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2012523).doc_第1页
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2012523).doc_第2页
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2012523).doc_第3页
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2012523).doc_第4页
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201252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一、与STSE相联系的热点问题环境问题(1)酸雨的形成与防治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反应原理:SO2 H2O=H2SO3,2H2SO3O2= 2H2SO4(或2SO2O2=2SO3,SO3H2O=H2SO4)2NO O2= 2NO2 ,3NO2 H2O= 2HNO3 NO防治措施:根本途径是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中的排放。化学方法:石灰石脱硫:在煤中添加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CaCO3 O2 2SO2=2CaSO4 2CO2Na2SO3 吸收法:Na2SO3SO2H2O=2NaHSO3 , 2NaHSO3 Na2SO3SO2H2O(2)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二氧化碳: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世界范围内人工采伐林木量的增加,森林面积锐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加。由于二氧化碳对从地表射向太空的长波特别是红外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部分阻碍了地球向太空辐射能量。这就会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人们把这种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效应称为温室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要控制工业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大量植树造林。 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导致的,它极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人缺氧窒息死亡。它是水煤气的成分之一,含碳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它是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物。(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防治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危害:人受到的主要伤害是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损害肺部功能。防治措施:控制城市汽车数量、开发新能源、汽车安装尾气净化器。(4)水体污染及其防治原因:农业化肥的使用、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石油泄露等。种类:耗氧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植物营养物质,酸、碱和盐,石油,农药和病原体微生物等。危害: 重金属污染:Hg、Cd、Pb、Cr等,其中水俣病是由Hg污染引起的;骨痛病是由Cd污染引起的。植物营养素污染:水中N、P等营养元素含量过多引起的污染叫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引起“水华”或“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根本措施是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将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配合使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化学方法及其原理a混凝法原理: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除去污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如明矾KAl(SO4)212H2O净水b中和法原理:利用中和反应调节废水的pH;(如熟石灰)c沉淀法原理:利用化学反应使污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d氧化还原法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难溶物质或易除去的物质。 饮用水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煮沸法和氯化消毒法。净化浑浊的水,可以用明矾、硫酸铝、硫酸亚铁或碱式氯化铝作混凝剂,适量加入浑水中,用棍棒搅动,待出现絮状物后静置沉淀。水解原理:Al33H2O=Al(OH)3(胶体)3H二、基本概念辨析归纳1下列过程都有化学变化指示剂遇酸、碱发生颜色改变(实际上是指示剂与酸、碱发生了反应);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变;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日久变黄(无色物质分解); 电解质溶液导电(相当于电解);塑料的老化;橡胶的硫化; 压缩二氧化氮气体(一部分转变为四氧化二氮);明矾净水;用福尔马林浸制标本(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钝化;裂化;干馏等。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蛋白质的盐析;蒸馏;萃取;升华。3有化学键被破坏的过程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加热使氯化钠晶体熔化。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混甘油酯;KAl(SO4)212H2O(明矾);混盐CaOCl2。5下列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氧气、臭氧的混合气体);某物质可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如C8H10的同分异构体)。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常温下的NO2气体;纯净的牛油、汽油。7酸和酸(H2SHNO3)、酸和碱( HNO3Fe(OH)2)、酸性氧化物和酸(SO2HNO3)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式盐和酸式盐也可能反应(NaHSO3 NaHSO4);两种弱酸盐反应也可能生成两种强酸盐(NaClONa2SO3);两种弱酸可以通过反应生成两种强酸(HClOH2SO3)。8挥发性酸不等于不稳定性酸(浓盐酸);弱酸的氧化性也不一定弱(次氯酸);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也不是碱性氧化物。酸式盐的水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次氯酸钠溶液既有碱性又有强氧化性。9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但一定是该条件下该物质最浓的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温度越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越大,但氢氧化钙相反,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气体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10向足量的Na2CO3饱和溶液中加入m g无水Na2CO3,则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g;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则溶液中溶解Ca2的数目减少;各微粒的浓度不变;温度不变,PH值不变。11将某饱和KNO3溶液升高温度,溶液即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浓度不变。12一定温度下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值不变,但溶液中钠离子数目减少。三、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点归纳1常温常压下,22.4 L O2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错,2NA) 2常温常压下,3.2克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NA (对)3常温常压下,1摩尔氦气所含原子数为NA (对)4标准状况下,2.24 L H2和C2H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约为0.1 NA (对)5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转移电子0.2NA (错,0.1NA)6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1NA (错,溶于水不等于与水反应)7标准状况下,22.4 L HF所含分子数为NA (错,标准状况下HF是液体)8标准状况下,1 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 8 L (错,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97.8克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 NA (错,0.1NA) 103.4 g H2O2完全分解转移电子0.2NA (错,0.1NA )112.4 g Mg无论与O2还是与N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都是0.2NA (对) 125.6 g Fe与Cl2 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错,0.3NA)136.4 g Cu 与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 NA (错,0.1NA)1431 g白磷中含PP键数为1.5NA (对)151 mol白磷分子中含有PP键数为1.5NA (错,6NA)1612 g金刚石中含CC键数为4NA (错,2NA )1712 g石墨中含CC键数为1.5NA (对)186.0 g SiO2晶体中含有0.2NA个SiO键 (错,0.4NA)196.0 g SiO2晶体中含有0.2NA个O原子 (对)201 L 1molL1 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 、CH3COOH的总数为NA (对)211 L 1 molL1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水解生成Fe(OH)3胶粒数为NA个 (错,Cl2Br2;H2O2Fe3I2S常见还原剂及还原性强弱比较:S2SOIFe2BrCl(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判断:a、与水能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非常活泼;b、原电池中,一般负极材料金属的还原性强,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弱7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能量越低越稳定。8常见的吸热过程: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反应;碳和水蒸气反应;碳和二氧化碳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水解反应、熔化、气化、NH4NO3溶于水;HI分解。9常见的放热过程:中和反应、燃烧反应、金属与酸反应、Na2O2H2O、Na2O2CO2。七、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知识归纳1常见的10电子微粒中,有分子:Ne、CH4、NH3、H2O、HF。阳离子:Na、Mg2、Al3、NH、H3O。阴离子:F、O2、N3、OH 、NH2常见的18电子微粒中,有分子:Ar、 SiH4 、PH3、H2S、HCl、F2、H2O2、N2H4、CH3F、CH3OH、C2H6。阳离子:K、Ca2。阴离子:S2、HS、O、Cl。3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越向右上方,原子半径越小。同一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相应的原子半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半径不一定大。4地球上绝大多数元素是 ,目前发现的非金属元素有 种。5核内没有中子的原子是氢;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碱性相反,其化合物能相互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是氮;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6在短周期元素中(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的元素有Al、Be;(2)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等于0的元素有H、C、Si;(3)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是S;(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是Be;(5)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有Li、P。7X、Y两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X2Y2、X2Y,则X可能是H或Na,Y是O。8H、N、O形成的离子晶体是NH4NO3、NH4NO2。9由Na、H、S、O四种元素可形成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离子化合物,它们是NaHSO4、NaHSO3,它们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 HSO=SO2H2O。10分子晶体中不一定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11H2S、BF3、BaCl2、PCl5、NO2、SF6、XeF4中不是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12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13氢键不属于化学键,而属于分子间作用力,HF、H2O、NH3、CH3CH2OH、CH3COOH、C6H5OH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至使熔、沸点反常。但分子内氢键对物质的熔、沸点几乎没有影响,HF、HCl、HBr、HI的沸点高低顺序为HFHIHBrHCl,在冰中每个水分子周围以氢键结合了4个水分子,平均每个水分子形成2个氢键,冰熔化时分子间空隙减小。14石墨晶体中每形成一个六边形平均需2个C原子。平均每个C原子形成1.5个共价键。15原子数之和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的微粒属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结构相似,如与N2属等电子体的是CO,与CO2属等电子体的是N2O,与O3属等电子体的是SO2。16物质的溶解性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如:温度、压强等,“相似相溶”即极性相似相溶、结构相似相溶。溶质和溶剂之间如能形成氢键,溶解度也增大;且氢键越强,溶解度越大。17离子晶体的结构决定正、负离子的半径比、电荷比。CaF2的结构:a.晶胞中实际占有Ca2的个数为4,晶胞中实际占有F的个数为8。b . Ca2配位数为8,F配位数为4。18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越稳定,其熔点越高,硬度越大。对于晶体构型相同的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电荷数越高、核间距越短,晶格能越大,晶体越稳定。课本知识查漏补缺初 中 部 分实验部分 1、p95上:通常使用的灭火器的成分及它们在使用时的原理 2、p157黑体字:稀释浓硫酸 7、p196浓酸浓碱的使用。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浓酸流到实验桌上、浓碱流到实验桌上、浓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浓碱沾到皮肤或衣物上、酸或碱溶液溅进了眼睛里。 8、p196下:托盘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各部件的名称, 精确值,称量时的步骤、称量时注意点 10、p199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几点注意: 加热物质是除酒精灯外还可用电炉、酒精喷灯、水浴加热。 直接加热仪器通常用,间接加热仪器通常用 。使用水浴的条件是什么? 11、p200上:熟悉过滤操作、装置及用到的仪器。 12、p200下:熟悉蒸发操作、装置及用到的仪器。 13、p201中:洗涤仪器: 油脂用洗,银镜用 洗,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试管用 洗,硫磺用 洗。 难溶氧化物用 洗,石灰乳用 洗,碘用洗,苯酚用 洗。 化学史及知识冷点 1、p4h6:商代青铜器;春秋晚期冶铁;战国晚期炼钢 2、p7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细读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氧气的物理性质,P11 储气钢瓶的认别:氧气钢瓶天蓝色,氮气钢瓶黑色如何用白磷进行可燃物燃烧所需条件的实验,P1819;几种消防安全标志,P213、p31中: 最早提出原子; 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近代原子学说的内容: ;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构成论。 4、p32h7:发现了电子。 5、p36下: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多到少: 。 6、p37上:生物细胞中的元素:。 7、p52下:宇宙中氢的含量:。p53下:氢气燃烧时产生 色火焰。 p55h8:氢气的爆炸极限:。验纯的操作:。8、p80中:铅笔上的“H”: ;“B”;“HB” 。铅笔芯的成分_。石墨为什么可用作高温下工作的机器的润滑剂?P80 把几块木炭放在有半瓶水(滴入一滴红墨水)的锥形瓶中,轻轻摇动后静置,有什么现象?试解释之 ,P819、P86图510说明了CO2的哪些性质?p89下:干冰的妙用说明了。10、p9091:解释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的形成(用方程式表示) _ 。硬水 P909111、p107下:各种饮用酒里乙醇的含量:啤酒:葡萄酒: 黄酒:白酒: 。p108h3:食醋中含乙酸。12、p123126炼钢生铁俗称:;铸造生铁俗称:;磁铁矿石:;赤铁矿石:;菱铁矿石:。生铁和钢中的含碳量的多少是_,炼铁炼钢的原理。 金属导电性:Ag最好,Cu其次,Al次于Cu13、碘酒的成分有哪些?P1321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区别,P136 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与溶解度大小的关系,P13715、蒸馏水能否导电?P150 p166h1:氢氧化钠俗名: 、 、 ;使用时。16、p170中: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指 ;肥皂盐析时用的是 。 17、p171右:联合制碱法(又称法)是 的杰出贡献。他的成就 。 18、p176上:波尔多液的成分 p177178列举下列化肥,氮肥: ;磷肥:;钾肥:;复合肥料:;微量元素肥料: 。 19、p179表:熟记常见化肥的俗名及含氮量,尿素: ;硝酸铵: ;硫酸铵: ;氨水:;碳酸氢铵: 。 高 中 部 分高一年级:绪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1、p1超真空扫描遂道显微镜。1nm=_m。2、p2化学史:(1) 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2)1965年,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3、p3叶绿素分子的结构,所含元素的成分_。4、p4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的构想图。5、p5在1910年人工合成了磷化铟(InP),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半导体材料,20世纪60年代,红色荧光体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彩色电视机的发展。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1、p14实验1-1比较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是 。2、p19在当今社会中,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是由 产生的,特别是由 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的燃烧所产生的。3、p19实验1-4:Ba(OH)28H2O与NH4Cl反应时要吸收热量。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4、p19图1-1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5、p20燃料的充分燃烧的条件: 。6、p20化石燃料: 。7、p21干馏煤气主要成分: 。8、p21煤炭直接燃烧的缺点 。为了提高锅炉的供热效率,工业上常采用 的方法; 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工业上制取水煤气的反应 。9、p23三种能源时代,氢能源的优点。第二章 碱金属1、碱金属元素包括(填名称、符号、原子序数):P282、钠的物理性质及切割方法实验2-1:P28-29;钠的保存3、钠和非金属的反应的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方程式)实验2-2P29;Na2O2和Na2O谁更稳定。4、钠和水反应实验2-3、2-4及讨论:P29、P30;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成什么物质?5、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游离态、化合态的概念:P306、钠的重要用途:P30;钾、钠合金在常温下是_态,是_的导热剂,钠还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把_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高压钠灯发出_光,射程远,_能力强。7、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 2-5、2-6;用棉花包裹住约0.2克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有_现象,其反应方程式为_8、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对比实验2-7:P32、P33(包括溶解性、和盐酸反应时产生CO2的快慢、相同物质量所消耗HCl的量、热稳定性、主要用途);碳酸和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规律。9、候氏制碱法:P33、P34;家庭小实验:P3410、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及原子结构变化规律:P36;碱金属单质中密度小于1的有_,钠的密度_钾的密度(填大于或小于)。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其中铯在气温稍高时就呈_态。11、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实验2-9、2-10,关注化学性质上的递变性;碱金属都能与水反应,铷、铯与水的反应比钾与水的反应还要剧烈,它们遇水立即_,甚至_。12、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P38,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把装在玻璃棒上的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或镍、铬、钨丝)放在酒精灯火焰(最好用煤气灯,它的火焰颜色较浅)里灼烧,直到 _为止。用铂丝蘸取_,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实验后要用_洗净铂丝,并放在火焰上灼烧到_时,再做下一样品的实验。13、当在玻璃管口点燃某些可燃性气体时,火焰常呈现黄色。能否由此说明这些气体的火焰为黄色?为什么?_。常见金属焰色反应的颜色,钾_,钠_,其中钾应通过_进行观察。14、阅读发现金属钾的科学家,如何得到钾,写出得到金属钾的电极反应式p3915、学生实验:P164第三章 物质的量1、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什么;阿伏加德罗常数最新测定数据 :p 44左2、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联系:P47习题一、23、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P49 为何在粒子数一定的情况下,决定固态、液态物质与气态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不同?P49P504、为何比较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必须在相同的温度、压强下才有意义?P505、标准状况指: p 50左6、气体的摩尔体积是指_,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_。 p 517、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研究对象及内容:p518、标准状况下摩尔质量与密度的换算:P52例2公式9、记住几种容量瓶的常见规格及容量瓶上所需注明的内容:p 55右图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转移时的操作,注意玻璃棒的位置: p 56左图11、总结配制摩尔溶液的步骤,所用仪器、注意步骤和细节:p 56下图12、讨论3.为什么要轻轻振荡容量瓶,使容量瓶中的溶液充分混合:P5613、用固体物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为什么要使用量筒:P5614、容量瓶应如何检漏:P16315、容量瓶洗净晾干后,为防止瓶塞与瓶口黏连,容量瓶使用完毕、洗净、晾干后,应在瓶塞与瓶口处 ?P164为了防止瓶塞损坏或丢失应 P16316、p 61公式:一定要记住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第四章 卤素1、首先发现氯气的科学家: p64左图2、在实验室里闻气体的操作: p65第二段3、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液氯用 储运.P654、p 67中图:实验4-9:记住该装置图,补充其中的不足之处5、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吗?P666、氯离子的检验方法:P687、卤单质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P71738、可逆反应的定义:P729、含卤化合物的的主要用途 :P747510、变色玻璃的原理: p7511、“白纸显字”原理: p 7612、海水苦卤的主要成分:p 82 图4-15 13、海水蒸馏原理:p 83 图4-16 14、太阳能蒸发原理示意图:p 83 图4-17 15、海水综合利用的流程图:P83 图4-18第五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电子云p89 2、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p 101 3、p98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4、p103锕系元素,镧系元素,这些元素均在 族5、p 104表5-126、p105价电子7、p105上:记住常见的几种同位素及用途:碳元素,其中612C作为 ;铀元素,其中92235U作为 ;氢元素,其中12H、13H作为8、p106同位素的性质9、p106选学部分核素10、p107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寻找新物质 11、p112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12、p114氯化钠资料第六章 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1、臭氧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臭氧的用途p 1232、臭氧层的位置及作用,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p 124 3、过氧化氢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p 124 在工业上、医疗上及市售双氧水的质量分数、过氧化氢的用途 4、硫化氢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P1245、实验6-1、实验6-2的现象p 1261276、酸雨的形成,正常雨水的pH,酸雨的pH,酸雨的危害 p 128二氧化硫的来源p 128 7、实验6-5的现象,棉花的作用p 1318、石膏、熟石膏的化学式,及用途。硫酸钡的俗名及用途p 1339、大气污染的防治要采取哪些综合措施?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污染指数p 13513610、什么叫水污染,水污染的种类,污水处理的方法p 137注意1熟悉氧族元素的名称、符号。其中, 是放射性元素, 和 表现出比较显著的非金属性, 是半导体, 能导电。硫和硒与氢气只有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化合,通常碲不能与氢气直接化合。2相同条件下,比较H2O和H2S的沸点, 高。3O2、O3、O4等单质互为 。硫也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例如 。密度水溶性气态液态固态稳定性氧化性相互转化的反应式O2 较大 较好 色 色 色 不稳定 极强O3 色 色 色4与臭氧的漂白原理相似的有 ,臭氧可用于漂白和消毒。5自然界中的臭氧有 %集中在地面15km50km的大气 层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臭氧层中臭氧含量虽然很少,却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 ,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其伤害。因此, 被称为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P124)6氟氯代烷为一类含有氟和氯的有机物。它在日光照射下分解产生的 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作反应的 剂)。所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决定减少并停止 。(P124)7过氧化氢、浓硫酸、甘油等是无色黏稠液体。过氧化氢沸点比水高,但受热易分解。某试剂厂先制得7%8%的过氧化氢溶液,再经过减压蒸馏,可浓缩成30%的溶液。8式量相同的:S与 、H2S与 、Na2S与 等。9 10思考:在一张干燥的pH试纸上滴上两滴浓硫酸或浓硝酸,分别会产生什么现象?第七章 硅和硅酸盐工业1、p143碳族元素化合物的稳定性2、C60及其应用前景p 1443、硅的用途,硅合金的用途p 1464、石英的用途,水晶的用途p 1475、硅酸盐氧化物形式的书写,高岭石、瓷土、玛瑙的成分及用途p 1516、二氧化硅粉尘的危害p 1487、普通水泥的原料、成分,水泥砂浆、混凝土的组成p 1498、普通玻璃的原料、成分p 150红、蓝、淡绿色玻璃加入的成分普通玻璃、石英玻璃、玻璃纤维、钢化玻璃、玻璃纸、有机玻璃的成分9、陶瓷的种类及性能,彩釉的缘故p 151-15210、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p 15213、高温结构陶瓷,人造刚玉、氮化硅陶瓷的性能和用途p 15314、光导纤维的成分和用途15、人造宝石的成分,它可代替目前已知最硬的金刚石p 154高二年级:第一章 氮族元素1、氮族元素包括_、_、_、_、_。通常状况下单质为气态物质的化学式为_;非金属的负价为_;最高正价为_,除氮元素外,还有的正价为_。P1-22、氮气分子中的叁键很_,使氮分子的结构很稳定。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较_,常可作为_气。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常称为_,固氮的常有两种途径,一是_,另一是_,自然界中常见的两种固氮形式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而人工固氮的方法有(化学方程式表示)_。P3,P73、氮气的化学性质(和H2反应、和O2反应):P34、氮的氧化物是大气的污染物,是造成_的主要因素;空气中的NO和NO2污染物主要来源?氮的氧化物如表示为NOx,当x=1.5时和x1.5时,用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