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重难点 第七课《扬州慢》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重难点 第七课《扬州慢》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重难点 第七课《扬州慢》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重难点 第七课《扬州慢》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慢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重点2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重点3探究诗歌的艺术特征【重点详解】重点1: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要点解读】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考向】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例题】试分析扬州慢的艺术手法。【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2)以动衬静。用空城中凄清的号角声来反衬扬州的空寂、凄清,而渐黄昏则点明时间为傍晚时分,渲染了一种凄迷,迷蒙的气氛。寒字不仅体现乐声令人寒,更重要的是体现作者心寒。(3)引用典故。引用杜牧诗句,想象杜牧见到扬州城的衰败,他的惋惜、遗憾,即使杜牧再有才华,可是再难以写出富有深情的诗句。(4)以乐景衬哀情。用桥边红药与今日败落的景象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更显出自己内心的悲伤。【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解答时可通读全诗,找出诗中所用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逐一分析,总结出答案。【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题目,艺术手法从抒情的角度主要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感怀、怀古伤今,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讲主要有对比、衬托、动静、虚实等,然后是修辞。答题时注意答出具体的手法,然后点明效果。【对点练习】(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嘉祥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注】谩:徒然、空自。词的下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重点2: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要点解读】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鉴赏时,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考向】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例题】扬州慢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答案】诗人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分析景语。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等。【对点练习】(2016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南征杜 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重点3:探究诗歌的艺术特征【要点解读】怀古诗是古代汉族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考向】探究怀古诗歌的艺术特征【例题】结合本诗,试从选材、主题、意象、语言特点、艺术手法等角度探究怀古诗的特点。【答案】(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3)手法: 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4)语言: 含蓄蕴藉。(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名师点睛】读怀古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论世,一是要品赏韵味。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对点练习】(2016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西江怀古唐杜牧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注】魏帝即曹操,此写曹魏将以沙囊填塞长江并借以南侵孙吴。苻坚曾经有“投鞭断水”的故事。 1第二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诗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a暮霭(i) 凝噎(y) 夜雪初霁(j) 戍(sh)角b怆(chung)然 豆蔻(ku) 荠(j)麦 弥(m)望c姜夔(ku) 萧(xio)条 留恋(lin) 窥(ku)江d那堪(kn) 俊赏(shng) 芍(sho)药 黍(s)离2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用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郎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3对诗句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幽静清新景色,表达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b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作者运用移情手法写出了扬州战乱的惨状。)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旅人前途的广阔。)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作者想到“扬州芍药甲天下”,将来芍药盛开时节,有谁来欣赏呢?表达作者惋惜之情。)4(2016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0分)水调歌头 定王台南宋袁去华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注: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陵阙:皇帝的陵墓。(1)结合全词,分析“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两句的作用。(2)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阐述。5(2015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清 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1) 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6.(2015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