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中学九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中学九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中学九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中学九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中学九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我会选:1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恐怖分子劫机撞击世贸组织和五角大楼的事件研究事件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飞机撞击大楼造成玻璃纷飞b飞机中的航空煤油燃烧引起爆炸c房屋钢筋熔化d大楼倒塌2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大理石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大理石由什么成分组成b大理石的产地在哪里c大理石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大理石的微观结构如何3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b水能在不同条件下变成冰和水蒸气c糖溶于水变成糖水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5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固体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a制法b物理性质c化学性质d用途6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封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经过磨毛处理的是()a量筒b集气瓶c烧杯d锥形瓶7在实验操作中,某同学用量筒时仰视度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该同学又俯视读数为12ml,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大于8 mlb小于8 mlc等于8 mld无法判断8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沼气的燃烧b电灯的发光放热c种植物的呼吸d蜡烛的融化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ml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0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11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的烧杯实际质量为()a23.8gb32.6gc32.3gd27.4g12给5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试管 烧杯 试管夹 酒精灯 蒸发皿 石棉网 铁架台(铁圈) 坩埚钳abcd13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分馏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纯净物14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15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a严谨的科学态度b科学的实验方案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d偶然的巧合16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c汤姆生d爱迪生17如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abcd18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且能够用以抢救危重病人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二、我会填:(1分18=18分)1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 规律的科学20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中,有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为保证安全,应做到“三不”;一是不要,二是不要,三是不要21玻璃仪器内壁洗干净的标准是22实验中,没有规定用量要求时,固体取,液体取23实验(或探究)后,要写出报告,报告中首先要注明报告者姓名,合作者及日期等内容其报告主要内容有:探究活动名称,24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三、我会探究25甲同学为了研究酒精的性质,作了如下探究,请你把他的探究情况加以完成(1)观察酒精灯内酒精的颜色和状态(2)闻一闻它的气味(3)用滴管吸取一些酒精滴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4)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发现,然后把干燥而冷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倒过来立即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5)归纳:在常温常压下,酒精是色,透明的体,有气味,于水酒精点燃时能生成和请你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6“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探究内容名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探究用品:蜡烛,火柴,2个烧杯(洁净干燥),澄清石灰水(3)、探究的目的:蜡烛的物理特性,燃烧的条件,燃烧后有何生成物(4)探究步骤步 骤对现象观察及描述分析现象成因(可以是假想、推理)点燃前燃着时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用烧杯完全罩住蜡烛熄灭后(5)通过该实验知道了蜡烛的燃烧产物,请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6)通过探究;谈谈对学习化学的感受:27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说明该气体具有性(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3)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请你说出图2的优点是:2015-2016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选:1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恐怖分子劫机撞击世贸组织和五角大楼的事件研究事件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飞机撞击大楼造成玻璃纷飞b飞机中的航空煤油燃烧引起爆炸c房屋钢筋熔化d大楼倒塌【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飞机撞击大楼造成玻璃纷飞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飞机中的航空煤油燃烧引起爆炸的过程中发生燃料的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房屋钢筋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大楼倒塌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大理石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大理石由什么成分组成b大理石的产地在哪里c大理石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大理石的微观结构如何【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判断,注意研究物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解答】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故物质的用途也是化学研究范畴大理石的产地与化学无关,是地理研究的内容故选b【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或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中考方向,是考查的热点之一3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考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要注意以下事项: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破裂;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否则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容易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解答】解:a、试管外壁干燥,不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b、试管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容易炸裂试管;c、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会聚集在试管口,不会使试管炸裂;d、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是正确操作,不会造成试管炸裂故选:b【点评】熟记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锻炼自己的实际实验操作能力,防止实验时造成试管炸裂而使实验失败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b水能在不同条件下变成冰和水蒸气c糖溶于水变成糖水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水能在不同条件下变成冰和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糖溶于水变成糖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固体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a制法b物理性质c化学性质d用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题干中所给的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等【解答】解:a、所给信息中没有涉及到胆矾的制法,故正确;b、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属于胆矾的物理性质,故错误;c、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属于胆矾的化学性质,故错误d、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属于胆矾的用途,故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用途是该物质在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用法6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封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经过磨毛处理的是()a量筒b集气瓶c烧杯d锥形瓶【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磨砂处理是让化学器具之间的接触面更光滑、接合更紧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储存化学药品的容器都要磨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筒通常用来量取液体,所以不需要进行磨砂处理,故a错误;b、集气瓶需要盖玻璃片 所以为防止气体溢出 需要在瓶口处磨砂,故b正确;c、烧杯可以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没有进行磨砂处理,故c错误;d、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用,不需要磨砂,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在实验操作中,某同学用量筒时仰视度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该同学又俯视读数为12ml,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大于8 mlb小于8 mlc等于8 mld无法判断【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20ml,实际体积大于20ml;倾倒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2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大于8ml故选:a【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8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沼气的燃烧b电灯的发光放热c种植物的呼吸d蜡烛的融化【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沼气的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b、电灯的发光放热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属于物理变化,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d、蜡烛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缓慢氧化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ml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有的药品会被空气污染进行分析;b、根据液体的取用规则进行分析;c、根据给试管加热时的操作进行分析;d、根据量筒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解答】解:a、实验时,剩余的药品有可能在空气中已经变质或者已被空气污染,不能放回原瓶,故a错误;b、实验时,没有说明用量的液体取用12ml故b正确;c、对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夹角,故c正确;d、在对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时要操作时的操作要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10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燃烧爆竹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1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的烧杯实际质量为()a23.8gb32.6gc32.3gd27.4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烧杯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烧杯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烧杯质量=20g+10g2.6g=27.4g故选d【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给5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试管 烧杯 试管夹 酒精灯 蒸发皿 石棉网 铁架台(铁圈) 坩埚钳abcd【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给少量的液体加热,可选用试管;给较多量的液体加热,可选用烧杯;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给5ml液体加热,液体量较少,可选用试管进行加热;可用试管夹加持试管,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故需要使用的仪器有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给少量液体加热的方法、所需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分馏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纯净物【考点】石油的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而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等;由题给信息可知,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说明石油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而据题意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由此可以判断石油不属于单质;故a错误;b、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而据题意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由此可以判断石油不属于化合物;故b错误;c、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等;由题给信息可知,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说明石油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而据题意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由此可以判断石油不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联系与区别,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中14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考点】绿色化学【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特点判断,其核心是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解答】解: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符合上述第四个特点,所以正确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符合上述第二个特点,所以正确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符合上述第三个特点,所以正确d、绿色化学与颜色无关,指的是环境友好化学,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绿色化学理念的考查,其核心是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15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a严谨的科学态度b科学的实验方案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d偶然的巧合【考点】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分析】化学实验要想成功,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不能凭着侥幸心理、偶然的巧合就得出结论【解答】解:做化学实验要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实验方案要科学、合理,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要可行,不能仅靠一次实验结果就下结论,防止偶然的发生,而造成错误的结论故选d【点评】做化学实验要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不能仅靠一次实验结果就下结论,防止偶然的发生,而造成错误的结论实验方案、实验步骤、操作方法要科学合理16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c汤姆生d爱迪生【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正确c、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选项错误d、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大王,发明了电灯、电报等,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7如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abcd【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固体药品的取用;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加热时要用外焰判断;b、根据洗涤仪器时加水量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判断;d、根据取用粉末状药品的方法判断【解答】解:a、用内焰加热错误,应该用外焰加热,故a错误;b、洗涤试管时,是加入少量的水进行多次洗涤,b中试管内水量太多,故b错误;c、试管内液体的量太多,故c错误;d、取用粉末状药品时,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放入试管底部,防止沾在试管壁上,故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侧重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格的实验态度,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8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且能够用以抢救危重病人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判断【解答】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和氧气是主要成分,氧气能供给人呼吸,能够用以抢救重病人,故a正确;故选:a【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二、我会填:(1分18=18分)1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 规律的科学【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的概念、研究范畴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故答案为: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点评】化学在丰富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了解化学的研究范畴,使之服务于生活和生产20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中,有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为保证安全,应做到“三不”;一是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二是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三是不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为了安全要做到“三不”即: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答案为:用手接触药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尝任何药品的味道【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药品取用的“三不”规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1玻璃仪器内壁洗干净的标准是洗涤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考点】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的表面张力以及玻璃的性质来回答问题即可【解答】解:根据液体的表面张力以及玻璃的性质,玻璃是会被水浸润的(放在洁净的玻璃板上的一滴水,会附着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进入水里再取出来,玻璃表面会沾上一层水这种现象叫做浸润)如果有水滴或股流而下,说明玻璃表面有让水不浸润的物质的存在,间接证明玻璃不干净故本题的答案是:洗涤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玻璃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的洗涤的操作方法是:对附有易去除物质的简单仪器,如试管、烧杯等,用试管刷蘸取合成洗涤剂刷洗,在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时,须用力适当,避免损坏仪器及划伤皮肤;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当倒置仪器,器壁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无成滴水珠,也不成股流下时,即已洗净;对附有难去除附着物的玻璃仪器,在使用合适的洗涤剂使附着物溶解后,去掉洗涤残液,再用试管刷刷洗,最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一些构造比较精细、复杂的玻璃仪器,无法用毛刷刷洗,如容量瓶、移液管等,可以用洗涤液浸洗22实验中,没有规定用量要求时,固体取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没有说明用量时,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解答】解: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故答案为:盖满试管底部;12ml【点评】要熟记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23实验(或探究)后,要写出报告,报告中首先要注明报告者姓名,合作者及日期等内容其报告主要内容有:探究活动名称,探究活动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实验结论,问题分析和建议【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实验报告的内容分析回答本题【解答】解:实验报告的内容有:探究活动名称;探究活动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实验结论;问题分析和建议故答案为:探究活动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实验结论;问题分析和建议【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熟悉实验报告内容24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用湿抹布盖灭【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因此灭火的原理则有:隔断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撤离可燃物通常可使用泥沙、灭火器或湿抹布等隔断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或用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解答】解:用湿抹布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以隔绝酒精与氧气的接触,达到隔绝氧气而灭火的目的;扑灭后不会在实验桌上残留其它物质,灭火方法比较简捷故答案为用湿抹布盖灭【点评】根据火场实际选择恰当的灭火方法,才能有效地扑灭意外燃烧,并把损失降低到最小三、我会探究25甲同学为了研究酒精的性质,作了如下探究,请你把他的探究情况加以完成(1)观察酒精灯内酒精的颜色和状态无色;液体(2)闻一闻它的气味有特殊的香味(3)用滴管吸取一些酒精滴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酒精易溶于水(4)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发现酒精能燃烧,然后把干燥而冷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倒过来立即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5)归纳:在常温常压下,酒精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易溶于水酒精点燃时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你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酒精二氧化碳+水【考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书写文字表达式【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解答】解:(1)酒精是无色的液体(2)酒精有特殊的香味(3)酒精易溶于水(4)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5)酒精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的香味,易溶于水,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文字表达式为:酒精二氧化碳+水;故答案为:(1)无色;液体;(2)有特殊的香味;(3)酒精易溶于水;(4)酒精能燃烧;(5)无;液;特殊;易溶;二氧化碳;水;酒精二氧化碳+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方面的知识26“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探究内容名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探究用品:蜡烛,火柴,2个烧杯(洁净干燥),澄清石灰水(3)、探究的目的:蜡烛的物理特性,燃烧的条件,燃烧后有何生成物(4)探究步骤步 骤对现象观察及描述分析现象成因(可以是假想、推理)点燃前燃着时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用烧杯完全罩住蜡烛熄灭后(5)通过该实验知道了蜡烛的燃烧产物,请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