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单选题1、昼夜交替的周期为( ) a、一个太阳日b、23小时56分c、一个恒星日d、夏季长,冬季短2、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然后将向南移此时的节气是( ) a、秋分b、夏至c、春 分d、冬至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关于太阳直射点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b、在北回归线上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d、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4、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条纬线上的地方时相同b、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c、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d、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b、c、d、6、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a、北半球b、赤道上c、南半球d、回归线上7、每年的秋分日到冬至日期间,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方向是( ) a、都向南移b、北半球的向南移,南半球的向北移c、都向北移d、南半球的向南移,北半球的向北移8、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且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a、北回归线上b、北极圈上c、南回归线上d、南极圈上9、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所在东8区的地方时 北京所在东8区的区时 a、b、c、d、10、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去,河岸受冲刷的情况是( ) a、南岸受冲刷最强烈b、都很强烈c、北岸受冲刷最强烈d、都不强烈11、6月22日甲、乙两地正午太阳方位相同,但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乙地的两倍,则乙地可能位于( ) a、55nb、60nc、65nd、70n12、若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增大到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范围变大b、寒带范围变大c、温带范围变大d、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大13、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总是与太阳同升落。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晚的是( ) a、8月1日b、7月1日c、6月1日d、5月1日14、地球自转产生了( ) a、昼和夜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变化d、极昼和极夜15、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黄赤交角的存在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d、太阳直射点移动于南北回归线之间16、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东向西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西向东转c、地球自转的周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天d、在地球不同纬度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同17、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 a、一个太阳日b、23小时56分4秒c、24小时d、23小时26分4秒18、关于地球自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a、华盛顿、伦敦、北京,三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b、香港、北京、广州、哈尔滨四地自转角速度依次减少c、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小时二、判断题19、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五带的范围。20、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三、综合题21、歌曲祈祷中唱道:“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让宇宙关不了天窗,叫太阳不西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太阳不西沉,全球各地都会进入黑夜b、歌词中地球转动的周期是一天c、歌词中的“转动”是指地球的绕日公转d、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自转的重要原因(2)下列现象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长江南岸比北岸受流水侵蚀的严重b、山区河流“v”型河谷形成c、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d、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2、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等分为四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到乙b、乙到丙c、丙到丁d、丁到甲(2)2015年2月19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3)当地球在乙到丙之间公转过程中,全球昼夜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白昼变长b、北半球黑夜变长c、南半球白昼变长d、西半球黑夜变长23、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2)图中ef线的名称叫_。(晨线、昏线)(3)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其判断依据是_。(4)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等于0的是_。(5)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6)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d地日出地方时是_。24、读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分析回答完成下面问题。(1)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 a、0,30eb、0,60ec、30e,30wd、0,120e(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b、o,180c、0,150wd、150w,180(3)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 a、10时,12时b、12时,16时c、14时,16时d、18时,18时25、下图中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一年中在地球表面移动的轨迹,读图回答问题。(1)当太阳直射点移至b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日期是_ 前后;当太阳直射点移至c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日期是_前后。(2)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_点和_点之间,并继续向_(南、北)方向移动。(3)北京(3954 n,116e)正午太阳高度为7332 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点,此时开普敦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4)北半球_(节气)至_(节气)期间太阳直射点从c移到a。(5)从e到c的时间_(长于、短于、等于)从c到a的时间,原因是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 1、【答案】 a【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称为一个太阳日。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2、【答案】 a【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春、秋分是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时太阳朝北半球移动,秋分时太阳直射点朝南移动。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3、【答案】 c【考点】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7月初地球经过绕日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间为7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南并朝南移动。故答案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4、【答案】 b【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各地的地方时与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关: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即东早西晚。地方时每差1小时经度相差15度。故答案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5、【答案】 d【考点】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a、b错。图c中西经90经线应位于0度经线西侧,故c图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即c错误,d正确。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6、【答案】 a【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正确理解题干中关键信息的含义,由题干“面对河流下游”可知,观察者面对的是河流的流向,即顺着河流流向,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根据地球自转运动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可知,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对于河流而言,向哪偏,哪侧遭受侵蚀;由图可知该河左岸沉积,右岸侵蚀,所以在北半球,故选项a正确。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7、【答案】 a【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每年的秋分日到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气压带风带也向南移,a正确。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8、【答案】 c【考点】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其他地区没有太阳直射。该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位于南半球,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位于南回归线上,c正确。故答案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9、【答案】 d【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我国使用的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时区东八区的区时,而每一时区的区时都是该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因此北京时间也指120的地方时。故答案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0、【答案】 a【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其运动方向向右偏转,因此,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向南偏转,其南岸冲刷强烈,北岸可能有泥沙堆积。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1、【答案】 d【考点】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而此时甲、乙两地正午太阳方位相同,则说明两地位于同一半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计算得出: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乙地当地纬度+23.5=113.5-乙地当地纬度;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甲地当地纬度-23.5=2(113.5-乙地当地纬度),则乙地当地纬度=68.5+1/2甲地当地纬度-23.5,则乙地纬度至少等于68.5,据选项可知,本题只有d正确。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2、【答案】 c【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根据黄赤交角与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关系可知,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与极圈的度数互余;那么当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增大到30时,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30,热带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大;极圈的度数是9030=60,所以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是30-60,所以范围变小;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3、【答案】 d【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日出最早;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日出最晚。天安门广场国旗与太阳同升落,升旗仪式最晚时就是日出最晚时,是距6月22日最远,距12月22日最近的日期。8月1日距6月22日有38天,7月1日距6月22日有8天, 6月1日距6月22日有21天,5月1日距6月22日有53天,5月1日距6月22日最远,日出最晚,b正确。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4、【答案】 b【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产生了昼和夜,a错。出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b正确。昼夜长短变化和极昼极夜是地球公转产生的,c、d错。故答案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5、【答案】 a【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并由此形成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全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因此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a正确。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6、【答案】 a【考点】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a正确。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呈顺时针方向,b错误。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恒星日,比通常所说的一天要短,c错误。除南北极点外,在地球纬度度数不同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同。如北纬30度纬线与南纬30度纬线上的任意点自转角速度与线速度均相同。d错误。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7、【答案】 b【考点】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地球自转一周,即360度,所需要的时间叫一恒星日,时长约为23小时56分4秒。b正确。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8、【答案】 a【考点】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地表各地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纬度越高,自转的线速度越小。地表各地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均相同。故a正确。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二、判断题 19、【答案】 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始终有2326的交角,即黄赤交角。这样,地球在春分至秋分是北半球倾向太阳,在秋分至次年春分是南半球倾向太阳,因而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者之间有直射现象,是热带地区;南北纬6634到90之间,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南北寒带地区,中间是温带地区,故本题应当是正确的。【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20、【答案】 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是除了南北两极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外,全球其它各地的角速度都相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一般规律是赤道上线速度最大,向两极逐渐减小,极点为零,所以两极点角速度、线速度均为零,故本题应当是正确的。【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三、综合题 21、【答案】 (1)c(2)a【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相关知识。(1)如果太阳不西沉,地球上一半是白天,一半进入黑夜 ,a错。歌词中地球转动的周期是一年,b错。歌词中的“转动”是指地球的绕日公转 ,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c对。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重要原因,d错。(2)长江南岸比北岸受流水侵蚀的严重,是地转偏向力影响,是自转的特征,a对。山区河流“v”型河谷形成是外力侵蚀,与自转无关,b错。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特征,c错。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是公转的特征,d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22、【答案】 (1)a(2)b(3)a【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1)根据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公转经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经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故结合图示,甲乙段位于地球公转位于近日点两侧,公转速度最快,故所用时间应最少。(2)结合图示的近日点和远日点位置判断,p位置接近冬至日12月22日,2月3日应处于12月22日到3月21日之间,故判断位于乙处。(3)从上述分析可知,p位置接近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乙到丙之间的时间段位于春分日前后的3个月内,在此期间,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23、【答案】 (1)(2)晨线(3)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提示:极圈内的极昼极夜现象)(4)d;b、c(5)c;b(6)12时;6时【考点】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照图的综合判读的相关知识。(1)图中右侧为昼半球,太阳光线位于右侧;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中a点即太阳直射点,连接a点和此图的中心点,然后在图的右侧做连线的平行线即太阳光线。(2)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某点越过ef线后由黑夜进入白昼,说明该线为晨线。(3)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4)图示b、c点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d点位于夜半球,故太阳高度小于0;而a点位于昼半球,故太阳高度大于0。(5)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图示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结合“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得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全球越往南昼长越长,而越往北,昼长越短,因此白昼最长的是b点。(6)图示a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故地方时为12时。图示d位于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故日出时间为6时。【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照图的综合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24、【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