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5.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5.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5.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5.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班别_ 姓名_ 学号_【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基础梳理】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由 、 、 、 、 、 等地理要素组成。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 循环、 循环和 循环等过程,进行着 迁移和 交换,形成一个相互 、相互 和相互 的整体。2、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作用。3、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1)改变 ,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 、 和氨。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 作用。(2)改变 的化学成分,改善 的水分状况;(3)加快了 的风化,促成了 的形成。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如 、 等。2、生产功能(1)概念: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 。(2)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 ,大气提供 和 ,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 及 。光合作用通过 和 的交换,将 、 、 、 、 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出 。3、平衡功能是指个自然地理要素通过 和 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 的能力。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3、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课堂检测】1“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的 规律()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2能够把自然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的是()a地壳物质循环 b生物循环 c水循环 d大气环流3我国南方低山丘陵,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复杂性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所致。据此回答下题。4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 a气候变化 b植物变化 c水的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5关于生物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生物改变了大气圈和水圈的成分 生物促进了环境中物质的迁移运动 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其改造的根本原因 生物促进了土壤的形成a b c d6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78题。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读“某地理事象关联示意图”,完成910题。9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 b森林破坏 c气候变化 d围湖造田10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11读下面“乱砍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引起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处。水土流失 鸟类、兽类减少 生态失调 生物多样性增加 风速减小、空气湿度增大 气候恶化 水旱灾害减少 土地沙化 生态系统良性发展(2)图示表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从而使地理环境具有 特征,只要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其他要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