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初步掌握“词”这种文体,了解词的基本常识。2. 通过朗读、想象、交流,感受词的韵律之美与意境之美。3. 拓展阅读部分村居诗文,初步感受田园生活之美与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培育学生的审美趣味。4. 结合课文学习,初步了解词人辛弃疾,体会词人情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研读辛弃疾相关诗文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想象、交流,感受词的韵律之美与意境之美,体会词人情感。教学难点:初步感受田园生活之美与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培育学生的审美趣味。教学过程:课前互动:(以考查文学常识的方式,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唐诗 宋词 元曲 )同学们,中国古典文学光辉灿烂,成为我们中国的骄傲,老师想考考你们,你知道我们古代都有哪些文学样式?板书:唐诗 宋词 元曲 上古神话 先秦散文 汉乐府辞赋1、 学习词体,感知韵律之美1.读课题,了解词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宋词,虽说是宋词,但其实“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古代的词,是合着音乐来歌唱的。指名读课题 清平乐 村居 这里,“清平乐”是词牌名,所谓词牌就是音乐的曲调名称。而“村居”才是词的题目。读“村居”,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小结:所以“村居”,可以理解为“乡村”、“村庄”或者乡村的住宅”、“乡村的生活”。过渡: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村居的世界,一起去感受词的美。板书:美2. 初读词,感受韵律美A. 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首词,要求做到字正腔圆。B. 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音:翁媪、无赖、剥莲蓬(在词中读第二声)。剥(bo):去掉外面的皮或壳;(b):剥夺、剥削C. 这首词有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为上阕和下阕。词是合着音乐来唱的,所以词也如乐曲一样是有节奏的,同学们轻轻地读,默默地想想,该怎样停顿,才能读出词的节奏来。指名读,读出节奏美。D. 词除了有节奏外,读起来也悦耳动听,你知道是为什么吗?相机点拨:注意词的上阕、下阕每句的末字(押韵),注意字的声调。指名读。读出音韵美。E. 与唐诗相比较,观察词的每行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句子长,有的句子短,所以词又叫长短句。)谁来读一读,感受这种长短句交错的形式美。齐读,读出词的节奏美、音韵美、形式美。2、 理解词意,感受意境之美1. 这首词读起来很美,你知道它大概讲了什么意思吗?首先,让我们来弄清关键词语的意思,同学们说说看,你理解哪些词语的意思?集体交流:2. 重点指导:A.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吴音:是指中国吴地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流传于苏州、无锡、常州、上海及浙江大部分地区。不过,在这首词里指的是江西上饶地区的吴方言,因为江西上饶在春秋时代属于吴国。我们泗洪是属于江淮方言。翁媪:年老的夫妻;翁:年老的男子;媪:年老的女子。相媚好:彼此间很亲热。B.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无赖:一般含有贬义,指品行不端的人。这里指顽皮,是对小儿子的爱称。平时父母长辈们怎么称呼你,也一样是表达爱意的?调皮蛋、小淘气、小坏蛋、小冤家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说说看?3. 词语的意思都理解了,请同学连起来说说整首词的意思。指名带着理解读整首词。概括起来说,这首词写了些什么?(一户农家居住的环境,也写了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场景)。4.一首词,就是一幅优美的画面。听老师朗读,闭上你的眼睛想象。交流: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引导品读相关的句子。预设:青青草(那青青的草是不是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呀!)小溪里的莲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白发翁媪相媚好(想象他们会说什么?看情形让学生试着对话。相机点拨“最喜”不仅最喜欢小儿子,也喜欢大儿和中儿。喜欢自己的孩子,也是在喜欢什么?)小儿子溪头卧剥莲蓬。(相机品味“卧”,这个卧是怎样的动作?小儿子剥莲蓬不是像你们这样坐着,也不是像老师这样站着,而是卧着。透过这个卧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儿子?点评:这个卧字用得多么传神呀! 师引读全词。同学们再次仔细观察这首词,这首词是紧紧围绕什么来布置画面的?(溪,连用三个溪,让画面的布局十分紧凑)小结:低小的茅檐,潺潺的溪流,青青的草、 柔媚的吴音、淳朴的村民。这是一首词,是一幅画,一幅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画卷。5.再来品读这首词,一边读一边思考:如果要用一个字来给这幅画面题词,你会用什么字?并说说理由。预设:(同时让学生带着感受读词,评价学生读出了词的意境之美)喜、静、美、乐、和 醉(陶醉在美景中,沉醉在幸福里)引导读出醉意(中国古代很多文人都爱喝酒,诗仙李白就爱喝酒,喝了酒就诗兴大发,所以就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7思考:同学们,这户人家住的是低小茅檐,看得出来生活应该是清苦的,为什么你还会觉得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呢?小组讨论、交流,试着用 “虽然,但是”说一段话,小结:在农村虽然生活清苦了些,但与喧闹的城市相比,农村是那样的安宁,那样的祥和,所以,他们是幸福的,幸福得醉了!这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再齐读词。3、 拓展认识,感受农耕文化,体会词人情感。1.其实,还有一个人醉了,这个人就是词人辛弃疾。辛弃疾曾提出: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不仅自己以“稼轩”为号,(稼 指种植谷物)而且他十个孩子的名字都是带“禾”字旁。2.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农耕”的国家。出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上古歌谣击壤歌引读,引导说诗意。(末句:帝王的力量对我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有了这样的了解,你觉得辛弃疾借这首词是在表达什么情感呢?辛弃疾热爱农村的什么?吟诵词,体会词人对农村平静、安宁生活的热爱。四、总结、延伸今天,我们学习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认识了一位热爱农村平静生活的辛弃疾。其实,辛弃疾的志向并不在归隐山林,他的志向是抗金北伐收复失地,他曾向朝廷提出不少抗金方略,可惜均未被采纳。出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他那驰骋沙场、挥师作战的大志只能在醉梦里去实现了。英雄不怕战死沙场,英雄最怕无用武之地!对于英雄而言,无用武之地,是何等的无奈、郁闷与悲哀!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是他晚年遭受排斥和打击,归隐江西上饶,闲居农村时所作。江西上饶,是南宋的领地,百姓们尚可安居乐业。而那些在金人统治下的遗民,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陆游曾感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有了这样的背景了解,你又能体会到词人的什么情感呢?(无奈的忧伤,隐隐的心痛,欲说还休的苦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