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速率同步练习第一课时 基础题1在N23H22NH3的反应中,在5 s内N2的浓度由6 molL1减至2 molL1。则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A2.4 mol(Ls)1 B1.6 mol(Ls)1C0.8 mol(Ls)1 D0.08 mol(Ls)12反应2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A0.1 s B2.5 sC5 s D10 s3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3 min后测得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9倍,在此时间内v(H2)是()A0.2 mol(Lmin)1 B0.6 mol(Lmin)1C0.1 mol(Lmin)1 D0.3 mol(Lmin)14在2 L容器中发生3AB=2C的反应,最初加入的A、B都是4 mol,A的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10 s后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为()A1.6 mol B2.8 molC3.2 mol D3.6 mol5关于A(g)2B(g)3C(g)的化学反应,下列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A)0.6 mol(Lmin)1Bv(B)0.3 mol(Ls)1Cv(C)0.9 mol(Lmin)1Dv(C)1.2 mol(Lmin)16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 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1,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 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02 mol(Ls)1 B1.8 mol(Ls)1C1.2 mol(Ls)1 D0.18 mol(Ls)17下列都是测定气体产物(一定时间内)反应速率的装置图,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BC D8在2CH42NH33O2=2HCN6H2O(g)反应中,同一时间内,测知用HCN表示的反应速率为n molL1min1,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m molL1min1,则m与n的关系为()Amn BmnCmn Dm2n9根据下图填空: (1)反应物是_;生成物是_。(2)在2 min内A、B、C三者的反应速率值分别是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10有人研究了340 K时N2O5的分解反应:2N2O5=4NO2O2,所得实验数据见表格。各物质在不同时刻的浓度21教育网编号12345t/min01234c(N2O5)/(molL1)0.1600.1140.0800.0560.040c(O2)/(molL1)00.0230.0400.0520.060(1)图像能够非常直观地描述物理量的变化趋势。请你作出c(N2O5)t图及c(O2)t图,描述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2)数据处理是化学实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请按下式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v(B)tt1t0t2t1t3t2t4t3v(N2O5)/(molL1min1)v(O2)/(molL1min1)(3)根据计算结果寻找用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提高题1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A4v(NH3)5v(O2) B5v(O2)6v(H2O)C3v(NH3)2v(H2O) D5v(O2)4v(NO)2反应2SO2O22SO3经a min后,SO3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在时间0a min内用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则a等于()A0.1 B2.5C5 D103将气体A2、B2各1 mol充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C,一段时间后,测得c(A2)为0.58 molL1,c(B2)为0.16 molL1,c(C)为0.84 molL1,则C的化学式为()AAB BA2BCAB2 DA2B24将N2和H2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为:v甲(H2)3 molL1min1,v乙(N2)2 molL1min1,v丙(NH3)1 molL1min1。这段时间内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Av甲v乙v丙 Bv乙v甲v丙Cv甲v丙v乙 Dv甲v乙v丙5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可表示为()Av(NH3)0.010 molL1s1Bv(O2)0.001 0 molL1s1Cv(NO)0.001 0 molL1s1Dv(H2O)0.045 molL1s16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n是()21*cnjy*comA1 B2C3 D47已知某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数据如下:N2(g)3H2(g)2NH3(g)起始浓度/(molL1) 1.03.0 0.22 s末浓度/(molL1)0.61.8 1.04 s末浓度/(molL1)0.41.2 1.4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2 s末氨气的反应速率为0.4 mol(Ls)1B前2 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Ls)1C前4 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s)1D24 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s)18向2 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反应2 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mol,有a mo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 min内,v(A)_,v(B)_。(2)化学方程式中,x_、y_、p_、q_。(3)反应平衡时,D为2a mol,则B的转化率为_。9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反应速率的测定和比较。实验目的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实验用品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直角导管、50 mL注射器、铁架台、秒表、锌粒、1 molL1硫酸、4 molL1硫酸。2-1-c-n-j-y实验步骤(1)取一套装置(装置如图所示),加入40 mL 1 molL1的硫酸,测量收集10 mL H2所需的时间。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取另一套装置,加入40 mL 4 molL1的硫酸,测量收集10 mL H2所需的时间。实验现象锌跟硫酸反应_,收集10 mL气体,(2)所用时间比(1)所用时间_。实验结果加入试剂反应时间反应速率40 mL 1 molL1硫酸40 mL 4 molL1硫酸实验结论4 molL1硫酸与锌反应比1 molL1硫酸与锌反应速率_。注意事项(1)锌粒的颗粒(即表面积)大小_;(2)40 mL的硫酸要迅速加入;(3)装置_,且计时要迅速准确;(4)气体收集可以用排水量气装置(如图)代替。实验讨论除本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外,可行的方案还有(至少填两条):_,_,_,_。第二课时 基础题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3H2SO45H2C2O4=K2SO42MnSO410CO28H2O不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A增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B增大草酸溶液的浓度C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2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反应速率减小的是()A减少C的量B容积不变,增加水蒸气的量C升高温度 D压强不变,充入Ne3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锌粒锌片锌粉5%的盐酸10%的盐酸15%的盐酸加热用冷水冷却不断振荡迅速混合后静置ABC D4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BCD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6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B恒容,充入N2C恒容,充入He D恒压,充入He7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漂白剂,但遇酸性溶液发生分解:5HClO2=4ClO2HCl2H2O。向亚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若将盐酸改为硫酸,开始时反应缓慢,稍后一段时间产生气体速度较快,速度变化的原因是()A逸出ClO2使生成物浓度降低B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C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D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8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来源:21cnj*y.co*m】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9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增加C的量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A BC D10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0.10丝0.550203450020.10粉末0.55020355030.10丝0.750203625040.10丝0.850203520050.10粉末0.85020362560.10丝1.050203512570.10丝1.05035505080.10丝1.150203410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4和5表明,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填实验序号)。21教育网(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填实验序号)。(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其实验序号是_。(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 )相近,推测其原因:_。 提高题1下列各组溶液,同时开始反应,出现浑浊最早的是()A20 时5 mL 0.05 molL1 Na2S2O3溶液与5 mL 0.1 molL1硫酸混合B20 时5 mL 0.1 molL1 Na2S2O3溶液与5 mL0.1 molL1硫酸混合 C10 时5 mL 0.05 molL1 Na2S2O3溶液与5 mL 0.1 molL1硫酸混合D10 时5 mL 0.1 molL1 Na2S2O3溶液与5 mL 0.1 molL1硫酸混合2下列四个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试管温度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催化剂A常温3%B常温6%C水浴加热3%D水浴加热6%MnO23.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如图,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组别c(HCl)/molL1温度/状态12.025块状22.525块状32.550块状42.550粉末状A4321 B1234C3421 D12434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实验的反应物应为()【来源:21世纪教育网】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10 mL 2% H2O2溶液无无10 mL 5% H2O2溶液MnO2固体A5 mL 2% H2O2溶液 B10 mL 5% H2O2溶液C10 mL 2% H2O2溶液 D5 mL 10% H2O2溶液5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21世纪*教育网实验序号初始浓度c/molL1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CH3COCH3HClBr20.800.200.001 02901.600.200.001 01450.800.400.001 01450.800.200.002 0580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B实验和的v(Br2)相等C增大c(HCl),v(Br2)增大D增大c(Br2),v(Br2)增大5下表中是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温度,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速率最快的是()选项金属(粉末状)/mol酸的浓度及体积反应温度/AMg,0.16 molL1硝酸10 mL60BMg,0.13 molL1盐酸10 mL60CFe,0.13 molL1盐酸10 mL60DMg,0.13 molL1硫酸10 mL606在KIO3、KHSO3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I和淀粉,不停地搅拌,有下列反应发生:IO5I6H=3I23H2O;I2HSOH2O=2ISO3H。当反应进行到15 min时,溶液颜色迅速变蓝。随之又很快消失,这一反应称为时钟反应,有人用它来解释生物钟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2-1-c-n-j-yA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KIB上述两个反应中,反应速率较快的是C时钟反应的快慢由反应决定D“溶液颜色迅速变蓝,随之又很快消失”这一现象与的反应速率有关7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出处:21教育名师】甲在500 时,SO2和O2各10 mol反应乙在500 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丙在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丁在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8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分组实验催化剂10 mL 5% H2O2溶液无10 mL 2% H2O2溶液无10 mL 5% H2O2溶液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10 mL 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10 mL 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1 mL 0.1 molL1FeCl3溶液(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2)实验和的目的是探究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3)实验、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_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_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速率。参考答案第一课时基础题1解析:选Bv(N2)0.8 mol(Ls)1,由化学方程式知,v(NH3)2v(N2)1.6 mol(Ls)1。【出处:21教育名师】2解析:选Cv(SO3)2v(O2)0.08 molL1s1,故t5 s。3解析:选C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反应3 min后压强是起始的0.9倍,物质的量为原来的0.9倍,即3.6 mol,减少了0.4 mol,由化学方程式知,减少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NH3的物质的量,则生成NH3 0.4 mol,v(NH3)0.4 mol/2 L3 min0.2/3 molL1min1,v(H2)v(NH3)0.1 mol(Lmin)1。21cnjy4解析:选Cv(A)0.12 molL1s1,则v(B)v(A)0.04 molL1s1,所以c(B)0.04 molL1s110 s0.4 molL1,www-2-1-cnjy-com剩余B的物质的量为4 mol0.4 molL12 L3.2 mol。5解析:选BA项,v(A)0.6 mol(Lmin)1,B项,v(B)0.15 mol(Ls)19 mol(Lmin)1,C项,v(C)0.3 mol(Lmin)1,D项,v(C)0.4 mol(Lmin)1,数值大者反应速率大,B项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大。21cnjycom6解析:选Av(H2SO4)0.06 mol(Ls)1,由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可知,vAl2(SO4)31/3v(H2SO4)0.02 mol(Ls)1。7解析:选D装置不能用长颈漏斗,装置产生的CO2能被Na2CO3溶液吸收。8解析:选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v(HCN)v(O2),即nm,mn,C正确。9解析:根据图像可知,物质A、B的量减少,为反应物;物质C的量增加,为生成物。v(A)(82)molL12 min6 molL12 min3 molL1min1,v(B)(84)molL124 m0olL12 min2 molL1min1,v(C)(60)molL12 min6 molL12 min3 molL1min1,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n(A)n(B)n(C)323,反应后A、B、C共存,为可逆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2B3C。【来源:21cnj*y.co*m】答案:(1) A、BC(2)3 molL1min12 molL1min13 molL1min1(3)3A2B3C10解析: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物质的量浓度,找到各对应点,连线即得图像,根据表中数据和速率表达式可得各个数据,数据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1答案:(1)如图所示(2)tt1t0t2t1t3t2t4t3v(N2O5)/(molL1min1)0.0460.0340.0240.016v(O2)/(molL1min1)0.0230.0170.0120.008(3)用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提高题1解析:选C由化学方程式可得v(NH3)v(O2)v(NO)v(H2O)。A项,5v(NH3)4v(O2),错误;B项,6v(O2)5v(H2O),错误;C项,6v(NH3)4v(H2O),即3v(NH3)2v(H2O),正确;D项,4v(O2)5v(NO),错误。21*cnjy*com2解析:选C由图像可知,v(SO3)0.4/a molL1min1,由化学方程式可得v(O2)v(SO3)0.2/a molL1min10.04 molL1min1,a5。3解析:选C由题意可得A2、B2、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之比为(10.58)molL1(10.16)molL10.84 molL10.420.840.84122,则A2、B2、C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2,A22B2=2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的化学式为AB2。【版权所有:21教育】4解析:选B根据反应N23H22NH3,v甲(H2)1 molL1min1;v乙(N2)2 molL1min1;v丙(NH3)0.5 molL1min1,数值大者速率大,即v乙v甲v丙。5解析:选Cv(H2O)0.001 5 molL1s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v(NH3)v(H2O)0.001 molL1s1,v(O2)v(H2O)0.001 25 molL1s1,v(NO)v(H2O)0.001 molL1s1。6解析:选Av(W)0.02 molL1min1,由,则n1。7解析:选A前2 s时间内,v(NH3)0.4 mol(Ls)1,B项正确;前4 s时间内,v(NH3)0.3 mol(Ls)1,C项正确;24 s时间内,v(NH3)0.2 mol(Ls)1,D项正确;由v计算的化学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A项错误。8解析:(1)A的浓度减少了a/6 molL1,B减少了a/4 molL1,所以v(A) molL1min1,v(B) molL1min1。(2)v(C)v(A)则px12。xA(g)yB(g)pC(g)qD(g)初始浓度(molL1) 00浓度变化(molL1) 所以xypq2316,即x2,y3,p1,q6。(3)反应平衡时,D为2a mol,则B消耗掉a mol,所以转化率为100%。答案:(1) molL1min1 molL1min1(2)2316(3)100%9解析:Zn与稀H2SO4发生反应生成H2,故看到有气泡产生,因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越快,故实验(2)比(1)所用时间少,此时要保证Zn粒的表面积相同,同时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要良好。测定该实验的反应速率还可有如下方法: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生H2的体积测一段时间内H的浓度变化测一段时间内Zn粒质量的变化答案:实验现象产生气泡短实验结果长小短大实验结论大注意事项(1)基本相同 (3)气密性良好实验讨论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生H2的体积测定一段时间内H的浓度变化测定一段时间内Zn粒质量变化(答两条即可)第二课时基础题1解析:选C该反应是在溶液状态下进行的,反应物中无气体,增大压强不能增大反应速率,C项错误。2解析:选DC为固体,改变其用量,浓度不发生改变,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B、C两项均使反应速率增大,错误;压强不变,充入Ne,说明容器体积增大,则反应速率减小,正确。3解析:选D对于锌的选择,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对于盐酸的选择,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另外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不断地振荡也可以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提高。4解析:选D应在相同条件下,只改变温度,才能比较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5解析:选CA项,增大压强,使浓度增大,活化分子浓度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正确;B项,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正确;C项,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总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错误;D项,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6解析:选BA项,气体的量不变,仅增大体积,气体的浓度减小,速率减小;B项,容积不变,充入N2,使反应物N2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越大;C项,容积不变,充入He,虽然反应容器内压强增大,但N2、O2、NO的浓度并没有变化,因此不影响反应速率;D项,压强不变,充入He,反应容器体积增大,N2、O2、NO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7解析:选D盐酸与硫酸的不同之处是酸根不同,而亚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也发生反应5HClO2=4ClO2HCl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氯离子浓度增大,结合盐酸与亚氯酸钠反应快,得知溶液中的Cl起催化剂作用。8解析:选CA项,由图可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错;B项,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B错;C项,由图可以看出,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D项,由图可以看出E1E2,即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D错。9解析:选B中C为固态反应物,增加固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中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容器的容积未变,参加反应的各种气体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保持恒压,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参加反应的各种气体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10解析:比较表中实验1和2、实验4和5,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是金属状态由丝变成了粉末,金属消失的时间就少了很多,反应速率变快很多,也就说明金属固体的表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铁员工考试题及答案
- 团队项目进度管理及任务分配模板
- 助人为乐的阿姨500字10篇
- 销售团队客户信息管理工具表
- 农村环保型养殖模式应用合同
- 学习中的挫折与成长事件作文11篇
- 班级才艺展示活动话题的作文13篇
- 《信息检索与利用技巧:大学信息技术教学教案》
- 特种文献检索课件模板
- 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平台模板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纲要
- GB/T 29256.5-2012纺织品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第5部分: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2023年安康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超星尔雅美学原理课后习题与考试答案
- STA无痛麻醉仪课件
- 医疗器械仓储操作流程
- 完整版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
- API-650-1钢制焊接石油储罐
- 游泳救生员(初级)理论复习试题与答案
- 学生学习力评价量表
- 触电急救知识与方法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