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光电系博硕培养方案.doc_第1页
2006年光电系博硕培养方案.doc_第2页
2006年光电系博硕培养方案.doc_第3页
2006年光电系博硕培养方案.doc_第4页
2006年光电系博硕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电子工程系光电子工程系是现代光学技术、光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等多学科融合的新型学科系。现拥有光学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共)二个一级学科,及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和光电信息工程三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其中物理电子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光学工程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并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共)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现有教授1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含兼职工程院院士2人),副教授30人。* 博士生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含“光学工程”和“光电信息工程”两个博士点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03 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光通信系统与网络技术2光通信有源和无源器件3光信息技术4激光与红外光学技术5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6微光机电技术7光电成像与图像处理8生物医学光子学9辐射探测与显示技术10激光技术与器件11光子技术与器件三、学习年限与学分1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可提前答辩,但不得短于2年半;也可以延迟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总学分要求31学分。2硕博连读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总学分要求54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类 别硕-博连读、直攻博已获硕士学位未获硕士学位总学分54学分31学分按硕-博连读生的要求培养,入学前已修研究生课程可提出免修修课学分34通识课程10(辩证法2、技术哲学2、一外3、英语论文写作2、人文1)12技术哲学2、英语论文写作2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24(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相关跨学科专业课组成,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专题研讨6研究环节20文献阅读119文献阅读1开题报告1开题报告1中期报告1中期报告1学术报告1发表论文1发表论文1学位论文15学位论文15四、课程设置:见光学工程含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五、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3专题研讨课专题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撰写专题研讨报告,并公开做学术报告,每完成一个专题研讨得2个学分。4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1)课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5)预期成果;(6)主要参考文献。5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6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300 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掌握光学与光电子学科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3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4可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二、主要研究方向1光通信器件;2光信息处理与存储;3微光机电技术;4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5红外光电网络;6图像处理技术。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2-3年,其中学校提供奖学金2年,从第三学年开始,按学期交纳学费。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3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3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3通识课程7学分(英语3、辩证法2、科社1、人文1)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16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及导师指定的相关跨学科专业课组成)专业选修课导师定(其它专业的硕士生课程)缺本科专业基础的,补修本学科主干课2门(工程光学,光电子学导论),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3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发表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四、课程设置:见光学工程(含光电信息)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五、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320 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掌握光电子与信息学科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3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4可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二、主要研究方向1光纤通信技术;2光电传感与信息处理;3光电成像与图像处理;4激光与红外光学技术;5光通信有源和无源器件。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2-3年,其中学校提供奖学金2年,从第三学年开始,按学期交纳学费。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3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3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3通识课程7学分(英语3、辩证法2、科社1、人文1)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16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及导师指定的相关跨学科专业课组成)专业选修课导师定(其它专业的硕士生课程)缺本科专业基础的,补修本学科主干课2门(工程光学,光电子学导论),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3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发表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四、课程设置:见光学工程(含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五、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光学工程(含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要求课程通识课程133013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41春人文学院研究生必修(共7学分)1330111自然辩证法322秋人文学院第一外国语3秋、春外语系人文课程161春人文学院1350011英语论文写作2秋、春外语系博士必修135002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322秋人文学院本学科要求专业课程1330141矩阵论483秋数学系硕士课程31330151数理统计483秋数学系1330161数值分析483春数学系1330171随机过程483秋数学系1350041近代数学基础322春数学系博士必修0833111信息光电子技术483春光电子系硕士课程50833121激光测试原理与技术483春光电子系0833131光电信号处理483秋光电子系0833351光信息存储322秋光电子系0833141光波导技术322秋光电子系专业研讨6博士必修0833151光电成像与遥感技术322春光电子系0833161光网络技术与器件322春光电子系0833171DSP应用系统设计322春光电子系0833181现代光学系统322秋光电子系0833191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应用322春光电子系1330311光电技术322春光电子系1330281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322春计算机学院1330271数据库设计与实现322秋计算机学院1330341Java技术基础322春控制系非学位课补修课程工程光学60秋光电子系本科非光电子类的硕士生必修光电子学导论40秋激光院研究环节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博)1光电子系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1光电子系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1光电子系发表论文(硕、博)1光电子系学位论文(硕)10光电子系学位论文(博)15光电子系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 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团结合作的优良作风以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高功率激光器及关键技术2激光物理与微腔理论及制造技术3全光通信网中WDM光电子器件研究4非线性光学与光信息处理技术5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激光新材料合成与加工技术6高速光通信网络与光电子器件及光互联并行处理技术7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激光生物医学工程8光纤通信技术9光电检测与图像处理10光通信有源和无源器件11激光与红外光学技术12光信息技术13微光机电技术14光子技术与器件三、学习年限与学分1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可提前答辩,但是不得小于2.5年;也可以延迟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总学分要求31学分;2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4-5年。总学分要求54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类 别硕-博连读、直攻博已获硕士学位未获硕士学位总学分54学分31学分按硕-博连读生的要求培养,入学前已修研究生课程可提出免修修课学分34通识课程10学分(辩证法2、技术哲学2、一外3、英语论文写作2、人文1)12技术哲学2、英语论文写作2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24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组成,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研究环节20文献阅读119文献阅读1选题报告1选题报告1中期报告1中期报告1学术报告1发表论文1发表论文1学位论文15学位论文15四、课程设置:见物理电子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五、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3专题研讨课专题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本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撰写专题研讨报告,并公开做学术报告,每完成一个专题研讨得2个学分。4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1)课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5)预期成果;(6)主要参考文献。5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定写论文。6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物理电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901 授工学、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掌握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具备一定的听说及交流能力。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科学工作的能力。4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5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二、主要研究方向1光电子科学与技术2宽带光通讯与光信息处理技术3激光科学与技术4激光先进制造技术5生物光子技术6光纤通讯技术7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三、学习年限与学分普通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主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其中学校提供奖学金的时间为2年,从第三年起按学期交纳学费。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学分要求23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3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3通识课程7学分(一外3、辩证法2、科社1、人文1)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16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组成)缺本科专业基础的,补修本科主干课23门,记非学位要求学分任选课程(在征得导师同意后,研究生可任选,记非学位要求学分)研究环节13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发表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四、课程设置:见物理电子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五、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物理电子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要求课程通识课程硕士生第一外国语3秋.春外 语 系硕士生必修133013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41春人文学院1330111自然辩证法322秋人文学院人文课程161秋.春人文学院1350011科技英语写作2秋.春外 语 系博士生必修135002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322秋人文学院本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1330141矩阵论483秋数 学 系硕士生3学分1330151数理统计483秋数 学 系1330161数值分析483春数 学 系1330171随机过程483秋数 学 系1330181泛函分析及其应用483春数 学 系0833131光电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