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第i卷 选择题(共30题,60分)1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 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2“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国。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该材料主要说明a. 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强 b. 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c. 宗法制下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 d. 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3春秋时期,鲁国季氏家臣南蒯叛乱,事败后逃至齐国,齐景公呵斥其为“叛徒”!南蒯解释道:“我是想帮助鲁国君王夺回政权啊。”齐国大夫韩晳指出:“身为季氏的家臣,却奢言加强鲁国公室的权力,罪过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由此可见当时a. 士阶层日益成为重要力量 b. 齐国积极维护周王权威c. 礼乐制度仍有社会约束力 d. 宗法制度已被诸侯破坏4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 加强中央集权 b. 巩固国家统一 c. 强化贵族特权 d. 加强君主专制5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国”与“家”同治c.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6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时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组成“三司推事”,类似近代的特别法庭,并把会审的结果,最后报皇帝审批。这说明唐朝a. 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b. 大理寺权力已经旁落c. 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d. 司法制度己经近代化7史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西周封邦建国 b. 秦朝设郡置县c. 汉朝行“推恩令” d. 元朝广设行省8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a. 提高了内阁行政效率 b. 直接导致地方割据c. 保证了地方整治廉洁 d. 有利于加强监察权9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b. 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c. 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d. 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10唐代的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a. 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b. 主要受制于门阀c. 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 考生名望决定结果11“务须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嘎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西方列强的这些强烈愿望最早实现于a. 中英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13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严禁军民诵读和收藏,还专门成立了“删书衙”,负责将“四书”、“五经”中的“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这表明太平天国起义a. 领导人认识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b. 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化革命运动c. 冲击了清朝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 较为彻底地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141896年,梁启超提出“今之西学,周秦诸子多有道之”;同时期的谭嗣同也认为“西法之博大精神,周密微旨,按之周礼,往往而合”。据此可知,梁、谭二人a. 意在以复古手段谋求社会变革 b. 仍未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c. 借肯定传统文化向顽固派妥协 d. 传统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15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a. 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16蔡锷在军国民篇中谈道:“甲午一役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此处北方诸省之乱是指a.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17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以此观点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正确的是a. 把中国人由皇帝的臣民变为国家的主人 b. 推到封建帝制,根除了中国的封建势力c. 建立了独立自主、民主共和的社会 d. 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进步18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a. 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 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c. 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d. 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19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a. 以组织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 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 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d. 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20五四运动期间,一家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这说明五四运动a. 市民阶层是运动的先锋 b.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c. 资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 d.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21近代中国某理论被史学家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民生、计划的社会、福利经济,以及反对外国的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情感全部掺杂在一起。”下列口号与此对应的是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排满兴汉光复河山”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2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a.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b.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c. 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 d. 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23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 中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c.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d. 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241938年3月罗斯福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a. 高度评价了国民政府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积极防御作战b. 认为抗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意识方才真正觉醒c. 充分认可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的正确战略d. 支持国民政府调整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正面会战战略252014年,我国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面为该名录人员构成的基本情况表,从中可以看出a. 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 反法西斯同盟国对华援助较少c. 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态度较消极 d. 国民党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26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军事行动,这一行动的战略作用是a. 战略决战全面展开 b. 南京国民政府覆灭c. 迫使国民党停止进攻 d. 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27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规定,通过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规定( )a. 表明宪政建设步入成熟阶段 b. 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c. 实现了各项路线的拨乱反正 d. 成为开辟中国特色道路的起点28邓小平在(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文中讲道:“这些方针政策应该不仅是香港人民可以接受的,而且在香港的其他投资者首先是英国也能够接受,因为对他们也有好处!”邓小平所指方针政策的目的在于a. 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施 b. 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c. 换取英国在香港问题上妥协 d. 争取香港同胞的广泛支持291947年3月,毛泽东向有关外事人员谈起外交问题时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的哪一外交方针a“另起炉灶” 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不结盟3019771979年间,中国领导人以及各类代表团的出访活动呈现迅速增长势头,该出访潮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的特殊历史作用主要是a服务于资金技术引进的需要 b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开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 第ii卷 非选择题(31题26分,32题14分,共40分)31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科目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材料二 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各类学堂培养目标初等小学堂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普通小学堂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高等学堂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实业学堂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科举制和清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1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04年清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10分)32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评价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在冷战中外交政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答案bdcab acdaa bacac cdccb cabcd dbbab(1)唐代科举制特点:分科考试;分级筛选;注重考查儒家经典和诗赋文章;注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分)清政府教育改革特点:形成较为全面的教育体系(学制系统完整);注重伦理爱国教育;注重培养实用性人才;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8分)(2)背景:民族危机严重;“清末新政”的推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与内容的传入;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科举制弊端的日益暴露。(10分)32观点:中国的外交政策是“随机应变”的(或答中国外交政策逐渐成熟)。(2分)评价:(1)亨廷顿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冷战时期采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政策。(2分)史实: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1953年底提出“和平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奥特曼服装合同范本
- 专利赔偿的合同范本
- 项目资产抵押合同范本
- 设备年度维修合同范本
- 金融行业兼职合同范本
- 晋江教师编制合同范本
- 外汇担保借款标准合同书3篇
- 陪老人看病合同范本
- 江苏餐饮投资合同范本
- 运输合同之客运路线经营权使用合同4篇
- 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跨学科教育方案
- 肠梗阻业务学习
-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调查表
- 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年离子膜氯碱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
- 职业学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核心课《餐饮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课程标准
- 《高危妊娠》课件
- 开学第一课(班主任)(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 2020年新人教版必修三《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单元教案(附导学案)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