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及昆虫病ppt课件.ppt_第1页
昆虫及昆虫病ppt课件.ppt_第2页
昆虫及昆虫病ppt课件.ppt_第3页
昆虫及昆虫病ppt课件.ppt_第4页
昆虫及昆虫病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昆虫及昆虫病 一 概述 昆虫种类多 已知的100万种以上 约占动物界所有个体的3 4 但兽医寄生虫学仅涉及寄生昆虫或媒介昆虫 昆虫的外形 1 头部 包括眼 触角和口器 复眼1对 视觉功能 触角1对 触觉 嗅觉和湿度感觉功能 口器 包括上唇咽 上唇 上咽 上鄂 下鄂 下咽及下唇组成 1 2 2 口器的类型 咀觉式 刺吸式 刮舐式和刮吸式 咀嚼式 食毛虱的口器 刺吸式 蚊子和蠓 刮舐式 虻类 刮吸式 螫蝇 舐吸式 家蝇 绿蝇 3 1 2 3 4 5 6 7 8 图9 13雌蚊的口器 1 下颚须2 触角3 上颚4 舌5 上唇6 下颚7 下唇8 唇瓣 4 3 胸部由前胸 中胸和后胸组成 中胸发达 每胸节上有足1对 胸节上还有2对翅附着 在前胸和中胸之间以及中胸和后胸之间各有气门1对 5 4 腹部 分节 一般为11节 不超过12节 有些互相融合 末节变为生殖器官 5 内脏器官复杂 6 Insecta昆虫纲Diptera双翅目体表寄生蝇类 牛皮蝇 马胃蝇 羊鼻蝇等非吸血蝇类 家蝇 绿蝇 丽蝇 污蝇等吸血蝇类 螫蝇 角蝇 虱蝇等其它吸血昆虫 虻 蚊 蚋 蠓等Phthiraptera虱目吸血虱 食毛虱 羽虱等Siphonaptera蚤目各种蚤 7 第一节双翅目昆虫病 一 蝇蛆病双翅目昆虫的一些幼虫寄生于动物引起的疾病 蝇蛆病在广大牧区流行严重 主要包括牛皮蝇蛆病 马胃蝇蛆病和羊狂蝇蛆病 兽医工作者常称之为草原三蝇 另外由于 感染了蝇蛆的动物多很消瘦 也称其为瘦虫 8 一 种类 双翅目Diptera狂蝇科Oestridae羊狂蝇Oestrusovis皮蝇科Hypodermatidae牛皮蝇Hypodermabovis纹皮蝇H lineatum胃蝇科Gasterophilidae肠胃蝇Gastrophilusintestinalis红尾胃蝇G haemorrhoidalis兽胃蝇G pecorum鼻胃蝇G nasalis G veterinus 9 二 一般形态三个科蝇类的成蝇外观似蜜蜂 一般体有绒毛 口器退化 不能采食 幼虫蛆样 粗壮 身体分节明显 节上可能有刺 前方有的有一对口前钩 图示口前钩 小刺 虫体尾部 10 H bovis 11 马胃蝇蛆 12 羊狂蝇 13 三 牛皮蝇病 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 导致患牛消瘦 发育不全和皮革质量下降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养牛区牛皮蝇蛆的感染率在50 以上 有些地区达100 感染强度平均40个 最高770个 14 图3 107牛皮蝇 1 成虫2 第三期幼虫 1 2 15 1 生活史 蝇属完全变态动物 成蝇不采食 自由生活 雌雄蝇交配后 雄蝇死去 雌蝇围绕动物飞翔 产卵于动物体表 产卵部位 牛皮蝇产卵于牛的四肢上部 腹部 乳房和体侧 每根毛上一枚卵 纹皮蝇的卵只产在后肢球节附近 前胸及前腿部 每根毛上可见数枚 20枚卵 400 800枚 蝇 生 幼虫经毛囊部钻入皮下 进入动物体内发育并移行 在动物体内发育需经过3个期 即第1期 第2期和第3期 16 牛皮蝇幼虫沿外周神经的外膜组织移行到椎管硬膜外的脂肪组织中 最后从椎间孔爬出到背部皮下发育为第3期幼虫 第3期幼虫一般于次年春季从动物体内排出到土壤中或厩肥内化蛹 蛹期约1 2月 羽化为成蝇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 蝇蛆的发育周期为一年 即1年完成一次生活史 纹皮蝇与牛皮蝇有相似发育过程 但其第二期幼虫寄生于食道壁 牛皮蝇成虫出现于6 8月份 纹皮蝇出现于4 6月份 在我国牧区成蝇在春季至秋季内活动 以夏季为盛 17 18 19 2 危害和症状 成蝇 飞翔产卵会造成牛只不安 影响采食和休息 进而影响其生产性能 幼虫移行 造成组织损伤 寄生于背部幼虫 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皮下炎症 虫体由背部皮下钻出 破坏被皮的完整 影响皮革价值 代谢毒素 导致机体中毒 表现贫血 或出现过敏反应 20 统计表明 平均每头牛产肉量下降10 约15kg 产奶量下降20 约24kg 皮革损失 内蒙古存栏牛500万 年产牛皮90万张 每年因该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6亿元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 诊断 症状 流行病学资料 29 4 防治 药物防治 掌握好用药时间 消灭体内寄生虫 防止虫体发育为成虫 一般在流行区于4 11月用药 12 3月份不用药 以免将其杀死在食道和脊椎处引起局部反应 药物 有机磷 菊酯类 伊维菌素等多种药物 生物防治技术 美国利用雄性不育技术等有一定效果 环境控制 防止成蝇在牛体上产卵 体外杀卵 30 欧共体的一些国家于40 50年代已控制该病 北美在60 70年代基本控制该病 我国对该病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近年来感染率大幅回升 31 四 羊狂蝇 病原 Oestrusovis larvae 寄生部位 鼻腔及附近的腔窦 宿主 山羊 偶见于绵羊 分布 牧区 32 形态 33 34 1 成虫2 第三期幼虫 图3 109羊鼻蝇 1 2 35 生活史 成虫不采食 交配后雄蝇死亡 雌蝇直接将幼虫产于羊鼻 一次向羊鼻中产幼虫20 40只 每只雌蝇可产500 600只 幼虫爬入鼻腔 在其中蜕化2次 发育为第3期幼虫 成熟的第3期幼虫落地化蛹 再发育为成虫 在我国北方 每年繁殖1代 南方每年2代 36 图3 110羊鼻蝇发育史 37 危害 成虫 产幼虫时 骚扰羊群 引起羊只不安 影响其采食和休息 狂蝇的幼虫进入鼻腔和窦内 少数到颅腔中 到第3期时返回鼻孔 排出外界 在其寄生和排出过程中 幼虫的口部和体表小钩机械性刺激和损伤粘膜 引起粘膜发炎和肿胀 有浆液性和黏液性鼻液流出 若结痂则阻塞鼻孔 造成呼吸困难 病羊甩头 喷鼻等 逐渐消瘦 若幼虫不能返回鼻腔 则造成鼻窦及其周围组织发炎 严重者出现神经症状 出现假回旋症 甚至死亡 38 四 诊断和防治 诊断 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 阿维菌素类 氯氰柳胺 每年在蝇类活动季节结束后马上用药 成蝇活动季节 动物体表用似除虫菊酯类药物防止成蝇在动物体表或鼻部产虫卵或幼虫 39 马胃蝇 病原 双翅目 胃蝇科 胃蝇属 Gasteropholus 的昆虫幼虫 我国常见的有4种 G intestinalis G haemorrhoidalis G nasalis G pecorum 宿主 马属动物寄生部位 胃 分布 全国各地 主要是牧区 40 形态 41 生活史和流行特点 不完全变态 每年一个生活周期 成虫不采食 交配后雄虫死亡 雌虫将卵产于马的被毛上 每根毛上附着1枚卵 700枚 雌蝇 生 成蝇活动季节 5 9月份 卵经5 9天 第1期幼虫 进入马的口腔粘膜下经3 4周 发育为第2期幼虫 进入胃 5周后蜕化为第3期幼虫 到第2年春季发育成熟 随粪便排出 落地化蛹 经1 2个月 羽化成蝇 42 43 各种胃蝇产卵位置不同 肠胃蝇 前肢球节及上部 肩部等 鼻胃蝇 下颌间隙 红尾胃蝇 口唇周围和颊部 兽胃蝇 地面 44 危害和症状 成虫产卵 骚扰马匹 影响采食和休息 寄生于口腔的幼虫 局部水肿 炎症或溃疡 表现出咳嗽 流涎 咀嚼和吞咽困难 寄生于胃的幼虫 由于虫体机械性和代谢性毒素的刺激 造成局部水肿 贫血 炎症或溃疡 表现为食欲下降 消化不良 疝痛等 附着于直肠 直肠发炎 排粪频繁 病马常摩擦尾根部 45 46 47 诊断和防治 难以诊断 预防性驱虫 48 双翅目其它昆虫 吸血昆虫 螫蝇和血蝇 羊虱蝇 犬虱蝇 血蝇 绵羊虱蝇 49 不吸血蝇 家蝇 50 51 52 蚊子 53 54 55 Lifecycle 56 图9 16蚊发育史 57 1 2 图9 17蚋 1 虫体2 翅 58 图9 18蚋发育史 59 图9 19库蠓 1 触角2 须3 上颚4 上内唇5 舌6 下唇7 咽 1 2 3 4 5 6 7 成虫 翅 60 图9 19库蠓发育史 61 图9 21虻 1 头部2 触须3 翅4 口器 1 2 3 4 62 图9 21虻发育史 63 1 2 3 4 图9 23白蛉 1 虫体2 翅3 须4 触角 64 图9 24白蛉发育史 65 虱子 羽虱 66 体虱 67 图7 92禽虱蝇 68 图3 105牛毛虱 1 虫体2 虫卵 1 2 69 1 2 图3 103羊血虱 1 虫体2 虫卵 70 71 72 73 74 图5 66人蚤 1 雄蚤2 雌蚤3 头和胸 1 2 3 75 图5 67猫蚤 76 疥螨 痒螨 硬蜱 蝨 羊蝨蝇 泰勒焦虫 弗朗斯焦虫 双芽焦虫 巴贝斯焦虫 球虫 小肠 拉合尔钝缘蜱 羊狂蝇蛆 图119羊的主要原虫和节肢动物病原体 77 图121鸡的主要原虫和节肢动物病原体 球虫 羽蝨 盲肠 刺皮螨 膝螨 波斯隐喙蜱 78 图120猪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