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12课检测卷(无答案) 中图版.doc_第1页
(2016年秋季版)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12课检测卷(无答案) 中图版.doc_第2页
(2016年秋季版)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12课检测卷(无答案) 中图版.doc_第3页
(2016年秋季版)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12课检测卷(无答案) 中图版.doc_第4页
(2016年秋季版)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12课检测卷(无答案) 中图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12课 检测卷 【学习目标】明确目标,事半功倍!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1隋朝,这个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的短命王朝,它是苦难与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王朝。下列叙述与它的“辉煌”“伟大”无关的是:()a. 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 创设了科举制度 d. 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2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3 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时间:。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张公子、李公子、书童。旁白:张公子,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张二,去京城赶考。”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 )a. 秦朝 b. 西汉 c. 隋朝 d. 唐朝4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a. 虚心纳谏 b轻徭薄赋 c.科举选才 d.微服私访5小强准备以隋唐时期的历史内容为素材,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下列主题可供其选择的一项是( )a. 民族大汇聚 b. 社会大变革 c. 开放与革新 d. 政权分立6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7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下列材料能够说明唐朝盛世局面出现原因的是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忆昔开元全胜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政由已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a b c d8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 隋炀帝 b. 唐玄宗 c. 武则天 d. 唐太宗9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她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其中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在(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昭君出塞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郑和下西洋10以下最能表明唐朝时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遣唐使到来11某班同学准备表演一部反映唐朝对外关系的历史剧。下列素材可以选择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戚继光抗倭12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13下列属于唐朝农民发明的生产工具是( )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水排14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素雅温润的唐代某种瓷器,你知道这是对下列哪种瓷器的由衷赞美吗?(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景德镇瓷器15下列关于唐朝盛世经济的描述正确的是(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江南推广 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唐三彩闻名于世 出现了新式农具a b c d16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安史之乱 d. 藩镇割据17“无言烽火坦,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旎冕。披旎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这句话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a. 隋杨帝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宋太宗18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的评价,正确的是( )形成重文轻武局面加强中央对军权的控制 造成官僚机构膨胀阻碍科举制和文化教育 a. b. c. d. 19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a. 唐朝 b. 北宋 c. 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这一时期特征是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20唐太宗善于纳谏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相同目的是( )a. 巩固统治 b. 休兵息战 c. 重用文臣 d. 防止割据21标志着北宋建立和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牧野之战、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陈桥兵变 d.陈桥兵变、靖康之变2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和议、宋夏和议、宋金和议的共同点的是( )a.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 宋王朝都要交“岁币” d. 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23 假如你是宋代东京的居民,你的邻居不可能是 ( ) a契丹族人 b女真族人 c回族人 d. 党项族人24“每年交纳岁币银25万两,绢25万匹,双方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划定分界线.”签订以上条约的双方是( )a. 南宋和金 b. 北宋和金 c. 北宋和西夏 d. 金和西夏25“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唱得我们热血沸腾。这首歌曲描写的历史人物是( )a.寇准 b.岳飞 c.杨业 d.戚继光 26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7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a. 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 宋朝时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c.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d.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元朝最后完成28南宋时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 都护府 b. 宣政院 c. 市舶司 d. 理藩院29宋朝政府对市区交通实行“限速”制度,除非有紧急公事,任何人不得在城市街巷快速策马、驾车,否则,给予“笞五十(打五十板)”的刑罚。这从侧面反映出宋朝都市( )坊和市严格分开 非常繁荣 有众多文化生活场所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a. b. c. d. 30宋代时南方生产迅速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根本原因是( )。a从唐朝中晚期以来,许多中原人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b宋代时期南方自然条件好,更适宜发展农业生产c宋朝时,南方战乱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d宋朝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制定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31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统一蒙古各部 建立蒙古政权 灭亡南宋 定国号为元( )a. b. c. d. 32今天的福建省、广东省等省级区划制度,开始于( )a秦朝 b东汉 c元朝 d隋朝 33今天的西藏地区在元朝时( )a归中书省直接管辖 b归驻藏大臣管辖c归西藏自治区管辖 d归宣政院管辖34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 银票 b. 法币 c. 交子 d. 会子35体现宋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特色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孤帆远影碧空尽,帷见长江天际流”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36.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从骚客迁人吟诵的诗,文人雅士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请判断与元朝最高文学形式有关的是( ) a 如梦令 b 红楼梦 c 望庐山瀑布 d窦娥冤 3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是因为(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宋朝交通的发展c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38.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 )a指南针、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c火药、造纸术 d印刷术、造纸术3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a、印刷术b、指南针c、火药 d、造纸术40古代四大发明中,促进了航海事业发展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4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42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43“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事皆朝廷总之。”材料反映相关的史实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 b设立三省六部制c废除丞相制度 d建立军机处44学完明朝君权加强内容后,某班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评论,有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 他评论的是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 焚书坑儒 b.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 八股取士 d. 大兴文字狱45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与那里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条件是( ) a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b造船、航海水平高 c郑和个人的素质 d出航全体成员的努力46.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小丽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为这组图片拟定了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民族团结 d抵抗侵略47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48.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戚继光49.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