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中国的水文灾害课题2.3中国的水文灾害授课教师时间课 型新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洪水灾害的地理分布。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游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3结合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分布特点,阐述中国水文灾害灾情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灾情特点 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难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教法讲练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学案、ppt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材 处 理师 生 活 动【激趣导入】【教学目标】一、洪水灾害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2、暴雨洪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1)暴雨成因: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2)发生时间: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3)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3、雨涝(1)分布:集中分布在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这一范围(2)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其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4、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目标定向,展示考点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易错易混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教 学 过 程 设 计师 生 活 动5、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水土流失滥伐森林陡坡开垦泥沙堆积河流蓄洪泄洪能力下降加重洪灾围湖造田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资产、人口等密度加大二、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1、主要危害: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2、危害地区: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东南沿海主要为台风风暴潮,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3、类型: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4、发生时间: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710月,以8月和9月最集中。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1、灾害链:暴雨 洪涝 风暴潮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活动探究:分析1998年洪水灾害中死亡人数少、经济损失严重的原因。(点拨:1998年洪水灾害中人员伤亡少、大堤决口数量和淹没范围小,说明我国防洪工程发挥了作用,综合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有效的抗洪抢险。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比1954年大得多,是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资产密度加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重点变式,拓展延伸主动实践,感悟方法快速反馈,教学反思限时独立,互批自改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