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doc_第1页
农村环境保护.doc_第2页
农村环境保护.doc_第3页
农村环境保护.doc_第4页
农村环境保护.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农村环境保护作业1(第一章第三章)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参教材第27页)答:1、环境:广义的环境一般来说是指除生物圈之外的其他圈层是广大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狭义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人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环境。2、农业环境: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题的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农业环境可以由两部分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要素如下:(1)大气环境。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CO2,借助于叶片中的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共给植物生长。而植物在这一过程中产生O2释放到大气层中。(2)水体环境。水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可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确实很少,今年由于农业的发展,水体污染严重,污染物质主要分为有机污染物合物及污染物两大类。(3)土壤资源环境。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主要有: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土壤污染问题。(4)聚落环境。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心。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镇环境。2、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参教材第89页)答: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1)污水灌溉。由于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只能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2)土壤退化。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会赵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使施用量不断增加,是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并造成对环境及农业的污染。(3)农药污染。农药是人为投放到环境中数量最大的有毒物质,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农药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世界十大公害之一。(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庭院垃圾。(7)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过量使用氮肥使蔬菜体内的硝酸盐超标,人使用后硝态氮在人体消化道内转化为毒性很大的亚硝酸盐,对人危害极大,尤其是婴儿更容易中毒。(8)乡镇企业污染。(9)地膜对土壤的危害。(10)非农业占地。3、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是什么?(参教材第1013页)答:1、自然资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按照其存在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原生性自然资源。如,太阳能、空气等。第二大类,次生性自然资源。次生性自然资源又分为两类:不可更新资源(非再生资源)。又分为:不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如石油;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如金属。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水等。(2)自然资源,按照其开发利用程度,可以分为: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工业资源等。其中,农业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2、自然资源的特点:(1)五个普遍性的特征自然资源的系统性。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资源的变动性。资源的多用性。资源的地域性和国际性。(2)我国自然资源的五个特点: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堪称资源大国。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相对紧缺。资源质量相对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偏大。水、土资源与人口组合错位。能源南北差异悬殊4、什么是水资源?调查你所居住的城市(或乡镇)水资源的现状如何?每人每年平均用水量是多少?(参教材第1618页)答:1、水资源:自然界的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2、调查你所居住的城市(或乡镇)水资源的现状如何?每人每年平均用水量是多少?(略)(参教材第1618页)5、什么叫生物多样性?引起全球生物资源頻危的原因有什么?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有哪些?(参教材第2832页)答: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变异及其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它通常包括三个层次的互相关系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引起全球生物资源頻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生境的丧失。(2)过度开发。(3)单一化栽培和驯养。(4)环境污染,滥用农药。3、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1)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2)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建设.(4)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5)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6、什么是生态系统?它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参教材第3637页)答: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都包括下列四种主要组成成分:(1)非生物环境;(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3、生态系统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1)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生态系统内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但物质的流动是循环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构成一个复杂的信息网。(2)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系统内屋中越丰富、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系统也越稳定。(3)生态环境是一种开发的动态系统。生态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资与能量的交换。7、根据你的体会,谈谈什么是生态农业?应当怎样发展生态农业?(参教材第42,4445页)答:1、中国的生态农业,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总结和吸收了各种农业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2、根据你的体会,谈谈应当怎样发展生态农业?(略)(参教材第4445页)8、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谈谈可以使用、推广哪些生态农业工程核技术?(略)(参教材第4445页)农村环境保护作业2(第四章第六章)1、我国农村能源有何特点?存在什么问题?你认为如何去解决?(参教材第5859页)答:1、我国农村能源有三个特点:(1)需求量大而分散。(2)经济发展,改变了传统能源结构。(3)农村能源建设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推广应用的农村省柴节煤、沼气、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创建了几种适应不同区域、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初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县级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多种模式。2、我国农村能源,存在三个问题:(1)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结构性污染互为因果。(2)能源利用效率低。(3)资金不足。3、我认为农村能源问题的解决方法:要解决农村能源,今后仍需重视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发的重点工作是:大力发展薪炭林、推广节柴灶、稳步发展沼气,特别是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态经济;因地制宜地开展生物质气化、生物材料成型燃料、新型液体燃料等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以及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微水能等新能源。2、什么是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工程?他与农业的持续发展有何关系?(参教材第7981页)答:1、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工程,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对养殖业、沼气工程和种植进行合理配置,工程周边有适当的农田、鱼塘和水生植物塘,用农田、鱼塘或水生植物销纳沼液和沼渣。2、这种养殖沼气工程种植业所构成的食物生态链,实现了养殖场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最终达到系统内粪污的“零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3、目前有哪些新能源?你认为哪种能源的前景最好?(参教材第7279页)答:1、目前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地热资源、风能资源等。2、我认为,各种能源都有自己的特点,应根据本地情况开发新的能源。4、我国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对策和原则。(参教材第88页)答:我国近期水污染防治的原则和对策主要是如下四个方面:(1)流域或区域进行水污染综合防治。(2)工矿企业造成的水污染进行积极防治。(3)城市污水加强治理。(4)农村水污染治理。5、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有哪些方法?主要工艺参数有哪些?(参教材第107108页)答:1、水的土地处理系统,是指在人工调控及自我控制的条件下,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物系统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神物的进化过程,使废水的水质得到净化和改善;并通过系统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循环利用,使绿色植物生长繁殖,从而实现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的生态系统工程。2、根据处理地区土壤渗滤速度的大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快速渗滤系统。也称RI系统,适用于渗透性良好的沙土和土壤土。土地上不一定要有植物。这一处理实际是用土壤作柱层析,主要用土壤过滤来净化污水。净化后的再生水可补充地下水,或用井抽水上来再用。我国需要补充地下水的地区,可适用这种方法。(2)污水慢速渗滤系统。也称SR系统,适用于慢速渗滤的土壤。土地需要整理成垄沟,上面有作物生长。我国的污灌就是这种形式。(3)污水地表漫流系统。也称OF系统,是使污水在有植物的土壤坡面漫流,主要应用于透水性不好的黏土上。这实际是大面积的薄层层析。污水通过表土、表土上的微生物、植物、阳光和空气作用来净化。作后用一排水沟收集后再利用或排入水体。6、你的家乡周围水域水质好不好?有没有污染现象?如果有,试调查是怎么造成的?(参教材第8996页)例如答:我的家乡周围水域水质不好,有比较严重的污染现象,主要有这么几类:1、点污染源。主要有:(1)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商业、机关、学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包括厕所冲污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机排水、淋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2)工业废水。主要源自工业生产过程,一般可分为工艺废水、设备冷却水、原料或成品洗涤水、设备和场地冲洗水以及由于跑、冒、滴、漏产生的废水等。2、面污染源。包括农村灌溉水形成的径流、农村废水、地表径流和其他污染源。7、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对植物危害的特点是什么?(参教材第126127页)答:1、二氧化硫:初期主要在叶脉间出现白色斑点,轻者只是在叶背气孔附近,重者则丛叶背到叶面均出现伤斑。后期叶脉也褪成白色,叶片脱水,逐渐枯萎。2、氟化物:危害症状主要表现为,从气孔或水孔进入植物体内,顺着导管向叶片尖端和边缘部分移动,在那里积累到足够浓度,并与叶片内钙质反应。生成难溶性氟化钙,使得遭受破坏的叶肉因失水干燥变成褐色。当植物在叶尖、叶缘出现症状时,受害几小时便出现萎缩现象,同时绿色消退,变成黄褐色,二、三天之后变成深褐色。3、氮氧化物:危害症状表现为在叶脉间或叶缘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水渍班,逐渐坏死,而后干燥变成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4、光化学烟雾:危害主要是从叶背气孔侵入,通过周边细胞、海绵细胞间隙,达到栅栏组织,使其首先受害,然后再侵害海绵细胞,形成透过叶片的密集的红棕色、紫色、褐色或黄褐色的细小坏死斑点。同时,植物组织机能衰退,生长受阻,发芽和开花受到抑制,并发生早期落叶、落果现象。8、大气的防治原则和主要措施有哪些?(参教材第134页)答:(1)防治规划,实现“一控双达标”。“一控”即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双达标”是指所有工业污染物都要达标排放。(2)调整工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3)改善能源结构,大力节约能源。(4)完善城市绿化系统。(5)加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一是要强化对大气污染物源的监控;二是要实施城市空气质量的周报和日报。9、观察分析你生活的周围是否存在着大气污染?若有,分析是怎么产生的?提出你的治理方案。(参教材第114125页)例如答:是的。根据污染物的发生类型,大气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工业污染源:工业用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及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气等。(2)农业污染源:农用燃料燃烧的废气、某些有机氯农药对大气的污染,施用的氮肥分解产生的NOx等。(3)生活污染源:民用炉灶及取暖炉燃煤排放污染物(烟尘和有害气体),焚烧城市垃圾的废气,城市垃圾在堆放过程中由于厌氧分解,排放二次污染物。(4)交通污染源:交通运输工具燃烧燃料排放污染物,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农村环境保护作业3(第七章第九章)1、塑料薄膜对土壤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参教材第155156页)答:1、塑料薄膜对土壤的危害:塑料薄膜大多是烯烃类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中烷基链含碳数不同的各类酞酸(PAES)约占2/3。据研究,高浓度二正丁酯(DNBP)对土壤脲酶有一定的激活效果,但对蔗糖酶有较强抑制效果。胡萝卜块根、白菜茎叶、大豆及水稻籽实中均可自土壤中富集DNBP。人食用PAES超标的食物后,PAES转化为酞酸酯后易引起肝肿大,致畸、致突变倾向。2、防治措施:(1)从价格和经营体制上优化和改善对对废塑料制品的回收和管理,并建立生产粒状再生塑料的加工厂,有利于废塑料的循环利用。(2)研制可控光解和热分解等农膜新产品,以代替现用高压农膜,减轻农田残留负担。(3)尽量使用分子最小,生物毒性低相对易降解是塑料增塑膜,并加强其生化降解性能和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2、化肥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参教材第151153页)答:1、化肥对土壤的危害:(1)化肥对土壤重金属污染。(2)施用化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3)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的酸度的影响。2、减少化肥对土壤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1)调整化学肥料结构。(2)普及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用料。(3)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4)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损失。(5)合理灌溉,减少化肥流失。(6)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3、农药对土壤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参教材第153155页)答:1、农药对土壤的危害:喷洒在农作物上的农药,约有一半散落在农田上。农药被土壤吸附后,表现为失活或解毒。但是,更多吸附状态农药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其原有的生物毒性,这是土壤中农药残留的一种形式。2、防治措施:(1)利用综合害虫防治系统以减少农药的施入量。(2)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3)制定农产品的允许残留量标准。(4)采用合理耕作制度,消除农药污染。(5)发展开发新农药。4、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途径是什么?技术政策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参教材第161162页)答:1、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途径:(1)完善和改善生产工艺。(2)发展物质循环工艺。(3)进行综合利用。(4)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处置。2、控制固体废弃物的技术政策:我国提出了“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发展。由于受资金、技术和其他原因使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采用无害化为先导、资源化为目的,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是采用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或者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达到固体废物重新利用的目的。无害化,是指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减量化,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5、垃圾填埋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参教材第172173页)答:卫生填埋主要有三种方法:平面作业法、斜坡作业法、沟填作业法。(1)平面作业法。在平地或坡度平缓的土地上,做好基础防渗、引流和导气工程后,将垃圾平铺后压实,再用薄层土壤覆盖再压实,作为初始填埋单元的屏蔽,开始建设一个人工土坝。(2)斜坡作业法。利用场地的自然斜坡地形进行填埋作业。先在最低部位开平场地,做好防渗、导流、导气的工程后,将垃圾直接铺在斜坡上,压实后用工作面前直接得到的土壤加以覆盖,然后再压实。该法不需要从场外运进覆盖材料,因此斜坡法比平面作业法更能有效地利用处置场地。(3)沟填作业法。根据填埋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填埋压实机械的大小,预先挖开填埋沟槽,一般沟宽510m,沟长3120m,沟深12m。沟槽开挖出的土作为垃圾填埋层上的覆盖土使用,此法一般用于天然土防渗的地区。6、调查自己家庭中每天的垃圾量和种类有哪些?应该如何做才符合环境要求?(略)(参教材第八章第二节和第三节)关键词:垃圾分类;定点投放等。7、什么是环境监测和农业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方针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参教材第180181页)答:1、环境监测:就是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手段,监测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并用它解释环境现象,为环境管理和科研提供科学依据的全部过程。此过程应包括:资料研究和现场调查、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含质量保证和质量认证)、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活动。2、农业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环境监测的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生产环境的质量现状及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监测活动。农业环境监测是政府行为。3、环境监测的方针:“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4、环境监测的任务:就是服务,除为环境管理服务,还为环境科学服务,为农业持续发展服务,为全社会服务。8、什么是环境标准?分为几级几类?(参教材第182183页)答:1、环境标准:是指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依照环境基准、环境保护法律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排放源的污染物的限量阀值和配套措施所作的技术规定。2、环境标准的分级:(1)按环境管理分级为:国家级、地方级。(2)按标准适用范围分级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3、环境标准的分类:(1)环境标准按用途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境设备、仪器标准。(2)按环境要素分类的环境标准:水质标准、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生物环境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村环境保护作业4(第十章和调研报告或小论文)1、如何进行清洁生产?其关键和核心是什么?(参教材第188189页)答:清洁生产,即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用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从企业层次来说,实行清洁生产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要做:(1)进行企业清洁生产审计;(2)开发长期的企业清洁生产策略计划;(3)对职工进行清洁生产的教育和培训;(4)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5)进行产品生态再设计;(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