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词“朝、孰、诚、方、善、间”并背诵课文。2、了解讽谏(讽喻)的方法,学习对话技巧和详略安排。3、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教学重点掌握文学常识和文言知识。教学准备学生提前背诵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给领导提意见,古往今来,都要冒很大的风险。历史上偏偏就有人不但屡次给领导提了意见,而且屡次被领导赏识,建议得以实施,又产生了奇效,其人其事也在历史上传为美谈。邹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战国时齐国的谋臣,曾万事恒公、威王、宣王三朝,多谋善谏。一次,威王弹琴,邹忌进门就说琴弹得好。威王认为他未仔细听,是在说谎。邹忌说,琴声宽和像君主,清廉像章宰辅,舒缓像政令,谐调畅适像四时。威王听了,知道他在说治理国家的道理,极为赞赏,就拜他为相。课文所讲的是在这之后的另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读查疑1、运用工具书,默读课文,疏通文意;2、齐读课文,然后复述大意,概括文章思想; 3、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三、讨论释疑1、齐读段一:“比美”离题否?有何作用? 古文观止有评语:“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勘察,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诌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评得好。2、段一中的“三问三答”写法上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了人物间的什么关系)?提示:内容都是说邹忌的美,语言只有一两个字变化,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 (板书:妻私:偏爱赞扬妾畏:卑微喂怯 客有求:逢迎敷衍)3、(齐读段二)私事、国事有何相通?何以能以喻讽谏?4、(齐读段三、四)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威王确实受了蒙蔽?(讽谏是在比美中偶有所悟而为之的吗?何以见得?)五、延伸迁移(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王之蔽甚矣”一句,为何点到了却不深说? 提示:善揣摩国君的心理。对于聪明有为的国君,不要说多余的话。 2、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内容?提示:哪些意见,如何来朝。3、这个故事于今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自知之明、直言劝谏、发扬民主、倾听民声等等。4、如何看待战国策?提示:由于占国策主要是记载战国时代策士们的言行的,某些地方便夸大了策士的作用。第二课时一、导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诫刘禅要“开张圣听”,广开言路有什么好处呢?今天我们来自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体会多方听取他人意见对自身成长的好处。注:讲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词“朝、孰、诚、方、善、间”用幻灯打出这些常用词在初中使用过的句子,并注明出处,让学生快速回答。二、再读课文,初步感知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找出本文写了几个人,人与人之是什么关系?写了几件事?明确:邹忌、邹忌的妻、妾、客人、徐公、齐王齐王是国君,权力最大的人。邹忌是齐王的臣子。邹忌妻、妾、客都与邹忌有不同的关系。三、深入课文,理清思路1、邹忌长什么样?邹忌提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是怎样回答他的?他相信了吗?他反思后得出什么结论?2、邹忌怎样给齐王讲他的感受的?他如何向齐王进谏的?补充: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从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3、听了邹忌的分析,齐威王说了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4、齐王纳谏后,收到什么效果?明确:学生回答时要尽量用原文回答。四、小结本课给领导提意见,古往今来,都要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