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6-2017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2课时)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时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浙江专用)2016-2017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2课时)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时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浙江专用)2016-2017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2课时)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时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浙江专用)2016-2017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2课时)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时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相应括号里写t,错误的写f。)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t)2.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f)提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f)提示: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4.规律有好坏之分。(f)提示: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无好坏之分。5.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f)提示: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客观规律不能被创造或改变,也不能被消灭。二、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正确。) 6.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a.自然界和社会的显著变化和发展b.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解析本题属于识记类题目,b项是对运动概念的准确表述,故应选之。答案b7.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解析材料中名言强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故选b。a、d两项表述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答案b8.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解析克拉底鲁否认相对静止,否定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是典型的不可知论。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答案c9.正确表述运动、静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运动与静止概念的把握,运动是无条件的,静止是有条件的,b、c、d三项说法都错误,故应选a。答案a10.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解析王夫之的观点说明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与其观点是相符的,选d;a、b、c三项本身观点错误。答案d1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以下属于规律的是()a.水往低处流b.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c.新陈代谢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解析a、d两项都属于现象的联系,“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规律作用的结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规律的结果。b项属于计划、规则,不具有客观性。只有c项符合题意。答案c12.专家认为,养殖业过度依靠生长素、激素,就像运动员依靠兴奋剂,但后者损害的仅仅是体育公平和个体健康,前者危害的却是整个社会。这告诉我们()a.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制约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d.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解析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故排除b;c不符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但不能被改造,排除d。此题主要强调违背规律从而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故答案为a。答案a13.下图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a.分工协作b.勇于创新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解析纪念馆的意义就在于保持旧居原貌,所以漫画中拆除“旧居”改建“纪念馆”的做法是错误的,这启发我们办事情要尊重规律,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无关。答案c14.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a. b. c. d.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规律,说法错误,故该题选c。答案c15.“树上结西瓜”这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的邯邰镇变成了事实。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这表明()a.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战胜自然规律的唯一因素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解析“树上结西瓜”表明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 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故选d。a、b、c三项表述错误。答案d三、综合题16.材料一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毕尔生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黑格尔材料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材料三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请运用运动的哲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答案材料一中毕尔生和黑格尔的观点否认了运动的承担者是物质,认为意识是运动的承担者,因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材料二中赫拉克利特坚持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而克拉底鲁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材料三中恩格斯科学地表述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17.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邀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规律客观性的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解析本题以全球气候变暖为背景考查对规律客观性原理的应用。首先分析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然后分析人类遵循和利用客观规律,要做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答案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就要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