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同步练习1.doc_第1页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1.doc_第2页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1.doc_第3页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1.doc_第4页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基础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逸兴遄飞遄:迅速。B今兹捧袂 袂:衣袖。C鹤汀凫渚 凫:游水。D访风景于崇阿 崇阿:高大的山陵。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精益求精B.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予作文以记之C.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既克,公问其故D.宾主尽东南之美吾妻之美我者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俊采星驰B星分翼轸C目吴会于云间 D屈贾谊于长沙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千里逢迎B俨骖 于上路C孟学士之词宗 D时运不齐5找出与例句对偶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例:披绣闼,俯雕甍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6写诗立意要有切入点,你认为这首诗的切入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切入点来描写风的?7宋朝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请你分析此诗的“余味”在哪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未及冠,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闻之怒,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登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之功,赋诗见情。又尝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七。勃属文绮丽,请者甚多,金帛盈积,心织而衣,笔耕而食,然不甚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尝言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方,勃尽得其术。又以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僚吏疾之。有集三十卷及舟中纂序五卷,今行于世。(唐才子传王勃)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岁善辞章善:擅长。B勃往省觐省:探望、问候。C勃至入谒 谒:拜见。D僚吏疾之 疾:妒忌。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王通之诸孙也慨然思诸葛之功B.刘祥道表其材勃尽得其术C.以夸盛事又以虢州多药草D.心织而衣顷刻而就10与“事觉当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客有吹洞箫者 B童子何知C怀帝阍而不见 D俨骖 于上路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奋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已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庐陵欧阳修序。注:梅圣俞: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荫(yn)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梅尧臣26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为太庙斋郎。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达:显达。B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 放:纵情。C乐于诗而发之 发:打开。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掇:选取。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乃入见,问:“何以战?”D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因为长句,歌以赠之1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说明梅圣俞“穷”的原因的一组是()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A BC D1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不是写诗造成诗人困窘,而是陷入困境的人往往更能把诗写好。B“穷而后工”这一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说明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这与韩愈的“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异曲同工。C王文康曾高度评价梅圣俞的诗,认为二百年之后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杰作。梅圣俞诗歌之工可从此话中体味出来。D全文并不是主要论述梅圣俞的诗歌艺术,而是借了诗序表达了对梅圣俞未能脱穷得达“得施于世”的命运的悲叹。1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2)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17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游人的思绪如倔强的秋风,执著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18江西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经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下联:阁中帝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比当年风景如何下联应改为:_参考答案:能力提升1C解析:C项“凫”应解释为“野鸭”。2A解析:A项,两个“益”都是“更加”的意思。B项前者当“属于,是”讲;后者通“嘱”,嘱咐。C项前者当“旧”讲;后者当“原因”讲。D项前者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俊杰;后者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3B解析:A项,“星”是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C项,“目”是名词作动词,看,望;D项,“屈”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4D解析:A项,“逢迎”古义为迎接;今义为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B项,“上路”古义为高高的路;今义为动身走上旅程。C项,“学士”古义为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5B解析:B项与例句均是动宾结构。A项与C项均是由两个主谓式短语构成的;D项是并列结构。6参考答案:这首诗的切入点在“有情”二字。开篇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结尾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作者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善解人意”。解析:本题实际是问运用什么方法来写风的形象的,风本是无情的,但因为在作者的眼中“有情”,所以风便有了人情味,“加我林壑清”。7参考答案: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在这首诗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这就是此诗的“余味”。解析:这道题具有探究性,答案仅供参考,不是唯一的。余味的体会,因人而异,但要结合本诗谈,要言之有理。风的意象含义,可以允许多元解读,既可以理解为高尚品格的勤奋精神,也可以理解成使人冷静清醒的谆谆教导。8.D解析:疾:厌恶。9A解析:A项为结构助词,的。B项代词,他的,即王勃的;代词,他的,即曹元的。C项连词,来;连词,因为。D项连词,来;连词,表修饰,不译。10C解析:本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A项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11先磨好几升墨,然后痛快饮酒,躺下拉过被子蒙面大睡,醒来后,提笔就写成,一个字也不需改动,人们称之为“腹稿”。参考译文:王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的孙儿。王勃六岁时就擅长辞章。麟德初年,刘祥道上表称赞他的才干,以高名次对策及第。还没到二十岁,就授为朝散郎。沛王又把他招入府中做修撰。当时诸王斗鸡,王勃开玩笑写了篇檄文给英王的鸡。高宗知道了很生气,将他赶出沛王府。王勃罢官以后,客居剑南,登山望远,很感慨地想起诸葛亮的功业,写诗表达情思。又曾经隐藏了一个犯了死罪的官奴,怕事情败露,就把这个官奴杀了。事情被发觉该处死,正赶上大赦就只除名。父亲王福畤因为受牵连被贬为交趾县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新修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宴宾客,准备让他的女婿写篇记,来夸耀这一盛事。王勃到此拜见阎公,阎公知道他的才华,就请他来作记。王勃欣然对客提笔,一会儿就写成了,还不加修改,满座宾客大为惊奇。酒酣辞别,阎公赠送他一百匹缣,他就扬帆离去。到了炎方,船没入大海,王勃被淹死,当时是二十七岁。王勃诗文华丽,请他作文的人很多,家里堆满了帛。靠心织来穿衣,靠笔耕来饮食,但也不用苦心思索。先磨好几升墨,然后痛快饮酒,躺下拉过被子蒙面大睡,醒来后,提笔就写成,一个字也不需改动,人们称之为“腹稿”。他曾说做儿子的不能不懂点医,当时长安有个叫曹元的有秘方,王勃把他的本领统统学到手。又因为虢州多产药草,王勃请求去虢州做参军。他倚仗有才欺凌人家,同事们都很讨厌他。他留下集子三十卷和舟中纂序五卷,如今在世上流传。12C解析:“发”应为“抒发”。 13C解析:C项,前一个“以”是连词,因为;后一“以”是介词,凭。A项,两个“之”均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两个“无”均当“无论”讲;D项,两个“为”均为动词,当“写作”讲。14D解析:句为“穷”的结果,不是原因。句是王文康公的赞叹。15C解析:“二百年无此作矣!”是说“二百年以来没有这样的作品”,而不是说二百年后不会出现。16(1)为什么让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不得志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羁旅愁闷的感叹呢?(2)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参考译文: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不得志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是古代不得志者的言辞。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读书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大概越是不得志诗就越能写得工巧。这样看来,那么不是写诗能够使人不得志,恐怕是人不得志之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因父辈的恩荫补授为小官,屡次被推荐去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被困了十多年。五十岁了,还去应地方官的招聘,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因为自己不得志,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为什么让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不得志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羁旅愁闷的感叹呢?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长久不得志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梅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