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32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80分)1、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这有利于井田制的瓦解,更多的自耕农随之而产生,从而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故选a。战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发展,并不存在抑制的现象,故b错误。因为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了题中的现象,故而c本末倒置。而d中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地主土地所有,因为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这使地主兼并土地成为可能,故而阻碍一说错误,故本题选a。【答案】a2、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考点】手工业的发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根据所学,青花瓷产生于元朝,而青瓷出现于东汉时期,白瓷出现于北朝,至唐已有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因此青花瓷的出现迟于青瓷、白瓷,故a说法错误,b、c、d正确,故本题选a。【答案】a3、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与居住区隔开 有专门官员管理 又叫草市 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a. b. c. d.【考点】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城市的发展。根据所学,因为宋之前的城市,市坊分离,除了交易空间受限外,交易时间也受到了限制,并且当时的政府设市令或市长加强对市场的管理,故 正确。而草市指的是农村集市,且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故错误,故本题选c。【答案】c4、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考点】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根据材料关键词“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它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财富的现象,故d符合。材料中的水乡一市指的是吴江为水乡,它的集市发展,而并非指的是水上集市,故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琦走中原,即丝绸,并非指的是家庭纺织工,故b错误。因为明清时期统治者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错误。故本题选d。【答案】d5、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习气,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反映了洋务派a重视民间资本的引入b反对官员的贪腐c重视商品生产d强调以市场规则经营管理企业【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根据材料“摒除官场习气,悉照买卖常规”可以看出李鸿章主张民用工业运用市场手段,进行市场运作,故选d。a和c从材料中无法体现,b与题中的官场习气意思并非一致,官场习气并不一定指的是官员腐败。故本题选d。【答案】d6、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根据表格可知,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故a错在直接导致。因为通过表格可知华商投资额在下降,故b错误。而反对“二十一条”出现于1915年,故d错误。从表中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厂进口火柴的变化,客观上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而缓慢发展的特征,故本题选c。【答案】c7、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考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因为黑奴贸易使英国获得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从而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故选b。a属于植物和木材,且a现象出现于工业革命后,故a错误。c和d也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原料而进行的,故c、d错误。综上,故本题选b。【答案】b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根据材料内容可知,a不是主要原因,结合材料中关键词“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可知,因为自然经济的抵制故而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成为无用之布,故选d。b表述正确,但与题中现象无关,c与包装布的变化无关。【答案】d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考点】辛亥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知识。根据所学,近代化(现代化)包括了思想上的科学化、理性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上的民主化,故b正确。a中的戊戌政变指的是慈禧太后镇压戊戌变法,无法体现出现代化特征,故a错误。c、d中为中国的反侵略斗争,与革命史观相关。故本题选b。【答案】b10、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蒸汽机b计算机c牛顿经典力学d达尔文进化论【考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材料“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中使用蒸汽动力,这与a直接相关。c对工业革命动力变化有着间接影响,b和d产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本题选a。【答案】a11、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与他国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考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德国政府授予的专利发明数量迅速增加,故c正确。a中的海外市场、b中的遥遥领先与他国、d中的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从材料中都无法体现。【答案】c12、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考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与工匠的实践经验相关,此时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因此题干所述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答案选c。a和b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故本题选c。【答案】c13、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计划经济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a出现于1949年1952年,此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已经完成,故a错误。而b中的农村政权建设和d中的劳动力资源与材料中的粮食统购统销无关。1953年至1956年是中国三大改造时期,材料中内容符合农业改造时期的内容,通过改造,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建立,故选c项。【答案】c14、 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从侧面反映了 a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c城乡差别的消失 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抓住题干中“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的信息,注意政府主导或者控制反映的正是计划经济,因此这种转变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相关,故b项正确;a错误,我国政府至今仍在实行宏观调控,c项表述绝对化,错误,可排除;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材料反映的是我国人口流动,并非城市人口问题。【答案】b15、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世界贸易组织 c.布雷顿森林体系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根据“美国”、“金本位”、“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可以判定它指的是二战后期美国试图建立自己在世界金融领域霸权的意图,这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关。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国确立了世界金融霸主地位。故选c。a、b与贸易相关,而材料反映的是金融问题,d属于美苏冷战下的军事政治组织,不符合金融这一条件,故排除。【答案】c16、2012年11月第八届珠海航展成功举办,中国航空产品的卓越表现,使“中国制造”拿到了300多亿美元的创纪录订单。航空业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是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必将有力地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民族工业的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材料中“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主要说明了 a.区域集团化趋势b.世界和平发展的趋势c.经济全球化加强 d.全球政治军事政治合作的大趋势【考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国际产业分工”可知它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故选c。而a是区域集团化,与国际市场不符。b是时代主题,与题意不符。d从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c17、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试题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可知,这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因为在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废除三角贸易,对亚洲主要是掠夺原材料而不是奢侈品,而b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c和d则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且分工不同,故选a。【答案】a18、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斯大林模式【考点】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根据所学,此时期的经济政策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因为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苏俄政府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属于追随理想的实验。随着该政策的失败,苏俄政府开始面对现实,在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因此新经济政策与“面对现实的实验”相符。列宁死后,斯大林上台,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最终使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故它指的是回归理想的实验。因此本题选b。a与“追随理想实验”相关。c和d与“回归理想实验”相关。【答案】b19、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c. 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试题解析】从材料中“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可以看出底层的反抗、外国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的阻力,故本题选d。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a错误。b中的列强减少资本输出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中的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不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一些底层人士由于失业而抵制近代化,这不能说明近代中国人的愚昧无知,且c无法体现材料的后半部分,故c错误。【答案】d20、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年份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40%38%36%34%31%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8%34%43%37%36%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2%27%37%36%43%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根据所学,世界经济多极化指的是世界出现了多个经济中心,上表反映的只是三类国家工业比重,而不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它无法体现经济的多极化,故项错误;低收入国家在本国经济中工业比重超过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但不能得出其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故项错误;因为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开始出现,故项符合题意;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综上,故本题选c。【答案】c二、阅读下列材料:(20分)21. 改革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是全民之共识,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材料一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李鸿章是中国工业革命当之无愧的先驱。但经过一场甲午战争,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了文明的代表,李鸿章推动的以民生富国为本的工业革命反倒被中国人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1)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挪动的第一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概括李鸿章推动的以民生富国为本的工业革命”所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谈谈你对它被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的理解。(2分)材料二清朝有很多改革的机会,可是一延再延,错过时机。清义和团乱后,慈禧想改革了,提出9年立宪,但是迟迟没有动作,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5个月才搞出个“皇族内阁”来,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的原因,(4分)并分析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2分)材料三2010年11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各国学者热衷于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的探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指出,中国将走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发展道路。以上材料来自“凤凰网”(3)各方学者所热衷的“中国经济模式”指什么?(2分)试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体制改革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试题解析】(1)因为洋务运动是最早引用西方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和工业化的开端,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挪动的第一步是洋务运动。而列举表现,主要是回答洋务运动的内容,在此要回答出它在工业、军事、教育文化方面的措施。关于“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学生要意识到它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从本质上仍然在在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2)在回答“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时,学生一方面要注意此时的时代背景,即清政府日益腐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除此之外,还要从材料中皇族内阁的设立去思考,认识到清廷的政治改革本质上仍在维护旧统治。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深感失望,故而最终通过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因此关于它的影响,学生回答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即可。(3)在回答“中国经济模式”时,注意材料中关键词“中国将走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发展道路”。这说明了当代中国走的是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而列举史实方面,学生可以列举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外开放等内容来回答。【答案】(1)洋务运动。主要措施: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改革教育体制(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等。(如果是只正确列举具体的企业而没有体现“概括”,酎情扣分)洋务运动只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没有从根本上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停留在学器物层面)。(言之有理,亦可给分)(2)原因: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信息处理应用案例题目及答案
- 高考数学备考阶段总结试题及答案
- 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模型验证重点基础知识点
- BIM+ESE+数字孪生零碳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方案
- 厨房油火灾应急预案(3篇)
- 医院空调火灾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软考设计师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软件水平考试重难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 车辆火灾车载应急预案(3篇)
- 物业防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监理大纲-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难点控制及建议
- 诺如病毒肠炎护理查房
- 2024年上海市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多旋翼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分析6000字(论文)】
- GB/T 43299-2023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题01 力与运动的实验(含答案详解)
- 商标分割申请书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新进展
- 幼儿园故事课件:《狼来了》
- Unit4WhereIsMyShirt-Lesson15(课件)北京版英语二年级下册
- 电力工程隐患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