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教材简析】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成功必须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深刻道理。这篇课文的脉络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通过“水滴”与“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给予我们的启示。【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明白只要具有了“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就一定能实现美好理想的道理,并感情朗读。2、感知文章特点,即表明观点和正反论证的方法。3、进行摆观点、举例子的说理片段练习。【教学重难点】学习说理文表明观点和正反论证的方法,并能当堂进行摆观点、举例子的说理文片段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摆出观点1.柔弱的水,坚硬的石,却演绎了一段传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2上节课,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走进安徽广德太极洞,领略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你能给大家描绘这一奇观吗?3、这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又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4、学生交流出示: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你能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教师相机点出重点词语“接连不断”、“总是”“一个地方”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这就叫目标专一;目标专一(板书)“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绝不停止,决不放弃,这就叫持之以恒。(板书) 谁来读好这段话?5、看着这太极洞奇观,听着这专注的滴水声,读着这段话,你有什么启示呢?小结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做事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再读一遍。这个句子,什么意思啊?出示: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什么事情都能做成。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作者为什么不用上面一个,而要用下面一个呢?它是在强调自己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是不可置疑的,你再读一读,把作者的这个想法读出来。齐读。二、学习雨水现象1、小小的水滴,滴穿的是石头,滴出的是精神,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真是令人敬佩。大自然中还有一种我们常见的水,师板书“雨水”,我们经常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滂沱大雨、大雨倾盆、大雨如注,它们掉落时比太极洞内的小水滴速度快,力量大,它们能将石块滴穿吗?2、我们一齐来读第4小节。你能联系实际来谈谈,雨水怎么就没有专一的目标,它怎么就不能持之以恒了?生回答(今天滴这里,明天滴那里;下下停停)3、今天这里,明天那里,没有专一的目标,这就叫“三心二意”;下下停停,不能持之以恒,说雨水“半途而废”,自然就不能滴穿石块了。(师板书“三心二意”、“半途而废”)C、揭示观点1、滴水穿石和雨水这两个自然现象,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引读第5节。2、出示句子。师: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写法上也很讲究。说说你的发现。一起来试着背背。(点评:一下子就背出来了。一是你们的记性好;二呢,这句话,工整,对称,便于记忆。好的语言,总会让人过目不忘。)师:这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如果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反之,如果像雨水那样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就一定不能实现我们的美好的理想。三、品读名人,感受精神1、大自然是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还选择了三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的例子,这三个人分别是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板书)2快速浏览第三段,各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方法指导:简洁说出谁怎么做,结果怎样)3.师:光有概括是不够的。接下来就让我们放慢阅读的脚步,品析文字,走进名人,去读懂他们成功的奥秘。默读三个小故事,找一找,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他们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了? 拿起铅笔做做记号,写写自己的感受吧。点评:(阅读就要不断地发现,发现一个关键词语,发现含有深意的句子)。(发现了这个字,词,还要去想一想,我感受到什么?带着思考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也可以同桌小声交流,定会有双份的收获。)4.师:分享思考会使我们更聪明。交流时先读句子,再说说从哪个字,哪个词感受到什么,明白了吗?5、(1)首先让我们走近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2)“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等,修订本容易吗?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风餐露宿,吃 住 渴了 饿了累了)历尽千辛万苦,只为做好一件事,那就是 。这就叫做(齐)目标专一。而且这一做是多长时间啊?这就叫持之以恒。(3)整整二十七载,他由30多岁的青年变成了60多岁的老人啊!指导朗读:二十几年中,他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不知承受了多少寂寞和艰辛,那他动摇了吗?(指名一生读出坚决)二十几年,他遍访名医,不知要遭受多少白眼和挫折啊,他退缩了吗?(指名读出坚忍)二十几年,他不知亲自品尝过多少带毒的药草,那要面临多少次死亡的威胁啊,他放弃了吗? (指名读出坚持)(4)就是凭着这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小水滴精神,他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师: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出示本草纲目的数据。(5)师: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感受李时珍那小水滴的精神!让这种精神的种子深深埋植在我们的心田。(齐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6、(1)师:继续交流,你想读谁的故事?(2)哪个词最能看出他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师:知道孜不倦的意思吗?在字典上生答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师:有没有小故事能够说明孜孜不倦的?生说用灯丝的故事。补充:仅为了选择合适的灯丝,爱迪生就尝试了碳条、钌、铬等1600多种材料,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胡须和头发都用上了。后来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3)师:5年过去了, 10年过去了,几十年过去了,他就是这样日日研究,月月发明,最终拥有1093项发明,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能用一个词说说此时你的感受吗?(4)读黑板上的词语。7、过渡:谁来讲讲齐白石的故事?哪个词最能打动你?(1) “不叫一日闲过”、怎么理解?对齐白石来说,怎么才叫? “不教一日闲过”,齐坚持了多少年?(80)从14岁开始画画,直到93岁去世,没有“一日闲过”。八十年只做一件事,画画,这就是(2)欣赏齐白石的作品(3)师:到了晚年还能画出这样的画,我们可以看出他生命不止,他对艺术的追求不歇。引读: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生齐: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这也正应了他的那句(生齐:不叫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生齐: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白石老人的坚持不懈的创作(生齐:他的技艺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8、读了三个小故事,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是“古今中外”。 国籍不同,时代不同,研究领域不同,成就也不同,但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却是相同的。你能帮他们总结一下吗?具有小水滴精神的人还有很多。书上在列举了这三个事例后,用了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举不胜举)现在我们举办一个交流会,看看还有哪些人具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学生交流(司马迁、诺贝尔、谈迁、法布尔、富兰克林、司马光)9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我们一起读! “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精神?“滴穿”可理解为什么?(攻克、克服)“顽石”可理解为什么?(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你学习的道路上有顽石吗?搬一块我看看。你读懂了顽石背后的意思,言外之意。读书,就要能读出这样的言外之意。)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齐读,读出一个感叹号来。)(板书:成功)10、师:这些名人都成功了,他们的成功无不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师:这就是“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读。11. 回头再看课文第四小节,多余吗?(板书:雨水 ) (失败)12、师小结板书: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为了说明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作者不仅从正面列举了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靠“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了成功,还从反面列举了雨水的例子,告诉我们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什么事都做不成的道理。这样一正一反两方面说明,增强了说理的效果。(板书:正面反面)让我们更加明白滴水穿石带给我们的启示(生齐读启示)四、回归全文,初步认知文章结构特点1、课文差不多学完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整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的呢?文章一开始,先用滴水穿石的自然现象,引出了观点齐读第2小节;接下来,作者又选取了三个事业有成的名人的典型例子,进一步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齐读第3小节;接着,作者还用雨水的失败,又一次从反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是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自己的观点,齐读第5小节。(板书 观点 正面 反面 总结)2、整篇文章,作者的观点鲜明,所选的例子也很恰当,很充分。五、小练笔学习摆观点,举例子论证的手法1、今天,我们也要来学着作者通过举例来说明观点的方法写一段话。请同学们围绕这一观点,也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它。昨天,老师已经请同学们了解、搜集了一些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物,请你们选择一个人物的事例写下来,写例子要注意,语言要简练,但是要写清楚他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最后获得的成就。为了节约时间,在写观点的时候,可以像老师,直接就写观点几就可以了,看明白了吗?2、学生写,老师巡回指导3、交流。【设计意图:阅读和习作相当于两条腿,这两条腿能健康、协调地迈步,就能让学生在“语文”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稳。说理文的文体在教材中选编得比较少,但是进入了高年级,而且将进行读后感的写作学习,学生将进行说理文的写作尝试。在课堂上针对本文用正反例子论证观点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