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互联网巨头的机会 不断的碎片化崛起[文档资料]_第1页
颠覆互联网巨头的机会 不断的碎片化崛起[文档资料]_第2页
颠覆互联网巨头的机会 不断的碎片化崛起[文档资料]_第3页
颠覆互联网巨头的机会 不断的碎片化崛起[文档资料]_第4页
颠覆互联网巨头的机会 不断的碎片化崛起[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颠覆互联网巨头的机会 不断的碎片化崛起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是量的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效率的时代。因为整个世界碎片化了,用户、行业、时间、渠道都碎片化了。没有入口,你必须珍惜你能留存的每一个用户。我不怀疑巨头通过收购,可以继续吸引这些用户,但我也相信,不断的碎片化崛起,会让巨头逐渐丧失收购的能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到来后,因为智能手机已经完全普及化了,移动红利在逐渐消失。在早期随便什么东西出来,包 括 APP 包括公众账号,都可以获得很多的下载或者粉丝,而到了今天,几个很火爆的 APP 我都懒得下一下,至于公众账号更是大部分人都已经开始退订或者压根不看了,这就是红利的结束。愤怒的小鸟和切水果这样的游戏放到今天,根本就不可能火起来。 既然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了,那么和互联网时代就可能发生很多的不同,有一些方向是可能产生行业颠覆的,这些问题巨头也没有什么办法,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收购,用金钱优势来扼杀各种未来。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你可以做;第二,做得好最差也是被收购。然后我们来看看可能引起颠覆的几个变化 。 免费模式是互联网的逻辑,互联网的逻辑非常简单,大量的免费用户,然后转化一小部分付费用户,从而实现商业模式。为了大量的免费用户基础,免费几乎是必须的,收费是会死得很难看的。就算你的模式不收用户钱,也一定会导入其他如电商平台游戏等地方收钱,所以这基本是互联网最基础的商业逻辑。这个逻辑带来的就是最赚钱的一定是入口,百度是搜索入口,淘宝其实也是靠站内搜索广告,腾讯虽然不做入口,但是有社交粘度,一样会转化收费用户和游戏用户,也有人称之为社交入口。 如果说免费模式有什么文化支撑的话, 就是 丝文化。这也是为什么欧美收费模式到中国死得很难看的原因,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但是到了今天, 丝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年的 丝已经长大了,不再以 丝为荣了,甚至很羞耻,他们成为了白领这样的中坚,而他们的孩子则也一样不再认为自己是丝,甚至最喜欢的是 “ 和土豪做朋友 ” 。现在还自称 丝的,已经是上个时代的尾巴了,搞不好是被淘汰的一批人。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没有入口,没有任何人能掌握入口,就是微信也不能。全世界第一大游戏公司腾讯,在 iOS 榜上常年霸占前几名的腾讯,最近被刀塔传 奇抢了很多天的第一。而刀塔传奇是靠 360 等多个渠道推出来的,在一个最不可能颠覆的领域发生了颠覆。值得一提的是,腾讯的微信也是号称拿到第一张移动船票的人,依旧无法在自己最最强势的世界第一的领域做到绝对的垄断。那么其他领域也就不用说了。 这个垄断的打破靠的是什么?付费用户,而且还是高付费用户。付费网游玩家占全部玩家的比例不超过 5%,却贡献了这个领域 80%的收入。腾讯的手游赚大钱的都是休闲游戏,依靠腾讯强大无比的活跃用户,数量多,少付费来获得高额收入。而网游则用户没有那么多,付费却更高,谁掌握了这 批高付费用户,谁就掌握了手游的收入大头。可以不客气地说,腾讯教育了非游戏玩家玩手游,一般手游用户付费,然后这些付费用户的一部分会转变为重度手游的高付费用户。淘宝培养了用户的电商习惯让京东受益,而腾讯培养的游戏用户让手游行业受益。 这个案例略微垂直,告诉大家的实际上是,在手机端出现了大量的有价值的高付费用户,你可以不必理会大量不付费用户的感受,只要抓住这批人,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这种事情在 PC 时代鲜有发生,除了史玉柱的巨人,在页游时代发生几率就高了很多,在移动时代,几乎每个高收入游戏都在上演。 而最近包括联想佳沃、中粮我买网、本来生活做的高端农产品也开始风生水起,也说明了这些高端用户的价值开始被发现。 之前阿里提出小而美概念的时候,我还是不屑一顾的,觉得从产业角度思考,这种 C2B 定制几乎是违背商业规律的。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这个概念是对的,只是依旧不太可能在淘宝平台实现罢了。因为 PC 端的流量还是太贵了,小而美就累死了,但是在移动端,这个逻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个就要扯到微信朋友圈了,这个是我最知名的领域。不掺水分的说,经过一年的发展,我的会员中流 水过百万的已经有 20 人左右, 10 万以上的有数十人,也可能过百。换句话说,我可能是目前微营销最大的渠道,月流水可以在3000 万以上,影响人群保守估计应该在数百万。这种几乎完全没有运营成本的销售模式,可以真正地实现小而美,实现月百万流水。这是真正的小而美。从文化角度来看,冯小刚的私人订制算是揭开了这个领域的起点。 有一个做培训的人找我,说他是中国第一批搞培训的,最多可以做到四千家企业同时培训的大课,辉煌过一阵。这么多年培训过的企业不计其数。我说,这个思路到了今天可能就要变化了,之前的那种强硬的推广 可能会不成立了,必须要做小而美。什么叫小而美,这可以说一下 KK 的一千粉丝理论进行延展。一千粉丝理论告诉我们,有一千个铁杆粉丝愿意把一天的收入给你,就可以养活一个自媒体。如果上升到企业呢,如果有一千个企业认同你的价值,每个月给你一些服务费,一样可以活得非常滋润。 这里我们就要摒弃过去的吹牛逼,打电话,引流量,然后培训,然后流失的玩法。就要用小而美的规范服务,去服务他们,一家一个月给你一万,那么就是一千万,一年就是 1.2 个亿。只要流失率比较低,以后就能越积累越多,越做越大。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过去的那种忽 悠和包装,而是实际的稳定的可以考核的互联网服务,完成企业的互联网转型。这就是小而美。 有人写文章教你如何赢得你的前一百万用户,而我要告诉你的是,最重要的是如何赢得你的一千个铁杆粉丝。一旦这个粉丝团体建立,他们互相帮助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你付出的精力会越来越少,而团体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唯一难办的是,你要有足够的水平和智力驾驭。因为碎片化,移动端不如 PC 端好忽悠的。因为很难导入大量用户,而且用户通过看你之前的言行举止,完全可以看出你是什么样和什么水平的人。 之前的产品都是没有情感的,营销 几乎都是传播式的广告营销。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就是社交时代,营销开始有情感了,这也是所谓的粉丝营销。现在如果不做粉丝营销,只做广告,在手机领域已经是一个异类了,而手机则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入口,这个领域开始的变化,值得我们关注。 在工业化时代,产品就是产品,广告就是广告,是没有情感的。而随着传播渠道的碎片化,央视的影响力也大大下降,就像淘宝这样的电商一样,之前的重点是引流,现在的重点虽然还是引流,但是老客户维护也开始越来越重要了。而对于 B2C 来说,新客户几乎都是赔钱的,一定要靠新客户之后的消费,才 能找回拉新成本。在之前的重点在于价格吸引,而目前低价吸引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差,服务的价值越来越高。这也是京东崛起而淘宝下滑的原因。因为服务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而更好的体验则会建立情感,情感会减少流失,增加信任。之前产品质量不好用户很愤怒,现在产品质量不好,我们看到有些手机返修多次之后,粉丝依旧会乐此不疲地购买然后推荐全家购买。这些都是情感营销的重要性。 这里很多人都有误区,情感有几个特征,第一,个性化不可复制,你不可能对不同的人有同样的情感。第二,情感是需要慢慢建立的,没有那么多一见钟情。第三 ,情感维护是要用心的,不然很容易粉转黑。所以急功近利做粉丝是肯定做不成的,而对于营销来说,做好产品就是对粉丝最大的负责,也是最大的贡献,所以慢慢做产品的,往往会拥有更多真实的粉丝。粉丝愿意多花钱去购买他们认为有诚意的产品,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用低价去做噱头,那样收获的不会是真心的粉丝,而只是贪便宜者。 “ 汉堡王 ” 曾做过一个粉丝试验,凡是取消关注汉堡王的粉丝,将获得一个麦当劳的汉堡,他们的粉丝从 38000人减少到了 8000 人。而收获则是,互动率提升了五倍之多,剩下的全都是忠诚的粉丝。你要做的就是 维护好这 8000 人,因为他们是真正的粉丝,不管你给不给他们好处,他们都会帮助你宣传和带来更多的新用户。是的,新时代,我们需要的就是找到这八千人,甚至一千人,那怕一百人! 如果总结成一段话来说,互联网时代,是量的时代;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效率的时代。因为整个世界碎片化了,用户碎片化了,行业碎片化了,时间碎片化了,渠道碎片化了,没有入口之后,必须珍惜你能留存的任何一个用户。当然,我不怀疑巨头通过收购,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