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一、单选题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回答下列1-2题。1.以下最不可能是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主要来源的是( )a.人类生活污染b.海洋石油的开采 c.近海石油的加工d.海洋石油运输 2.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 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d.更易诱发当地沿海的赤潮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阴影部分是某海洋污染物质分布图。这种污染物质最可能是()。 a.石油b.塑料c.化肥d.重金属 4.这种污染物除了会造成海域动物大量死亡外,还会()。 破坏海滨娱乐场所造成海岸环境退化造成珊瑚死亡使海水富营养化 a.b.c.d.阅读下列资料,完成第5-6题。 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1.5米的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说:“我们不想离开马尔代夫,我们也不想沦为气候难民,在临时帐篷里住上几十年。” 5.导致马尔代夫居民成为“气候难民”的直接原因是()。 a.海洋污染b.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d.海平面上升 6.下列国家中,同样受马尔代夫遭遇的问题困扰严重的是()。 荷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国 a.b.c.d.一艘油轮满载石油沿下图中海峡驶往汉堡,据此完成第7-9题。 7.该油轮装载的石油最有可能来自()。 a.尼日利亚b.墨西哥c.伊拉克d.委内瑞拉 8.该油轮经图中海峡后,船员会看到()。 a.风大浪高,波涛汹涌b.船体下沉,阻力增大 c.碧海蓝天,干热少雨d.渔船往来,作业繁忙 9.若该油轮经过下图中著名海峡时,发生油轮泄漏,则油污很有可能影响到的国家是()。 a.英国b.阿尔及利亚c.索马里d.德国读“某海域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海域油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油轮排放或油轮泄漏b.海底石油开采排放原油 c.海风从产油区将油污吹来d.洋流从产油区将油污带来 11.若某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死亡原因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b.c.d.读下面沿海钢铁厂海水淡化流程图,回答下列12-13题。12.海水淡化的浓盐水直接排入海洋,最可能导致 a.湿地萎缩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土地荒漠化d.水土流失 13.钢铁厂余热蒸汽用于海水淡化,主要有利于 a.增加流通环节b.增加浓盐水c.减少工业联系d.降低能源消耗近几年来,珠江流域持续干旱,江河水位显著偏低,海水倒灌,咸潮上溯,给珠江三角洲、澳门、珠海、中山、广州等地供水造成很大影响。据此回答14-15题。14.珠江口的咸潮一般发生在 a.冬春b.夏秋c.秋冬d.春夏 15.当河流咸潮发生时,除造成淡水短缺外还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三角洲海岸侵蚀后退b.地面沉降 c.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d.发生赤潮二、综合题16. 下面图,左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是左图中m、n两地区的年降水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 简述甲国图示河流上下游径流量差异,结合右图中m、n两地区的年降水量,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2) 根据图示推测棉花种植业在甲国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其原因。(3)比较分析两地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轻重。17.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根据相关调查,渤海海域赤潮爆发频率逐年上升,污染范围不断扩大。2005年赤潮发生海域占比达14%,2016年已经达到44.9%,这对于渤海中的生物、近海养殖业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分析赤潮产生的可能原因,并说明其危害。【答案】 1.a2.d3.a4.b5.d6.c7.c8.c9.b10.a11.b12.b13.d14.a15.c16. (1)差异:上游径流量大,下游小。原因:南部(下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加之森林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气候干旱。北部(上游)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多(山地迎风坡多降水),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有冰川融水的补给。 (2)分布规律:沿河分布,北部分布面积较大。原因:沿河分布,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北部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位于河流出山口,冲积形成的土壤疏松肥沃,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3)两地都位于世界石油海洋运输的必经之地,存在海洋污染问题。地因地处波斯湾产油区的外运必经航道,且海区封闭,石油污染严重;地处河口,受陆地径流的淡水稀释,且海区相对开阔,石油污染较轻。 17. 自然原因:海湾封闭,海水自净能力差;全球变暖,海水水温升高。 人为原因:沿海地区人口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