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望月有感》.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望月有感》.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望月有感》.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月有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会赏析诗歌语言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和作品的思想内涵。教学重难点:对诗歌沉郁的情感把握。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诵读体悟法、诗歌赏析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 风月总关情,提及月,历代的的文人墨客在他们的笔下留下过无数关于月的诗词歌赋,今天我们来看看白居易想借月抒什么怀呢?你了解白居易吗?我们一起来说说。.学生述说,教师补充。 2、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贞元十五年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白居易是杜甫以后一位杰出的 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 ,世称 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 刘白 。今存诗作近三千首,为唐代诗人之冠。他的诗,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 长恨歌、琵琶行 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 3、写作背景: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德宗贞元十五(799)春,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频发,关内饥荒十分严重。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东归省亲。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二、整体感知 诵读是学习诗歌必不可少的环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请同学们结合诗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诗歌。老师将任抽一位同学作示范朗读。一生读,另一生点评。师指正点拨:读出感情(语气、语调、语速、轻重、颤音。要有诵读指导,举例:对一联中表意丰富的关键字词可重读慢读,比如首联中的“难”“荒”“空”“各”,想象画面来读)、读出困惑。师读:老师也跃跃欲试,毛遂自荐,给大家作配乐朗读。师评:谢谢同学们的掌声,老师同样需要你们的鼓励。其实我读得好,究其原因还在于作品写得好。通过老师的读,让你们在一定程度上领会了诗歌的意思、体味到了诗歌的意境。由此可见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悲伤!那我们就酝酿一种悲伤的感情再来齐读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三、再读感悟 1、朗读后,你对本诗内容是怎样理解的?小组合作解疑。 2、释诗: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四、三读欣赏美。 体悟:用你的耳朵去倾听,用你的心灵去体会,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呢?理由是什么?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喻,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孤单的诗人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大家也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诗人在这里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五、拓展迁移 你能说说关于月的其他古诗词吗?这些诗词分别借月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学生分小组收集后呈现结果。关于月的古诗句: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相见欢 (唐)李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宋)苏轼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六、执笔抒怀 残月如弓,新月如眉,满月如镜,美丽的月亮是历代诗人笔下多情之物。你能试着写一写吗?学生动手创作后分享评价。七、小结 感谢白居易,用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的语言,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感谢他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人生代代无穷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