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试论鲁迅故乡社戏中的童年情结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创作心理学角度分析故乡社戏中体现的早期鲁迅作品中的童年情结;并认为因这种情结的作用使得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与文化人类学中的“原始主义”相契合。 关键词:鲁迅 童年情结 柔性原始主义 茅盾同志早在呐喊刚刚出版的时候就曾说过:“在中国新文化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读呐喊)呐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里面收集的14篇小说各自显示了鲁迅对现代小说的开创之功。写于1921年1月的故乡与写于1922年10月的社戏也是各具特色的篇章。之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评读,因为相对于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篇的悲剧性描写。这两篇带有一定的优美色调,其中有对童年的浓浓的回忆,淡淡的哀愁,深深的眷恋。这种优美的抒情色彩使作品增添了许多审美内涵。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鲁迅前期思想中潜藏的童年情结。 一 “情结”的首创者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最有代表性的概念是“俄逖浦斯情结”即“恋父情结”,是由儿童无意识中性欲被压抑而导致的。关于这种“情结”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病人所常深感惭愧的罪恶之感,显然以俄狄浦斯情结为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有史以来人类的整个罪恶之感,或许得自俄狄浦斯情结而为宗教及道德的起因。”当然他的这种观点也有掩饰不住的非科学性,到了他的学生荣格,进一步发展了“情结”这一概念的内涵。荣格认为,“情结是意识无法控制的心理内涵。它们和意识分裂,在潜意识中过着个别的生活,时时刻刻准备去阻挡或支援意识意向的需要。”而且荣格把无意识分为两层:个体无意识及集体无意识,“处于无意识表层的个体无意识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可以一组一组心理内容聚集起来形成一个情结”;“所谓情结,指富于情绪色彩的一组相互联系的观念或思想,它们受到个体的高度重视,并存在于个体的潜意识中具有自主性,有自己的驱动力,甚至可以强有力地控制人的思想行为。”荣格把“情结”与艺术家的创作动机联系起来,将艺术家这种“对于创作而言的的残酷的激情”,将这种“他命定要牺牲幸福和一切普通人生活中的乐趣。”以对完美的艺术境界的追求,归因于作者所具有的一种极强烈的“情结”。也就是说,艺术家之所以进行艺术创作是因为他无意识中的“情结”在不可遏止的冲撞着他头脑,在自己的作品中会不可避免地体现这种“情结”的面貌,哪怕自己并没意识到。 按照荣格这种观点,鲁迅的前期作品中也贯穿着一个“情结”的主线即“童年情结”,而故乡社戏中的表现尤甚。鲁迅自十七岁离开故乡后很少回去,而童年时的人、事一直萦绕在作者心头。虽然远离故土远离故人但对已逝的童年美好的情感回忆却永驻心间,体现在作品中的则是这种“情结”的自然流露。 有论者认为,“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情怀中,大多凝聚着一种执着、真切、深沉的童年情结。”这种情结是作者童年时代埋下的种子,成年后长期缠绕在心头以致于成为创作的源泉。老作家肖乾曾说过:“1993当我在未名湖畔初拿起笔创作的时候,我好像是在用手感伤的地抚摸着自己的童年。”鲁迅作为现代作家最有代表性的一员,他的内心也一直回旋着涤荡不去的童年情结。正如他在呐喊自序中说的,“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却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从他的故乡、社戏两篇我们更可以清楚地体会到鲁迅对童年记忆的深切执着。 读过有关鲁迅的传记我们便会知道,鲁迅的童年在家里遭祸之前是非常幸福的,对此段的记忆也是美丽的,如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就是由他儿时的玩伴章运水为原型塑造的。与儿时闰土的交往可以看作鲁迅对童年美好记忆的一部分;另外社戏这一篇,历来有争论可把它放在散文这类体裁中,从中也可以灼见鲁迅童年时期属于美好的一类记忆。同时,鲁迅的童年也给了他难以磨灭的伤痛印迹,自祖父科场案发后,家里屡遭变故,父亲接着生病致死。这一过程大概延续了三年,这三年当中对鲁迅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他几乎每天都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大病的父亲去买药。这些使他幼小的心灵在品尝甜蜜童年的同时又无可逃避地咀嚼着痛苦的折磨,这样的情感体验会更加深对当时的记忆。然而,美好的一面更容易让人回忆与向往。故乡、社戏中的童年则全是充满美好记忆的。少年闰土戴着项圈生气勃勃的小英雄形象、海边月下瓜田与雪地捕鸟以及星夜泛舟野外、煮豆谈笑的时光是极其美好安宁的。 故乡中的“故乡”是“我”阔别二十余年的童年生活之家园,但经过二十余年的雨雪风霜之后,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旧时模样了。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把现在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进行对比。首先对比的是“故乡”两时的景象,现在的“故乡”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条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记忆中的“故乡”“全不如此”,即使言辞了。”这是一种整体感觉式的印象式对比,作者的感情尺度明显偏向童年的故乡。其次是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以及少年杨二嫂与中年杨二嫂的对比。少年闰土在“我”的记忆中中是这样的:“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套一明晃晃的银项圈。”在月夜下海边瓜田中,英姿勃勃的“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然而现在的闰土脸色“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头上是一顶破毡帽”,手则像“松树皮”。不仅从外表上看不出一丝毫当年的英雄形象,而且变得很萎缩的神情,不再称“我”为“迅哥儿”而代之以“老爷”。这种对比深深地刺伤了“我”的心,深觉“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不仅仅是时间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黑暗形势。作者在这样的对比中深刻地揭示出了社会的罪恶,另一方面在这种对比中也可以感觉到作者对童年那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杨二嫂则变得面目全非了,不仅外貌而且内在的心灵都变得如此“丑陋不堪”,没有记忆中的一点影子。通过这种种今昔对比,唤起了作者对遥远而美丽的“故乡”的梦想,面对校园的的萧瑟,又不可避免地产生分别出旧梦难圆的失望情绪,到最后当“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之后,“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心中只有无尽的悲哀与凄凉。但是作者的童年之梦是不会完全破灭的,他把美好的希望又寄托在下一辈的童年身上,宏儿与水生恰是少年闰土与“我”的延续,他们的童年应该是有希望的。作者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能永葆童年的美好。 社戏则用十分抒情笔调着重描写了星夜泛舟,童心闪烁的温馨之景。作者也是以对比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指向。其中“看戏”则是贯穿的核心。通过眼前近20年的两次看戏与20年前童年时的一场看戏对比,抒发了自己的童年时那种宁静、和谐的遥念。作者首先铺叙在京两次观戏的尴尬与乏味,然后牵起对儿时 “故乡”鲁镇摇船看社戏的美好回忆。这回忆中不仅有婉转悠扬的横笛,有月下临河的戏台,以及船中观戏的惬意。更重要的是有阿发等儿时伙伴真活泼的记忆。他们一伙人在没有大人的陪伴下,无拘无束地摇着船,看着并不能全明白的社戏;回程中毫无私心地煮豆子吃,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与美好。这一前一后乏味与趣味盎然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童年美梦难再的深深遗憾,凸现了解不开的童年情结。 荣格在解释“情结”的形成时认为,“情结必定源于人性中某种比童年时期的经验更深邃、更本源的东西, 那就是“集体无意识”,“它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构成了一种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而且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是人类大家庭全体成员所继承下来并使现代人与原始祖先相联系的种族记忆。”稍微梳理一下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化人,人们对自己的家乡的依恋自原始时代起就成为一种无法消除的深深积淀的“集体无意识”,在无尽的文艺珍宝中亦体现了许多文化人的无意识的感情投射。比如王维的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来?”十分感人的抒发了他对家乡的眷恋。还如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无论什么人,虽然性有男女之别,年有老幼之差,无论什么人对于故乡的土地,都有执着的感情。”而同“故乡”紧密相联的则是“童年”,有欢快童年的故乡是最美好的,鲁迅对“故乡”的眷恋,是因为在“故乡”有他永远难以忘怀的美丽的童年生活。故乡社戏中留给“我”美好记忆的不只是存在着的“故乡”更是难以继续的童年时光。 二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以其对封建旧制度的旧传统的敏锐眼光及严肃批判而著称,他收在呐喊中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篇,都是刺向封建国民性的尖利的匕首。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故乡除有人们惯见的通过闰土这一形象对旧社会的批判以及社戏中通过两次北京观戏而批判其国民劣根性外,整体格调中还弥漫浓浓的优美情感如对童年的回忆。正因为作者无意识中积淀的童年情绪已灌注到作品中成为作品的灵魂,从而使故乡、社戏这两篇明显不同于狂、阿等篇。而这种童年情结的释放,又在无意识中与“原始主义倾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契合。这里讲的“原始主义倾向”并不等同于纯粹的“原始主义文学”,只是认为在某种思想倾向情感投射上带有此种印迹。而象某论者所说的此两篇是鲁迅“原始主义文学创作的释例”。则未免过于夸大。 “原始主义”是一股世界性文化思潮,“它是以推崇原始状态下的本真,批判文明带来的痼疾为其特征的。”广义的“原始主义”指的是一种尚古的文化现象和思潮,反映了人性的一种基本情感和特征。“尤其是每当社会处于解体更新或复来前进之际,人们更难免瞻前顾后,疑虑丛生,以至产生怀疑文明现状和成就、要求返回原始的思想。”“原始主义”并不等于“野蛮”和“愚昧”,而且返朴归真的也是一个很好的补救现代文明种种缺陷的良方。“原始主义”可以分为“强调原始的力量、勇气和征服欲的“刚性原始主义”以及旨在“重建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原始和谐和统一,复原人与人关系的原始温情和爱”的“柔性原始主义。”故乡与社戏中对童年时期人与人的友好和睦以及自然的宁静优美的追想非常符合“柔性原始主义”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自然友好的关系来体现这种倾向。 故乡中的“柔性原始主义”倾向表现在对少年闰土与“我”之间充满友好温情的想念中。闰土并不因自己是帮工的儿子而产生自卑感,他大胆地与“我”交流感情,订下美丽的约定,为“我”讲月夜下守瓜田及雪地里捕鸟的乐趣,与“我”没有丝毫的芥蒂。而我也无“少爷”的陋病,非常真诚地与闰土交朋友,而且对闰土能自由地在月夜中雪地里干自己喜欢的事非常向往。这两个人物之间童年时亲切而坦诚的赤情相比于成年后的冷漠与隔阂,作者的理想也尽展眼前。另外宏儿与水生的友情也在重复着旧时的温情,作者希望他们不再有冷漠的结局,也是对这种存在于童年之间的充满原始意味的人与人关系的向往。除此之外,文中几次提到戴着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站在海边的的沙地上,头顶是挂在深蓝色天空中的金黄的圆月,还有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这充满生机的自然与充满活力的闰土组成了一幅和谐且令人遐思的美丽图画。这样看来由于作者对童年生活童年玩伴的执着情怀,使得作品呈现一种无意识的“原始主义倾向”。当然鲁迅的这种无意识倾向与有目的创作“原始主义文学”不同,因为在“原始主义文学”中,“古老的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原始的生存状态、心态、情操、信仰,以及现代人的困惑文明的压抑、都市生活的厌倦、理性的束缚等等,则成为作品题材内容的显著特色”。鲁迅这位反传统的现实主义伟大旗手是不会臣服于“原始主义文学”的。 另外社戏中也展现了不受文明礼节约束的自然的人性以及人与人的友好关系。比较成年后在北京的两次看戏经历,童年时的“我与朋友阿发、双喜他们看戏的经历,不仅揭示了在北京时人与人的隔膜以及社会上充满势利的侮辱,而且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小伙伴之间的亲密友谊以及他们纯真质朴的毫无私心的童心童性,值得宝贵的也就是这点在现在社会上难以企盼的带有原始倾向的温情暖意。孩子们一起钓虾,一起放牛,一起看戏,一起偷罗汉豆烧着吃。他们不受封建等级、礼教的束缚,没有“犯上”的律条,他们自由活泼,对戏台上的人评头品足,或笑或骂。从他们身上,人们真正看到了孩子们的天真和纯洁。而且就像放手中“偷瓜”的人不算“贼”一样,鲁镇“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团结、善意的交往非常具有原始时代那种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人与人关系的特点。随着作者对童年点滴的回忆与怀念,确实给我们泄漏了作品无意识中的“原始主义倾向。” 这种无意识中表现出来的“原始主义倾向”是与鲁迅对儿童的一贯态度分不开的。在狂人日记中我们就深切地体会到了鲁迅“救救孩子”这一呼唤的震憾,孩子在鲁迅眼里代表着希望与理想,然而,污浊的黑暗社会又一次次吞没了这些美好心灵的承载者,鲁迅曾明确指出,“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花边文学谩骂)在黑暗腐败的社会中,封建思想道德和传统恶习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到处弥漫着毒雾,使得儿童在一步一步的成长中逐渐失掉了本性的纯真,变得鄙俗、肮脏了。因此在面对环境如此的逼迫下,鲁迅在回忆中缅怀童年的美好是可想而知的了。 同时呐喊创作目的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自序)而且“听将令”,因此表现出的感情基调是高昂的战斗的。然而作者心中“不可不驱除的寂寞”到后来随着“五四”的落潮一定会愈来愈重,并不能完全扫除净尽。因此从创作心理学上讲,“在此种状态下,作家不可能像前一时期那样以高昂的热情继续战斗,也不可能将笔力继续集中于重大的社会课题”导致“战斗意气某种程度上的减弱,以及自身情感生活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宏公务员考试语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油墨树脂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鲍奕希浙江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乡县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城市道路环境整治提升改造项目初步设计
- xx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
- 2026年蔬菜种植公司财务报表编制与报送管理制度
- 2025福建仙游县食品公司遴选正式职工2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6年建筑装饰公司指纹考勤精准管理制度
- 地下水及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技术与方案
- 2025年大学《林学-森林生态学》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初二秋季上期中】家长会:汇聚璀璨之光照亮成长之路【课件】
- 【《基于单片机和面部识别的考勤机系统设计》8000字】
- 2025年宁夏海阅城市开发集团招聘工作人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彩泥鱼世界(课件)-广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 2026年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山东高速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质量目视管理的实施方法
- 《生活中的东、南、西、北》课件
- 二方连续图案课件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考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