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新闻二篇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2、学习作者选取特殊角度(侧面描写、点面结合和细节描写)写作重大历史事件的写法。3、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 1、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赏析经典段落内涵。2、新闻题材的有关知识 【学习难点】 经典段落语言的内涵【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师生合作探究法【学时安排】2学时 一、【知识链接】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1、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当年普利策新文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其历史背景: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万平方千米,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2、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了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1997年7月1日。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为报道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二、【自主学习】(结合文本、工具书及相关资料)1、字音:踉 跄( ) 祈祷( ) 呆滞( ) 毛骨悚然( )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 ) 旗帜( ) 掩映( ) 瞩 目( ) 展拓( ) 凝重( ) 紫荆 ( ) 冉冉升起 ( ) 2、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4、划出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佳作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三、【合作探究】1、作为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情感,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3、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你如何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四、【学后反思】五、【拓展延伸】下面是两篇新闻稿,读后,你会有何感想: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据新华社电国际奥斯威辛委员会25日在柏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这已经与德国及欧洲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德国及欧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强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尽管遗忘和排斥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施罗德呼吁对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行径作坚决的斗争。他指出,反犹主义依旧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坚决与其斗争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绝不能允许反犹分子的丑恶行径得逞。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近日,世界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记者发现日本的同行们却在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报道着这一人类当代历史长卷中极不平凡的事件。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以很小的篇幅予以了“关注”,这两家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约而同”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产经新闻在26日的日刊中以较大篇幅对27日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了报道,但它的重点是分析欧洲的扩充前景及影响。日本媒体对此“独到”的报道,仅仅只是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新闻观吗?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在此次联大特别会议上表示,日本对其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表示懊悔和道歉,但那时日本也有所善举日本驻立陶宛使馆的一名官员曾经通过签发签证救了近千名犹太人,而且战后的日本已经从联合国的敌人变成了对联合国做贡献最多的国家之一。其言外之意,今天的日本已经完全超脱了那段历史,成为了一个充满功德的国家。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所谓的“独特”、“功德”,其根源正在于对历史的浅层反思,对错误的轻描淡写。如果说日本已深刻认识到其过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辞。“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再次站在善和恶的门。六、【链接高考】1、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1)when:何时(2)where:何地 (3)who:何人(4)what:何事 (5)why何因(6)how:何果3、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准确性4、新闻的结构 标题(正标、副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 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5、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经常会发生一些重大的事件,电视新闻可以通过画面全面再现当时的场景,以文字为载体的新闻无法做到这一点,但可以选取全过程中最富特征的一两个片段、场景来加以刻画。特写的主要手法是描写,当然也使用叙述,有时还采用议论手法,但这些手法毕竟处于次要地位。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属于这一类。短新闻二篇导学案答案二、【自主学习】1字音:(略)2、(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3、(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4、(体现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三、【合作探究】1、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中的“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