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基础训练知识点1、学会依法办事1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依法办事,就要 (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a b c d2五一期间,某市政府为了增添节日氛围,在市中心主要街道两旁摆放了许多花。市民李某看到后非常喜欢,趁夜色拿走了几盆。路人发现后,指出其错误,李某振振有词地说:“这又不是你家的,我享有自由权,你管不着。”李某的做法错在 ( )a没有认识到公民权利的广泛性b没有正确行使权利,损害了国家的、集体的利益c没有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d没有认识到自己并不享有自由权3有人认为,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只要动机是好的,其他并不重要。这一观点忽视了我们在行使权利时 ( )a程序要合法 b过程要受到监督 c结果要可预测 d心态要端正4泸州一农民工在外地打工时,不慎从高楼上摔下受伤,花了医疗费20余万元。在维权时,伤者找到其雇主却被推诿。2016年11月8日,伤者找到了泸州纳溪法律援助中心,该中心了解到伤者雇主属于非法层层转包,遂启动援助程序在当地法院直接起诉,最终让案件得到圆满解决,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 )农民工维权难 要学会依法办事 要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必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a b c d5严某因生意需要向徐某借款3万元,期限3个月。到期后,徐某多次催讨,严某一直没有归还。徐某与其同事潘某一同将严某约到徐某所在公司商谈还款事宜。严某到徐某公司后,徐某要求其将欠款问题处理后才能离开。因协商未果,二人对严某拳打脚踢,并限制其离开。而后,徐某、潘某将严某带到其岳母家中讨要欠款,仍未能解决后又将严某带回公司继续看管。次日,严某趁机逃离并报警,徐某、潘某被建阳区法院判刑。(1)徐某、潘某被建阳区法院判刑的原因是什么?(2)徐某、潘某的行为以及后果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知识点2、树立法律信仰6只有让公民对法律产生一种“主人翁”意识,法律才会得到公民的珍惜和信仰。这要求我们做到( )认同法律 信赖法律 遵守法律 捍卫法律a, b c d7树立法律信仰,要求我们 ( )a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b把法律铭刻在大理石上c把法律铭刻在铜表上d制定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8法律的权威源自 ( )a国家强制力 b普遍约束力c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d由国家制定或认可9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写过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非常经典:“法律必须被信仰。”他在书中指出,“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并呐喊“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为什么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信仰法律,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二、综合能力10为了要回被建筑老板陈某拖欠的工程款,农民工王某将自制的“炸药包”挂在胸前,来到陈某新建的楼房上,扬言如要不回工程款便引爆炸药跳楼,结果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处罚。这个案例启示我们 ( )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采取合法的方式 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a b c d11法律信仰的树立,不是盲从,不是迷信。法律信仰是蕴含在条文之内的精神内核。法律信仰的养成要具有合理的批判和有效的反思。这段话说明,树立法律信仰,就要 ( )发白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 尊崇法律至上 让法治精神铭刻在我们内心 发自内心地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a b c d12一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违法犯罪的界限认识模糊,在不知不觉中犯了法,等到案发才悔之晚矣。这警示我们要 ( )学会依法办事 增强法治意识 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守法的自觉性a b c d13丁某和方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上丁某的卫生间从去年起就漏水,楼下方某常上去找丁某:“请你们家找人把卫生间修一修吧!”可丁某却说:“这不关我们家的事,请你不要来打扰!”僵持了很久,楼下方某自己买了厕所用具,要求楼上丁某换上,可丁某就是不同意。他认为自己家的卫生间修不修是自己的权利,别人管不着。(1)丁某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2)请你给楼下的方某出个主意,以解决他遇到的麻烦,14课堂上有同学为大家朗读了一篇德育美文:儿子当时11岁,非常喜爱各种可爱的小动物。一个黄昏,他跟父亲在水边芦苇地旁散步。一只丹顶鹤幼雏挪着步子从芦苇里钻出来,多神气的小家伙!儿子兴奋起来,趁那小家伙不备,一下子将它抓在了手里。儿子一边抚摩着小家伙的头,一边回头看父亲:“带它回家吧!”“你必须放掉它。”父亲说,“它是国家法律保护动物,你不能占为已有。”“为什么不可以?”儿子很不情愿地大嚷起来,“让我照顾它几天!”儿子看看四周没有人,不会有人知道他们带回一只丹顶鹤幼雏。但从父亲斩钉截铁的口气中他知道,这个决定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只好慢吞吞地蹲下来依依不舍地放了那小家伙。经过讨论,同学们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a父亲令人敬佩,在无人知晓时能坚持要求儿子遵守法律规定。b父亲过于苛刻,照顾丹顶鹤幼雏不会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可以让儿子带它回家。上面两种观点中,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赞成与否,都要尽可能详细地说明理由)三、经典考题15(湖南常德中考)七年级学生陈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受到社会青年李某的敲诈。对此,陈某应该这样做 ( )a忍气吞声,让其勒索b巧妙周旋,然后想法求助或报警c不顾一切,与其搏斗d现场配合,事后再找人伺机报复16(甘肃定西中考)“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李竹奎,积极组织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把干部的政策法律理论学习和开展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相结合,提高了干部的法制观念。李竹奎的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树立法制观念,做懂法的人维护法律尊严,做守法的人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做护法的人宣传法律知识,做普法的人a b c d17虽然大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但仍有人违反交通规则;虽然大家都明白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仍有人酒后驾车,甚至醉酒驾驶:虽然大家都清楚吸毒贩毒属于违法犯罪,但仍有人铤而走险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们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观念的缺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你校法治宣讲团将要在某小区举办一次“你我与法同行,共创精彩人生”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1)请你给居民讲讲规则意识淡薄、法治观念缺失的危害。(回答出两个方面即可)(2)请你围绕“守法光荣、违法可耻”这一主题向居民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回答出三条即可)参考答案1b解析:都是依法办事的要求,故选b。2b 解析:李某将市政府摆放在市中心主要街道两旁的花搬回自己家,据为已有,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的表现,因而他没有正确行使权利,故选b。3a 解析: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因此,材料中的观点忽视了行使权利时程序要合法的要求。故选a。4b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知识。不属于案例带来的启示,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5(1)法律意识淡薄,侵犯他人的权益,采用非法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回答出法律意识淡薄、非法维权等即可;第(2)问围绕学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回答。6d 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法律信仰的要求,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均正确。7a解析:树立法律信仰,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故选a。8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权威的来源,c项符合题意;a、b、d均属于法律的特征,故排除。9(1)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才会铭刻在我们心中。解析:解答第(1)问,围绕法律权威的来源回答;第(2)问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出如何信仰法律即可。10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中的农民没有正确行使权利,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他应该正确行使权利,所以正确答案选d。11d 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法律信仰的要求,的说法均正确。12a解析:本题考查青少年应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律信仰。均属于应有的行为,答案为a。13(1)丁某的做法不正确。公民要依法办事,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2)示例:方某应先与丁某协商,若协商不成,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如到人民法院去起诉邻居丁某。解析:第(1)问围绕公民要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的回答只要能够体现出通过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即可。14(1)赞成a观点。因为:父亲的行为表明他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能严格自律。父亲的法制观念很强,在任何时候都能自觉守法。父亲制止了儿子做违法的事,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尽了教育子女的义务。(2)不赞成b观点。因为:父亲不是苛刻,而是自觉守法,并能制止儿子违法,尽了教育子女的义务,体现了父亲较高的道德素质。儿子要把国家法律保护的动物带回家照顾,看似没有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合情合理,但这是法制观念淡薄的表现,是一种违法行为,必然对社会有害。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遵守法律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材料中的父亲的行为是正确的,所以赞成a,理由从法律意识、法制观念、道德素质、维护法律的尊严、教育子女的义务等角度回答。不赞成b,理由从父亲的行为是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表现、儿子将丹顶鹤幼雏带回家是违法的且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等方面回答即可。15b解析:a是缺乏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的表现,容易使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b是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表现:c的做法可能会使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侵害,不可取;事后再找人伺机报复会产生新的违法行为,d不可取。故选b。16d解析: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符合题意,故选d。17(1)轻则导致违法,重则走向犯罪;影响家庭幸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风气;危害公共安全;影响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社会的文明程度;影响国家形象;等等。(2)认真学习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vi设计教学课件-b 下载
- 2025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入门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 申论政务上云平台课件
- 甲状腺瘤的护理课件
- 各类麻醉术前术后护理5
- 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课件
- 《树的日子》教学课件
- 三维目标教学课件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藤野先生练习题(含答案)
- 中小学教职工开学安全培训
- 长沙市太平街、西文庙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业绩分红方案(3篇)
- 中国金属材料检测服务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华润置地住宅项目实测实量操作指引
- 封阳台外包协议书
- 更年期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 教育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 新一年VR虚拟现实体验馆商业计划书与运营方案41
- 2025-2030中国体外诊断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上海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二模英语试题试卷与答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