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产业转移的影响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产业转移的影响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产业转移的影响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产业转移的影响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产业转移的影响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产业转移的影响(答题时间:30分钟)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 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 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b. 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c. 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d. 虚线箭头代表能源和资金2. 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 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b. 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c. 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d. 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近年来,广东顺德的美的、格兰仕、海信科龙等家电、机械企业纷纷在安徽布局,并以此为基地向全国扩张。下图为顺德主要家电、机械企业向安徽转移状况分布图。据此回答34题。3. 广东顺德许多家电、机械企业纷纷落户安徽的主要原因有()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研发实力居世界领先地位靠近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产业配套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a. b. c. d. 4. 大量产业向安徽转移,可能会对安徽产生的影响包括()有利于安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安徽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改善安徽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有利于安徽产业结构的升级a. b. c. d. 下图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 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b. 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c. 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 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6. 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 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c. 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d. 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78题。 7. 由图可知( ) a. 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b.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类国家处于有利地位c. 、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类国家 d. 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8. 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 ) a. 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b. 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 与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甲、乙两类产业 d. 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9. 根据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2: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大量企业迁往重庆,这其中也包括位于武汉的汉阳铁厂(现重庆钢铁公司)。大量企业的内迁,使重庆的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对城市的不利影响也日趋明显。某年,重庆钢铁公司启动了搬迁计划,整体从主城区搬迁到长寿新区。以下左图为“重庆市地形图”,右图为“重庆市主城区略图”。(1)根据材料分析抗战时期重庆吸引汉阳铁厂迁入的地理原因。(2)说明某年重钢搬迁对公司自身发展及重庆主城区的积极意义。1. 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劳动力。2. c 解析: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利于粤西地区的产业升级,能提高珠三角地区的环境质量,减轻环境压力,但不会导致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3. b 解析:安徽人口稠密,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广东顺德的家电、机械企业迁往安徽可降低生产成本;安徽靠近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广阔,便利的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有利于产品内销和出口;同时,安徽产业配套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有利于广东顺德的家电、机械企业落户。4. c 解析:大量产业向安徽转移,有利于增加安徽的劳动力就业,有利于安徽城市化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但可能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5. a 解析: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可知,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目前,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6. c 解析: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7. a 解析:类国家为产业转出地区,为发达国家;、类国家为产业转入地区,为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入过程中,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加重;、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主要取决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8. b 解析:在产业调整中,我国要加快科技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9.(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也可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也可从安徽省劳动力富余等角度分析)(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与人口迁移的影响。第(1)问,根据材料分析,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安徽省人口主要迁往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区;产业转移则主要受生产成本与原材料分布等的影响。第(2)问,产业转移将促进安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未来人口外迁数量逐渐减少。10.(1)重庆地处内陆盆地(山区谷地),易守难攻,较为安全;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水运便利,沿海企业能沿长江迁入;重庆附近煤铁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燃料。(2)对公司:降低生产成本(地租、环保);促进技术革新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经济效益。对主城区:提高环境(空气)质量;为商贸、绿化、高新技术产业等提供土地资源;缓解交通压力。解析:(1)重庆地处内陆盆地,山区谷地中,易守难攻,较为安全。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水运便利,便于沿海企业沿长江迁入。根据左图可以看到,重庆附近煤铁资源丰富,为其生产提供原料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