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 议一议1 问题一你吃过生日蛋糕吗 怎样切蛋糕 分成六份怎么份 为什么会这样分呢 你看到了什么 从条形统计图中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同学们喜欢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 1说说你从下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乒乓球32 排球18 足球25 篮球19 其他6 最喜欢的球类运动 数据来源 光明中学初一 2 班 这个圆表示全班总人数 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 可以看出各类运动项目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观察与探索 从图上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六 1 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六 1 班最喜欢运动项目统计图 探索与发现 六 1 班最喜欢运动项目统计图 每天喝一袋250克牛奶 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就需要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 用整个圆表示总数量 每个扇形分别表示总体中的不同部分 扇形的大小反映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统计图 它们都是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 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 某地区少数民族居住情况统计图 灵活运用 要想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选用 统计图较好 只要表示数量的多少 最好绘制成 统计图 要表示某地区下半年平均每月气温变化情况 可把它制成 统计图 拓展训练某校六年级有120人 英语竞赛中优秀的24人 占六年级学生的 若制成扇形统计图 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解决问题 1 下图是王大妈批发的三种蔬菜 其中茄子的千克数是三种蔬菜总量的 黄瓜的千克数是西红柿的 其中 茄子是32千克 黄瓜是 千克 40 解决问题 2 下图是某班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图 已知不及格的有3人 请你算出各种成绩的人数填入统计表内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 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的相关要求 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为切入点 贯彻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的教育思想 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 以激励 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认真 严谨 科学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三 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 紧密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 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回馈于生活 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 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出 偏 怪 题 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 谢 谢 观看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直接观察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数据收集的方法 测量 调查 使用互联网查询 实验 我们收集的数据如何表示呢 想一想 看一看北京地区的降水量 雨是最寻常的 北京地区2004年降雨量 各季度降雨量分布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认一认 仔细观察数据表 结合条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5 7 10 21 35 82 63 30 8 3 北京2004年降水量统计图 想一想 1 要正确从条形统计图中读取信息 需要明确什么 横轴表示什么 单位是什么 纵轴表示什么 单位是什么 北京2004年降水量统计图 降水量 毫米 想一想 2 以降水量统计图为例 从条形统计图中除了可以直观读出各项具体数据 还可以读取哪些信息 如何读取 降水量在0 100毫米的月份 100 200毫米的月份 200 300毫米的月份 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月份 5 7 10 21 35 82 192 215 63 30 8 3 图中看出2050年哪洲人口最多 大概多少亿人 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图 哪洲2050年人口不到10亿 1 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读取各个项目的具体数据信息 2 正确读取信息的方法步骤 1 识别条形统计图的横纵坐标 2 按要求读取所需要项目的数据 议一议1 从条形统计图可以观察到什么 如何正确读取信息 不同年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折线统计图 mm 1 图中观察哪年的降水量最多 2 图中还可以观察到什么 折线统计图 世界人口变化统计图 1 图中观察世界人口如何变化的 2 预计2050年人口将达到多少亿 议一议3 从折线图可以观察到什么 如何正确读取信息 1 从折线图中可以读取各个项目的具体数据信息 2 正确读取信息的方法步骤 1 识别折线图的横纵坐标 2 按要求读取所需要项目的数据 3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现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请将获得的数据填入下面表格中 绘制条形 折线统计图 团结就是力量 8 12 12 9 条形统计图的应用如图是某报纸 百姓热线 一周接到热线电话统计图 其中有关环境问题的电话最多 共90个 1 本周 百姓热线 共接热线电话多少个 2 有关交通问题的电话多少个 某班数学测验中 将10道选择题作对的人数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根据图表 求 平均每个同学做对了几道题 百分比与数字例下图反映了我国2005年和2006年图书 杂志 报纸的出版张数的比例状况 小明说 2005年图书出版张数比2006年多 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正确吗 图书 杂志 报纸 2005年 2006年 判断 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时 圆越大 数据越多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时 A扇形统计图最好B条形统计图最好C折线统计图最好D各有优势 复合统计图 1984 2004年金牌统计表 请你依据下列表格信息画出条形统计图 折线图 年份 数量 块 3 复合条形统计图现对某班男女同学的数学成绩进行了统计 试用复合条形统计图绘制出来 4 10 6 女 7 5 8 男 及格 良 优 性别 人数 等级 0 1 优 良 及格 人数 等级 2 3 4 5 6 7 8 9 10 男 女 8 6 5 10 7 4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 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的相关要求 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为切入点 贯彻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的教育思想 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 以激励 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认真 严谨 科学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三 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 紧密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 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回馈于生活 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 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出 偏 怪 题 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 谢 谢 观看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1课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你能说出下列图形的名称吗 圆柱 圆锥 说说上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 圆柱体简称圆柱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柱 摸一摸 看一看 比一比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底面 底面 侧面 侧面 O O 底面 底面 o o 高 侧面 圆柱的上 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 底面 侧面 高 圆柱的上 下两个底面是什么图形 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用手摸一摸圆柱的侧面 你发现什么 圆柱有几条高 用直尺量一量圆柱的高 你发现什么 仔细观察 思考并讨论 侧面 O O 侧面 O O 侧面 O O 侧面 O O 侧面 O O 侧面 O O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高的长度都相等 画圆柱体的步骤 圆柱展开图 圆柱展开图 圆柱展开图 圆柱展开图 圆柱展开图 圆柱展开图 底面 底面 圆柱展开图 底面 圆柱展开图 底面 圆柱展开图 底面 圆柱展开图 底面 圆柱展开图 底面 圆柱展开图 底面 圆柱展开图 底面 底面 圆柱展开图 底面 底面 圆柱展开图 底面 底面 圆柱展开图 底面 底面 圆柱展开图 底面 高 底面 圆柱展开图 总结 圆柱的上 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两个底面完全相同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正方形 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 宽是圆柱的高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高有无数多条 认识圆锥 o 高 底面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线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练习 1 指出下列图形哪些是圆柱 说说下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圆柱 圆柱 圆柱 圆锥 圆锥 做长方形 直角三角形和半圆的小旗 将旗杆快速旋转 如下图 观察并想象一下 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 圆柱 圆锥 球 圆柱体 圆锥体 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侧面是一个曲面 打开是个长方形 有无数条高 尖顶 底面是个圆 侧面是一个曲面 只有一条高 桥墩 门厅柱子 沙堆 圣诞帽子 填一填 1 圆柱上下面是两个 的圆形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 形 2 圆柱有 个面是弯曲的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面 3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 一个圆柱有 条高 4 从圆锥的 到 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一个圆锥有 条高 相等 圆 一 曲 高 无数 顶点 底面圆心 一 判断 对的打 错的打 1 圆柱上 下两个底面的周长相等 2 圆柱和圆锥的高都有无数条 3 从正面或侧面看圆锥 看到的都是等腰三角形 4 圆柱上 下底面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 就是圆柱的高 3 读出下面各圆柱的有关数据 图中单位 厘米 你能计算它们的底面周长和底面积各是多少吗 将一个长10厘米 宽5厘米的长方形 围绕一边快速旋转一周 能形成一个圆柱 你能画出来吗 拓展提升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 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的相关要求 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为切入点 贯彻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的教育思想 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 以激励 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认真 严谨 科学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三 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 紧密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 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回馈于生活 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 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出 偏 怪 题 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 谢 谢 观看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做一个圆柱形纸盒 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 接口处不计 这是要求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底面积容易求 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呢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 高 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宽 圆柱的高 S侧 Ch d h 2 r h 圆柱的表面由上 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 两个底面的面积 30 10 10 1 侧面积 2 3 14 10 30 1884 平方厘米 2 底面积 3 14 102 314 平方厘米 3 表面积 1884 314 2 2512 平方厘米 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 高是5分米 底面直径4分米 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 水桶没有盖 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1 水桶的侧面积 3 14 4 5 62 8 平方分米 2 水桶的底面积 3 14 4 2 2 12 56 平方分米 3 需要铁皮 62 8 12 56 75 36 平方分米 在解答实际问题前一定要先进行分析 看它们求的是哪部分面积 再选择解答的方法 计算下现各圆柱的表面积 单位 厘米 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 截成两截 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 基础题 1 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为8米 池深为2米 如果在水池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池 抹水泥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2 一间大厅里有2根同样的支撑顶棚的圆柱 圆柱高6米 底面直径1米 要在圆柱表面涂上红色油漆 则涂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提高题 1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这个圆柱的高是12 56厘米 则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多少 2 一根圆柱形木料 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 如果把它平均截成2段 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3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2厘米 表面积是527 52平方厘米 则这个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 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的相关要求 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为切入点 贯彻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的教育思想 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 以激励 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认真 严谨 科学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三 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 紧密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 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回馈于生活 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 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出 偏 怪 题 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 谢 谢 观看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3课时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并能应用公式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2 在充分展示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 培养同学们推理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铺垫新课探究巩固反馈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导入铺垫 1 圆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 你学过哪些物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长方体的体积 长 宽 高 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 棱长 棱长 长 宽 高 棱长 圆柱体积的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 h h 甲乙 新课探究 讨论题 1 甲圆柱与乙圆柱谁的体积大 2 它们的什么条件是相同的 3 圆柱的体积大小与什么有关 h h 甲 乙 讨论题 1 甲圆柱与乙圆柱谁的体积大 2 它们的什么条件是相同的 3 圆柱的体积大小与什么有关 h h 图1 甲 乙 讨论题 1 甲圆柱与乙圆柱谁的体积大 2 它们的什么条件是相同的 3 圆柱的体积大小与什么有关 S S 甲 乙 讨论题 1 甲圆柱与乙圆柱谁的体积大 2 它们的什么条件是相同的 3 圆柱的体积大小与什么有关 S S 乙 甲 讨论题 1 甲圆柱与乙圆柱谁的体积大 2 它们的什么条件是相同的 3 圆柱的体积大小与什么有关 甲 乙 S S 讨论题 1 甲圆柱与乙圆柱谁的体积大 2 它们的什么条件是相同的 3 圆柱的体积大小与什么有关 乙 甲 S S 讨论题 1 甲圆柱与乙圆柱谁的体积大 2 它们的什么条件是相同的 3 圆柱的体积大小与什么有关 圆柱体积的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 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 底面积 高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 高所以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 高V Sh 1 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体积是否相等 2 它的底面积变了吗 3 它的高变了吗 讨论题 底面 h h r r r V长方体 V圆柱 V abh V Sh 例4 一根圆柱形钢材 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 高是2 1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 2 1米 210厘米 答 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50 210 10500 立方厘米 例5 一个圆柱形水桶 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20厘米 高是25厘米 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 14 25 20 2 2 观察例4 例5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V sh V 兀 d 2 h 2 讨论 Sh求V rh求V dh求V Ch求V V 兀 C 兀 2 h 2 先求S再求V 先求r再求S然后求V 先求r再求S然后求V 做一做 答 它的体积是6750立方厘米 75 90 6750 立方厘米 1 一根圆柱形木料 底面积为75平方厘米 长90厘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 2 一个圆柱行罐头盒的内底面半径是5厘米 高15厘米 它的容积是多少 做一做 3 14 5 15 2 1 2 3 看图列式 并写出相应的公式 V sh 12 6 6 28厘米 4 5厘米 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把一根长1 5分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三段后 如图 表面积比原来增加9 6平方分米 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多少 9 6 3 1 5 4 8 立方分米 答 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4 8立方分米 9 6 4 1 5 3 6 立方分米 答 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3 6立方分米 1 用绳子量出饮料罐底面的周长 然后通过周长求半径 用直尺量出高 2 用直尺量出直径 最长一条为直径 再通过直径求出半径 用直尺量出高 怎样求出饮料罐的体积 3 V sh 直柱体的体积 底面积 高 拓展 15平方米 8米 9米 20平方米 1 你会计算它们的体积吗 2 试写出它们的体积公式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 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的相关要求 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为切入点 贯彻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的教育思想 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 以激励 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认真 严谨 科学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三 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 紧密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 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回馈于生活 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 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出 偏 怪 题 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 谢 谢 观看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4课时圆锥的体积 复习 1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 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V柱 S底h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 高 两个底相等 说出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 高 有无数条 侧面 展开后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底面 有两个底面 是相等的圆形 顶点 有一个顶点 侧面 展开后是扇形 高 只有一条 有一个底面 是圆形 圆柱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如果已知d 6厘米 h 10厘米 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如果已知c 6 28分米 h 5分米 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V sh 282 6 15 7 底面 丰收的喜悦 这堆小麦的体积是多少呢 圆锥的体积怎么求呢 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 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沙 再倒入圆柱形容器 看几次能倒满 等底等高的 等底等高的 等底等高的 等底等高的 等底等高的 等底等高的 等底等高的 等底等高的 等底等高的 等底等高的 等底等高的 等底等高的 等底等高的 圆锥的体积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V圆柱 sh 打谷场上 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 测得底面半径是2米 高是1 5米 你能计算出这堆小麦的体积吗 答 这堆小麦的体积是6 28立方米 一个圆锥形零件 它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 高是3厘米 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 这堆零件的体积是78 5立方厘米 一 填空 1 圆锥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是 2 圆柱体积的与和它 的圆锥的体积相等 3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 圆柱的体积是3立方分米 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 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 高是6厘米 体积是 立方厘米 等底等高 1 24 V sh 底面积 高 二 判断 1 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 3 2 圆柱的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 3 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 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4 一根圆柱形木料 把它加工成最大的圆锥 削去部分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比是2 1 圆锥在生活中的应用 圆锥在生活中的应用 说说下列各图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计算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一个圆锥形零件 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 高是12厘米 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答 这个零件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 一堆大米近似于圆锥形 量得底面周长是9 42厘米 高5厘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把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 加工成一个最大圆锥体 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 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的相关要求 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为切入点 贯彻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的教育思想 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 以激励 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认真 严谨 科学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三 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 紧密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 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回馈于生活 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 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出 偏 怪 题 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 谢 谢 观看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习目标 1 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 作出不同的推理 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2 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最优化思想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增强解决问题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校美术组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1 找出句中的单位 1 2 根据这句话 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根据这句话 我们可以通过转化 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男 女人数之间的关系 复习导入 今天 我们将学习运用画图转化的策略 解决一些以前学过的数学问题 画图转化 的策略解决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星河小学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已知女生有21人 男生有多少人 1 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 2 根据 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可以知道什么 4 这是我们常见的分数应用题 除了用方程 你还会用其他方法吗 探索新知 解 设星河小学美术组总人数为 人 总人数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21 35 男生人数 35 21 14 人 答 男生有14人 画线段图 1 将题中的分数关系转化成份数关系 把总人数看成5份 男生看成2份 女生人数是5 2 3 份 也就是3份是21人 1份是21 3 7 人 1份是7人 男生有这样的2份 所以男生是7 2 14 人 男生人数 21 5 2 2 21 3 2 7 2 14 人 答 男生有14人 列综合算式 检验 14 14 21 14 35 2 将题中的分数关系转化成比的关系 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2 5 女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3 5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 3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用乘法计算 男生人数 21 14 人 答 男生有14人 列式计算 总结解决上面的问题 我们用了解方程的策略 画图的策略和把分数转化成比的策略 在这三种策略中 你觉得哪种策略更适合 解方程 画图 转化成比 三种策略的特点 1 画图策略 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 更清楚 2 分数转化成比策略 更容易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3 解方程策略 可以直观地将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表现出来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是画图转化策略 只要画出图来 我们就能很快 很清楚地看出数量关系 列式解答 现在我们就用画图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典题精讲 以前研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时 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转化的策略 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 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推导圆面积公式时 把圆转化成长方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时 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3 84 1 6 2 4 下面的计算中有转化吗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易错题型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学以致用 2 5 3 5 2 3 7 5 2 7 2 5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课堂小结 同学们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策略 主要学会了什么策略呢 三种策略的特点 1 画图策略 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 更清楚 2 分数转化成比策略 更容易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3 解方程策略 可以直观地将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表现出来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 www LSPJY com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 L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 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的相关要求 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为切入点 贯彻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的教育思想 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 以激励 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认真 严谨 科学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三 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 紧密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 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回馈于生活 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 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出 偏 怪 题 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 谢 谢 观看 第四单元比例 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 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然后看一看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6 4 4 8 5 9 6 6 8 5 6 4 4 1 6 9 6 6 1 6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 44 9 66 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和宽的比 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9 6 6 4 3 2 6 4 3 2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或 9 6 6 4 6 4 想一想 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如果两个比化简后的比相同或它们的比值相等 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你知道国旗的长和宽吗 长2 4m 宽1 6m 长60cm 宽40cm 长15cm 宽10cm 我们来看看学校里的两面国旗的长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操场上的国旗 2 4 1 6 教室里的国旗 60 40 2 4m 1 6m 2 4 1 6 求出它们的比值 你发现了什么 60 40 或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15 10和60 40能组成比例吗 你是怎样判断的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15 10 60 40 15 10 60 40 5 15 10 5 15 10 5 60 40 5 60 40 由两个数组成 是一个式子 表示两个数相除 由四个数组成 是一个等式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 9和9 12 所以 6 9和9 12不能组成比例 因为 6 9 9 12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 10和9 15 所以 6 10和9 15能组成比例 因为 6 10 9 15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20 5和1 4 所以 20 5和1 4能组成比例 因为 20 5 1 4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和6 4 所以 和6 4能组成比例 因为 6 4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0 6 0 2和 所以 0 6 0 2和 能组成比例 因为 0 6 0 2 6 4 4 8 5 9 6 6 8 5 6 4 4 1 6 9 6 6 1 6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320千米 下午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 320 4 3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为什么 240 3 两次行驶路程的比和两次行驶时间的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1 写出每张长方形剪纸长和宽的比 并计算出比值 李梅为布置教室墙报 剪了三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剪纸 1 写出每张长方形剪纸长和宽的比 并计算出比值 2 选择其中的两个比组成比例 李梅为布置教室墙报 剪了三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剪纸 15 10 18 12 15 10 24 16 18 12 24 16 1 分别写出两个长方形长的比和宽的比 并组成比例 2 分别写出每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 并组成比例 8 2 1 4 8 4 2 1 8 2 1 4 8 4 2 1 1 5 4 2 20 1 3 1 20 240米和4分是相对应的两个量 3 5元和5枝是相对应的两个量 一 填空 1 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 2 一个比例 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的 能组成 相等 二 判断 1 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 2 4 1 6 60 40还可以写成 3 0 1 0 3与2 6能组成比例 4 组成比例的两个比一定是最简的整数比 5 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那么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6 3 6 0 6和12 1不能组成比例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 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的相关要求 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为切入点 贯彻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的教育思想 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 以激励 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认真 严谨 科学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三 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 紧密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 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回馈于生活 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 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出 偏 怪 题 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 谢 谢 观看 第四单元比例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复习 1 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 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复习 3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 6 15 8 20 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 复习 3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 0 5 0 4 2 2 5 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 例如 2 4 1 6 60 40 外项 内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两个外项的积是2 4 40 两个内项的积是1 6 60 96 96 也就是1 6 60 2 4 40 例如 2 4 1 6 60 40 外项 内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内项 外项 外项 内项 1 6 60 2 4 40 2 4 1 6 60 40 1 6 60 2 4 40 在比例里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复习 3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 6 15 8 20 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复习 3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 0 5 0 4 2 2 5 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任意的4个数能不能组成比例 例判断 24510这四个数能不能组成比例根据 2 10 4 5可以判断24510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并且可以写成8个不同的比例 判断3500 610能不能组成比例 能 2 5614 8能不能组成比例 不能 根据上面的等式 你能判断哪两个是外项 哪两个是内项吗 3 40 20 6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知道 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倒过来理解 乘积相等 并且不为0 的两个乘法式子 也可以改写成比例 根据上面的等式 你能判断哪两个是外项 哪两个是内项吗 3 40 20 6 你能把上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吗 3 20 6 40 40 20 6 3 40 6 20 3 3 6 20 40 20 3 40 6 6 3 40 20 6 40 3 20 20 40 3 6 3和40当内项 6和20当内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什么叫做解比例 求比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 解下面比例 1 1 2 75 0 4 x解法 1 2x 75 外项积等于内项积 x 25 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 解比例 2x 40 2 5 4x 0 75 2 302 5 2 4 2 x x 60 4 5 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 3和8 5 0 2 2 5和4 50 因为6 5 30 所以6 3和8 5不能组成比例 所以0 2 2 5 4 50 10 10 3 8 24 30 24 因为2 5 4 10 0 2 50 10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 填空 1 在a 7 9 b中 是内项 是外项 a b 2 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和8 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外项可能是 和 3 在一个比例里 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那么两个内项的积是 如果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外项是 7 9 a b 63 24 1 9 4 在比例里 两个内项的积是18 其中一个外项是2 另一个外项是 5 如果5a 3b 那么 53 35 2 判断 1 在比例中 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 差是0 2 18 30和3 5可以组成比例 3 如果4X 3Y X和Y均不为0 那么4 X 3 Y 4 因为3 10 5 6 所以3 5 10 6 练 习 六 12 16 3 4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 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的相关要求 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为切入点 贯彻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的教育思想 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 以激励 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认真 严谨 科学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三 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 紧密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 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回馈于生活 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 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出 偏 怪 题 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 谢 谢 观看 第四单元比例 第3课时比例尺 复习 填空 1千米 米 1000 1分米 厘米 10 1米 分米 10 1厘米 毫米 10 30米 厘米 3000 300厘米 分米 30 15千米 厘米 1500000 40毫米 厘米 4 1 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2 请你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 3 请你再画一条10米长的线段 想 你是用多少厘米代表10米 展示你的能力 1 有一间教室长9m 宽6m 请在方格纸上画出示意图 说说图上每格边长 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 比例尺1 4600000表示图上1厘米 相当于实际距离4600000厘米 西街小学平面示意图 比例尺1 3000 2 看一看 议一议 邮局 小红家 书店 学校 01020m 比例尺 小红家到学校实际路程是多少 这里的比例尺 就是用1厘米长的线段 表示实际距离10米 量出图上小红家到学校的长度是11厘米 10 11 110 米 1 学校运动场的长是100m 宽是60m 画在方格纸上 如下图 说一说这幅图的比例尺 1cm 1cm 1 2000 比例尺 练一练 你能行 2 小丁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00m 画在图上是2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cm 100m 1cm 50m 1cm 5000cm 1 5000 3 课桌面长60cm 宽40cm 在方格纸上画出示意图 每格边长1厘米 比例尺 小明说这两幅图的比例尺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你同意吗 比例尺1 10比例尺10 1 房子A 比例尺1 100 房子B 比例尺1 200 假如你爸爸要买面积较大的房子 根据图纸你能帮你爸爸选一套吗 怎样解决 例题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强调 1 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 它是一个比 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 求比例尺时 前 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 比例尺的前项 一般应化简成 1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 求这幅地图幅地图的比例尺 2厘米 120千米 2厘米 12000000厘米 1 6000000答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 6000000 在比例尺是1 6000000的地图上 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 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15 15 6000000 90000000 厘米 900 米 答 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900米 一 判断下列这段话中 哪些是比例尺 哪些不是 为什么 把一块长20米 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 长画了5厘米 宽画了2 5厘米 1 图上长与实际长的比是1 400 2 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1 400 3 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 160000 4 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 1 在比例尺是1 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 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 4厘米 计算一下 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复习 1千米 米1米 厘米1千米 厘米 1000 100 100000 4千米 米5千米 厘米200千米 厘米1000厘米 米3000000厘米 千米60000000厘米 千米 4000 500000 20000000 10 30 600 4厘米 3厘米 群英小学六 3 班教室平面图 比例尺 1 200 1400 比例尺 比例尺 1 1000000 比例尺 1 4500000 比例尺 1 200 比例尺 1 100 比例尺 1 100000 比例尺 1 1000000 比例尺 1 4500000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 米或 千米 比例尺 1 200 比例尺 1 100 比例尺 1 200000 比例尺 1 1000000 比例尺 1 4500000 数值比例尺的特点 1 是一个比 2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 3 比例尺的前项一般为1 1 在比例尺是1 2000的地图上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米 3 在比例尺是1 4000000的地图上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2 在比例尺是 250000的地图上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 2 5 20 4000000 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10米的距离 1 1000 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 米 把这个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 千米 把这个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50 1 5000 40 1 4000000 60 1 6000000 在这副图中 量得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4 5厘米 表示实际距离900千米 你能计算出这副图的比例尺吗 判断题 1 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 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离 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 2 3 一幅图的比例尺是6 1 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2 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 1 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我们学校操场的长是200米 宽是100米 同学们 你们能自己确定比例尺 把操场的平面图画下来吗 1 什么叫比例尺 2 说一说 1 比例尺1 800表示什么 2 比例尺1 3000000表示什么 3 比例尺4500 1表示什么 3 做一做 图上距离4厘米 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 1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00千米 20000000厘米4 20000000 1 5000000答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 5000000 2 如果图上距离是7厘米 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5000000 7 35000000 厘米 350 千米 答 实际距离是350千米 3 如果实际距离是600千米 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600千米 60000000厘米6000000 5000000 12 厘米 答 图上距离是12厘米 或 600 200 34 3 12 厘米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图上距离 1 医院距中心广场的图上距离是厘米 已知实际距离是200米 此图的比例尺是 2 学校到图书城的图上距离是厘米 实际距离是米 如果淘气1分钟走50米 他从学校到图书城需分 2 5 1 8000 8 5 680 13 6 3 笑笑从电影院出来后经中心广场到百货商店 实际走了多少米 3厘米 1 5厘米 1 5 3 4 5 厘米 4 5 8000 36000 厘米 360 米 答 实际走了360米 游乐场 3厘米 4 游乐场在中心广场北偏东60 方向 距中心广场的实际距离约240米的地方 请你在图中标出游乐场的所在地 240米 24000厘米24000 8000 3 厘米 60 练习二第7题 一辆汽车从A城开往B城 每时行驶60千米 9时后能到达B城吗 6厘米 3厘米 60 9 540 千米 6 3 9 厘米 9 5000000 45000000 厘米 450千米 540千米答 9时后能到达B城 在一幅比例尺是1 400的平面图上 量得某小学长方形阅览室的长是3厘米 宽是2厘米 这个阅览室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3厘米 2厘米 实际的长 3 400 1200 厘米 12米实际的宽 2 400 800 厘米 8米实际面积 12 8 96 平方米 答 这个阅览室的实际面积是96平方米 拓展应用 这样行吗 2 3 6 平方厘米 6 160000 960000 平方厘米 96 平方米 拓展延伸 在一幅中国地图上如何求出两地之间的陆路实际距离 在比例尺是1 300000的地图上 量得甲 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 如果改用1 500000的比例尺 甲 乙两地的距离应画多少厘米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 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的相关要求 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为切入点 贯彻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的教育思想 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 以激励 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认真 严谨 科学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驰援上饶发言稿
- 时间机器小说课件
- 小学宪法教学课件
- 时间在流逝课件中心
- 时间像小马车课件伴奏
- 二零二五年度抵押房产评估报告出具服务合同
- 2025版房地产代理合同(含商业地产租赁)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艺术中心店面租赁与管理合同
- 某某投资合伙企业2025版合伙人权益保障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国有企业股权转让与员工安置方案合同示范
- 劳动仲裁申请书电子版模板
- 电厂消防培训
- 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培训
- 2025年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基于谷歌云视觉自动图像标注技术的多模态语料库开发与分析
- UdieToo使用方法及代码对照表
- 煤矿项目部管理制度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康复治疗颈椎病
- 脑水肿的诊断与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