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含意(时间:45分钟分值:54分)一、(2017江苏溧水中学高三暑期考试)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沉默梁实秋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二人默对,不交一语。等到茶尽三碗,烟罄半听,主人并未欠伸,客人兴起告辞,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这位朋友现在已归道山,这一回无言造访,我至今不忘。明张鼎思琅琊代醉编有一段记载:“刘器之待制对客多默坐,往往不交一谈,至于终日。客意甚倦,或谓去,辄不听,至留之再三。有问之者曰:人能终日危坐,而不欠伸欹侧,盖百无一二,其能之者必贵人也。以其言试之,人皆验。”可见对客默坐之事,过去亦不乏其例。不过所谓“主贵”之说,倒颇耐人寻味。所谓贵,一定要有一副高不可攀的神情,纵然不拒人千里之外,至少也要令人生莫测高深之感,所以处大居贵之士多半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两眼望天,面部无表情,纵然你问他一句话,他也能听若无闻,不置可否。这样的人如何能不贵?因为深沉的外貌,正好掩饰内部的空虚,这样的人最宜于摆在庙堂之上。謇谔之臣,骨鲠在喉,一吐为快,其实他是根本负有诤谏之责,并不是图一时之快。鸡鸣犬吠各有所司,若有言官而箝口结舌,宁不有愧于鸡犬?至于一般的仁人君子,没有不愤世忧时的,其中大部分悯默无言,但有间或也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这样的人可使当世的人为之感喟,为之击节,他不能全名养寿,他只能在将来历史上享受他应得的清誉罢了。在有“不发言的自由”的时候而甘愿放弃这一项自由,这也是个人的自由。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有道之士,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这种沉默,不是话到嘴边再咽下去,是根本没话可说,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寂然,惟迦叶破颜微笑,这会心微笑胜似千言万语。古人云:“二十年不开口说话,向后佛也奈何你不得。”二十年不开口说话,也要把口闷臭,但是语言道断之后,性水澄清,心珠自理,没有饶舌的必要。基督教carthusian教派也是以沉默静居为修行法门,经常彼此不许说话。“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庄子说:“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现在想找真正懂得沉默的朋友,也不容易了。(有删改)1.文中第二段引用张鼎思琅琊代醉编的记载有何作用?(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属于引用的作用。引用首先是可以丰富文章内容,是作者的观点得到有力的印证。本处引用是为了印证作者关于“对客默坐之事,过去亦不乏其例”的观点。并且引出对引用内容“其能之者必贵人也”的议论,进而提出“深沉的外貌,正好掩饰内部的空虚”的看法。答案印证上文,说明对客默坐之事不乏其例;表达对沉默“主贵”的思考,说明沉默有时是掩饰内心的空虚;引用论证,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释下列文中画线句的含意。(6分)(1)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3分)答:_(2)这种沉默,不是话到嘴边再咽下去,是根本没话可说。(3分)答:_解析对句子的理解要结合语境,要注意句子中使用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观点。(1)“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可见沉默是不得已的选择,时代限制了人的发言权,让人窒息的专制迫使人沉默。表达了作者对专制现实的强烈不满。(2)“这种沉默,不是话到嘴边再咽下去,是根本没话可说。”这句话是针对那些“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的人而言的。他们有看透世事的智慧,自然不会对世间之事评头论足,是彻悟的澄明,是不需说的。答案(1)在专制时代,沉默是仅有的自由;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2)摆脱世俗的劳顿烦恼、又有看透世间一切的智慧的人,心境澄明,没有说的必要。3.作者对于“沉默”有哪些主要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6分)答:_解析文章分五段,除去首段内容引出话题尾段呼应外,三段内容从三个方面分别表达了作者对“沉默”的看法。第二段,作者反驳了“主贵”之说,认为沉默有时是掩饰内心空虚的表现。第三段,作者列举了诸多沉默和不沉默的现象,认为在专制时代,沉默是人仅有的自由。第三段,列举有道之士,他们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认为沉默是一种难得的修行境界。答案沉默者并不代表高贵;选择沉默或不沉默都是一种自由;沉默是一种境界(有道之人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二、(2017江苏苏州市高三期中调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18分)给自己留一点不知情权朱铁志因为在杂志社工作,社会联系较多,各种赠阅报刊和书籍应接不暇,整天沉浸在广泛的阅读之中,真可谓手不释卷,无所不知。然而时间长了,杂多的信息并没有使我感到充实,相反,还常常在经历了头晕眼花的辛苦阅读之后,心里空落落的。海量信息过分满足了我的“知情权”,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剥夺了我的“不知情权”,我真切地感到了“选择”的必要性。因为在信息爆炸的当今世界,如果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和自制的毅力,我们的头脑就会成为叔本华所说的“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开卷”不仅无益,而且多半“有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固然不可取,但人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知情权”吗?如果不是出于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关注,在其他方面真的有必要知道那么多吗?给头脑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空白,以便填充更必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岂不是更好的选择?索尔仁尼琴说过:“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这是极有见地的观点。在我看来,如今泛滥在各种媒体上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信息是“废话”和“空谈”,它们既不提供任何新知,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和智慧含量,不能对丰富人们的思维起到丝毫积极作用。在“后出版时代”,特别是网络微博时代,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日子”固然可以成书,“月子”当然也未尝不可。一个不假思索的读者如果放弃选择,就会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生命放任在别人的“日月”之中,将自己并不宽敞的头脑任由混乱的思想跑马。问题在于,他有“跑马”的自由,难道我们没有不让他乱跑的自由吗?没有选择的权利吗?当然有,但我们常常轻率地放弃它。为什么?因为我们经常是懒惰的、被动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以网络阅读为代表的“浅阅读”省时、省力、轻松、好玩儿,但鱼龙混杂,少数有价值的信息总是淹没在大量垃圾信息之中,不待挖掘出来,早已令人疲惫不堪,忘了自己的目标。虽然表面上是无所不知的“知道分子”,但很难掩饰“博学的无知”的本来面目。其实,一个人想搞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弄明白不要什么。因为人的本性原本贪婪,凡是好事当然多多益善,何况读书又有“好学多思”“博雅俊逸”的美誉,撒开读呗。岂不知,“撒开”就是“束缚”、就是“枷锁”,从此让你失去自我,成为任人摆布的傻瓜。不“撒开”怎么办?当然就要选择,就要有所读,有所不读。谁来选择?自然可以请教饱学之士,可以借鉴“推荐书目”之类。问题在于,真正有学问的家伙往往不喜欢向青年推荐书目,也不屑于某些以权威自居的人推荐的书目。那怎么办?只好靠自己,靠博览基础上的“慧眼”和“专精”吧。4.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答:_答案首先通过反面事例的分析提出人要有“不知情权”的观点;接着分析了拥有太多“知情权”危害和放弃“不知情权”的原因;最后指出怎样拥有“不知情权”的正确方法。5.作者认为要使自己的头脑不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有哪些正确做法?(6分)答:_答案面对天天发生的趣闻和与自身利益无关的公共政策,要保持一定的自制力。给自己的头脑留出一点空白,用来填充更有必要、更有价值的东西。面对当今时代铺天盖地而来的海量信息,要选择那些能提供新知识、能锻炼和丰富自己思维的加以接收。6.(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中的“博学的无知”?(6分)答:_答案无所不知的“知道分子”就是那些掌握了大量缺乏智慧和思想含量的垃圾信息的人。“博学的无知”指他们每天都在毫无选择的吸纳各种各样的信息,混乱的思想充斥他们的大脑,从而无法建构起完整的知识和思想体系。作者借这句话从反面提醒人们,每天面对海量信息,要有所选择,在博览的基础上运用慧眼,追求专精。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18分)论读书林语堂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被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也许我们幼时未进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逢闽变时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7.简要概括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6分)答:_解析本段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前两句,提出“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的观点。第二层主要从反面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三句则揭示了读书的意义。答案首先提出读书是心灵活动的观点,接着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揭示读书的意义。8.(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答:_解析此句主要讲读到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时的感觉及效果。理解此句应注意“情人”“万分痛快”“猛烈影响”“新生命”“新世界”等关键词语。然后再把该句的大意阐述出来。答案读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能让自己产生愉悦感;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启迪心智,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土木工程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目标控制》真题及答案
- 2024年全国大学生商业精英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附含答案)
- 摆摊财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摄影摄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深信服技术笔试题及答案
- 2025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叉车维护服务合同模板
- 网络安全运维培训内容
- 钢材加工现场管理制度
- 广西桉树造林技术改进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深入研究
- 经皮肾术后护理试题及答案
- DB51T2681-2020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废浆回收利用技术规程
- 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共同担保合同模板
- 大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 2024年内科护理学(第七版)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DG-TJ08-2170-2015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监护测量规范
- 2025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