52题15分, 第53题10分,第54题10分,共50分。)51、(17分)中外妇女地位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马监护法对妇女的经济事务进行终身监督如果古罗马妇女出现在其他诸如法庭等一般仅有男性出席的公共生活领域,就会引起在座男性的惊奇和不满墓碑、罗马文学作品以及纪念性铭文都宣扬理想的妇女行为,这包括贞洁、节制和娴于织毛活之类的女红。摘编自剑桥插图罗马史材料二汉代,儒家开始了对妇女贞节观念的建立,但在现实的庶民生活中其实仍保有相当的弹性与空间。宋代贞节观念虽然经程朱的奖励而加重,但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尚小。明代在书籍方面,有徐皇后的内训,解缙的古今列女传。在法律方面,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这么一个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又命令地方官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编自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材料三一般来说,其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女性走出家庭,进入新的工薪经济工厂和有薪工作成为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之外的又一选择而后建立的公共学校也使妇女们受益匪浅。在那里,她们可以接受与男子们相同的教育。到20世纪初期,妇女已经赢得了选举的权利。材料四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响亮地提出了破除三纲五常,反对男尊女卑的主张,要求女子参政,大学开放学禁,男女职业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说:“妇女地位是由社会的经济构造决定的,压迫妇女的不是男子,而是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妇女要解放,只有推翻这种社会的经济构造。”他在战后之妇女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妇女运动只有成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部分才能得到胜利。摘编自罗业心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古罗马社会对妇女的限制。(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妇女贞节观的发展特点(2分),简析其时代背景。(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简述近代西方妇女地位改变的原因。(3分)概括材料四中关于妇女解放的核心主张。(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妇女地位变化的总趋势。(1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是什么?(2分)52、(8分)制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英国的情况就是如此。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英国政治民主化大事记(16881928年) 1688年11月,议会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历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王权,保障议会的权力和自由。 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1832年议会改革修改了选举资格,使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并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1867年英国进行第二次议会改革,进一步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大大扩大了选举权,使选民的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 1886年,英国进行了第三次议会改革,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请回答: (1)依据大事年表,结合所学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过程(16881832年)中权力转移的三个阶段。(6分) (2)阅读大事年表,概括1832年议会改革以后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2分) 53、(17分)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其先在汉代,监察权由副宰相御史大夫来行使。当时御史大夫的监察范围,外面是中央地方内外百官,内面是王室和宫廷,全属御史大夫监察权所及。御史中丞是一个副御史大夫,这是专门监察王室和宫廷的,也可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御史丞,则监察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后来御史退出皇宫,单独 成为御史台,其职权便只限于监察政府,而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但政府官职中,还是由监察皇帝的,这叫做谏官。谏官也远自汉代便有,如谏议大夫之属,在 汉属光禄勋。就其官职名义,便是专叫他追随皇帝,在皇帝近旁,专来谏诤和讽议皇帝的言行。光禄勋乃九卿之一,隶属于宰相,则谏议大夫当然是宰相的下属。宋代则谏垣独立,并无长官。换言之,这些谏官,现在是不直接属于宰相了。而且宋制,谏官不准由宰相任用,于是台官(御史台)谏官同为须由皇帝亲擢了。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72-75页材料二 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此项行动使用一种特殊的选票,即陶片或贝壳。人们把威胁者的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投入会场的陶罐中。如某人得票超过6000,就将被判流放国外10年。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陶罐,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根据“百度百科”相关条目整理(1)据材料一,说明汉、宋两朝监察制度的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此带来的影响。(5分)(2)据材料二,评价古代雅典的陶片放逐法。(4分)(3)综上,谈谈你对实施监察制度的看法。(4分)54、(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城邦毁于豪强,而人民受到专制奴役则因愚昧。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梭伦诗选材料二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公元前7世纪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1)材料一中的“豪强”“人民”分别指当时雅典社会的哪一阶级?(2分)(2)材料一中哪个阶级可分为两个阶层? (2分)(3)综上所述,公元前7世纪时,雅典社会的整体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4分)201620171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c 2、c 3、c 4、c 5、a 6、d 7、a 8、b 9、c 10、d 11、a 12、b 13、c 14、b 15、b 16、a 17、c 18、d 19、d 20、d 21、d 22、d 23、d 24、a 25、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