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 氐、 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过程与方法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基本掌握西晋的兴亡、五胡内迁和淝水之战的大概内容。锻炼自主学习能力。2、利用图示法帮助学生理清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线索。3、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用“问题解决” 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4、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对新知识进行迁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汲取骄傲自满带来的教训,通过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学生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同学们齐读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美景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那同学们一定非常好奇:江南地区是怎样得到开发的?经济重心何时南移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明确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即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自主预习】(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266年-316年)1、西晋的兴亡学生思考:西晋为什么短暂而亡?统治腐朽皇帝弱智,八王之乱 - 西晋灭亡-少数民族内迁总结:首先,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其次,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出示:西晋内迁各族的分布与迁徙方向。生找出内迁五个少数民族的分布。2、内迁的各族西晋灭亡之后,国家重新陷于分裂。北方陷入割据混战,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西晋皇室贵族也大量逃到南方去,又在南方建立了一个政权,史称东晋。出示:司马睿。生答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北方陷入分裂混战,内迁五个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先后建立了16个政权,史称十六国。出示图片:东晋十六国。东晋与前秦。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前秦强盛起来,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北方出现汉魏以来少有的安定。此后,苻坚急于统一全国,大举进攻东晋。(二)淝水之战 看视频淝水之战,结合影片和课本知识,思考回答: 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一年?作战双方?有关成语? 结果?影响? “动脑筋”:苻坚拥兵80多万,却不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思考与判断: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南方的东晋政权又被大将所夺。420年大将刘裕称帝,国号宋,南朝开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总称为“南朝”。(三)江南地区的开发出示: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这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想想看,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结合课文寻找答案。师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政权分立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南方的经济就逐渐发展并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南方的经济依然落后于北方。直到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合作探究】1、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结束的? 2、西晋仅仅是昙花一现,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3、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