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鼓工段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冷鼓工段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冷鼓工段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冷鼓工段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冷鼓工段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鼓工段培训 1 内容提纲 一 冷鼓工段工艺流程二 冷鼓工段开停工操作及问题处理 2 第1部分冷鼓工段工艺流程 3 从炼焦工段来的焦油氨水与煤气的混合物约80 入气液分离器 煤气与焦油氨水等在此分离 分离出的粗煤气进入横管式初冷器 初冷器分上 下两段 在上段 用23 化产循环水将煤气冷却到45 左右 化产循环水升温到40 然后煤气入初冷器下段与16 制冷水换热 煤气被冷却到22 制冷水升温到23 冷却后的煤气进电捕焦油器 在电捕焦油器内煤气中的焦油雾滴被大量捕集下来 然后从电捕顶部出来 经过鼓风机加压后被送至脱硫工段 初冷器的煤气冷凝液分别从初冷器上段和下段流出 进入各自的冷凝液循环槽 这些冷凝液一部分通过冷凝液喷洒泵送至初冷器上下段进行煤气喷洒 多余部分由外送泵抽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进行静止分离 冷鼓 电捕 4 从气液分离器分离的焦油氨水与焦油渣去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澄清后分离成三层 上层为氨水 中层为焦油 下层为焦油渣 分离的氨水至循环氨水槽 然后用循环氨水泵送至炼焦车间冷却荒煤气及初冷器上段和电捕焦油器间断吹扫喷淋使用 多余的氨水去剩余氨水槽 用剩余氨水泵送至脱硫工段进行蒸氨 分离的焦油至焦油中间槽贮存 当达到一定液位时 用焦油泵将其送至焦油槽 焦油需外售时 用焦油泵送往焦油槽车外售 分离的焦油渣定期送往煤场掺混炼焦 5 左 初冷器右 电捕焦油器 6 初冷器 气液分离器 电捕焦油器 离心鼓风机 气液混合物 来自炼焦 冷凝液 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冷凝泵房 油品库区 循环氨水槽 去炼焦 氨水 循环氨水 气相 煤气去脱硫工段 焦油 冷鼓工段流程图 剩余氨水槽 去蒸氨 剩余氨水泵 7 第2部分冷鼓工段开停工操作及问题处理 8 一 初冷器正常开车 1 检查初冷器水封槽是否充满水 2 打开初冷器顶部放散阀门 打开初冷器底部蒸汽阀门或氮气阀门 置换初冷器内空气后 打开底部正压煤气阀门 原始开工打开进口阀门 逐渐关闭蒸汽阀或氮气阀 从塔顶进行放散 氧含量 1 或连续三次做爆发实验合格后关闭放散阀门 3 打开冷凝液出口阀门 4 打开初冷循环水 制冷水的出口 入口阀门 5 打开煤气进口 出口阀门 通知中控室注意煤气吸力变化 6 调节循环水和制冷水量 使煤气各段温度符合技术规定 7 初冷器通入煤气后立即开冷凝液循环泵进行喷洒洗涤 8 短时间停车 初冷器内充满煤气 可省去蒸汽或氮气置换 9 二 倒换初冷器 1 先开备用初冷器 步骤同上 2 关闭运行初冷器煤气进 出口阀 3 关闭循环水和制冷水进 出口阀门 冬季将各段冷却水放空 4 吹扫各下液管 吹通后排净初冷器内的冷凝液 同时停本初冷器的冷凝液喷洒 5 打开顶部循环氨水喷洒阀门以除去管壁上的焦油 焦油渣及萘等沉积物 喷洒时注意冷凝液槽的液位 调节机械化澄清槽的流量 保持液位稳定 6 喷洒完后排净初冷器内冷凝液及喷洒氨水 10 三 初冷器突然停水 1 初冷器停制冷水 通知调度 制冷站查找原因 同时关闭工艺制冷水的回水阀 防止循环水进入工艺制冷水池 2 若停循环水注意初冷器后煤气温度 调大制冷水量 同时通知制冷站降低制冷水的温度 若温度太高 难以控制 则请示停风机 此时初冷器按停车处理 11 四 初冷器出口煤气温度高的原因及处理 1 若上段循环水温度高 通知综合给水增开冷却塔 降低温度 2 若初冷器管壁凝结焦油 焦油渣 萘影响传热 开上段热氨水进行冲洗 3 若初冷器水管内壁结垢 倒备用初冷器 申请对初冷器进行水垢清洗 4 若因煤气量过大 现用初冷器满足不了要求时 则开备用初冷器 5 若是喷洒的冷凝液温度高 则关小初冷器冷凝液喷洒量 冷凝液温度高若是补氨水导致 应逐渐降低氨水量来降低下段冷凝液温度 12 五 初冷器清扫工作1 当初冷器阻力大于3000Pa 且初冷器后煤气温度不达标时 需清扫 2 将原初冷器循环水和制冷水进 出口阀门全部关闭 用热氨水进行冲洗 3 若用热氨水冲洗达不到要求时 改用蒸汽清扫 4 按正常开车步骤开初冷器 六 如何判别初冷器管外空间是否堵塞严重1 初冷器阻力加大 2 切冷器进出口的水温温差变小 3 冷凝液排出少或无冷凝液 4 煤气出口温度增高 13 六 电捕开车 1 电捕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 检查防爆装置是否完好 是否符合要求 2 所有接地装置可靠 接地电阻不大于2 3 检查各部件符合要求 绝缘箱的绝缘程度合格 器内无杂物 4 确保电路试验合格 气密性试验合格 5 所有仪器 仪表合格 阀门完好 灵活好用 6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电捕焦油器 开车前必须与电工 维修工配合 认真检查各个部位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检查电捕绝缘箱电阻 800M 7 与仪表自控人员配合检查仪表 14 2 电捕正常开车 1 最少提前一小时向绝缘箱内缓慢通入蒸汽加热 使绝缘箱温度升至80 120 投入正常运行 2 将电捕水封槽内注满水 3 空气置换 关闭煤气进出口阀门 打开顶部放散管和煤气出口管上放散管阀门 缓慢通入蒸汽或氮气 待冒出大量蒸汽或氮气时 逐渐打开正压煤气阀门 同时逐步关闭蒸汽或氮气阀门 测放散口冒出煤气含氧量 1 或连续三次做爆发试验合格 关闭顶部放散阀门和煤气出口管上放散管阀门 4 送电 并逐步增加电流到规定范围 5 打开底部捕集液阀门 必要时打开底部蒸汽盘管阀门 加热电捕焦油器底部 6 逐渐打开电捕进出口阀门 同时逐渐关闭旁通阀 保持吸力稳定 7 检查电捕各部位是否运行正常及指标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15 七 电捕倒换 1 开备用电捕焦油器 步骤同上 后 停原运行电捕焦油器 2 切断电源 转动高压开关 使整流器输出端和电捕电晕极接地 3 关闭煤气入口 出口阀门 停车时先打开旁通阀 再关闭煤气进 出阀门 4 打开顶端放散管阀门 用蒸汽清扫电捕焦油器 5 放净电捕焦油器内冷凝液后关闭排液阀 蒸汽阀 6 待电捕自然冷却到大气温度时 关闭放散阀 7 停止运行时 绝缘箱温度逐渐降温 须在2小时以上降到常温 8 略开正压煤气阀门 保持电捕内微正压 16 2020 1 7 17 八 电捕特殊操作 1 电捕后煤气含焦油超标 1 1煤气温度过高 调节初冷后煤气温度 1 2沉降极沉积焦油 萘等太多 切断电捕电源并将本体接地后用热氨水或蒸汽清洗 1 3电捕工作电流低 则在电捕不放电的情况下 尽量提高电捕工作电流 2 清洗电捕 2 1按规定时间由白班清洗电捕 2 2关闭电捕进口或出口煤气阀门 2 3切断电捕电源 绝缘箱温度 100 并氮气保护 2 4调整氨水压力0 4 0 5MPa 全部打开氨水阀门 观察电捕水封液位 及时开泵送出 2 5冲洗时间不少于0 5小时 18 九 鼓风机开车操作 1 鼓风机开车前准备工作1 1与调度室联系 同意后方可开车 1 2仪表人员检查仪表状态 连锁状况 使其具备开车条件 1 3电工检查电气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1 4检查油箱 油位 油温等是否满足开车条件 1 5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通畅 1 6水封槽注满水 1 7各排油管阀是否灵活 严密 将其全部关闭 1 8检查冷却水压力不低于0 1MPa 1 9液力偶合器勺管在 0 位 手动 自动转换灵活 有效 1 10盘车转动灵活 轻快 1 11空气置换 适用于原始开工 按蒸汽赶空气 煤气赶蒸汽顺序进行置换 取样化验煤气含氧 1 或连续三次做爆发试验合格后关闭防散管 19 2 鼓风机开车2 1上述开车前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2 2开油冷却器冷却水 保持油温 2 3启动1 油泵 将2 油泵切换到自动状态 油压升至0 15MPa以上时 检查回油情况 并保持稳定 特别注意高位油箱回油情况 2 4向调度室请示高压电 2 5打开小回流阀门 大回流阀门视煤气量打开约1 2 打开煤气出口阀门 煤气进口阀门关闭 2 6开车人员各自就位 无关人员撤离警戒线 启动电机 在规定时间内 约1分钟左右 不能降低至额定电流时停止启动 当发生启动失败后 下次启动必须在15min后方可进行 连续启动不准超过三次 2 7电机运行平稳后 逐步调节液力偶合器勺管 调节液力偶合器转速在1000r min稳定运行 同时电气 仪表 工艺 设备人员检查电机 液力偶合器合器 风机等指标 做好记录 2 8检查正常后 液力偶合器转速逐步调节至1900r min 2 9操作人员逐步开煤气出口阀门 同时逐渐关闭小回流阀门 保持风机前吸力稳定 2 10视煤气发生量调节大回流阀门 保持初冷前煤气吸力满足工艺指标 煤气量增加时 调大风机转速 并迅速跳过风机临界转速3300r min 液力偶合器2147r min 调节液里偶合器转速在2250r min以上 同时调节大回流阀门 保持吸力稳定 2 11系统检查所属区域设备的运转情况 调节使其符合工艺指标 调节完毕后打入自动调节 20 十 鼓风机停车 接到通知或紧急状况下方可停车 停车前必须将自动调节打入手动 1 调节液力偶合器勺管 逐渐降低鼓风机转速 并迅速跳过临界转速 2 待液力偶合器调至 0 位时 关闭风机进 出口阀门 同时打开小回流阀门 3 液力偶合器油温降至40 以下时 停电机 切断高压电 4 停油泵 停冷却水 5 蒸汽清扫鼓风机3 5分钟后备用 清扫时控制机壳温度不大于75 6 停车两小时内 每隔15分钟盘车一次 至少盘8次 7 记录停车时间 21 十一 鼓风机紧急停车条件 在鼓风机连锁保护装置完好条件下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 鼓风机司机有权紧急停车 1 风机轴端密封冒浓烟或着火 2 机体 液力偶合器 变速箱有刺耳的 剧烈的金属磨擦或金属撞击声 3 油箱及油管道爆裂大量冒油时 4 负压煤气管道 设备或阀门爆裂 大量吸入空气有爆炸危险时 5 室内正压煤气管道或阀门爆裂 大量煤气外泄 使室内不具备安全操作条件时 22 十二 鼓风机特殊操作 1 停电1 1若停高压电 则迅速切断电源 关闭煤气进出口阀及大循环管道阀门 按停机步骤停鼓风机 1 2消除仪表盘出现的报警信号 并确认其工作是否正常 1 3做好鼓风机重新启动的准备工作 1 4与调度联系 若停电时间短 做好来电开车准备 若时间长 按停车操作步骤停车 1 5若停低压电时 由于油泵用低压电 油泵停则风机停 2 停水若停循环水或工艺制冷水 则风机油冷器及液力偶合器油冷器冷却水改为工艺制冷水或循环水 2 1若机体温度超过70 则按正常停车步骤停鼓风机 2 2若停初冷器的循环水 打开循环水与工艺制冷水连通阀 保证初冷器温度初冷器温度正常 风机正常运转 2 3若停冷冻水 视机前煤气温度高低决定是否停风机 23 十三 倒换风机 1 备用风机进行盘车 并检查螺栓 仪表及连锁状况 2 检查油箱油温 油位 开电加热器 加热油温至35 以上并对油泵盘车 3 启动1 油泵 将2 油泵切至自动状态 检查油压是否正常 检查勺管是否处于 0 位 并通蒸汽进行暖机 置换 打开小循环管道 4 检查冷却水压正常 吹扫下液管并排液后关闭 5 待高位油箱回油稳定时 向调度请示送电机高压电 同时将备用风机进口打开 待操作台高压电源指示灯亮时 通知上升管和调度室 将集气管压力调节由自动改为手动 6 得到允许后 启动电机 逐步调节勺管至转速1900r min 备用风机调节转速并迅速越过临界转速 同时原用风机迅速降至临界转速以下 逐渐降至勺管 0 位 并关闭煤气进口阀门 用大回流阀门调节初冷器前吸力 两人同时作业开备用风机出口和关原风机出口 同时逐渐关闭新启风机小回流阀门 逐渐打开原运行风机小回流阀门 7 调节运行风机的各项工艺指标 运行稳定后打开下液管 8 停原运行风机的电机 待轴承温度降至40 左右时停油泵 9 高位油箱不回油后 每15分钟盘车 次 至少盘 次 10 吹扫下液管 风机备用 24 十四 循环氨水泵的开停倒换 1 循环氨水泵开启 1 1电器设备经电工检查合格后送电 1 2检查泵轴承润滑油 紧固螺栓 键并盘车 1 3开泵入口阀门排气后 启动电机 运行正常后 缓慢开出口阀门 调节水量正常 2 循环氨水泵停泵 2 1与有关单位联系 作好停车准备 2 2逐步关闭出口阀门 切断电源 关入口阀门 25 3 循环氨水泵的倒换 3 1通知班长及有关人员 检查备用泵处于备用状态 3 2按开泵步骤做备用泵准备工作 3 3检查运转泵各阀门灵活好用 3 4启动备用循环氨水泵 达额定转速时 逐渐开大出口阀门 3 5同时相应关小原运行泵出口阀门 保持泵压力稳定 3 6当备用泵达到额定流量后 关闭原泵出口阀门 3 7按停泵步骤进行停泵 3 8检查备用泵运转情况 3 9向班长及调度汇报情况并做好倒换记录 26 十五 机械化澄清槽的操作 1 机械化澄清槽开启 1 1与电工 钳工联系 保证电机及机械设备完好 1 2保证润滑油系统良好 清除槽内杂物 打开氨水出口阀门 1 3打开氨水入口阀门 槽水满时 启动刮板机 1 4焦油液位达1 6m以上时 适度打开压焦油阀 2 机械化澄清槽停用 2 1关闭入口阀 2 2尽量将油压净 2 3打开底部放空阀 放净槽内液体 关闭焦油及放空阀 2 4清扫焦油管 放净冷凝液 2 5停止刮板机 2 6详细记录停用的原因及时间 27 十六 油泵外送焦油的操作 1 用蒸汽吹扫焦油泵进 出口管道 然后与库区联系 确认管道畅通 2 打开泵入口阀门 用焦油灌泵 并盘车 3 启动前必须先将出口阀开1 3扣 4 停泵前必须将焦油分离器出口阀关闭 把泵入口管抽空后停泵 用蒸汽吹扫泵的出入口管 28 十七 循环氨水带油操作 1 检查澄清槽焦油液位是否太高 用手摸 可根据温差判断液层 压油器是否正常 澄清槽内是否漏入蒸汽 氨水在澄清槽内停留时间是否足够 2 循环氨水槽底部存有焦油 氨水温度低 而导致氨水焦油不易分离 3 澄清槽压油带出氨水 4 关闭压油器 提高焦油液位 待油位恢复后方可继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